簡體版

一家子人開開心心的在享受著家宴,朝堂大事什麼的幾乎在這里沒有什麼影響。現在也就是聊著一些家長里短而已,也真的沒必要時時刻刻都是在聊著朝堂大事,或者是關于小小朱的教育問題。

朱允煐吃著螃蟹,和老朱拉扯著家常,有著小小朱在旁耍寶,這也算得上是天倫之樂。

對于老朱來說,這也算得上是他晚年最大的欣慰了。而對于朱允煐來說,這也是朱允煐難得的放松的時刻,這個時候可不需要什麼勾心斗角,或者是深謀遠慮。

作為皇帝,朱允煐最近心情不錯,絕對不是因為他的生日是農歷十月二十七日。生日,這對于朱允煐來說當然重要,這也是朱允煐在這個世界的第二十六年。

二十二歲的朱允熥神采飛揚,端起酒杯恭敬說道,「皇兄,臣弟不善言表,只能滿飲此杯。」

「你少讓咱操點心,咱就謝天謝地了。」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你也莫要胡鬧,老二、老四、老五,你們三個也別閑著。老五現在也封王了,一起來敬咱一杯。」

這一下朱允煐的四個弟弟們都過來了,雖然朱允熥是胞弟,可是在這宴席上也不好太過分。老二,自然也就是指朱允炆了,這也是朱允煐應該做的事情。

到底是作為兄長的,朱允煐自然也是需要關照一下自己的弟弟妹妹。

在四個弟弟敬酒後,朱允煐對王承恩說道,「你去趟皇後那,讓咱的皇妹們都過來。咱今個高興,得讓咱的皇妹們都給咱敬杯酒。咱的佷兒、外甥,都要來給咱問安,咱要考校他們!」

大妹妹是在雲南,但是自己的小妹妹是在應天府。當然大朱也不只是兩個女兒,呂氏實際上也是為大朱生了兩個女兒。

大朱可是有能力的,五子四女,他如果是喜愛某個女子,基本上就是一直鐘情。一年一個孩子這樣的事情,對于大朱來說也是比較正常的一件事情了。

不過呂氏比較幸運的地方,大概就是因為常氏的前車之鑒,呂氏雖然生了三子二女,中間也是有著一些間隙,所以沒有像常氏那樣徹底地傷了元氣。

王承恩自然是連忙領命了,皇帝的壽宴自然是盛世,自然不能馬虎了。

老朱坐在龍椅上,樂呵呵的笑了起來,「成,是該讓你的這些弟弟妹妹給你敬杯酒。你這個兄長做得好,這麼些年一直看顧著他們。就是這老五,也是個瑞王。」

朱允煐心情很好,他的小老弟朱允火熙也是剛剛受封瑞王。

「皇爺爺,咱這個當大哥的,就是操心命。」朱允煐心情很好,對老朱說道,「皇爺爺,咱這個當大哥的,這麼些年可沒少看顧著這些個不省心的弟弟妹妹。」

老朱笑著開口,說道,「要咱說,也就是允熥不省心,允炆倒還好。曦兒和玥兒兩個,打小就听你的,這才是省心的。」

想起來了什麼,老朱開口說道,「今個也是宗室在堂,以咱說也莫要小氣了。你也是這些個的兄長,讓他們也都敬你杯酒,這也是該當的事。」

朱允煐哈哈笑了起來,對老朱說道,「成,誰讓咱是老朱家第三代長子嫡孫。親弟弟是弟弟,堂弟們也是咱的弟弟,咱都要看顧著一些。這一趟,就讓這些個弟弟都來敬咱一杯酒。」

這是可以稍微擺一擺架子的,這甚至也可以說不是什麼架子了。朱允煐這個身份,也確確實實有這樣的資本,讓堂弟們敬他一杯酒,這也是應該的。

徐妙清在後宮也是在忙著招待著宗室當中的女眷,少不了的自然也是有著命婦。

朱玥和桑氏陪在徐妙清左右,這也顯現出來了她們的地位。一個是皇帝胞妹,一個是皇帝的弟媳婦,這兩位的地位也確實特殊,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看到王承恩過來宣旨,朱玥和桑氏自然立刻起身,帶著朱允炆的正妻馬氏,立刻去給皇帝賀壽。這對于她們來說,實際上也是一個體面的事情。

比如說其他的一些親王、郡王的正妻,基本上也都是羨慕的。哪怕她們的身份可能比朱允煐還要長一輩,但是在這樣的時刻,她們也是希望能夠有些體面的。只是很可惜,就算是宗室,也是有著一些親近疏遠的。

看著妹妹、弟妹等人過來,朱允煐哈哈大笑,坦然的接受她們的賀拜。

「老四,你也十六了,這個事情也得抓緊了。」朱允煐看向朱允熞,笑著說道,「皇後,這個時候你得幫忙盯著些。皇妹,你也要幫著參謀一下。」

徐妙清和朱玥自然領旨,幫著朱允熞挑選妃子,這也是正常的事情。

老朱笑著點頭,越發滿意,「皇帝說的也在理,這允熞也是十六了,是該抓緊一些了。這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些個事情皇帝是該盯著點,安排好就是。」

朱允煐看似是在點頭,也是認可老朱的一些說法,只是好些個事情朱允煐也就是當做耳旁風了。老朱這個老封建看似是在認可朱允煐的一些做法,只是少不了的也有敲打。

沒辦法,朱允煐這個‘當家人’還是很固執的,不要說妹妹們了,就算是一些皇姑,朱允煐也都是管著的。尋常人家的女子十三、十四就嫁人了很常見,好像也不需要大驚小怪的。

只是這麼些年來,或者說在朱允煐十歲以後,宗女出嫁好像也是越來越難了。誰讓那些時候老朱和大朱忙著朝廷大事,馬皇後又不在,自然也只能是朱允煐多操心了。

雖然他一度想著宗女十八之後再出嫁,可是到底是抵擋不住壓力,將年齡給改成了十六,這也是朱允煐的底線了。

也包括宗室里頭,正妻一律不得裹足,這也是朱允煐的一個要求。這麼些年來看起來也是執行的不錯,不只是宗室子弟對于裹足的女子避而遠之,宗女更是不可能裹足。

連帶著從宋、元開始有些風氣的裹足,在大明朝這幾年也是有著一些扭轉的勢頭。哪怕還是有些文人墨客之類的喜歡那種修飾的足,但是大家多少也是明白,這些是‘難登大雅之堂’,皇帝的意志到底是不同。

老朱看了一眼朱標的子嗣們,笑著說道,「你做的不錯,你爹估模著也該安心了。這弟弟們,該成家的成家了,該封王的也封王了。這女子嘛,差不多也是該有歸宿了。」

朱允煐笑著點了點頭,也算是認可自己的表現,「皇爺爺這般說,咱也是安心了,看起來咱做的還算不錯。」

老朱當然也是這般認為的,他這個寶貝孫兒,也算得上是一直都是讓老朱感覺到無比驕傲的。不只是朝堂上的事情處理的很好,家里頭的事情也是管的很好。

平輩或者小一輩的宗室在給朱允煐賀拜後,自然是該干什麼就干什麼。為皇帝賀壽,少不了的也是有著文武百官,皇帝的壽辰也是不折不扣的大事。

小小朱這個時候也不甘寂寞,小聲趴在老朱耳邊說道,「曾祖,咱爹應該要賜菜了了吧?他就在飲酒,忘了百官了。」

老朱覺得好笑,說道,「你啊,咱們老朱家的當家人,都是操心的命!」

雖然是這麼說,不過老朱還是解釋著說道,「這賜菜不賜菜的,今個可以有,也可以不用給。這到底是也不是除夕大宴,賞賜菜肴是他們的福分,沒有賞賜也是本分。」

小小朱點了點頭,好像理解了,不過還是說道,「可是咱看到了好些人,茹是爹的心月復。嚴震直本來也是爹的心月復,他督建的大船也好了不少。」

老朱也是在繼續教育著小小朱,說道,「你要記好了,你是太子,以後也是要當皇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雖說賞功罰過。只是大功或者小功,賞罰不同。這到底是盡了臣子的本分,還是真的有功,那又是一個說法。」

小小朱似懂非懂,問道,「曾祖,底下人做了事,咱有些時候也是不能商?」

老朱嘿嘿一笑,理所當然的說道,「還真的不要每次都商,這賞賜多了,臣子心思就多了。要是做點事情就要君上封賞,這樣的臣子也就不好多用。」

絕對的公平,這樣的事情顯然也是不存在的,在這個世界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絕對的公平。

雖然小小朱現在是有些似懂非懂,可能也是覺得和平時知道的一些道理也不同。但是小小朱也不是一點都沒有心思和想法的,畢竟老朱和小朱這麼些年來言傳身教,小小朱對于好些個事情,實際上也都是心里有數的。

朱允煐看起來確實沒有打算在他生辰的時候賞賜臣子之類的,他就是絕對的主角。在這個時候,朱允煐也是可以稍微的享受一下酒宴,享受著歌舞升平的美好。

看著皇帝的心情很好,其他人自然也就是跟著心情好了起來。在這樣的一個‘普天同慶’的時刻,自然也就不要擾了皇帝的興致,這個時候也就不要說些什麼糟心事。

不只是朱允煐在成長,不只是朱允煐正在朝著青壯、年富力強成長。大明朝這個時候也是更加的繁華,這個王朝看起來也確實更加的強盛了。

在一場盛大的酒宴後,朱允煐自然是有那麼一點微醺了,但是這也不算什麼,他只需要安寢就好。至于早朝什麼的也不需要考慮,這是可以稍微的有著兩天的休息時間。

難得啊,對于朱允煐來說,這也是難得的休息時間。至于文武百官們,雖然有一些也是休沐,但是更多的還是需要坐衙,他們想要休息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大明朝的臣子,絕對不是那麼好做的。但是就算再苦再累、即使俸祿看似也不是特別豐厚,依然無法阻擋很多人想要投身官場的決心。

朱允煐懶得賴床,洗漱後差不多也都是巳時了,基本上也就是要準備吃午飯了。

「將皇次子、公主也接過來吧。」朱允煐笑著開口,對王承恩說道,「去乾清宮問問,太上皇要是願意過來就請太上皇過來,但是太子午膳得在咱這。」

徐妙清笑著說道,「文墐也是好些時日沒有看到陛下了,這孩子最近也是有點長進。如意就更好了,前些時日還學了點女紅,垠兒就哄騙著要如意幫他繡個帕子。」

朱允煐懶洋洋的坐著,也有些郁悶,「咱的如意聰穎乖巧,也就是在垠兒跟前才總是被哄騙。要咱說這就沒理了,垠兒最喜歡欺負如意,可是如意就是最喜歡她那個不省心的皇兄。」

听到朱允煐這麼說,徐妙清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因為這基本上也就是事實了。

這里頭可能有一部分是練瓊瓊教育朱如意要听兄長的話,但是這里頭何嘗沒有小孩子就是喜歡找那些比他們大一兩歲的孩子玩的天性呢,哪怕是小小朱小時候也是一樣。

頂多,也就是小小朱身份特殊,基本上都是其他人哄著他。實際上朱如意,要不是有著一個不太省心的哥哥,其他人也都是要哄著皇帝的掌上明珠,這也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朱允煐坐在椅子上,對徐妙清說道,「垠兒這些個時日,也是該和他的弟弟妹妹走動走動,到底是咱的子嗣,他也是當兄長的。找個時日,讓垠兒領著弟弟妹妹出宮一趟,出去玩耍一番。」

徐妙清自然是笑著點頭,她也知道自己的大兒子身份特殊,只是該注意的事情肯定也是需要注意的。

兄友弟恭之類的事情當然是比較重要的,哪怕可能只是表面。更何況作為皇太子、作為兄長,小小朱也是需要學會管教他的弟弟妹妹,這也是皇儲的基本技能之一。

很明顯,小小朱從一開始就是按照皇儲的模式在培養,這小子接受的教育,也就是將他看作是大明江山的未來繼承人。

這樣的身份,自然也代表著小小朱身上的責任重大,他需要學習的東西真的不少,他要掌握的技能也確實很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