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已經二十六歲的張輔全身甲胃,作為東宮值守,他雖然平時也不是經常見到皇太子,但是偶爾還是要隨行侍候的。不管是太子出宮,或者是太子演武,他也是時不時的需要隨侍在旁。

缺少了兩根手指的徐膺緒也快步過來,他也只有二十八,還年輕呢。

「世子。」徐膺緒笑著打招呼說道,「這也是要入宮了?」

張玉前幾年在北伐之時有戰功,因功封武定侯。這自然也就讓張輔也身份提升了,現在是不折不扣的‘武定侯世子’。

張輔也不敢大意,趕緊見禮,「標下見過武成侯。」

徐膺緒的身份自然不用說了,先中山王徐達還在世的第二子,皇後的二兄、太子的二舅。這一名出身顯赫的勛貴也是在前幾年的北伐之戰以身為餌,這也是他能夠因功封侯的原因。

雖然很多人也知道徐膺緒的封賞稍微重了一點,但是誰也不能挑出來太多的問題。畢竟徐膺緒這是真的有功勞,這也算得上是真正的將門虎子,沒有辱沒中山王的威名。

「咱們年齡相彷,早些年在北邊,武定侯也算得上是同袍。」徐膺緒笑了起來,也有點遺憾,「咱啊,身子是殘了,要不然這一趟在高麗也能有些機會,說不得還能博的丹書鐵券。」

武成侯,是侯爵不假,只可惜不是世襲罔替,這也是徐膺緒的一個小小遺憾。好在他現在還年輕,哪怕再上戰場的機會很少了,不過還是有機會得到世襲的爵位。

一個小太監出現了,立刻說道,「奴婢見過武成侯、見過武定侯世子,太子教令,二位入春和殿。都督僉事徐增壽,入羽林孤兒軍點驗軍將。」

徐膺緒愣了一下,隨即表情嚴肅,「這位黃門,點驗軍將需兵部……」

小太監苦著臉說道,「侯爺,您就不要為難奴婢了,這些事情奴婢哪知道能知道?」

張輔這時候則說道,「侯爺,標下覺得還是謹遵教令就是。只是去點將,又不是其他。」

只能說徐膺緒有些關心則亂了,這也就是去點將而已,這只是盡忠職守而已。這又不是要將將士帶出營,自然也就沒什麼好忌諱的,確實是剛剛有那麼一點想得太多。

跟著小太監到了東宮,直接去見皇太子殿下就是。

小小朱坐在椅子上,一本正經的直接開門見山,「武成侯,本宮今日賜你兵符,點檢羽林孤兒人馬、軍械,兵將該當全數點清。」

徐膺緒這個時候可不會慌張,有兵符自然好,「臣領旨。」

有兵符自然沒問題,更何況這旁邊還站著雙全呢,那可是一直跟在太上皇身邊的太監,自然也就意味著這件事情也是太上皇首肯的。

小小朱板著臉,繼續說道,「兵部調令隨後就到,你且先回營。羽林孤兒調入京營,設為羽林衛。張輔,你是羽林衛指揮使。」

張輔表情一喜,這可是正三品啊,他現在也可以說‘登堂入室’了,現在算得上是真正的不如朝堂了。

徐膺緒也感覺到有些振奮,主要就是因為這個羽林孤兒的特點,大家也都知道。一開始大家也都明白,這也有些效彷西漢武帝時期的羽林孤兒,收容有功將士遺孤。

但是大明的羽林孤兒,實際上大家也都看出來了,一直都是在太子的名下,這看起來比起太子三衛還要受重視,這也是真正的太子班底。

現在羽林孤兒單獨成立一衛,這明顯就是要正規劃了。這樣的一個衛所被納入京營,自然也就意味著羽林衛的地位更加特殊了,羽林衛看起來也是可以為太子殿下辦事了。

小小朱這個時候繼續說道,「張輔,本宮有意令你領羽林衛北上高麗,在中山公帳下效力。本宮明日上朝,武成侯明日也該要注意一些。」

徐膺緒這一下表情就尷尬起來了,太子去上朝沒問題,甚至會讓徐膺緒比較驚喜。畢竟太子久不上朝,在朝堂上的存在感多少也是要降低一些,哪怕大家也都知道當朝太子地位穩固,而且年齡也確實比較小。

但是多多的出現在朝堂,也可以說是絕對沒有壞處的,只是現在一上朝就要參與到軍事的討論,這是不是就稍微有那麼一點敏感了?

更何況按照太子的意思,明天上朝後,太子還是希望中山王一脈的勛貴為他站台,這無疑就是更加敏感了。

就在徐膺緒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時候,小小朱說道,「二舅來宮里也不容易,去見見母後吧。咱和張輔還有話說,這一趟咱的羽林衛要去高麗,可不能弱了風頭。」

徐膺緒心情復雜,但是這個時候也只能乖乖的離開了。甚至他還覺得比較松了口氣,要是太子胡鬧的話,就去皇後那邊先告狀了。太子這里他是不好勸,但是皇後可以約束太子啊。

徐膺緒最怕的事情就是太子好武,朱家的皇帝好像都是喜歡武事。羽林衛獨立出來是好事,但是徐膺緒就怕太子自作主張,這是想要要鼓動著徐系一脈在朝堂發聲。

真要是那樣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情,當今天子還年輕著呢,怎麼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徐系一脈天然的支持太子,這一點肯定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徐系一脈如果冒進,那就是對太子最大的打擊了,他們可是太子的班底啊。

這件事情還是要去問問皇後的意思,皇太子可以胡鬧,但是其他人在一些事情上就不能跟著一起胡鬧了。

小小朱可不知道他的二舅在想些什麼,對張輔說道,「這一趟去高麗,咱也不要羽林衛必須要立下大功。父皇交代過咱,為上者最忌事事控制。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個道理咱懂,咱就不拘著你們。」

張輔看起來是不置可否的樣子,他多少也是听說過當今天子喜歡大布局,喜歡將整個江山社稷當做一盤大棋,不喜歡事無巨細的交代一些事情。

只要能夠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務,只要達成陛下的一些戰略意圖,那麼也就足夠了,陛下在一些事情上確實是非常舍得放權的。

「只是你要給咱記好了,羽林衛都是功勛之後,當有血性、當有意志。」小小朱很認真,說道,「咱的羽林衛,比起尋常京營俸祿更高,也從無人敢喝兵血、吃空餉,好些人都說那些都是咱的少爺兵,咱都知道。」

可不是嘛,外頭還有說當今太子地位穩固,又加上太上皇的寵愛,近五千少年郎就是太子的玩伴。

小小朱繼續說道,「羽林衛一直都喜歡用火器,咱會讓兵部、五軍都督府配起火器。你們要記好了,打出威風不說,還要讓給咱模索出來火器的用處。太上皇打天下的火器,現如今不好用。」

這話乍一听有那麼一點狂妄了,火器這玩意兒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事務。不要說老朱打天下的時候火器就有不小的作用,在兩宋時期火器在軍事用途上也非常明顯。

可是怎麼說呢,當年的一些戰術、戰法,在現在還真的未必適用。火器的威力越來越大,火器的種類也越來越多,這就需要一些人推陳出新,模索出來全新的戰術了。

早些年沐英開創的三段式射擊,這就是其中的一個進步,也讓人看到了諸多的好處。這樣的實戰當中的模索和改進,也是非常重要的。

張輔有些激動,他覺得這就是對他的重用。以後會不會被太子重用很難說,只要在高麗打的好,他也是完全可以在英示朝就得到重用,他並不是真的要等到太子登基才能有出頭的機會。

在小小朱這邊‘面授機宜’的時候,徐膺緒那邊也是在忙著。

在見到了徐妙清後,徐膺緒也沒有多隱瞞,「殿下,太子殿下有意令張輔令羽林衛入高麗。」

徐妙清笑著點頭,也是有些振奮,「羽林衛的事情咱也是知曉一些,多是二兄和三兄演練,傅讓等人也是在羽林衛出了些力氣。這次羽林孤兒能夠入京營,倒是好事。」

羽林衛的來歷如何,這些人自然也都是清楚的,只是徐膺緒在意的不是這些個事情。

徐膺緒也沒有隱瞞,只是說道,「太子殿下有意明日上朝,雖說末將有幸得太子賞賜兵符,不過到底也只能領兵部。太子殿下之意,是有意爭取羽林衛北上,臣怕是陛下不同意。」

徐妙清笑著開口說道,「二兄莫要多想,垠兒雖然頑劣,只是這般大事不敢胡鬧。若是沒有陛下旨意,垠兒爺不會上朝。明日早朝,二兄順著垠兒之意就好。若是垠兒有些失儀、冒進,二兄記得往回兜著一些。」

徐膺緒一下子放心了,既然這件事情是皇帝授意的,那也就沒任何後顧之憂了。頂多也就是要在朝堂上稍微的看著點,免得太子太過激進了,沒什麼大事。

徐妙清朝著女官招了招手,說道,「二兄,咱這里有一領披風,二兄帶回去送給三兄。三兄任右軍都督府僉事,雖說也是身居高位,只是到底也有些缺了軍功。」

徐膺緒聞弦歌而知雅意,立刻開口說道,「臣明白,老三到底是出身將門,這些年也是曾隨軍出征或是練兵防邊。老三此去高麗,少不得也能有博取軍功的機會。」

看著徐膺緒的右手,徐妙清有些傷感說道,「出身將門,多是有些榮寵。只是咱們出身將門,去戰陣也是少不了的事情。」

「博的一些功名利祿,那也是好事。」徐膺緒也不在意,笑著說道,「若非父王立下大功,哪有咱們幾個大小的榮華富貴。欽兒如今伴讀太子,多少人想要有這般機遇也是不可求。」

也是,徐輝祖的嫡長子現在就是太子伴讀,可以說小小朱和他的表兄關系很好,中山王府的那些恩寵看起來是不會斷了。中山王府,依然是大明王朝最顯赫的勛貴,就算是開平王府也不見得能夠相提並論。

畢竟開平王府那邊,常茂挑不起來大梁,常茂的嫡長子現在還是個小屁孩。怎麼說呢,就目前常麒表現出來的樣子,很有可能繼承常茂紈褲的樣子。

只能說常遇春英雄一世,兒孫里頭基本上都是紈褲。開平王一脈,似乎所有的一些文氣、才華,全都被常氏吸取,被當今天子一人獨佔了。

就在徐妙清和徐膺緒還在聊著一些事情的時候,小小朱的聲音傳來,「娘,咱帶著張輔來拜見你了。張輔頗有將才,這是咱的羽林衛指揮使,咱剛剛給他賜了指揮使印。」

張輔立刻跪下,規矩無比的說道,「臣羽林衛指揮使張輔,拜見皇後殿下,殿下千秋。」

徐妙清笑著開口,「平身吧,愛卿之名本宮倒是多有听聞。太子常常贊譽愛卿頗有帥才,愛卿當忠于王事,莫要讓陛下、太子失望。」

這可以說是勸勉,這當然也可以說是一種敲打了。作為母儀天下的皇後,徐妙清自然也有資格這般對待張輔,一味的‘禮賢下士’,也未必就是可以讓臣子歸心,恩威並施才是最適合的手段。

張輔自然是立刻恭敬領命,「臣領旨。」

徐妙清笑著點頭,隨即說道,「本宮記得太子殿里有幾柄寶劍,既然張卿要北上征討不臣,就賜給張卿一柄寶劍了。寶劍配英雄,早年間陛下將隨身之劍賜給一老卒,得老卒戰刃,時常賞玩。愛卿,莫要讓太子失望。」

張輔自然更加激動,當今天子早年間確實是和一個老卒‘交換’兵刃,這也算得上是一段佳話。

小小朱這就有些急了,立刻說道,「娘,咱听說高麗苦寒。還要多賜張輔一領披風,咱的大將軍若是沒有合身的披風,哪有大將軍的氣度?」

徐妙清笑著點頭,說道,「既然太子都這般說了,本宮就賜張卿一領披風吧。」

張輔可以說一下子激動起來了,看起來跟對了人,這想要出頭就容易了。跟著皇太子殿下,自然就不缺少機會了,就不怕沒有立功的機會了。(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