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朱如意很熱情,雖然她是大明現如今最受寵的公主,可是沒有太過驕縱。

這里頭自然要夸獎一下練瓊瓊,要不是她的教養高,就憑借著朱允煐的溺愛,養出來一個跋扈的公主,一點都不需要懷疑。

「姑祖母、姑祖父,走慢點。」朱如意很開心,也很有主人翁的意思,「咱爸爸一點都不急,還在打盹。二姑祖母和四姑祖母,都在宮里頭。」

二姑祖母,自然是寧國公主。四姑祖母,就是安慶公主了。

朱允煐的話聲傳來,「如意兒,莫要瞎說。咱可沒有打盹,莫要在咱九姑跟前瞎說,咱沒那般懶。」

在說話的時候,朱允煐的身影也出現了。雖說沒有出殿門去迎接,但是起身到殿門口還是沒問題的。要說朱允煐曾經的太孫、現如今的皇帝,在自家人面前還是比較注意‘輩分’。

壽春公主連忙下拜,「臣妾拜見皇帝陛下,陛下」

「九姑!」朱允煐一把挽著壽春公主的胳膊,有些不高興的樣子,「自家人都這般,那咱以後真不敢再見九姑了。今個你若是這般,皇爺爺回來就得收拾咱。」

在說話間,傅忠領著兩個兒子很正式,「臣傅忠(傅榮、傅靜)拜見皇帝陛下。」

但是傅讓他們,顯然就沒有一些待遇了。自家人還是外人,朱允煐的態度還是表達的很清楚。

不過客氣話,朱允煐還是會說,「九姑父和兩位小表弟也是見外,都說了是自家人。」

這個時候安慶公主也走了過來,頗有些埋怨的樣子,「九妹,你們倒是見外,英兒怕是不樂意了。」

「四姐。」壽春公主連忙笑著打招呼,只是心里也很清楚。

她小時候只能稱‘長孫殿下’,那還只是比較正式的場合。因為一旦當著老朱和馬皇後面前這般稱呼朱允煐,他們肯定不高興,宮里頭、自家人,在小小朱出生後,稱謂就是‘太孫殿下’,哪怕那時候沒有正式冊封。

至于說‘英兒’,對于老朱家這個曾經唯一不按老朱排字輩、起名規矩的特殊男丁,可不是誰都有這般的待遇。就算是朱允煐的親‘大姑’寧國公主一般情況也不敢這般稱呼。

也就是算是照顧朱允煐長大的安慶公主,才有這般待遇。雖然歲數相差不大,但是安慶公主確實是照顧了朱允煐幾年。

「還是四姑知曉咱的心思,咱順昌表兄只能去前軍都督府任都督同知了。景福表兄的話,後軍都督僉事就成了。四姑,咱可是留著中軍左右都督的位子,就等著咱麒麟兩位表弟長大些幫著咱掌著中軍。」

安慶公主心里開心,不過還是埋怨,「父皇若是知道你這般胡鬧,就該說你了,說不得還要罵咱。麒兒、麟兒,哪有那般能耐,哪能掌中軍都督府。莫要胡鬧,咱就是和你說笑,莫要當真。」

梅殷和寧國公主這個時候也慌忙說道,「陛下,還望收回成命。」

「咱可是皇帝,金口玉言的。」朱允煐笑著說道,「兩位表兄的本事,咱知道。九江表兄也多是說過,兩位表兄在武苑不止勤學,也是有天分。也就是現在沒軍功,要不然咱真就把前後二軍都督府交給兩位表兄了。」

這里頭的話,自然是半真半假。但是朱允煐這麼些年來,早就習慣了半真半假的話一大堆。他不只是要說漂亮話,真話假話摻和在一起,誰知道皇帝的心思呢。

梅殷和寧國公主對視一眼,他們倒是覺得這一次英示皇帝,好像是認真的。

朱允煐扶著壽春公主,笑著說道,「咱當時年歲小,估模著也就是三四歲。四姑整日攛掇,說她以後出嫁了要是有了子嗣,咱要是當了皇帝,得給她子嗣當個都督。咱為了一口果子,為了不被她收拾,咱就應了。咱要不要偏心,四姑是姑姑,二姑也是姑姑,咱九姑也是姑姑。」

安慶公主不高興了,反駁道,「英兒,你小時候,咱可不敢收拾你。咱就是對你說話聲音大些,父皇和母後都不樂意。你小時那般鬼精鬼精的,咱被你哄著才是真。莫要說你三四歲,你就是一兩歲,都不好湖弄。」

看了一眼安慶公主,朱允煐沒好氣說道,「咱兩三歲的時候,能搞得清朝廷上的官員品級?還不是你教著咱,咱就記得好似是那般時候允了一些個職司出去。」

看看,英示皇帝兩三歲學的就是認清楚朝廷的衙門、官員,其他孩子兩三歲還在為要不要戒女乃而哭鬧呢,這里頭的差距大著呢。

朱允煐繼續笑著說道,「榮表弟現如今肯定不成,潁國公回來了得親自教導才成。現如今還是送去九江表兄那邊,以後咱也給他留個都督的職司。靜表弟,長大些也一並送去。」

壽春公主腳步都有些發軟,主要是皇帝表現的太親近了,這是她以前都不曾享受到的待遇。最主要的是兩個兒子的未來,好像也一下子明朗起來了。

想起來了什麼,壽春公主說道,「陛下,傅靜到底是外家,豈可授輔國將軍之位?」

「怎麼就不成?」朱允煐不高興了,連忙說道,「九江表兄、沐家表叔,咱宗室里頭誰當外人?再者說了,咱表弟,到底是咱表弟。這都不是外人,要不是咱當年攔著,九姑和九姑父早就該成婚的。」

這一下大家也都明白了,說起來的話這些事情,還真的是朱允煐的一個特點,他哪怕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管事。

不是說小時候喜歡在宮里亂跑,或者是什麼長大點就掌著大半水師。宗室的婚嫁之事,他插手的可不少。

比如說親姑姑安慶公主的婚事,他參與了一些,朱允煐否了當時的歐陽倫宗室里頭都知道。最主要的是宗室的女卷下嫁,一個個的都是‘老姑娘’才能出嫁。

十八歲之前出嫁的,那都是英示皇帝八歲以前不能做主。當馬皇後過世,老朱和大朱忙于朝政,老朱的女兒們、大朱的妹妹們,也就是朱允煐的那些還沒有出嫁的姑姑們,就沒一個能十八歲之前出嫁。

早早就定了婚事,但是就是非要等到十八後才能出嫁。皇家晚成婚,當然這一點是針對女性,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朱允煐繼續笑著說道,「靜表弟的事情,咱心里有數,九姑就莫要多想。再者說了,潁國公有大功,外頭也不敢多說什麼。」

壽春公主立刻回頭,對傅靜說道,「傅靜,還不快謝恩。」

「王承恩,給攔著。」朱允煐不高興了,繼續說道,「咱都說好了,今個是家宴。還是咱麒麟二位表弟好,咱這些個表兄弟里頭,就他們最合咱心意。」

麒麟,這兩位表弟那可是朱允煐親姑姑的兩位子嗣,這也是朱允煐給起的名字,待遇自然不同。就算是梅順昌、梅景福,也不能和這兩位表弟相比。

就在這個時候,挺著大肚子的徐妙清來了,一見面就說道,「二姑、四姑、九姑,不是佷媳婦驕縱。就是陛下心疼臣妾,不讓臣妾操勞。」

這個時候就連安慶公主也慌忙起身,老朱家的女卷,名義上現在都是要听徐妙清的。說到底徐妙清是皇後,她是國母,也是老朱家現在入祠堂、有名分的能夠當家做主的唯一女卷。

「姑父,咱們去外頭喝點?」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她們說她們的,咱們也說不上話。不和這些婦孺一塊,沒意思。」

朱允煐都這麼說了,其他人自然沒意見。更何況朱允煐看似是在擺家宴,只是這樣的家宴,可不是尋常人能有的待遇。

其實大家都明白,也就是寧國公主、安慶公主,以及那個奉旨出去辦公的吳王以及皇帝的兩個胞妹,才能有這般待遇。

有著賢內助幫忙,朱允煐自然也可以省心不少,有些事情確實不需要他操心。

朱允煐帶著梅殷、劉廌、傅忠三位姑父,以及傅榮、傅靜,以及劉麒、劉麟四位表弟離開。至于梅順昌和梅景福,他們這個時候顯然是沒辦法入宮,還在武苑勤學苦練呢。

對于這一次的家宴,朱允煐確實有著一些心思,不過也談不上特別的功利。畢竟傅友德率領的大軍,現在還沒有完全的攻克高麗,現在也就是戰事比較順遂而已。

朱允煐現在這麼做,大概也就是拉拉關系,免得等到大軍攻下了高麗再去賜宴等等,就顯得有些刻意了。

雖說朱允煐也心知肚明,他現在這麼做,很多人也是明白這就是一種施恩。但是也沒那麼多好在意的,誰讓他是皇帝呢,他刻意稍微任性一些,大家也都會‘體諒’。

其實還有一些心思,大概也就是出于制衡的一個考量了,這也確確實實就是皇帝的心思。

大明朝現在沒有丞相,老朱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建立了一套維護皇權的體制,很大概率可以避免前朝的外戚專權或者軍閥割據,甚至黨爭的可能性,也不是特別大。

但是這不代表繼位的英示皇帝,就可以高枕無憂,繼續制衡也很有必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