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509 有恃無恐的宗室 (求訂閱!!!)

對于朱橚和朱濟的到來,朱允煐自然很清楚,這就是他讓人過來的。

「給周王看座。」朱允煐開口,對王承恩說道,「濟就站著,不省心的東西!」

听到朱允煐這麼說,朱濟立刻低頭, 「臣弟知罪。」

對于這一位皇兄,朱濟這些人還是有些心理陰影的。原因也很簡單,別看他們都是洪武皇帝的孫兒,朱濟這些親王世子也都是在應天府長大。但是自小,他們就是生活在堂兄的陰影下。

堂兄不想去大本堂沒事,堂兄也可以考察他們的課業、提點他們的講師。如果有什麼祭祀活動, 這個堂兄甚至要站在親王的前頭,因為這是洪武皇帝的嫡長孫、是大明的皇太孫,地位比起秦王、晉王、燕王、周王這些受寵的親王還要尊貴。

親王都比不上皇太孫,那就不要說只是那些個親王世子了,更是沒有可比性。

哪怕只比朱允煐小一歲,可是自家堂兄是什麼樣的人,朱濟其實也多少知道一些。別的不說,他還是蒙童的時候,自家堂兄就可以和叔伯們談笑風生。

小時候可能是有些畏懼堂兄,覺得堂兄聰慧、受寵。可是現在長大了、懂事了,才知道外頭傳言堂兄有宿慧,那不是傳言,那是事實。而且這一位堂兄,小時候學的就是帝王心術。

「你們幾個,咱也懶得說。」朱允煐也沒多客氣,誰讓他是當哥哥的呢,「二叔、三叔不在, 咱得看著點你們。雖說咱二叔、三叔早年就藩, 他們在京里的時候也待咱親厚。咱在北平、北巡的時候,也是二叔、三叔帶兵護著。」

朱橚笑著說道, 「老七倒是混賬,二哥和三哥沒少罵那混賬。」

這說的自然就是早年間朱允煐北巡,齊王朱榑磨磨蹭蹭的,也有那麼點拿著長輩身份擺架子的事情。這也是這麼些年來,齊王朱榑看起來一直都被朱允煐‘嫌棄’、‘冷落’的原因。

「七叔旁的都還好,就是有些性子凶暴。」朱允煐也沒客氣,點評叔父什麼的也都習慣了,「若是就藩,有的是不法之舉。本是想要讓他去東瀛的,皇爺爺不準,說七叔不擅治民。」

東瀛三國鼎立,除了東瀛的天皇之外,大明燕王朱棣強勢入主,在南征北戰。隨即防止燕王做大,也可以說缺少臂助,早兩年也將老朱第六子楚王朱楨給分封過去了,眼看著也要開國了。

這絕對不是朱允煐收回楚王朱楨封地南昌的手筆,單純的就是讓大明親王海外分封的策略。

實際海外分封的成本更高,要幫著打下一些基業之地,一開始還要給錢給人。

更何況朱楨這樣喜歡佔便宜的死不自立為王,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繼續朝著朝廷要人要錢。要不然動不動就上折子求援, 讓朱允煐都忍不住頭疼了。

所以說只要是事關自己的利益時,一個個的都很精,一個個的都是將算盤打得啪啪響。

「七叔要是樂意,高麗那邊以後打下來可以過去。」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高麗那邊其實還算好,先不說高麗一直仰慕中原文化,儒家道統在那邊也是根深蒂固。再者就是本是漢四郡,雖說最後也是被高麗兼並,好歹也是延續數百年。」

朱橚則不說話了,在外頭開國有著基業之地,這倒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哪里有在中原舒服。

更何況漢四郡那邊,延續數百年什麼的也就是說說,一直都是有著戰事,打打殺殺的不是他周王的興趣所在,還是窩在大明當富貴的親王更加符合他的性格。

至于朱濟這個時候也沒有多說什麼,他看起來也是這樣的想法。雖說去外頭當一個國主似乎挺好的,只是要說帶兵打仗什麼的,他自認為還是沒有這個天分。

真心要說起來的話,宗室里頭也就是老朱的子嗣普遍或多或少知兵。這也是和老朱的培養有很大的關系,老朱很多的子嗣也確實有著實際帶兵的經驗,甚至也有上過戰場的。

至于老朱孫子輩的,就算是早慧的朱允煐,實際上也沒有什麼帶兵的經驗和能力。

說到底就是老朱的兒子輩,要麼是還沒有開國時出生,那時候比較亂。要麼就是大明開國之初,看似老朱鼎定天下了,只是這大家也擔心會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還是在大明境內更好,沒有權力就沒有權力,但是富貴安逸啊,而且會越來越安逸。

朱允煐也不再多說什麼了,只是問道,「昭德郡王那邊,現在如何了?」

朱橚立刻起身,恭敬說道,「回陛下,昭德郡王怨先晉恭王偏心,圖謀誣告晉王。」

這不意外,朱濟熿就是這麼個心思,想著扳倒了朱濟後取而代之。誣告什麼的也沒任何心理壓力,反正也就是同父異母的哥哥,只要能當親王,他才不在乎那些事情。

朱橚繼續說道,「臣奉旨調查,昭德郡王在其府上,多是行狂暴之事。其對先晉恭王多有不忿,對嫡母晉王妃也多有輕怠。」

看了一眼朱濟,朱允煐問道,「周王所言之事,可屬實?」

「現已查明,昭德郡王在府上有虐殺宮人之事,其毒啞、毒死下人不下三人。」朱濟沒有隱瞞,其實他自己想想也後背發涼,「其酒後,多是虐打下人、郡王妃。醉後,多有不敬之言。」

朱允煐微微點頭,說道,「閉府吧,此等狂悖之徒,枉為皇爺爺血脈,待皇爺爺回京再發落。」

朱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因為他的父親就是那種喜歡責備廚子、奔馬縛人或者車裂的。要不是當初大朱護著,晉王這個王爵早就被老朱給廢掉了。

朱濟確實沒打算護著他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主要是時刻有著這麼一條毒蛇在後面盯著,想想都心里發毛。

在朱橚和朱濟離開皇宮後,朱允煐也默默的嘆了口氣,他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老朱的兒孫當中,確實不缺少一些殘暴的人,不要說宗室了,就算是勛貴乃至地主豪強當中,也多有一些不將人命當回事的人,這好似也難以完全的禁絕,因為這就是人性。

看起來朱允煐不應該只是整頓吏治,勛貴那邊被敲打了還不夠,宗室這邊也需要收拾收拾。

老朱在位的時候,很多的親王就有橫行不法的事情。現在朱允煐即位了,哪怕看似大明的宗室不是在應天府就是在北平府,只是在兩京被安置,好似也沒有特別大的權力。

但是宗室的身份在呢,一個個的也都是高高在上。仗著知道老朱重視血脈親情,仗著朱允煐這個新君要麼是晚輩要麼是堂兄,也算得上是有恃無恐了。

「說到底,咱大明還沒有發落過宗室,真正的處罰過。」朱允煐嘆了口氣,說道,「這是有恃無恐啊,還以為咱大明的皇帝只會一味的護短了?」

大明朝還真的沒有真正的重罰過宗室,就像當初的晉王朱棡殘暴的厲害,但是大朱護著,老朱也就順水推舟的饒了。甚至朱棡的謚號,還是‘晉恭王’。

當初的朱橚擅離封地,老朱實際上也是小懲大戒,嚇唬一番也就了事。

當初守洪都的佷兒朱文正,雖說對老朱不滿,老朱也只是軟禁。但是就算如此,老朱還是封朱文正的兒子朱守謙為靖江郡王。哪怕這個朱守謙同樣是掠殺不辜、豪奪暴斂且屢教不改,老朱也只是先削去王爵,但是很快就復爵。

很多人實際上都很清楚,洪武皇帝對外人絕對心狠。但是對自家子佷,總是護著。

這麼一想,歷史上的朱允炆相繼廢黜周王、代王、齊王、岷王,逼得湘王自焚而死。這也是夠心狠的,但是這確實有那麼點效果,因為朱棣都給逼得裝瘋賣傻以圖自保了。

這件事情,還是不要讓老朱去當壞人了,要不然這簡直就是給老朱添堵。

「廢掉郡王爵位,好像皇爺爺有些接受不了,他會覺得太重了。」朱允煐想了想,分析著說道,「再說之前一連串的削減宗室待遇,一個郡王也不是無法接受。」

宗室待遇太厚,歷史上首先需要背鍋的是老朱。再然後就是得位不正的朱棣為了拉攏宗室,再次拔高了宗室的待遇,這也就成了所謂的大明朝廷養不起宗室的說法來源。

但是現在不存在,朱允煐可不會一直養著宗室,該斷的時候肯定是要斷。

「要不然讓他去太原吧,二叔的王陵在那邊。雖說有護陵的衛隊,不過也要派個子嗣過去。」朱允煐笑了笑,覺得這是不錯的作法,「王爵就給他留著,給他的子嗣留著。這也是咱這個做大哥的,給的最後的體面吧。」

讓犯錯的宗室子弟去給父輩看守王陵,這好像也不錯。總要不是特別大的罪過,不至于被處死,也不能直接發配鳳陽高牆囚禁起來。

不過這也就是‘小懲大戒’,要是再不吸取教訓,說不定真的要被貶為庶人、開出宗籍,發配鳳陽高牆了,那才是最後的選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