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在應天府外,威武雄壯的禁衛、大漢將軍手持武器,護衛在富麗堂皇的大明天子的車架四周。

至于在天子車架後頭跟著的親王儀仗、公主儀仗,好像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

大明天子率領著宗室子弟、文武百官出城了,這才是最重要的。

雖說很多人都明白,這是皇帝疼愛他的妹妹。只是文臣武將也沒有什麼意見,覺得這很正常。

簡單的來說就是皇帝的妹妹, 到底是公主,這個身份本身就不低了。更何況沐家鎮守雲南,黔國公世子可是跟著的,這自然也就需要展現君恩了。

其實這個時候的皇帝車架里,朱允煐將他的弟弟妹妹以及外甥、佷兒都叫了過來。這也不算什麼逾制,從古至今一直都沒有少一些宗室或者功臣和皇帝同乘一車。

這其中的代表, 就是漢景帝和他的弟弟梁王。

只是聊著家常,自然也有很多的不舍。朱允煐知道這一次離別, 短時間內很難再次見面, 說不定三年五年。甚至也有可能,那就是這輩子可能都見不到。

只是這也沒有什麼辦法,天子有天子的責任,而宗室有著宗室的義務。現如今一個個的也都長大了,也都有著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了,也只能做好這一切了。

「大姐,咱覺得過些時日,咱就去雲南看看。」朱允熥大大咧咧,說道,「皇爺爺以前不許親王亂跑,但是如今皇兄可是改了制,親王也可以亂跑了。」

老朱以前擔心藩王私下串聯,不許藩王輕易離開封地, 就算是如今朝見也要岔開時間。但是現在的英示皇帝就不這樣了,他早就‘削藩’了,大明朝的親王有名無權。

所以只要理由比較合適,親王想要出去游山玩水,皇帝還是比較大度的, 還是會允許的。當然這些親王的身份特殊,外出的話肯定也是有一定限制,肯定不是漫無目的的瞎跑。

朱曦批評道,「不要整日想著玩,你現在也有了子嗣,也該懂事了。」

朱玥則沒好氣的說道,「他能懂事,那才是怪事!咱都不記得娘了,若是以後咱見了娘,肯定要和娘說說允熥的混賬事,他太不讓人省心了。」

朱允煐只是在旁邊听著、笑著,只是漸漸的他也感覺到了真正的離愁別緒了。

朱曦朱玥在默默垂淚,就算是看起來紈褲的朱允熥這個時候也在落淚。朱允煐長兄為父,也沒有顧忌那麼多了,只是默默的將弟弟妹妹抱著。

在應天府城門外五里的地方,這是上演著天家也有親情的時候,兩三百公里外的鳳陽老家,一個穿著粗布衫的老農挽著褲腿, 坐在田埂上看著其他農民扶著犁牽著牛。

而在這個老農的不遠處,一個看起來就比普通農家孩子要白女敕的小胖子開心的在水田里蹦著。一個餓虎撲食, 也不在意滿身泥漿,這叫一個開心、得意,

「曾祖,咱又抓了個蛤蟆!」小小朱得意的舉起來青蛙,說道,「咱再抓幾個,回去炒了。」

老朱樂呵呵的,對小小朱說道,「過來,這也不怕冷了?!雙全,給太子換身衣裳。」

小小朱顯然也不在意這些事情,他對于回到了鳳陽老家還是很開心的。謁祖陵什麼的,這自然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在忙完這些事情後,老朱帶著小小朱走街串巷。

回到了老家的老朱氣色都好了不少,這是回到了從小長大的地方,哪怕現在很多的老鄰居、玩伴都不在了,只是中國人的鄉土情節、故土難離,老朱也是不能免俗的。

在小小朱洗好手後,老朱也被監督著洗手,老朱也開始了幸福的嘮叨。

「也就是你爹和你能管著咱,要不咱說你們兩個除了當皇帝、當太子做不了其他事!尋常農家,哪個這般考究,吃個飯還要洗手。」

小小朱立刻說道,「大小解後也要洗手,這樣才不好生病。咱就是這般,喜歡干淨,又喜歡在外頭跑跳,咱就是家里最康健的,誰都比不了咱。」

老朱笑著啃了口饃,隨即說道,「還能吃,就是太愛吃肉了。咱要不是怕你爹牢騷,由著你吃肉就是。咱看不成,咱兩個要是想過的好點,你就該吃點綠菜。」

小小朱郁悶了,他一直都不喜歡吃蔬菜,可是也只能多吃蔬菜了,要葷素搭配。原理他不一定知道,但是他的老父親一再的強調,小小朱自然也就只能認了。

老朱心情很好,說道,「應天府好,就是咱總惦記著鳳陽,這才是咱的家、咱的根。要不是你曾祖母、你皇爺爺都在孝陵,咱真想老了給埋回來。」

小小朱不以為意,很是大大咧咧,「等咱登基了,在就在孝陵邊上找塊地。到時候咱要在曾祖跟前,在咱爹和曾祖中間。」

「胡說。」老朱眉開眼笑,但還是說道,「你登基了,都是在北平了,這千里迢迢的終歸不好。你爹那也是沒法子,剛登基就得興皇陵。你啊,在北平府那邊修陵。」

小小朱主意很正,說道,「你和父皇都在這邊,就咱在北平?!咱就在孝陵找個地,咱當皇帝了就沒人管得了咱,咱爹都說不得我。」

老朱其實還是很開心的,雖說覺得後世子孫肯定是要在北平附近興建帝陵。但是如果兒孫在跟前,那肯定欣慰。

太長遠的看不到,可是如果是自己看著養大的嫡長孫、嫡重孫,老朱肯定會開心。

這邊的一老一少在鳳陽老家那是真的樂不思蜀,也覺得反正朝政也不需要他們操持,看起來是一時半會兒的也沒打算立刻返回應天府,可以再等等。

不過就算老朱和小小朱打算在鳳陽老家休養一段時間,這也沒有什麼問題,這也是朱允煐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

老朱的年齡畢竟大了,老朱以後就算是想要再回鳳陽老家,朱允煐也會心里不踏實,基本上是不會允許的。而小小朱倒是可以回來,比如說祭祀什麼的。

但是不出意外的話,除非是了不得的大事,要不然肯定就是其他宗室回來,不需要小小朱這個皇太子回來。

再者自然就是小小朱,雖說還只是一個孩子。只是這個時代,普通的農家孩子在這個年齡段也算半個勞力了,小小朱不說要去觀政,很多的東西也要開始學習、接觸。

在應天府外,上演的是天家的親情。而在鳳陽帝鄉,自然就是天倫之樂了。

只是這一切,顯然不代表著一切,這個時候還有不少人在忙著一些軍國大事。

比如說遼東的定遼四衛,朝廷的大軍基本上已經集結完畢。潁國公傅友德的主力大軍,以及中山公徐輝祖率領的京營精銳,此刻都已經準備好了。

作為自此戰事的主帥,傅友德表情嚴肅,「沉陽侯,建州三衛軍馬可集結好了?」

察罕立刻說道,「回大將軍,努爾干都司中,除定員守土,其余士卒已經集結。糧草、軍械皆宜調撥完畢,其他各地衛所馳援兵力也已休養結束,大軍隨時可以開拔。」

傅友德點了點頭,這一次攻伐高麗,傅友德還是比較期待的。他想要將漢四郡重新奪回來,甚至一口氣將整個高麗攻滅。

當年漢武設立漢四郡,唐太宗攻滅高句麗,這都是傅友德所期待能夠追隨的前人腳步。

傅友德看著帳中諸將,信心滿滿,「此次攻滅不臣,朝廷早已準備許久。糧草、軍械、戰馬一應俱全,所調軍卒除京營外,多為北邊各地衛所精銳。」

這是驕兵悍卒一點都不為過,雖然大明立國三十有余,只是這些年的戰爭一直沒有完全停下。尤其是這一次的士卒,也多半是在北地衛所效力,對于這里的氣候相對來說適應一些。

而且別看大明朝只是年初才確定用兵,但是傅友德在這邊可是練兵兩年了。糧草等等早就準備好了,軍械、火器等等,也有不少存儲,更何況這一次還隨著輜重帶來了很多。

要說沒信心,那肯定是假的,傅友德對于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對于大明朝的實力更有信心。

甚至也可以說,為了這一次的戰爭,大明朝早就在十幾年前就開始準備。只是在解決了北元、韃靼這些心月復大患,騰出手來的大明可以在這個時候好好朝著高麗用兵了。

只是傅友德也不會大意,高麗那邊看似是小國,可是這也是一直有著一定的活力、生命力。

哪怕是當初的漢四郡,佔據著高麗半島的大部分土地,三韓只是蜷縮在角落。但是慢慢的,漢四郡消失了,高麗統一了高麗半島。大家記得李世民攻滅高句麗,可是誰又能忘掉隋朝數次討伐導致的損兵折將呢。

更何況前些年高麗那邊和蒙元眉來眼去,他們沒少趁著中原戰亂的時候吸引流民,或者慢慢的向著遼東發展。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大明哪怕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也不能輕敵了。畢竟大明朝現在要的是滅國之戰,這從來都不是什麼輕松的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