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老朱也不理外頭的動靜,柔聲問道,「可是外頭的人吵著你了?」

在龍攆外頭的雙全瞬間緊張起來,他可能不會丟掉性命。但是太子的回答,關乎著不少人的前途,甚至可能也是性命。

「咱醒了,一直在酣睡。」小小朱一咕嚕坐起來, 說道,「咱都睡飽了。」

老朱很欣慰,模了模小小朱的腦袋說道,「你和你爹一個樣,你祖父也是這個樣子。總是體諒下人,不因小事苛待他們。就這點, 比起宗室其他人要強不少。」

某個喜歡折磨宮人取樂的秦愍王以及喜歡鞭撻廚師的晉恭王感覺到被內涵了。不過他們不需要感覺到孤獨,大明朝的宗室里不缺少他們這樣的人。

「那是咱曾祖母教得好, 咱爺爺、爹都是曾祖母帶大的, 咱自然也學會了。」小小朱很得意、很驕傲,「要是曾祖駕崩了,咱覺著外頭的人不會慟哭。」

老朱一點都不生氣,反而很驕傲的說道,「咱是皇帝,外頭的人敬著咱、畏著咱,這也就成了。你曾祖母是皇後,仁慈自然更好,你以後也該是這般。」

小小朱聲音清脆,大聲問道,「大伴,外頭是怎麼了?」

馬車外的雙全立刻回答說道,「回殿下,京里送來急報。」

「既然是急報, 那就送來呀!」小小朱生氣了,非常不高興, 「既然是急報, 定然是大事!咱爹就是夜里歇了, 有急報也要起來閱覽。」

老朱只是笑眯眯的不說話,他一點都不擔心京里的事情,他相信他的寶貝孫兒肯定是可以處理好那些事情。

老朱欣慰的是他的重孫,這孩子雖然有頑劣的一面。只是打小都是按儲君的方式來培養,這孩子對很多的事情也是心里有數。哪怕有些認知和手段幼稚,這也只是因為年齡的原因。

雙全立刻將急報送來,小小朱 手奪了過來,也毫不客氣的直接打開了看。

「曾祖,咱爹要發落會寧侯。」小小朱還是識字的,說道,「會寧侯僭越,其府上用具、梁瓦都高了。」

老朱笑眯眯的,只是問道,「那,若是你,你會怎麼去處置這個事情?」

「咱砸了他的門、掀了他的瓦。」小小朱毫不客氣的說道,「曾祖, 咱還要給你弄去守城門,讓他漲漲記性!他就是侯爵,為何還敢僭越?!」

老朱笑著將小小朱抱在懷里,說道,「咱垠兒這般處置是沒錯,這些個武勛雖說跋扈,不過好歹也是給咱老朱家辦過事。只是你爹要發落他,可不只是僭越的事情。」

小小朱很有耐心的坐在老朱的懷里,貪玩歸貪玩、好武歸好武,小小朱對于朝堂上的事情也是比較感興趣的,這大概也是老朱和小朱悉心培養的一些成效。

老朱很有耐心的在給小小朱講著武勛,小小朱顯然認不全朝廷上的武勛,更不清楚這些武勛的山頭、經歷。

「小事,咱可以不管,有些時候小懲大戒就好,讓他們漲漲記性。」老朱很耐心,教育著小小朱說道,「有些時候,咱干脆不管。這武勛是一把刀,咱拿在手上,外人就不敢朝著咱齜牙。」

「只是你記好了,這把刀得握在咱手上。這刀鈍了、繡了,咱敲打敲打還能用。只是這刀要是爛了,殺不了人不說,咱靠這些破銅爛鐵去殺人,反受其害。」

听著老朱這麼說,小小朱問道,「咱,咱爹說他、說咱,武勛都喜歡咱。」

「你和你爹,都是武勛出來的,他們自然是親近你們。」老朱笑著說道,「咱給你祖父、給你爹,都找的是武勛家庭出來的,你以後的正妻也該是武勛。」

小小朱轉念一想,有些嫌棄的說道,「曾祖,咱還不想娶妻,娶妻了就不能出去玩。咱娶妻了,就要有兒子,咱還小。」

對于小小朱的天真無邪,老朱很欣慰,「你不想帶兒子,給咱啊,咱給你帶。你爹是咱帶大的,你也是咱帶大的。等你有了子嗣,咱也幫你帶。」

小小朱立刻反駁,說道,「可是曾祖不帶二叔,曾祖也不帶墐兒和咱妹子。」

「你可記好了,你是太子,咱得帶著。咱皇家,不能胡來。」老朱再次耐心說道,「你爹小時候很乖,從不哭鬧,你曾祖母就想著給要過去帶著了。旁人就不成,你二叔、三叔就是再乖,也不能帶。」

小小朱好像明白一點,只是也有些好奇,「那咱曾祖母,除了帶著咱祖父,二爺、三爺、四爺、五爺,也都是曾祖母帶大的。你莫要瞞著咱,咱都知道。」

「那不一樣,咱那時沒開國,外頭兵荒馬亂的,只能讓你曾祖母帶著。」老朱立刻解釋說道,「再者說了,你曾祖母雖說帶著他們五個,也就是你祖父不一般,他是大哥,得所有人知道他是老大。」

小小朱似懂非懂,或許他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夠更好的去理解這些。

不過也有可能,小小朱實際上已經明白了這些道理,只是他很多的時候沒有察覺到一些情況,很多的事情他也覺得理所當然了。

「你娘現在還有身孕,過段時間就要給你添個弟弟或者妹子。」老朱笑著開口,說道,「到那時,就像你爹和你二叔、三叔那般關系,你有著自個的親妹妹親弟弟,還有一個不是最親的弟弟。」

小小朱立刻八卦起來,小聲說道,「二叔和咱說過,三叔以前有心思。就學咱祖父,什麼樣子都學祖父,就想著當太子、當皇帝。」

老朱不好在小小朱面前發火,但是他覺得等到回去了,肯定是要收拾一番朱允熥,那混賬還真的是什麼事情都敢說啊。

「你想想,你二叔是你爹的胞弟,咱雖然也喜歡你二叔,只是咱也不帶著你二叔?」老朱繼續教育著小小朱,說道,「還有你三叔,早些年一門心思讀書,文采也是好。就說說,咱為何都懶得多過問?」

小小朱理所當然的說道,「咱爹呀,咱爹才是曾祖親孫兒,咱爹才是太孫,旁人可不成。」

老朱滿意的點頭,又繼續問道,「說到這個,你是咱帶著、你爹私底下也教你。文墐,咱記得他和文埂幾個都是在大本堂。你說說,你爹兩個兒子,偏偏就教你奇奇怪怪的東西,還不準你和文墐說。」

小小朱更加是似懂非懂了,說道,「可是,咱是太子啊,咱就該學治國。」

「就是這個理,你爹從小學的是治國,他以後是要當皇帝。你二叔、三叔,就要學著當個親王就成。」老朱很耐心,說道,「他們有文采,咱樂意、咱高興。就是這治國,就莫要學了。你爹那般寵你二叔,也不許你爹過問朝上之事。」

小小朱滴咕著說道,「咱娘都不許問,就是咱才能問。」

「你問,咱和你爹都樂意,要願意教。要是文墐敢問,咱就訓斥。」老朱說的很直白,說道,「垠兒,你是太子,這些個道理你該明白。這皇位,該是你的。等你長大點,你就要多去朝堂。」

小小朱就不樂意了,說道,「咱最不喜歡的就是上朝,曾祖也是知道的。咱爹,咱爹小時候也沒早早去朝堂,只是搗鼓他自個兒的事情,為何咱就要去朝堂。」

老朱很耐心,面對小小朱他一直都是很耐心,「那時候咱還在位,你爺爺也幫著咱理政,用不著你爹出面。現如今不成,你爺爺不在了,事情都是你爹在做。你長大些,就該去幫你爹,也該在朝堂上有你的人手。」

悶悶不樂的小小朱顯然不認可這些說法,他雖然偶爾去朝堂,不過那也只是听話而已。

去上朝一點意思都沒有,小小朱還是更喜歡在校場,他喜歡和那些太子伴讀們一起胡鬧等等,那才有意思。

老朱也沒有多說什麼,現在的小小朱貪玩一點沒什麼問題,現在也不需要這小子去承擔更多的事情,他還在呢。

小小朱坐不住了,忽然說道,「曾祖,咱們出去走走。出來之前,咱爹可是交代過,要咱不能只是在城里轉,也要去鄉下轉轉。咱要去看看,看看百姓作田。」

「咱這大隊人馬的,哪個老農看到了還敢作田?」老朱覺得好笑,說道,「咱令人準備一下,明個咱帶你出去轉轉。這一天天的走走停停,何時才能回老家?」

「算那麼準干什麼?」小小朱立刻振振有詞的說道,「晚點回老家就晚點回去,咱就要四處走走看看。咱可是太子,咱要看看咱的江山是什麼樣。咱回去還要向爹稟報呢,他沒法子出來看看。」

听到小小朱這麼說,老朱更加開心,「那成,咱們四處走走。應天府繁華,皇帝出來也看不到東西。咱這個朱老太爺,就帶著小朱公子四處走走。」

小小朱笑嘻嘻的,也很得意,「爹說過,奏疏總有假的,許多地方官只是報喜不報憂。咱要自個去看、自個去問,才能不被蒙蔽。」

老朱笑著點頭,這皇太子的教育問題確實不錯,咱老朱家後繼有人了,咱大明又要有一個英明的皇帝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