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嚴震直在這個時候會不會激動,對于朱允煐來說未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只需要展現出來自己的一個態度就足夠了。

對于嚴震直來說,這確實是無上的榮耀。他的子嗣能夠尚公主,這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肯定了。這自然不是因為嚴國棟多麼的出類拔萃,單純的就是因為嚴震直于國有功,所以嚴國棟可以得到這樣的待遇。

看著嚴震直,朱允煐笑著說道,「明日讓國棟去一趟吳王府,讓他在允熥那邊听用。過幾日太子並勛貴要出城狩獵,國棟就在跟前效力吧。」

「陛下,現如今還沒到秋獵之時吧?」嚴震直微微皺眉,小聲說道,「犬子」

朱允煐笑著說道,「愛卿也莫要多想,就是宗室子弟多是拘在深宮,這可不太好。尤其是還未婚假的公主,更是久在深宮。國棟過去,咱的皇姑到時候也是要帶著太子。」

嚴震直忽然間想要說些什麼,比如說這樣和禮制不合。但是再一想想,自家這位皇帝,包括在乾清宮的太上皇,他們要是不講禮制的時候,沒有人可以攔著他們。

太子忽然間要秋獵,這其實也就是一個借口。讓一些武勛少年在太子跟前露臉,讓宗室年輕子弟出去游山玩水,甚至包括一些年輕的士子、重臣女眷出城郊游,這才是主要的原因。

至于男女大防,這自然也是需要注意的。只是一想到有著太子、長公主等等貴人,根本不需要擔心男女大防,這里面的規矩可多著呢,女眷的父兄根本不需要擔心太多。

倒是年輕的武勛、士子們估計都是一個勁的憋著心思,想要去表現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呢。

皇帝現在是輕易不會去郊游的,這自然也就讓太子出面了。可是考慮到太子的年齡,以及皇帝對太子的重視,誰的表現好,皇帝實際上也可以‘看到’。

嚴國棟和汝陽公主的婚事,這自然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只不過這一次將嚴震直叫過來,朱允煐顯然也不會只是討論這些事情。

「龍江船廠那邊,愛卿需要注意些了。」朱允煐開口,對嚴震直說道,「市舶司規矩定下來了,到底是要朝廷掌控。宗室、勛貴船隊倒也好說,無外乎跟著朝廷船隊行進。」

這也是市舶司的一個規矩,船隊浩浩蕩蕩的駛向東瀛、南洋等地,除了朝廷的水師、船隊之外,武勛和宗室的船隊也是要跟著,船隊結伴而出不只是為了壯聲勢,主要還是因為這樣更加安全、高效。

嚴震直自然也知道這些,所以趕緊說道,「回陛下,船廠船工人手充足,物料也夠,朝廷造船頗多。」

「咱也不瞞著愛卿。」朱允煐露出點笑容,對嚴震直說道,「咱也知道外頭有些傳言,咱是要大造船隊,南洋諸國確實是已經知曉。只是外頭,尚有更多藩國。」

看起來英示皇帝不滿足于現狀,大明的船隊在很多人看來已經行駛的足夠遠了。可是英示皇帝還嫌不夠,他希望大明的船隊走的更遠,可以去往更遠的地方,帶來更多的好東西。

出身比較富貴家庭,再者就是這麼些年來也是久在中樞,嚴震直自然也就可以知道更多的事情了。

看似南洋諸國已經夠遠了,可是嚴震直也多少听聞了,還有更加久遠地方來的蠻夷,外頭還有更多的蠻夷諸國,只是現如今大家未必知曉是在哪里而已。

朱允煐看著嚴震直,繼續說道,「愛卿想來也是知道的,那些蠻夷也多有不識王化之輩。朝廷船隊每次出航,也多有將士相隨,也沒少起一些沖突。」

嚴震直立刻點頭,他也听說過一些事情。比如說一些蠻夷之輩窮橫窮橫的,也听說過大明的船隊和那些蠻夷起過沖突,甚至動兵、殺人這樣的事情。

一些窮措大有些時候還是在上奏,覺得朝廷應該以理服人。但是武勛不屑一顧,對于那些不懷好意的滿足就應該下狠手,那樣那些蠻人才會老實起來。

看向朱允煐,嚴震直說道,「陛下,臣是不是要讓學院諸人來幫忙,朝廷要造一支大船隊,該有更多巧匠。朝廷若是要去更遠的地方,也該需要更大的船、需要更好的火器。」

火器上船,這可不是朱允煐才開創的,其實在很早之前大明朝的船上就有火器,頂多也就是現在的火器更加厲害而已。

朱允煐點了點頭,對嚴震直說道,「也莫要閉門造車,也該多問問水師那邊,多問問水手。這朝廷造出來的船,不能只是徒有其表。」

嚴震直立刻正色,嚴肅說道,「回陛下,臣等不敢大意。這些年來,學院多是派人從各地衛所收來消息。」

這也就讓朱允煐放心了,在他看來就算是再先進的裝備,或者是再先進的技術,也應該是有著直觀的效用,要收到足夠多的反饋。

前線的軍隊手里的武器,不是說先進就好,或者說是那些匠人們覺得厲害就行。有些時候就是需要收獲到足夠多的反饋,這樣才好及時的改進,研發出來更加擅長的武器。

這也是五軍都督府的一個職責,工部學院那邊出技術,工部或者二十四衙門這邊制造出來的軍械,一旦是五軍都督府那邊不滿意,是可以拒收的。

這也算得上是朱允煐帶來的一些‘先進理念’,軍方提出來一些需求,軍火商們好好的研發。朝廷自然也是要組織協調好,要平衡好其中的關系,但是這里面一定要確保各種技術能夠提升大明朝的軍力。

朱允煐笑著點了點頭,很滿意嚴震直這樣的態度,「這就好,咱不怕學院花錢、用物,咱就是怕那些匠人閉門造車,弄出來的東西看著厲害卻無法廣泛用在軍伍、地方。」

這不能算是‘曲高和寡’吧,這單純的也就是朱允煐不希望看到浪費更多的資源,他需要的是先進的技術能夠給大明帶來足夠的幫助。

閉門造車這樣的事情,朱允煐是絕對不允許的,這樣的事情也確確實實就是朱允煐一直在提防的。

雖然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資源浪費的事情,不過總體來說這樣的事情比較少,朱允煐自然也就可以接受了。

和嚴震直聊了許久,朱允煐也就讓他離開了。而王承恩也來到了一封手書,這自然也就是送給朱允煐的三個舅舅的,有些事情在這個時候就可以直接開始行動了。

這些事情自然也就不能放在明面上來說,心里有數就好。這就屬于悄默聲的做點事情,大家在這個時候集體裝糊涂就好。有識之士就算是提出來,朱允煐這個皇帝肯定也是要和稀泥,或者是直接拉偏架的。

要開始‘大航海時代’了,起碼現在要開始有著這樣的一個趨勢,大明朝的船隊應該朝著更遠的地方行駛了。

遼東大開發在這個時候也是需要考慮起來了,這個時候自然也就是武勛沖在第一線了,他們或許也要做一些看似天怒人怨的事情了。

只是這樣的事情,朱允煐肯定是裝糊涂的。他就是不承認,他就是不反對,估計一些正直之士跳腳、失望、心灰意冷,也不會改變朱允煐的一些決定。

這麼做肯定沒有什麼問題,良心不安談不上吧,誰讓朱允煐需要提前開始準備一些事情。只要對大明好,朱允煐不在意一些罵名之類的。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朱允煐也回到了東宮。而看到朱允煐,徐妙清趕緊結束自己的工作。

「這是在忙著啥呢?」朱允煐有些奇怪,笑著問道,「皇後這邊也閑不下來,有多少事情到現在還沒有處置好?」

徐妙清趕緊說道,「臣妾是在看秀女的家世、品評,蒙皇爺爺、陛下信賴,臣妾自然也是要把好關,為皇叔們尋得良配才好。」

看看,朱允煐這個佷兒是在做主他姑姑的婚事。而徐妙清這邊也沒有閑著,叔叔們的婚事也是需要她來把關的,這小輩們盡是在幫著長輩們解決人生大事,這上哪說理去!

不過在朱允煐看來,這些事情也是應該的。誰讓他是皇帝呢,誰讓徐妙清是皇後呢,這樣的事情自然也就是需要他們來做主了,宗室的婚嫁之事從來都不是什麼小事情,不能有半點可以馬虎的。

「那就好,你這段時間也要多看看。」朱允煐笑著點頭,也沒打算多摻和,「若是有了人選,你記得召入宮里看看。」

徐妙清自然也是連連點頭,這件事情她不敢有半點馬虎。太上皇和皇帝的信任,這讓她比較開心、驚喜,可是如果這些事情都辦不好,以後再想多做些事情,那估計就比較難了。

這也算得上是對徐妙清的一個小小考驗吧,朱允煐還是很相信徐妙清的,他覺得徐妙清只要稍微用點心,自然也就可以將這些事情可以辦好的。

至于權力之類的事情,這看起來確實是給了徐妙清一些權力。可是實事求是來說,這也算得上是皇後的分內之事,讓徐妙清來做主,沒半點問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