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作為大明朝的皇帝,朱允煐自然是無比關心北邊的戰事,他沒有理由不關心。

只是朱允煐對于大明朝的實力也是充滿著信心,現在的大明毫無疑問是蒸蒸日上的,大明的國勢也可以說是越來越強的。不能說大明現在的軍事實力就是最強的,但是絕對還是處在巔峰的一個狀態。

整體實力強悍,自然也就可以和一個相對虛弱的韃子扳扳手腕。面對這樣的一個對手不能忽視,只不過也絕對可以保證絕對的主動權。戰略上自然是需要藐視敵人,這一點可以有。

只不過朱允煐很清楚,他現在可以很好的保證主動權,他相信大明朝肯定會取勝。他的精兵強將一大堆,他還有很多的先進的軍事裝備,方方面面的都是佔據著絕對主動權。

現在關心的,還是朝政的事情。

哪怕現在看起來大明朝境內是風調雨順的,不過國政也都是需要一直處置好的。

抓了一把炒黃豆,朱允煐笑著說道,「皇爺爺,孫兒準備將一些事務放給內閣大學士處置。」

「什麼?!」本來在喝著小酒的老朱楞了一下,隨即暴怒,「咱辛辛苦苦一輩子,就是為了讓咱當皇帝的說話夠響、夠硬!你現在讓內閣大學士辦事,以後他們就能糊弄你!」

其實現在的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為最終決定的權力,而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內閣大學士,真的也就算高級秘書而已。

決策權、議政權和行政權,現在都是被皇帝牢牢的掌控在手里,實際上老朱廢了宰相之後,皇權高度集中,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務,實際上等于兼任宰相。

朱允煐看著老朱,語重心長的說道,「皇爺爺,孫兒算得上是勤政吧?我爹在的時候,也算得上是勤政吧?只是咱們現在這狀況,說是兩個皇帝在處置朝政都不為過。」

老朱不說話,基本上是默認這樣的一個現實,因為以前他就算讓大朱處理朝政。

朱允煐認真無比,說道,「現在大大小小的奏章,都需要咱親自處置。再者就是皇爺爺愛民如子,還親設登聞鼓,事情也就更多了。」

登聞鼓,這可是在西周時期就有的制度。而老朱愛民如子,在午門外設立登聞鼓,並下令讓一名監察御史在此看管。

一般的小案子自然是不許敲登聞鼓的,比如說土地、打架斗毆等普通民事案件,包括宗親或者事關科舉,也都不需要敲打登聞鼓。可是一旦登聞鼓響了,那就頭疼了。

雖然老朱在洪武二十八年就進一步定了規矩,比如說如果在京城外居住的百姓赴京擊鼓鳴冤,都察院還需要派遣欽差監察御史去地方詢問案情。

可是不管怎麼說,這個登聞鼓是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親審的案子也是在增加的。

朱允煐實話實說,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孫兒不是鐵打的身子,有些熬不住。有些小事,孫兒想著也不許咱親自過問了。」

「小事?」老朱一瞪眼,相當的不高興,「今個覺得這是小事,明個又覺得是小事,這小事一樁一樁的都放下去了,皇帝做什麼?今個讓六部尚書親自辦事,明個內閣看著奏折覺得是大事還是小事再給你遞折子,你遲早給架空了!」

好吧,老朱說的這些事情很有可能就會發生,歷史上的內閣就是慢慢的有了權力。隨即內閣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實有宰相之權,甚至有嚴嵩、張居正那般,專擅朝政二十余年,內閣的權力已經完全與從前的宰相一樣了。

朱允煐抓了抓頭,說道,「孫兒準備將大大小小的奏折交給通政使司匯總,司禮監呈報皇帝過目,再交到內閣,內閣負責草擬處理意見,再由司禮監把意見呈報皇上批準,最後由六科校對下發。」

老朱不說話,只是瞪著眼楮,非常不高興的看著朱允煐。他很清楚,自己的這個孫兒也是一頭 牛,是一般人根本沒辦法讓他改變主意的。

這個 種也是老朱家的傳統,老朱 ,他的妻子也 。結果生出來的大兒子 ,大兒子 不說,這嫡長孫居然也是一個 貨!

別看這寶貝孫兒有些時候是很順從的樣子,只是老朱很清楚,他的這個孫兒乖巧的模樣之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 種,他有些時候也是沒有太多的辦法。

朱允煐則開口繼續說道,「孫兒覺得,皇帝該勤政,只是也不該大事小事一把抓。」

老朱則頗為嘲諷的問道,「那你跟咱說說,什麼算大事,什麼算小事?你剛剛說的那些,看似撕給內閣戴了個頭箍。這要是司禮監、政通使串通一氣,瞞著你咋辦?再者說了,皇帝都不辦事了,一應大事小事都給底下人辦,皇帝貪玩了怎麼辦?」

這不需要擔心,勤政的皇帝有,怠政的皇帝肯定也不缺。不是說有內閣肯定就會偷懶,還是要看皇帝自己的品性。

指望以後大明的皇帝都像老朱這般勤勞,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品性之外,也需要鐵打的身子啊,要不然真的是扛不住。就算是自認為足夠勤政的朱允煐,有些時候也扛不住。

老朱不高興,還是說道,「英兒,你也看了不少史書,多少皇帝都是給架空了。這皇帝要是手里沒了權,那還算得上是個什麼皇帝了?」

「皇爺爺,孫兒自然也想過這些。」朱允煐開口,認真無比的說道,「孫兒也想過內閣坐大的事情,想過內閣可能架空皇權,也擔心文官因為入閣開始起勢。」

听到朱允煐這麼說,老朱稍微的安慰一點,他的孫兒可不是什麼目光短淺的人。這一點老朱是充滿自信的,他對他的寶貝孫兒充滿信心和期待。當然老朱也很清楚,他的孫兒想著要增加一些內閣的權力,絕對不是說他的孫兒是一個懶鬼。

這一點老朱也是有底氣的,因為他的孫兒和他一樣,骨子里都是權力欲特別強的人,他的孫兒是很小的時候就掌控權柄,而且樂在其中、無比享受。更何況他的孫兒早早的就接觸朝政,處理的也很不錯,那可不是怠政的皇帝應該有的品性。

當然也不能排除,歷史上也有很多的皇帝早起是勤政,但是到了晚期就荒廢朝政。

老朱這是防患于未然,更何況他這樣的操心命,很多的事情都是想的無比長遠。要不然也不會是《皇明祖訓》了,連後世子孫彼此間的稱呼,吃喝出行都要事無巨細的樣樣都考慮到,簡直就是擔心後世子孫完全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啊。

朱允煐可不管那麼多,繼續說道,「皇爺爺,孫兒也想過,內閣的朝臣肯定是不能讓他們權力過大,也該給他們監督。咱們先不說宮里的太監,給他們權勢,那些人也可能坐大。」

這是事實,哪怕朱允煐歷史不算特別好,但是魏忠賢、劉瑾這些人的名字還是听說過。大名鼎鼎的東廠一度壓制著錦衣衛,讓錦衣衛成為門下走狗,這就說明了宦官干政的恐怖之處。

歷史上也確實有著不少宦官干政的,但是總體來說在明朝的中後期,宦官的權力是歷史上最大的。這些自然也就是放權的結果,宦官干政還是很恐怖的。

「不過宦官有一點好,這些人都是皇家的家奴。」朱允煐開口,很平靜的說道,「如果沒了皇帝的支持,這些宦官也成不了什麼事。」

這也算得上是事實吧,起碼明朝的太監沒有權力大到廢立皇帝之類的事情。這些權勢再大的太監,很多的時候在失去了聖心的時候說倒也就倒了。

老朱頗有些欣慰的看著他的孫兒,他的孫兒很多的時候就是和他一個樣子。疑心病重,這也就是指針對外人。而且懂得制衡,絕對不希望看到某一方的勢力過大。

朱允煐知道想要勸說老朱一下子就接受放權內閣比較難,很多的事情也需要不斷的努力。

這件事情暫時不需要太著急,朱允煐沒有想著自己成為了皇帝,自己的話就可以讓他的皇爺爺一下子就接受。慢慢磨是一個策略,最主要的還是在不斷的溝通當中,證明自己的一些構想是有利于大明的發展和傳承,這才是關鍵。

老朱對于朱家的江山看的無比重,只要對江山傳承有利,老朱在很多的事情也就可以接受,哪怕那些事情可能是讓老朱不太滿意。但是為了江山、為了朱家的統治,老朱也就認了。

回到東宮的朱允煐樂了,他的寶貝女兒搖搖晃晃的在學著走路,結果他的胖兒子是在幫倒忙。

「如意,不可以走,要摔倒!」小小朱趴在地上,像模像樣的爬著,「爬,你最會爬!」

本來算得上是被扶著才敢站起來的朱如意一個墩坐下,開開心心的朝著她的哥哥爬去。

小小朱也很開心,帶著他的寶貝妹妹爬來爬去。不要走路,走路會摔倒,爬是最安全的!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