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朱允煐這段時間比較忙,也需要暫時的再次開始祭祀了。

對于馬皇後的生辰,這可是不折不扣的大事。很多人也都很清楚,常氏這個皇後雖然位重,但那也是因為朱允煐登基了追封的皇後。大明朝真正的皇後,是馬皇後和徐皇後。

而馬皇後可是不折不扣的開國皇後,更是和洪武皇帝相濡以沫的皇後。大明朝開國前後,驕兵悍將一大堆,這些可都是無法無天的主。也包括一些個驕兵悍將的家眷也有暴發戶、驕縱非常的,但是那些人面對馬皇後可都是膽怯的。

更何況洪武皇帝在呢,誰敢不敬畏他的妻子,老朱也就敢殺人呢。

朱允煐這個皇帝更加不用說了,他生母的生辰忌日自然需要重視,馬皇後的生辰忌日更是需要重視。這些事情要是馬虎了,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坐在龍椅上,朱允煐開口說道,「吳王,即刻率宗親趕赴新豐里,祭拜太公。」

歸德府宿州,這就是馬皇後的出生地,馬皇後的父母葬在那里。其實馬皇後當年是殺人避仇、逃亡他鄉,他也是客死異鄉。在故鄉葬著的是馬皇後的生母鄭媼,以及馬太公的衣冠。

朱允熥立刻站出來,表情嚴肅,「臣弟領旨。」

一些人這個時候也就是感覺到酸溜溜的了,祭拜馬皇後,這自然是朱允煐這個皇孫親自主導。而回到馬皇後的故里,按說一些皇子出面也是可以的。但是現在的皇帝直接讓他的胞弟出面,這是隔了一輩的,畢竟現在馬皇後的‘兒子’還有一大堆呢。

可是也沒辦法,誰讓朱允熥是不折不扣的嫡脈,更是如今天子的胞弟,真正的根正苗紅。

這個時候朱允煐繼續說道,「如今在應天府宗室,不拘男女,除病重無法行走、年幼不會行走外,隨朕去孝陵祭拜。宗人令如今在北平府,應天府宗室最長為肅王,肅王即刻協理。」

肅王朱立刻站了出來,他的年齡比朱允煐還要小兩歲,如果不是朱允煐攔著,朱說不定早就去藩地了。但是現在呢,他是尊貴的親王,有錢但是沒多少權。

宗人府、禮部、太常寺、光祿寺,甚至是太僕寺,這個時候也都需要出人出力。

馬皇後的生辰忌日,那都是國家大事,自然也就需要大明朝的朝廷也跟著運轉起來。實際上這些事情,也確確實實就是這段時間很多人在忙碌的重點了。

朱允煐的心情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大概也就是風調雨順的,再加上大明朝的基礎不錯。現在各項事務展開的都是比較順利,朱允煐也可以安心不少。

大明朝的國勢蒸蒸日上,這就是朱允煐希望看到的情況,這也是他該驕傲的理由。

朱允煐確實是比較開心,很多的事情進展不錯,大明朝的發展越來越好。繼續保持著這樣的勢頭就好,大明朝接下來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大明也需要更好的勢頭。

乾清宮的老朱自然也得到了不少信息,也覺得比較滿意。只是看著抓著毛筆在抓耳撓腮的重孫兒,老朱就有些好笑。本來還覺得英兒的子嗣勢必會非常聰穎,看起來也不是啊。

標兒打小就聰明,所以生下來的英兒就十分早慧。老朱覺得老朱家肯定一代更比一代強,垠兒應該是更加聰明的,這才符合老朱的預期。

可是現在看起來不是這樣,垠兒和尋常孩子差不多,不像他爹那麼早慧。

這樣也好,教教普通孩子就好,老朱覺得自己現在也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有一個標兒、有一個英兒,老朱也覺得那是祖宗保佑,他也不能期待著更高,更何況垠兒也不差呢。

「你高祖母以前讀書,你爹很快就學會了。」老朱笑著讀著《六韜•武韜•文啟》,隨即說道,「你爹聰明,知曉舉一反三。咱讀了書,他就知道是啥意思。」

小小朱放下毛筆,立刻跑到老朱跟前撒嬌,「高祖父,垠兒也聰明。」

老朱狠了狠心,對小小朱說道,「既然聰慧,就去寫字!你看看你這兩個字寫的是什麼樣!你爹像你這般年齡,寫出來的字雖有匠氣,但是工整!」

想起來什麼一般,老朱隊雙全說道,「去,找出來皇帝的墨寶,讓太子看看。」

朱允煐小時候練字的筆墨,老朱和馬皇後都留下來了。雖然有著那麼一些剛剛寫毛筆字不適應,或者是稍微有著那麼一些不工整,但是老朱和馬皇後是無比驕傲的,他們的孫兒就是早慧、聰穎,他們的寶貝孫兒就是比尋常孩子厲害。

只是這些墨寶收起來,也不只是留作紀念,也是因為他們擔心當時朱允煐的墨寶流傳出去,外界會有很多的風言風語。讀書人是最喜歡搞神童那一套的,尤其是經歷了宋朝之後,神童太多了一些,有些時候未必就是什麼好處。

雙全這些人雖然知道朱允煐有打小就聰慧的名聲,可是很多的東西也就是道听途說。有些時候,他甚至也覺得這很有可能也就是一些人有意為今上增加威望而已。

可是當他看到今上兩歲多時候的筆墨,低著頭不敢說話。這些事情必須要爛在肚子里,有些事情就算是外面傳的滿城風雨都不要緊。只要皇家不認,那就沒什麼關系。

而一旦一些佐證被一些人知道了,那就不算什麼好事情了,他這樣的奴僕就要受難了。

畢竟皇帝聰明一點是好事情,而一旦皇帝是真正的神童,未必就是什麼好事情了。

小小朱趴在案上,看著朱允煐的筆墨笑嘻嘻的,「高祖父,我爹寫字不好看。」

「你爹的字不好?」老朱就不高興了,對小小朱說道,「你看看,這可是你爹在你這般大時寫的字,不比你那幾個字寫得好?!」

小小朱立刻笑嘻嘻起來,他就是覺得他爹的字不如他高祖父寫的好。

老朱可不希望自己的孫兒被誤會,翻出來一些字說道,「你爹小時候的字就挺強,長大一些更好。只是咱是要當皇帝的,咱不靠寫字畫為生。你看看你爹,字有銳氣、鋒利,像你爹的性子。」

小小朱趴在案上,他看不懂這些,只是覺得他爹長大了,字也就好看了。

老朱想起來了什麼,對雙全說道,「讓人去找幾幅趙佶的字來,這瘦金體好看是好看,國都亡了,字好看又什麼用處!他這些字,大概是和他的那些宗親大臣一般,遺臭萬年淪為笑柄了。」

在朱允煐來到乾清宮的時候,是給老朱徹底的嚇了一大跳,老朱在給小小朱講歷史呢。

大概是靖康之恥說完了,說了北宋滅亡、南宋也滅亡了,現在在講宋理宗呢。

「那趙昀晚年好,重用奸臣,導致朝政相繼落入丁大全、賈似道等奸相之手,國勢急衰。他葬入了永穆陵,只是一個吐蕃和尚在其宰相支持下,盜掘南宋諸皇帝、皇後陵寢,那理宗尸體被拖出來倒掛在樹上,撬走口內含的夜明珠,瀝取月復內的水銀。又砍了理宗頭顱,制作成飲器。」

老朱苦口婆心,對小小朱說道,「還是咱破了大都,才找到了他那腦袋,給咱歸葬永穆陵。」

朱允煐有些無奈,對老朱說道,「皇爺爺,現在就對垠兒說這些,怕是有些早了吧?」

「早?」老朱愣了一下,隨即說道,「咱覺得不早,垠兒是太子,也該知曉這些事情。以史為鏡,咱可以明得失」

朱允煐就開始反駁了,有不同意見,「垠兒還小,現在還不知曉很多事情。現在和他說這些,他也听不懂。皇爺爺,根基不牢就教這些怕是不好。咱覺得垠兒現在該學,得打牢基礎。最主要的,咱還是覺得得注意垠兒的品性。」

這些確實是朱允煐非常在意的,一個人的性格養成,在幼兒階段就應該注意了。

老朱顯然就是有那麼一些不置可否,他顯然也不會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他覺得就應該這麼教,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只不過老朱很明顯也是比較給他的孫兒面子,這件事情沒有多說什麼了,孩子太小也不該確實不能說太多,一下子有那麼一些吃不消,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老朱有些感慨,看著小小朱說道,「若是你爹還在就好了,咱們三代帝王、四代帝王就在這。你和你爹辦事,治理天下,咱還幫你們教好垠兒。你祖母若是在這,咱更輕巧,你祖母就能教好垠兒,咱也沒什麼好擔憂的。」

朱允煐看著老朱,認真說道,「皇爺爺,現如今我們兩個都在教垠兒,這都有些吃力。孫兒現如今還是在處置朝政,沒有太多的閑暇去教導垠兒。若是皇爺爺都不在了,孫兒怕是吃不消。少說點,皇爺爺也得再多活十年,垠兒長大了才能撒手。」

老朱立刻忍不住笑了起來,連忙說道,「再多活十年,咱就八十了,那可不成,太老了!」

小小朱不答應了,吵著說道,「高祖父,你要或一萬歲呀。我爹也是,都是萬歲!」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