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徐輝祖打了一場勝仗,這讓大明朝堂上下一片歡騰。對于大明的百姓來說,這樣的勝仗早就習以為常了。只不過也是發自內心的驕傲,他們生活在一個強大的國家,大明境內是安定祥和的,大明朝國勢越來越強盛。

現在的大明生機勃勃,現在的大明越發強盛,現在的大明還可以變得更加強大。

老朱是很開心的,拿著軍報說道,「徐輝祖到底不如天德,這孩子還是太女敕了,得好好歷練才行。」

「哦?」朱允煐不懂就問,沒什麼好羞恥的,「皇爺爺,我看他這一仗打的很好啊。」

老朱則立刻對朱允煐說道,「這孩子有狠辣、果決的一面,讓他兄弟為餌,這是一個為將者該有的。只是這孩子求穩,那韃子若是沒有被拖住,或者一擊不中立刻遠遁,這一仗怕是難有如此成效。」

朱允煐好像有些明白了,正色說道,「那依皇爺爺的意思,咱要不要繼續歷練他?」

「還是該歷練,咱看了勛貴家的子嗣,成器的不多。」老朱也嚴肅起來,對朱允煐說道,「這孩子天資一般,但是穩重。指望他大勝很難,但是估模著也不會大敗。」

朱允煐想想,好像還真的是這樣,徐輝祖其實是有些能耐的。

大明戰神李景隆在白溝河死傷十多萬人,也讓朱棣由此轉守為攻,取得戰事上的主動。而在這一場戰役當中,接應的徐輝祖率軍殿後,掩護李景隆撤回、全師而還。

隨即在靈璧齊眉山大勝朱棣的兵馬,只不過這也是徐輝祖最後的輝煌,因為歷史上的朱允炆不能知人善任,在關鍵時刻將徐輝祖召回。甚至在朱棣大軍進攻應天府的時候,徐輝祖還能帥軍狙擊燕軍。

「九江表兄,咱越看越發覺得他不能自己帶兵。」朱允煐開口,也嚴肅一些地說道,「他練兵是一個好手,給咱出謀劃策也成,唯獨不能帶領大軍。」

老朱也覺得好笑,多少有些無奈,「這孩子沒保兒的天分,好在還算熟讀兵書。咱本來是想著這孩子以後能給你當個左膀右臂。現如今再看,還是你眼光獨到,九江可用,但不該大用。」

李景隆此刻在調度大軍輜重,打理的井井有條。他可不知道自己被兩代帝王給編排了,也不知道自己這算是沒辦法被重用了。此刻的他,覺得他可以繼承他的父親李文忠的威名,成為大明朝的宗親第一將帥呢。

舉止雍容、身材高大、眉目疏秀,賣相一流的李景隆,以後安心當個參謀吧。

老朱靠在榻上,對朱允煐說道,「咱孫兒哪都好,就是打仗不成。你若是去帶兵,頂天也就是個偏將了。但是咱孫兒有一點好,咱孫兒是皇帝。皇帝高屋建瓴就好,不需帶兵打仗。咱孫兒目光長遠,規劃好了就成。」

朱允煐不好意思了,主要是多少有些羞恥。他的皇爺爺不只是隔代親,也是馳名雙標。自家的長子、長孫,不管做什麼都是好的。別人家的孩子再怎麼厲害,都不如他的兒子、孫兒。

老朱可不知道朱允煐的窘迫,繼續說道,「咱英兒以後若是繼續興兵,莫要多做限制。只要告訴下面將帥用兵的緣由、想著要甚成效就好。」

朱允煐立刻無語了,也有點沮喪,「皇爺爺的意思是孫兒若是指手畫腳,勝仗也能打成敗仗?」

「差不離吧,咱孫兒是皇帝,戰陣凶險不說,變數也多。」老朱指了指朱允煐,笑著說道,「你和九江一個德行,談起來頭頭是道。真的要是到了戰場,稍有變數就應接不來了。」

好吧,朱允煐覺得自己還是做個戰略家吧,只要安心的做好規劃就好。遙控指揮什麼的就算了,微操大師的前車之鑒得學習,朱允煐也算得上是徹底明白了這些。

只是朱允煐有些好奇,問道,「皇爺爺,孫兒打小好武,也多和宿將談論戰事。前些年,孫兒也曾率軍入草原,皇爺爺難道就不擔心?」

老朱模了模朱允煐的腦袋,說道,「你好武不假,好武就能成統兵大將了?你沒那個天分,那些宿將也是陪著你鬧呢,不敢讓你打敗。上次讓你帶兵,就是讓你歷練一下,知道帶兵是什麼個樣子。再說了,咱大軍在那,你二叔、三叔再不成器,打仗還是有天分的。」

朱允煐猛然一愣,立刻咬牙切齒,「那皇爺爺也該是給二叔、三叔下旨了,明面上孫兒是主帥。這真的要是踫到了韃子的大軍,咱就要給送回來了。」

「哈哈!」看著後知後覺的孫兒,老朱說道,「本來韃子也不敢過去,真的要是踫到了也不會送你回來。你二叔、三叔率軍就好,你安坐中軍大帳就成,咱給他們下了旨意。」

這無微不至的關懷,想想就讓人頭疼。只不過朱允煐也覺得好笑,看起來自我感覺良好,這是一種錯覺。早些年,真的也就是很多人在哄著他而已。因為那時候的他是皇太孫,是大明朝的未來儲君。

還是擺清楚自己的位置吧,朱允煐對于這件事情算是有著更加清楚的認知了,他知道自己確確實實不能在這些事情上有太多的期待,也不能過于自戀了。

憑借著後世的一些見識和眼光,朱允煐可以打破一些個時代的局限性,目光可以稍微長遠一點。

只是朱允煐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是所謂的完美的,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在軍事上,朱允煐覺得自己大概做到頂也就是戰略家了。帶兵打仗、御駕親征這樣的事情,朱允煐也就是想想而已,他看起來沒有這樣的天分。

好在朱允煐有著足夠的權力,他的手底下有著精兵無數、猛將如雲,自然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也不在意一些事情,朱允煐也是由衷說道,「皇爺爺總是夸孫兒聰慧,只是孫兒也真心覺得皇爺爺才是天命所歸。會打仗、能安民,朝政處置的很好,就沒有皇爺爺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別人這麼說,老朱可能是會懷有那是在拍馬屁。可是自家孫兒這麼說,老朱知道那是真心的。尤其是老朱很清楚,他的這個寶貝孫兒,那是打小就崇拜他的,是打小就和他親近的。

和老朱聊了許久,兩個人心情都很愉快。

對于這一次的戰事,兩個人都是比較有信心的。可不只是對于徐輝祖的信心,也是因為有著藍玉和傅友德兜底,大明這一戰幾乎是不可能有什麼慘敗的可能。

老朱擺了擺手,說道,「你先回去吧,去皇後那里說一聲。她那大哥打了勝仗是好事,估模著也知道她那二哥受傷了。那孩子,你也得封賞一番。不只是天德的顏面,也是皇後、太子的體面,知道嗎?」

朱允煐點頭答應,他也是這般想的,「孫兒也是這麼想的,前些年咱們削減了不少侯爵。徐膺緒,這一次給他個侯爵。只是不給丹書鐵券,皇爺爺以為如何?」

一個侯爵,絕對算得上是比較高的封賞的。若是其他人,肯定沒有這樣規格的封賞。只是沒有丹書鐵券,這也意味著徐膺緒的爵位不是世襲罔替,是要不斷降等的。

老朱笑著點頭,說道,「也好,一個侯爵也夠了。說起來你的舅舅,也該封賞了。」

大舅不需要擔心,那是有著國公的爵位。在原本的鄭國公基礎上,現如今更是‘開國公’。雖然品級沒有提升、待遇也沒有增加,但是這樣的爵位讓不少人酸溜溜的,誰讓常茂的外甥是大明的皇帝呢。

至于二舅常升,在高麗釜山有功,如今是承恩侯,不過也不是世襲罔替。三舅常森,是奉恩伯,這也是在高麗有軍功的,同樣也是沒辦法世襲罔替的。

朱允煐自然也知道,他母妃的娘家兄弟,爵位肯定不能低。先不說有著朱允煐外公常遇春的功勞之外,也是因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朱允煐當了皇帝,當然要封賞舅舅了。

慢悠悠朝著東宮走去的朱允煐樂了,他的寶貝兒子此刻在玩鬧呢。說起來玩伴還是寶慶公主,朱允煐的小姑姑,一個比自家兒子年歲還要小的姑姑。

估計小寶慶公主也不知道,她剛出生就有了一個皇帝佷兒,她現在的玩伴不出意外就是未來的大明皇帝佷孫了!

張美人微微屈膝行禮,她理論上是朱允煐的長輩,但是也就是‘美人’,品級在後宮當中偏低。最主要的是朱允煐可是現在的皇帝,不要說在朱允煐面前了,在徐妙清面前,大明現在也沒有女性敢稱長輩。

君臣之別還是很大的,就像小寶慶公主,她可不敢在小小朱面前擺長輩的姿態。至于在朱允煐這個佷兒面前,寶慶公主可是真心會害怕的。

繼續晃晃悠悠的朝著東宮走去,朱允煐現在的心情不錯。朝廷打了大勝仗不說,內政處置的也不錯。而且就目前情況來看,大明境內幾乎沒有天災。

這是風調雨順,非常好的年歲、非常好的年景!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