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對于卓敬的‘造反’,朱允煐無疑是非常憤怒的,這也算不上他第一次遭遇這些。

此前的左都御史兼任吏部尚書詹徽,算起來也是‘造反’。本來朱允煐對于這個老臣還是有所期待的,只是詹徽看起來有點不領好意,朱允煐也只能送詹徽回去榮養。

只不過詹徽到底是老朱的臣子,不是朱允煐的心月復。而且那個時候的朱允煐也不是皇帝,所以真的要說起來,也算不上是真正的造反,那件事情對于朱允煐的打擊一般。

雖然心里惱火,只不過朱允煐還是知道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老朱溜溜噠噠的來了武英殿,隨手拿起一份奏折,「英兒,你這般批折子,有點糊弄吧?」

「不是孫兒糊弄,是各地衛所、州府請安的折子太多了。」朱允煐也很無奈,說道,「以前都是應天府周邊的,現在一些遠在天邊的都送過來了。看看,西平侯世子連續在發折子。」

王承恩連忙找出來折子,遞給老朱查閱。

西平侯世子沐麟一本正經的在問安,只是比起其他的世子、大臣,這個世子就有那麼點‘有恃無恐’的意思了。

老朱也忍不住樂了起來,說道,「依咱說,還是你那妹子的主意。」

「可不是嘛,要和他太子表弟比賽騎馬,可是雲南沒有高頭大馬。」朱允煐沒好氣的說道,「孫兒算是看出來了,我這些弟弟妹妹就沒有一個省心的,就想著從我這里弄過去一些。西平侯府,能缺了高頭大馬?!」

老朱放下折子,說道,「那到底也是你外甥,是你胞妹的嫡子。真的舍不得,咱送幾匹馬過去,這也算得上是咱給咱孫女的。」

「送了,送了幾匹御馬,也賞了一套甲冑。」朱允煐笑著說道,「說起來孫兒登基後,就算是弟弟妹妹也跟孫兒生疏了一些。就算是允熥,現在也看眼色了。」

老朱一點都不意外,對朱允煐說道,「坐了這個位子,就是孤家寡人。別說是你現在了,就算你是皇太孫,旁人就不看你眼色了?」

還真的是這麼一個道理,朱允煐的身份特殊,不是說他登基後大家才看他眼色。他是皇太孫的時候,很多人也都是看他眼色。而現在,只是這樣的事情更加明顯而已。

看著孫兒,老朱語重心長的說道,「都說咱殺功臣,咱有些時候也是沒辦法。李善長不知進退,胡惟庸行事無度,那些個貪贓枉法、狂妄悖逆的武勛更多。咱不殺,你爹也要殺。咱不殺的話,大明的天子就要受欺負了。」

朱允煐明白老朱的意思,笑著說道,「對于那些個開國功勛,孫兒也確實覺得有些人該殺。咱大明剛剛立國,為了皇權、為了江山穩固,有些事情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老朱欣慰的點頭,隨即說道,「咱就算是那般霸道,朝堂之上也有很多人逆著咱的意思。咱是看出來了,一些讀書人不怕皇帝,就怕對不起良心,逆了他們那孔聖人的心思。」

「孫兒其實早就有準備了,就算是當皇帝,也沒想過所有人言听計從。」朱允煐笑著開口,好像是真的早就想通了一般,「秦皇漢武,在朝堂上也是有些不太順心的事情。」

可不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嘛,這也是老朱來安慰朱允煐的一個原因。

說到底就是擔心朱允煐生悶氣,畢竟卓敬不一般。那是朱允煐一手提拔起來的,那是朱允煐的心月復重臣。這樣的一個人‘背叛’,自然會讓人感覺到惱火。

「那你打算怎麼辦?」老朱有點好奇,說道,「要是你不好出手,咱找個由頭殺了他。」

朱允煐樂了,這個護短的爺爺很霸道。

只是朱允煐覺得沒必要,說著自己的想法,「說實話,卓敬是讓孫兒失望了,孫兒好歹也是提拔了他,對他有知遇之恩。只是這個事情,也沒必要殺人。給他外放吧,這人不能重用了,孫兒是不大喜歡這樣用著不順手的人。」

老朱微微皺眉,隨即說道,「英兒,當皇帝,有些時候就該心狠一些!」

「該殺人的時候,孫兒肯定是會殺人的,孫兒不是那麼仁慈的人。」朱允煐直白的厲害,說道,「要不然也不會將那些韃子抓去開發遼東、四處苦工,只是這卓敬還算有些本事和才華,讓他去地方,可以幫孫兒守著一州一府,殺了可惜。」

既然朱允煐都這麼說了,老朱自然也就沒有其他的想法了,可以接受。

說到底就是老朱根本不在意什麼卓敬,也根本不覺得一個卓敬就是不可替代的。頂多就是這個卓敬稍微的打亂了一下步調,現在需要考慮一個重新的尚書人選了。

朱允煐想起來了,對老朱說道,「孫兒準備繼續讓汝任吏部尚書,禮部繼續任亨泰擔著,戶部郁新還算不錯,齊泰這人還算不錯,可以任兵部尚書。楊靖繼續任刑部尚書,工部還是嚴震直。」

老朱想了想,說道,「大理寺改一改,暴昭去。練子寧身份特殊,也算是有些才華,讓他去鴻臚寺。太僕寺和太常寺、翰林院、國子監,你去找些讀書人。通政司陳迪去吧,都察院

鄧文鏗過去,這人能秉公辦事、公正廉明,只是不知變通。」

朱允煐笑著點頭,隨即說道,「那這也差不多了,孫兒過些時日就去調整一番。」

這看起來也就差不多了,朱允煐現在也確實不需要擔心那麼多的事情,比如說他的六部以及九卿,基本上是有著人選的。而且這麼些人當中,不只是心月復多,而且多半也是有些能力的。

現在的大明朝堂人才濟濟,一個卓敬根本不需要擔心影響大局。

和老朱笑著聊著天,主要也是朝堂大事。這爺孫兩個確確實實有著無比出色的能力,他們對于朝堂的掌控力度也是無與倫比的。想要在這對爺孫跟前鬧事,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

沒什麼好擔心的,也沒什麼好在意的,繼續保持著這樣的節奏和步調就好。

一些官員的調整不是太大的話題,老朱現在更加關心朱允煐接下來的一些計劃。

「英兒,你告訴咱,打算怎麼處置這一次的會試?」老朱開口,頗為嚴肅的說道,「咱知道你不喜歡衍聖公一脈,只是這些人到底是孔子的子孫,是讀書人心中的聖人血脈。」

朱允煐也不在意,說道,「那也無需擔心太多,衍聖公也就是在本朝才拔起來的。還文官之首,孫兒可不認。這一次咱就跌跌他們的面皮,打回兩宋時期的地位就好。」

元朝的時候,衍聖公因為身份特殊,以及蒙元需要拉攏人心才給提到了三品。這一次,朱允煐就給‘打回原形’。給與一定的地位和待遇,但是也別想那麼高高在上了。

這也算是對天底下的讀書人有著一個交代,畢竟他們的孔聖人後裔還是特殊的貴族。

老朱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龍虎山的張天師呢?」

這又是一個封建社會的特殊貴族,天師世襲罔替,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及其衣缽弟子,是為道教的首領。

只不過這也是元朝忽必烈開始,官方上正式承認「天師」的稱號。

其實真的要說起來,朱允煐對于張天師這一脈也是不大認可的。只是朱允煐也很清楚,在如今這個年代,宗教信仰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道家還好一點,只是不是大肆信佛就好。」朱允煐想了想,說道,「這個張宇初也不錯,據說是歷代天師中最博學者之一,有道門碩儒之稱。張天師一系,繼續授正一嗣教光祖演道大真人,主領道教事。」

老朱點頭,看起來他的孫兒也沒有太激進。雖然是衍聖公的特殊待遇是他封的,不過老朱也知道這個事情沒什麼好在意的。老朱說話不算話的次數可不少,不信的話問問免死鐵。

「那這樣吧,這壞名聲咱擔著。」老朱直接開口,說道,「是咱給他的文官之首,就由咱去掉。這次科舉後,弄一個朝堂論理,咱準備大怒一場。咱是泥腿子出身,咱是被一些讀書人騙了。」

朱允煐連忙說道,「不用,孫兒來做這事就好。」

「你做不好!」老朱表情嚴肅,斬釘截鐵的說道,「你打小雖沒有文名,只是那些人也都知曉你聰慧、讀了很多書。咱不一樣,咱是開國皇帝。咱能改祖制,你不能改。咱去了衍聖公的文官之首沒事,你去的就是大事。」

好吧,雖然老朱說的是很有道理的,只是多少也是夸張了一些。這歸根到底,還是老朱護犢子。所有的壞事,他都準備自己擔著,只要他還在人世間,他就不準備讓自己的孫兒受非議。

朱允煐雖然感動,只是覺得自己好像也可以嘗試掙扎一下。不過想想看還是算了,老朱鐵了心的護犢子,朱允煐也沒辦法抗衡。護犢子的老朱,那可是不講道理的。

這個事情,也就是這樣吧,繼續推波助瀾就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