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除夕,也確實不僅僅只是除夕而已,這個時候也確實需要表現出來很多的東西。

小小朱的表現不錯,他看起來是一個合格的太子儲君了。雖然年紀小,也確實有‘頑劣’的名聲。只不過這個皇太子,也是比較懂禮、仁孝的,這絕對是讓一些人新生期待的。

而在除夕朝賀結束,對于文武百官們來說,抓緊時間休息吧。大明朝目前來看不只是給官員們的俸祿比較低,基本上也就是緊巴巴的保證吃飽飯而已。其他的,也就不要多想了。

文武百官們在這個時候沒有太多的假期,而對于小朱來說,實際上也沒有太多的假期。

雖然是大過年的,但是朱允煐其實也不避諱一些事情。算起來他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對于一些事情還算是看得開。好歹也是這麼些個狀況,連穿越都遇上了,也沒什麼好在意的。

這邊剛剛過完年,假期結束後禮部和工部就在上折子,要給天子修陵了。

朱允煐並不反對這些,這也是常規操作。都是天子剛剛登基就開始修陵,一直到天子真正的入土為安。就算是老朱,他的陵墓已經修了三十年了,現在依然是在修墓,只不過速度相對來說放緩。

在朝堂結束後,朱允煐直奔乾清宮,這些事情得說好。

「皇爺爺,孫兒準備修陵了。」朱允煐開門見山,對老朱說道,「皇爺爺,那邊地頭你熟。」

老朱眼前一亮,說道,「你初登基,諸事繁雜。若是信得過咱,咱幫你選好。」

「孫兒就是等皇爺爺這句話。」朱允煐笑了起來,隨即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孫兒也想好了,給我爹的廟號是太宗,皇爺爺覺得如何?」

老朱模著短髯,覺得沒什麼問題,「咱,應該就是太祖了。」

第二代帝王的廟號多為「太宗」,這也算得上是‘規矩’,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老朱覺得肯定沒問題。他的皇太子朱標雖然沒有登基,但是朱標現如今就是貨真價實的皇帝。

朱標的陵墓不再是太子陵,而是帝陵了,現在正在進行符合帝陵規制的一些建造。儀仗、配享等等,自然也都需要跟上來,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看到老朱滿意,朱允煐繼續說道,「皇爺爺,莫要把孫兒的陵選的太遠。要看得見你也祖母,也要看到我爹娘。不一定要多大,反正肯定不能超過了你也爹的陵。」

老朱擺擺手,說道,「這事你就莫要多操心了,咱辦事總成。你爹的陵是咱選的,咱的陵也是自己挑的。給你挑個好的地,咱也安心。咱百年了,也能看得見你和你爹,這才安心。」

這些事情不需要忌諱,因為老朱到了這個年齡,也因為最心愛的兩個親人離他而去。再加上現在看到朱允煐對朝堂的掌控不錯,這也使得老朱稍微安心了不少。要不是舍不得孫兒、重孫,說不定老朱真的就已經沒有太多的‘毅力’了。

「孫兒準備在會考後就立刻開始準備遷都了。」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新科進士當中,選幾個一起給遷去北平。」

老朱不反對這個決定,只是稍加提醒,「千萬別過火了,一些讀書人還是有些骨氣的。你是不知道,咱打天下的時候,那些人可看不上咱。要不是李善長,咱就沒有讀書人。」

李善長算得上是最早跟隨老朱的讀書人,結果還是個老鄉。而角逐天下的時候,老朱沒少在讀書人那里吃癟。別看有劉伯溫這樣的讀書人,但是拒絕老朱的讀書人更多。再者,自然也就是對于北元懷念不已的讀書人,實際上也很多。

朱允煐嘿嘿笑了起來,說道,「孫兒可沒打算直接給孔子、孟子抬出文廟!」

老朱立刻抬起手,朱允煐立刻蹦開。看到朱允煐要躲,老朱毫不客氣的月兌下鞋子扔了過來。靈活閃身的朱允煐躲開,當然這也是因為朱允煐一直鍛煉,最主要的還是老朱做做樣子沒認真。

笑嘻嘻的朱允煐跑近,就在老朱以為他的孫兒是要撿鞋子的時候,朱允煐一腳給踹開。

老朱瞠目結舌,朱允煐笑嘻嘻的站在大殿門口,「皇爺爺,孫兒可沒有你那麼大的魄力。學你,先給他們一個狠的。也不是要廢掉孔孟,只是嚇唬嚇唬他們。等到那些人哭天搶地的時候,咱也退一步。到那時,還不是咱說了算。」

「混賬小子,咱給你編排成什麼樣子了!」老朱也樂了起來,對朱允煐說道,「這事你得扛著,那些讀書人要是作起來了,是真的不怕死、不怕罰。要想如願,得心狠一些!」

老朱對于這一套很熟悉,因為不喜歡孟子的一些觀點,老朱可是一度將孟子抬出孔廟的。就在讀書人集體反對的時候,老朱也是僵持了許久。

讀書人勝利了,他們的孟子再次成為了亞聖、再次被抬回了孔廟。但是老朱也不算輸,他給《孟子》改了不少,民貴君輕這樣的說法在老朱看來自然是不現實的。

到底是誰贏了、是誰輸了,這其實也是有些難說的事情了,這也是需要仔細研究論證的。

只要達成了自己的一些預期也就足夠了,至于其他的事情,這其實都不算是特別需要在意的。大家也都很清楚,有些時候需要的就是結果。過程什麼的,可以忽略很多的事情。

和老朱商量了一下,朱允煐也就召見了內官監掌印太監。國家營造宮室、陵墓這些事情,也都算的上是內官監的職司之一,這是他們的一些工作。

禮部和工部自然也需要認真對待,禮部尚書任亨泰現在是絞盡腦汁的想要緊跟著新皇的腳步,他可不想在剛剛擔任尚書沒多久就下台。至于嚴震直更加不需要多說什麼了,他就是朱允煐的心月復班底之一,很多的事情自然也就可以踏實很多了。

任亨泰現在的任務可不輕,作為禮部,他們也需要組織科舉。因為禮部四司分掌禮樂、學校、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

他現在不只是要協助新皇即將開建的陵墓,也需要準備接下來即將開始的春闈。更何況新皇登基,周邊的一些番邦國家也是要來朝賀的,這也是需要禮部、鴻臚寺出面的。

勉勵了任亨泰一番,對于這個禮部尚書,朱允煐還是比較滿意的。也暫時沒有打算換人,除了沒有合適的人選之外,最主要的還是任亨泰表現不錯。雖然朱允煐也沒打算讓任亨泰成為心月復,但是一個合格的干練之臣,朱允煐還是比較喜歡的。

交代好這些事情,朱允煐繼續批閱奏折,直到下午。

「內閣,我一定要搞內閣。」朱允煐喃喃自語,揉著發酸的手腕,「皇爺爺之前找由頭讓大臣上折子不許來那些花團錦繡的文章,可是這些折子里很多都是沒有營養的。這可不好,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以後還是不要送到我的案頭。」

只是這麼一想,內閣一旦決定了那些事情可以送到皇帝的案頭,權力也就大了起來了。真的要是遇到了權臣,像張居正那樣的首輔,皇帝能不能看到奏折都是一回事了。

完美之策,朱允煐一直都知道不存在所謂的完美的政策,總是會有那麼一些疏漏或者讓一些人有漏洞可鑽。只是找到現如今比較合適的政策,這也是挺重要的事情。

小小朱在開心的瞎跑,看到了雙全後立刻就跟著跑了,去找他的高祖父了。

朱允煐無語了,對同樣有些心塞的徐妙清說道,「我現在算是知道了爹娘以前的感受,我小時也是這般。基本上都是住在坤寧宮,留在爹娘跟前的時候太少。」

徐妙清自然也知道這些,知道朱允煐是被馬皇後養大的,知道她的夫君是太上皇看著長起來的。可是徐妙清沒有想到,風水輪流轉,這樣的事情到了她這里也是發生了。

「以前覺得這樣也好,可是現在想想就不同了。」朱允煐接過茶,笑著說道,「垠兒的位子那麼穩固,有什麼好擔心的。還不如留在跟前,和咱親近點。」

這話徐妙清不好接,雖然貴為皇後,但是皇後和皇帝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歷史上被廢掉的皇後可不少,大明現如今是沒有被廢掉的皇後,可是不代表以後肯定就沒有。

摟著徐妙清的縴腰,朱允煐問道,「你說,若是咱們掉進了水里,垠兒先救誰?」

「臣妾覺得,該是皇爺爺吧。」徐妙清也沒有隱瞞,笑著說道,「他還是和高祖父親,咱們都管著他,皇爺爺是什麼事情都依著垠兒。」

朱允煐就頭疼了,說道,「皇爺爺一直都是這般性子,覺得咱們朱家的子孫就是最好的。我爹以前懂事明理、仁孝大度,我小時也是聰慧孝悌,皇爺爺覺得咱家就該是這樣。本來就寵我爹、寵我,現在更是寵垠兒!」

這對于太子的教育問題,沒有想到最大的難題居然是老朱了,這大概也是朱允煐現在哭笑不得的一個事情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