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登基稱帝,這對于朱允煐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對于大明朝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只是有些人似乎也覺得好像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皇太孫現如今坐在了龍椅上,確定了君臣的名份而已。很多的事情,看起來也確實沒有太大的變化。

別看現在坐在龍椅上的是英示皇帝朱允煐,可是很多文武百官心里真正敬畏的是幕後的那個洪武皇帝。新皇的威嚴,還是不夠,新皇也確實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掌控朝堂。

很多的事情,朱允煐也不需要太在意,他有著自己的一些計劃。他也知道很多的事情不能操之過急,現在老朱依然健在,朱允煐自然也可以在這段時間里更好的去提升威望。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過渡階段,起碼他現在接手,沒有人敢炸刺。

老朱的余威還在呢,這些事情自然也就讓朱允煐安心不少,不太需要擔心和朝臣斗。很多的事情那些文武百官就算心里有些牢騷,只是想想看似退居太上皇的老朱,一個個的也都認命了。

分封在外的親王們終于可以帶著他們的子嗣回封地了,從他們的父皇壽誕到新皇登基,這些人在應天府已經有三個月的時間了,現在也沒有他們的太多事情了。當著他們父皇的面,一個個的都安分守己,確定了君臣名份,這也就沒必要繼續留在應天府了。

至于那些沒有分封出去的皇子們,估計一個個的都眼巴巴的在看著呢。

但是效果一般,朱允煐首先封了兩個親王,都是他的弟弟。封了兩個妹妹,朱曦是江都公主,朱玥是臨淮公主,封號都是比較尊貴的。

朱允熥的吳王不用說了,老朱登基前的封號。徐王朱允炆,那可是華夏九州之一的徐州。江都也不需要多懷疑,距離應天府很近。而臨淮,簡單來說這里以前也叫鐘離、濠州,洪武三年改臨濠縣為臨淮縣,七年並入鳳陽府。

簡單來說,朱允煐的這些弟弟妹妹,封號要麼尊貴、要麼就是離應天府很近。這里面自然也可以傳達出來很多的信息,不少人也覺得新皇對弟弟妹妹頗為關照。

徐妙清這段時間也很忙,作為當朝皇後,她自然也需要承擔起來自己的責任。

常藍氏的地位也很特殊,很多的朝堂命婦都在關注著常藍氏。她是常遇春的正妻,是先皇後常氏的母親,更是新皇的外祖母,地位超然。

帶著三個兒媳婦,常藍氏一點都沒有什麼心理障礙。她是長輩不假,只是她也知道要恪守臣子的本分。

「開平太夫人無需多禮。」徐妙清趕緊起身,扶起來常藍氏說道,「太夫人身份貴重。」

常藍氏不在意,露出和藹的笑容,「臣妾到底是臣子,不好狂悖。」

「太夫人外道了。」徐妙清露出笑容,說道,「太夫人到底是陛下外祖母,若是太夫人大禮參拜,陛下必然責怪臣妾不敬長輩。」

就在這個時候,雙全來了,「還請開平王妃接旨。」

老朱賜給常藍氏一支拐棍,這也是借鑒了一下西漢時的贊拜不名、入朝不趨。這也算是給朱允煐、徐妙清解圍了,也只有老朱親自下旨,常藍氏才好真正的做到不需跪拜。

常藍氏有這樣的殊榮很正常,她的身份特殊。但是朱允煐的三個舅母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畢竟朱允煐的那些皇叔們都按照禮儀確定了君臣名份。自己的兒子們,老朱都是嚴格要求,別人的兒媳婦自然也就不要多想了。

很多的命婦酸溜溜的看著常藍氏,眼熱無比的看著她手里的鳳頭拐杖。雖然沒說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可是真的要是打了一些個官吏,那些人也只能認了,甚至都不敢擋。

朱玥笑眯眯的看著,抱著胖兒子的她現在很得意。她的皇兄是天子了,她更是以帝鄉作為封號,這自然就說明了這個長公主的身份特殊、尊貴。只要她的駙馬稍微立些戰功,承襲國公位的事情也就指日可待了,她的兒子未來也是有保障的。

小小朱跑來了,人來瘋的小家伙可是經歷過大場面的,再加上老朱的寵溺,使得這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害怕。至于命婦們都看向他,小小朱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一身皇太子的常服,雖然是袖珍了一點,但是好歹也是貨真價實的皇太子。

徐妙清的三個妯娌也是看向小小朱,這也是她們未來的依仗啊。小小朱在新皇登基就立刻被冊封為皇太子,再加上很多人都看出來了太上皇對小小朱的寵溺,自然也就更加的安心。

大明,看起來真的不需要考慮什麼潛邸,不需要考慮什麼從龍,傳位的次序很明確。太上皇立下的規矩,新皇看起來也是無比的認可。

「娘,爹說了,賞菜。」小小朱女乃聲女乃氣的說著,讓不少命婦心動。

抱起來胖兒子,徐妙清說道,「你要改口了,得稱父皇、母後。」

「高祖父說了,不改。」小小朱清楚著呢,他的高祖父最大、最厲害,「爹被罵了。」

額,朱允煐雖然登基了,但是大明現在最有話語權的依然是老朱。哪怕看起來滿朝文武盡皆服氣新皇,只是和洪武皇帝比起來,朱允煐這個新皇任重道遠,還有很多的東西要學習。

徐妙清稍微有點尷尬,她的夫君雖然登基了,只是該被罵的時候還是被罵。徐妙清更加清楚,她的夫君被罵,不出意外就是因為懷里的這個小胖子,這就是她的夫君被罵的主要原因。

也是因為老朱很會見外,對徐妙清這個孫媳婦看起來還算是尊重。只是這樣的尊重,也是透露著見外的成分,都懶得多說什麼。對于朱允煐這個長孫,老朱是看不過眼就罵,爺爺罵孫子很正常。

這個時候王承恩帶著一些侍女和太監來了,賞賜給常藍氏三道菜,賞賜給常茂、常森、常升的妻子各一道菜。徐家三兄弟的妻子們,除了徐輝祖的妻子兩道菜之外,徐膺緒和徐增壽的妻子也是一道菜,這也算得上是殊榮。

練瓊瓊的母親、以及茹、嚴震直等人的妻子,也都得到了賜菜。

一下子可以看出來很多人在新皇心里的地位,一下子也可以看出來朝堂的格局如何。

在‘東宮’,朱允煐笑著給老朱斟酒,「讓垠兒過去,怕是要鬧出亂子。」

「鬧出來了才好,新皇登基,朝臣心思不定。」老朱笑眯眯的開口,對朱允煐說道,「你安插的那些人里,可以東廠的人?」

朱允煐立刻得意了,說道,「還真有,王承恩還算不錯,在宮里還算是教出來了幾個可靠的人。現在那邊的宴席,就有幾個東廠的。」

老朱更是露出得意的笑容,他的孫兒也是一個十分擅長表演的,果然是老朱家的傳統。

很多人都說劉漢的時候,劉家的那些皇帝都是刻薄寡恩的,其實老朱家的這些皇帝們都一樣。被追封為孝文皇帝的朱標實際上也是一樣,那些說他儒雅、寬仁的,可不知道這一位背地里下狠手的果決,沒看到他在胡惟庸案當中朱批時的狠辣。

而現在呢,皇太孫時期的朱允煐喊著錦衣衛太過暴虐等等。可是實際上一轉眼就將錦衣衛的精銳保留下來,一部分繼續留在錦衣衛。另一部分則是東廠,這兩個特務機構互為掣肘的同時也有分工。

錦衣衛現在更多的是對外,在國內的話也只是監督民間的事情。而東廠主要是側重國內的情報,對文武百官的監督比起錦衣衛不遑多讓,只是不會大肆抓人、直接審判而已。

看著讓自己驕傲的大孫兒,老朱教育著說道,「英兒,如今你也是皇帝了,你做事也該變變了。太子、太孫,可以仁善、可以寬厚,你得讓那些大臣向著你靠過去。但是當了皇帝,你得讓他們敬著你、怕著你,這才成!」

「那這事還得皇爺爺幫忙。」朱允煐也笑了起來,很無良的說道,「以前皇爺爺在位的時候,那些大臣得有著一個怕的人,得有一個可以庇護他們的人。現在孫兒當了皇帝,孫兒要慢慢的果決、狠辣,垠兒太小了,這事他辦不來。」

老朱愣了一下,隨即有些發愁,「這不成啊,咱這些年殺了太多人,咱也控制不住脾氣。」

「為了孫兒、為了大明的江山,皇爺爺得控制住脾氣。」朱允煐笑的很雞賊,得意洋洋的說道,「過兩日,孫兒得繼續處置一批大臣,此前遷都的那些事情還沒完。今年又要科舉,此前孫兒提議南北榜也有諸多大臣不滿。」

老朱一下子明白了,說道,「成吧,那現如今你去當壞人,咱當好人。咱得護著一些大臣,你到時告訴咱名字,咱下聖旨給護著。」

朱允煐提醒著,說道,「可別護過頭了,孫兒還想著趁機發落一批人,給孔家一點顏色看看。」

老朱瞬間無語,他的這個孫兒一直和孔聖人的子嗣過不去。估模著過不了幾年,衍聖公的地位要直線下滑了。溫水煮青蛙,朝臣們到時候或許也會麻木,看著衍聖公慢慢的跌落神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