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朱允煐這個皇太孫已經接近一個月都沒有出現在朝堂上了,甚至就連生辰的時候,也只是和宗室親族慶祝。哪怕是一些心月復大臣,也沒辦法看到朱允煐,他一直縮在東宮。

哪怕很多人都知道奏折依然是皇太孫批的,但是在這些事情上大家也默契的裝聾作啞。

猛然間看到皇太孫出現在朝堂上,不少人也十分的振奮、激動,他們知道大勢已定了。皇太孫此前的那些神隱,實際上也就是避嫌而已。哪怕有些多此一舉的意思,可是誰都知道按照一些禮制,朱允煐這個皇太孫也應該避嫌。

但是現在不需要考慮這些事情了,因為大勢已定,不出意外的話這幾日皇帝陛下就要頒布退位詔書了。過幾日,也就是要看到新皇登基了,大明終于要迎來第二位天子了。

此前身體看起來不錯的老朱步履蹣跚,很多文武大臣都覺得麻木了。這位皇帝陛下是想生病就生病,想重病就重病。前一天還生龍活虎的在朝堂上壓服所有人,後一天就病重起不了床。

樂意裝糊涂,這個時候太過精明並不是什麼好事情,大家都樂意裝糊涂,配合演戲就好。

面無表情的朱允煐一副生人勿進的樣子,不打算和群臣說話、溝通。既然演戲,就要演一個全套,現在還真的不太適合立刻就和大家多說什麼,簡簡單單一點就好。

坐在龍椅上的老朱咳嗽幾聲,緩緩開口,「這些時日,朕也想清楚了,戀棧權位並非好事。想那漢武、唐太宗,年輕時都是英武不凡之君,晚年多有昏聵。那隋文楊堅晚年更是多疑、屠戮功臣,廢了太子,以致隋朝二世而亡。」

奉天殿一片寂靜,只有老朱的聲音在不斷回響。

看著朝堂,老朱說道,「朕即日退位,詔書業已寫好。宗人府宗正、禮部尚書,宣旨!」

這一下群臣紛紛跪下,禮部尚書任亨泰叩頭後接過聖旨。晉王朱棡站在一旁,仔細的看著聖旨上的每一個字,他在這個時候也不敢馬虎。

朱允煐跪伏在地,雖然對于這一刻的到來早就有心理準備。可是在這個時候,朱允煐的腦海里也是一片漿糊,暈乎乎的他幾乎听不到任何聲音。

「皇太孫朱允煐,刻日繼位!」

「吾皇萬歲!」

在任亨泰中氣十足的宣旨後,群臣的山呼萬歲讓朱允煐一下子回過神來了。

老朱已經正式宣布退位,退位詔書已經頒布。而接下來的大戲,自然也就是朱允煐登基了。

老朱笑眯眯的看著似乎還在發暈的朱允煐,笑著走下龍椅。一把拽住朱允煐的手腕,朱允煐有些機械的跟在老朱的身邊。

用力的按著朱允煐的肩膀,看著雙眼通紅的朱允煐,老朱也有些感慨,「莫要小兒女姿態惹人笑話,咱都退位了,也該你坐龍椅了。咱看著,讓皇爺爺看著群臣朝拜他們的新君。」

朱允煐聲音哽咽,雙手拽著老朱的胳膊,「皇爺爺,且安坐。」

老朱忍不住大笑起來,隨即說道,「好,咱坐著!」

老朱和小朱並座在龍椅,看著身姿挺拔的朱允煐,老朱也嚴肅起來,「文武百官,叩拜新君!」

這個時候的朱棡很有眼色,提前出班,跪下。在朱允煐下意識想要站起來的時候,老朱拽著朱允煐,不讓朱允煐起身。

朱棡這個時候大聲說道,「山呼!」

文武百官立刻跪下,拱手放到額頭上,高聲回應,「萬歲!」

朱棡再次說道,「山呼!」

「萬歲!」

「山呼!」

「萬萬歲!」

在朱棡領著百官跪拜新君的時候,樂工、軍校官都齊聲呼喊響應。

萬歲、萬歲、萬萬歲!

奉天殿傳出的聲音足夠響亮,聲音傳過奉天門、直出午門。

老朱哈哈大笑,從富貴端來的托盤上取過大圭,「英兒,這江山社稷就交予你了!」

朱雄英立刻起身,跪下後雙手高舉過頭頂,「孫臣朱允煐,謹記教誨。」

看著朱允煐接過大圭,老朱沒有半點舍不得。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是為了交給他的子孫,他就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子孫有出息、看到大明的社稷傳承有序,社稷萬年!

轉身看著依然跪著的百官,老朱說道,「咱令人看過了,三日後是吉日。新皇允煐,三日後登基!眾愛卿,好好辦事,莫要辜負了新君的期許!」

說完這些,老朱瀟灑的轉身。這龍行虎步的,哪有先前上朝時的步履蹣跚的姿態。

朱允煐只是跪著,群臣們也是跪著,甚至都不敢抬頭目送老朱的背影。

大概過了半柱香的時間,朱允煐才緩緩起身。他沒有坐在龍椅上,剛剛在老朱的帶領下他可以坐一下龍椅,但是登基大典到底還沒有開始,小朱不想在這些事情上被人挑刺。

「眾愛卿,平身吧。」朱允煐緩緩開口,說道,「這些時日國事繁忙,各部切記做好職司,莫要因為一些事情耽誤了政事。今日且這樣吧,退朝。」

說完這些,朱允煐也轉身離開了。他現在心潮澎湃,哪里還有什麼心思去處理朝政。

其實文武百官也是這樣,哪怕此前都知道有些事情看起來是肯定會發生了。但是這一次的早朝,天子直接頒布了退位詔書,這樣的果決,讓不少人猝不及防,不少人也沒有想到天子退位會退的這麼干脆,那可是九五之尊啊!

這時候很多人在想些什麼,對于朱允煐來說好像並不是特別重要了。做好他的分內之事,對于朱允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這也是他應該做好的事情。

皇宮里藏不住什麼秘密,這件事情很多人都心里清除。奉天殿上發生了什麼,很多人自然也都是心里有數的,一個個的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一些侍衛、宮女此刻看向朱允煐的目光,也有著不同的意味了。

朱允煐沒有去乾清宮,繼續窩在東宮好了。這不是在避嫌了,主要是稍微的看看,該準備的還是需要準備一下,可不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了,這件事情朱允煐還是得在意的。

小小朱喜歡穿新衣服,但是這孩子不喜歡戴冠冕,影響他出去瘋玩。

朱允煐坐在榻上,笑著看著徐妙清在哄著胖兒子。只是和這樣的小子說話,基本上是很難解釋清楚的。這樣年齡的孩子做事,根本沒有什麼道理可言,這小子更多的還是遵從本心。

「垠兒,要听話才好。」徐妙清看著委屈巴巴的兒子,苦口婆心說道,「過幾日就是你爹的登基大典,你也要被冊封為皇太子,可莫要在這個時候胡鬧。」

朱允煐笑了起來,對徐妙清說道,「他倒是不礙事,冊封你為皇後、冊封垠兒為太子,得在謹身殿。說起來我在北平修的皇城,就是參考咱這應天府皇城。」

事實就是如此,應天府的皇城就是北平紫禁城的參考模版,只是稍微放大了一點點而已。奉天殿、謹身殿、華蓋殿,這皇城三大殿不用說了。乾清宮、坤寧宮,包括東宮等等,一樣不缺。

徐妙清自然知道這個道理,說道,「殿下,登基之時也隨皇爺爺那般去南郊祭祀天地?」

朱允煐點頭,他的登基大典說起來和老朱的登基大典大同小異,只是稍微的簡化一點。畢竟朱允煐沒有開天闢地、創立基業的功績,但是他是老朱傳位的,自然也不需要擔心什麼有人搶皇位。

所以到那個時候,朱允煐是在南郊祭祀天地,隨即才會在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賀。一些所謂的靈前繼位等等,或者是先坐了皇位再去考慮大典,對于朱允煐來說不存在的。

他的登基儀式肯定是會很完美的,準備的工作也確確實實是相當充分的,一點都不需要擔心。

想起來了什麼,朱允煐說道,「雖然咱是登基了,只是暫且不要去坤寧宮。」

「臣妾自然知曉。」徐妙清根本不需要朱允煐多提醒,說道,「臣妾隨夫君,暫且住在東宮。」

老朱現在都沒有搬離乾清宮呢,所以坤寧宮自然也就沒必要搬過去。哪怕徐妙清眼看著就要成為皇後了,只不過該注意的還是需要注意。

朱允煐覺得這樣也挺好的,這樣他就可以繼續和妻、子在一起了,當然他也可以四處留宿,期盼著他留宿的妻妾還是有的。

「雖然你現在不去坤寧宮,但是冊封後,後宮之事也該管起來了。」朱允煐再次開口,對徐妙清說道,「這事咱也和皇爺爺聊過,你得處理好宮里的事情。」

這麼些年來,李淑妃、郭寧妃她們輪番代理皇後的工作,但是說到底名不正言不順。

徐妙清這麼些年來到底也只是太孫妃的身份,哪怕是老朱家現在四代當中唯一名正言順的媳婦兒。只是,輩分的問題也是需要考慮。

但是現在就不需要考慮那麼多的事情了,只要朱允煐登基,她就可以理所當然的接手後宮的事情了。這些事情,徐妙清自然也是心里有數的。

退位,登基,一切都是這麼的自然、流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