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71 做好自己的事情

尊老愛幼這樣的事情,對于任何的統治者都很重要。這不只是收買人心,這不只是在做表面文章,這同樣是一個統治者的統治根基,這是他們的責任。

老朱本身就是對子民很好的皇帝,現在听說孫兒對于濟養院如此上心,老朱自然更加開心。

這麼些年,老朱自然也知道他的孫兒是有雄心壯志的。老朱也覺得如果他這邊的根基打到牢一些,他的孫兒勢必是要持續開疆拓土。到那時蒙元諸部、西南蠻族,或者是南洋的土人,那都是要被驅趕一空的。

至于高麗和東瀛,那是囊中之物了,老朱很明顯是不會將這兩塊地放棄的。

武功大概是不需要擔心,老朱擔心的是他的孫兒要是真的去學漢武,說不定很有可能窮兵黷武。惡劣一點的來想,說不定還是個隋煬帝那般好大喜功,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文治同樣非常重要,尤其是現在的大明實際上還是根基不算牢靠,可不能邁開大步。

現在看到孫兒開始用心在文治、在民生,老朱當然是樂見其成。這樣的事情他不打算親自處理,哪怕老朱很多的事情都想著親力親為。可是也需要鍛煉一下他的寶貝孫兒,老朱也感覺到這兩年有些精力不濟,身體不如從前。

除了鍛煉孫兒之外,也是因為老朱想著的是這樣的好事情勢必會讓文臣歌功頌德,黎民百姓自然也會歸心。這樣的事情,老朱覺得還是他的孫兒來辦,多些威望也好。

老朱看著他的孫兒離開,還是樂呵呵的,哪怕偶爾還會有些擔心。但是老朱對于他的孫兒充滿信心,他相信自己的孫兒肯定可以治理好天下,肯定可以成為一個好皇帝。

朱雄英回到了東宮,照例是逗了一下胖兒子,肥嘟嘟的小胖子還是很可愛的。

「爹。」朱文垠靠在朱雄英的腿上,女乃聲女乃氣的喊著,「爹。」

朱雄英很有耐心,在陪著胖兒子玩游戲。直到一個笑聲傳來,朱雄英才哭笑不得。

「你自己說說看,我不叫你過來,你就捕進宮?」看著不省心的弟弟,朱雄英頗為無奈,「你上的請安的折子,我看也是你府上的教授代筆。」

親王府、郡王府,都是有教授、教諭,老朱還是很重視對子孫的教育。

朱允熥死豬不怕開水燙,嬉皮笑臉說道,「皇兄,教授也不能白拿俸祿。左右我的折子遞上來你也不會看,寫來寫去也就是問候一聲,臣弟沒打算當個書法大家。」

郡王妃桑氏雖然有些跋扈,只不過此刻還是乖乖行禮,「臣妾見過皇太孫殿下,見過太孫妃殿下。」

「你兩也得抓抓緊,不要整天就想著游山玩水、起碼打獵。」朱雄英進入大哥的狀態,現在也有底氣,「早點有個子嗣,我也好像爹娘交代。尤其是你允熥,你自己說說看這些年做了多少荒唐事,我如何向娘交代。」

朱允熥徑直走過來,小小朱眨巴著大眼楮,覺得這個人有點熟悉,但是又不記得。看到這個熟悉的陌生人朝著自己走來,小小朱立刻轉身。就在小小朱想躲的時候,朱允熥得意的笑著,將小小朱一把抱了起來。

「好小子,都不認得叔叔了?」朱允熥得意的抱著小小朱,「喊聲皇叔听听,皇叔帶你打獵,帶你……」

朱雄英瞬間炸毛,批評道,「如果以後垠兒不務正業,我第一個饒不了你!」

這個時候挺著大肚子的朱玥在一個帥氣儒雅的年輕人攙扶下進殿,「皇兄,干脆就不要讓允熥和佷兒來往。允熥最是不靠譜,前兩日他還跑去逗劉昭,姑姑怕是要惱火了。」

劉昭也就是小姑姑和劉廌的長子,也是朱雄英早早就封出去的都督。

朱玥和朱允熥自然是不怕朱雄英的,但是妹夫張霖和弟媳桑氏就很緊張了。哪怕此前就听說過皇太孫最是寵溺、親近弟弟妹妹,可是在這位皇太孫跟前,哪敢多說什麼。哪怕是皇太孫有意寬慰,可是骨子里還是會緊張。

嚎啕大哭的小小朱被小朱解救了,朱允熥這個罪魁禍首被朱雄英好一頓埋怨。

「莫要多禮,也就是家宴。」朱雄英熱情的招呼著,說道,「我最不喜繁文縟節,我這里也沒什麼規矩。學學允熥,讓你學點規矩也沒學好。」

在胡吃海塞的朱允熥抬頭,說道,「臣弟雖然貪玩,可是要說懂規矩的時候還是懂。也就是在皇兄跟前這般,其他場合,臣弟還是沒有給皇爺爺、給皇兄丟臉。」

朱玥到底也是心疼小弟,幫著開月兌,「允熥這般說也是在理,允熥雖然有些浪蕩,還是分得清好歹,該講規矩的時候還是很講規矩。比老三好,那人就是個樣子貨。」

雖然朱允炆是朱允熥的哥哥,但是在朱雄英心里的‘老二’還是朱允熥這個親弟弟。連帶著朱曦、朱玥,甚至是朱允熥在內,在朱雄英跟前向來都是覺得朱允炆只是‘老三’而已。

朱雄英的心情不錯,弟弟妹妹們都在跟前,自然覺得很好。哪怕一開始的時候朱雄英可能是因為人設等原因表現出好大哥的樣子,但是這麼些年下來,弟弟妹妹們乖巧懂事,發自內心的尊重他,這也讓朱雄英很欣慰。

說起來是弟弟妹妹,但是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朱雄英多少是帶著一些長輩的心理。

「老三去監軍了?」朱玥是有什麼不懂就直接問,在大哥面前不需要裝相,「真的要監軍,讓老二去就好。大舅帶軍,依我說還是老三跟著過去合適。」

朱雄英有些無奈的看著朱玥,說道,「這些天朝堂上吵吵鬧鬧的,你真的一點都不知道?允炆留在這邊,說不定有心人會湊過去,還是讓他清醒一點的好,少惹麻煩就行。」

這一下主要好像是懂得了一點,雖然是同父異母,不過在父親過世後,朱雄英就算是長兄如父了。朱允炆如果真的惹了一些麻煩,還是需要朱雄英去處理。

所以還是干脆一點比較好,直接讓朱允炆離開這份是非窩,大家都省點心。

看著張霖,朱雄英說道,「過些時日去五城兵馬司,也該找些事做。」

張霖立刻起身,有點小激動,「臣領旨。」

張霖是中低層武官家庭出身,父親早年間戰死沙場。現如今成了郡馬,但是誰都知道不出意外,這個郡馬就要成為駙馬。大明可沒有太多對外戚的限制,不少外戚會進入朝堂。

五城兵馬司不是一個衙門,而是五個衙門的合稱,指揮史也只是正六品。不過這可是負責京師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門,一般人可沒辦法得到這個職務,這必須要是絕對的心月復。

在京城有兵權,哪怕只是一些‘蝦兵蟹將’,這也算得上是有領兵權,自然也就意味著這樣的一個職務必須要慎重。

有些事情也不需要多說什麼,朱雄英也知道他的這個小妹夫資質平平,不大可能像沐春那樣成為鎮守一方的大將。不過也不要緊,朱雄英還是可以關照一下他的這個小妹夫。

結束了和弟弟妹妹們的聚會,朱雄英自然也需要繼續忙著他的一些工作,都是沒辦法省心的事情。

忙確實比較忙,偶爾也會感覺到有些累。可是朱雄英樂在其中,大概就這就成就感吧,這就是權利帶來的足夠動力,讓朱雄英每天都是在忙著工作。

此前關于科舉的事情,讓不少文官心里有些埋怨,只不過他們也都知道,就算是有些埋怨,但是他們還是需要努力工作。想要仕途更進一步,或者是把握住手里的權利,也可能是單純不希望被抓住把柄,都需要努力。

沒有立刻將一些事情拿到朝堂上來說,下朝後的朱雄英朝著千步廊東側走去。雖然朱雄英確實可以在文華殿召見六部官員,不過朱雄英偶爾還是喜歡出去走走,去六部看看。

嚴震直所在的工部官員們自然比較規矩,因為他們知道皇太孫即將駕到。

「不用圍在這里,各自散去。」在官員們見禮後,朱雄英直接開口說道,「好好辦事就好,本宮這里不需要你們伺候。」

有些官員心里苦啊,錯過了在皇太孫面前露臉的機會。不過他們也都覺得自己還有機會,皇太孫重視工部,這一點朝堂上下人盡皆知。甚至禮部,這個原本應該非常重要的部門,在皇太孫眼里似乎分量遠不如工部。

朱雄英接過茶,品了一口後放在桌子上,還是不如貢茶好。朱雄英雖然不少特別講究,不過這些年的錦衣玉食,讓他的一些品味和要求自然而然的也高了很多。

朱雄英也不是來閑聊的,直接問道,「北平的皇城修建如何?」

嚴震直立刻回答,這可不是能馬虎的事情,「再給臣半年時間,皇城便可完工。」

還行,這也算得上是在工期範圍內,只是朱雄英也很清楚。這樣的完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完工,只能說是基礎建設完成。要是想要更加完善、富麗堂皇,還需要持續的建設、修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