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老朱無疑是激動且亢奮的,因為他就要成為高祖父了,他四世同堂的美好夢想就要實現了。如果以後能抱抱重孫,就算以後到了那邊,也可以給皇後、太子妃一個交代。

一定要努力多活一段時間,一定要看到重孫出生!

御醫們此刻著急上火的趕去迎接太子妃了,與此同時少不了的還有一些宮女、嬤嬤。郭寧妃剛剛請命,老朱立刻也就答應下來,讓郭寧妃帶隊出發,一定要照顧好太孫妃。

愛屋及烏可能是真的,但是更多的人也看的明白。太孫妃是明媒正娶、入了朱家祠堂的,這可和尋常的妃子不同,徐妙清懷著的可是老朱家的長房!

朱雄英可不知道他就要當爹了,不過想想看也正常。算算時間的話十九歲當爹,在這個年代不算早也不算晚,是很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他和徐妙清成親也快兩年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現在的朱雄英看著李成桂派人送來的信使,朱雄英隨口問道,「我听聞高麗有一大儒鄭夢周,被李成桂梟首于市、抄沒其家?」

鄭道傳握緊拳頭,他自幼博覽群書,入仕高麗王朝以後力主改革,作為新興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而與守舊的世家大族對立。在投靠李成桂後,輔佐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建立朝鮮王朝。

但是呢,現在大明的皇太孫滿口輕蔑,這讓鄭道傳說不出的憋屈。

雖然憋屈,但是鄭道傳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回上國太孫話,鄭賊沽名釣譽。內不能進盡忠言、匡扶王上,外不能明斷大義,多與蒙元勾連。此賊獠,禍國殃民!」

鄭夢周,這個朝鮮大儒此刻在鄭道傳的言論里就是不折不扣的人渣敗類,誰讓鄭夢周輸了呢。而且鄭夢周和鄭道傳,也確實有恩怨,鄭夢周就曾經攻擊鄭夢周家風不淨等等。

朱雄英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李成桂其人,斡東千戶所千戶兼達魯花赤之子?」

鄭道傳立刻激動不已,連忙否認,「殿下,大王出身將門,蒙元作亂中原,大王一直臥薪嘗膽以期撥亂反正!辛倒行逆施,不尊大明號令,惹得天怒人怨!」

歷史就是勝利者書寫的,現在的王在朝鮮的史書上已經成為了權臣辛旽之子。也就是說王顓,已經成為了亡國之君,因為高麗王朝已經被權臣的私生子篡國了。

朱雄英只是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其實不管是王顓也好或者王也罷,他們都曾經和大明有過一些齷齪,他們也都曾經在大明和元朝之間搖擺。包括李成桂,雖然是事大主義,但是他也是有著自己的一些想法,不會真的只是當明朝傀儡。

而不管是鄭夢周還是鄭道傳,他們也都是不折不扣的儒學家,也都是相對來說比較親近明朝的。因為他們都知道,三韓之地受到太多大明的影響。現在的三韓之地沒有自己的文字,只有漢文,所謂的世宗大王發明的韓文,那也是李成桂的子孫。

現在的朝鮮,包括此前的高麗王朝,除了在蒙元時期,多是以說漢語為榮、習儒為正統。

朱雄英忽然表情冷漠,問道,「哦,既然如此,那為何倭寇多以高麗為基地,侵擾我大明?」

興師問罪來了,其實不管是李成桂還是鄭道傳,他們都很清楚明朝佔據釜山的一些原因。大明的海船來來回回的,不斷地調兵遣將等等,都是為了跨海作戰。

據說從一些漁民那里知道了一些消息,在釜山與東瀛之間有一座海島稱之為對馬島,早就被大明佔據。那里其實也是蒙元兩次進擊東瀛的跳板。

對馬島,這可是晉朝陳壽撰寫的三國志魏書記載了對馬島就有了記載,是東瀛與朝鮮半島交通的門戶。本來那里也有武士幕府,不過被一掃而空了。

鄭道傳開始哭嚎叫屈,倭寇也是朝鮮的心月復大患,只是此前的高麗君主沒有雄心、養寇自重。大明王師討伐,也是弄錯了,高麗君主已經死了,現在是英明的朝鮮大王了,必然會打擊倭寇,不會再允許倭寇從朝鮮出發、騷擾大明。

既然我都已經佔據了釜山,自然不可能輕易丟掉這里,更何況雖然有著對馬島這個基地。但是釜山這個跳板無比重要,這也算得上是一個退路。

鄭道傳作為使者來拜見朱雄英,自然也是因為打輸了,現在也該表明態度了。很明顯現在的李成桂,也知道他和大明王師之間的差距,更何況很有可能月復背受敵。

朱雄英覺得火候還不夠,還需要稍微的熬一熬、炖一炖,主要就是他希望李成桂成為他的打手,大明接下來要用兵的地方可不少,東瀛這邊自然也不能只是大明一家出兵。

既然倭寇一直是三韓之地的心月復之患,出兵也是李成桂必須要考慮的事情。你不考慮,我就打你、壓迫你,不接受你的朝貢!

拳頭大就是好,怎麼說都是道理!

朱雄英知道有些事情急不來,李成桂會不會識相,朱雄英不知道。

但是他坐鎮釜山,也是在密切的關注著東瀛那邊的消息。此前的東瀛是南北朝兩個天皇,並有各自的傳承,這是毫無疑問的分裂時期。

而現在呢,南朝的後龜山天皇將神器歸還,北朝的後小松天皇算得上是剛剛統一東瀛。這個後小松天皇,據說就是一休和尚的生父。

只是後小松天皇也算得上是傀儡,如今的東瀛已經習慣了這些事情,這些幕府很多的時候就是脅迫著天皇。室町幕府第三任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才是結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的關鍵人物。

這些事情還是比較有趣的,足利義滿還是有能力、右手腕的,擊敗了很多競爭對手。但是這樣的一個存在,也應該是朱雄英征服東瀛的一個阻礙,朱雄英可不允許東瀛有這樣的人物存在。

東瀛只有足夠的亂,那才是好東瀛!

朱雄英有著自己的一些計劃,李成桂可能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現在可以肯定繼續爆發大戰的可能性不太大了。朱雄英現在就是在等待著,全面打響進攻東瀛的可能性。

這件事情顯然也不只是朱雄英一個人就可以做主的,因為打下來了東瀛,如何安置也是一個很大的事情。朱雄英也知道現在的情況下,遙控指揮不太現實,他不可能在這邊放一個知府,更不是打爛了東瀛再讓他們慢慢恢復。

說到底還是需要考慮讓最少兩到三個皇叔來瓜分這里,也不算小了。這好歹也是國王啊,在這里當國王可是有著基業之地了,總好過當一個藩王吧。

有野心、有想法的,自然是想著要成為國王了,小國的國王好歹也是國王。也不排除有些安于享樂的,小國國王真的沒什麼吸引力,還不如在大明境內作威作福。

比如說自家小弟,不要說小國國王了,就算是給他一個完整的東瀛,那小子也不會感興趣,只想著吃喝玩樂呢。

這也算得上是人各有志吧,這樣的一些事情也確確實實勉強不來。

朱雄英也覺得自己在這里沒辦法繼續留下來了,現在稍微的明確了一些事情、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接下來該做的事情也就是要打道回府了。要是順利點的話,還能趕回去過年。

一些大事,也是時候和大家商量一番了。尤其是東瀛這邊的事情,必須要好好的考慮考慮。畢竟皇叔們實在是太多了一些,二十多位皇叔們呢,這里面還有不少有些想法和心思的,有著那麼幾個不是很安分的皇叔。

對于朱雄英的離開,不少人安心了很多,主要是朱雄英的身份實在是太特殊了。朱雄英要是在這邊有半點閃失,他們真的吃不消。到時候不要說他們了,他們的家人都跟著受連累。

現在這樣就很不錯,以打促和不說,可以暫時的安分一些。他們也得到了朱雄英的授意,會持續的給朝鮮臣民施壓,當然該送去挖礦、修城的俘虜,那也是需要繼續招呼著。

很多人大概也明白朱雄英的心思,不管是三韓之地還是東瀛,都是朱雄英的囊中物,只不過現在有些地方不急于一下子吞掉,要慢慢的消化才好。

身心愉快的朱雄英看著蔚藍的海水,也是在不斷的計劃著一些事情。一旦將東瀛打下來了,或許也就可以騰出手來了,北邊的事情也需要考慮好了,不能給那些游牧民族太多的恢復時間。

可是南下也是朱雄英早就有的策略,安南之地、中南半島那些地方,朱雄英還是非常眼熱的,只可惜現在的大明沒有實力去拿下。

西域諸地其實也應該收復,要是在自己的手里沒能將那些地方給拿下來,那顯然就算‘大逆不道’了,到那個時候朱雄英就沒辦法給自己找任何的借口了。

說到底就是現在的大明實力還不夠強,沒辦法橫掃寰宇,沒辦法做到一聲令下就打的四海臣服!

不管是民生還是軍事,都需要持續不斷的發展、進步,這才是硬道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