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到底是心疼自己的兒子,看到朱標處理完奏折,朱元璋開口,「標兒,咱如今不讓你立太子妃,你可怨咱?」

朱標站起身,恭謹說道,「父皇,兒臣心里有數。常氏新去,兒臣也無心立太子妃。」

朱元璋嘆了口氣,隨即也說道,「咱的《皇明祖訓》你也看到了,立長立嫡。」

「父皇,英兒的名字,也當改改了。」朱標想起來了什麼,說道,「英兒出生時,皇明祖訓便已成書。」

《皇明祖訓》是朱元璋主持編撰的典籍,內容是為鞏固朱明皇權而對其後世子孫的訓戒。初名《祖訓錄》,始纂于洪武二年﹐六年書成﹐九年又加修訂。

這里面也包括朱家取名的一些要求。東宮、親王位下、各擬名二十字,按字輩取名。而且必須是雙字,後一個字必須以五行做偏旁的字,按‘火、土、金、水、木為順序。

按照朱雄英這一代,按照朱元璋的要求,應該是朱允X,這個‘X’必須是火字旁。

朱元璋想了想,說道,「英兒就算了,那時咱的祖訓還沒成書。」

「父皇,兒臣和眾位弟弟,可都是按照祖訓起的名。」朱標正色,他是一些人眼里的儒家弟子,「英兒可是太孫,若是父皇和兒臣都不能開個好頭,以後大明江山如何傳承?!」

雖然被兒子頂撞了,但是朱元璋還是很開心的。他偏愛長子、寵溺長孫,這是事實。可是看到被寄予厚望的長子如此懂事,朱元璋也是開心不已的。

想起來了什麼,朱元璋問道,「允熥還好嗎?」

朱允熥,這就是朱雄英的同胞弟弟。如今被養在側妃呂氏身邊。

朱標笑了笑,說道,「還好,英兒整日都要去看看弟弟妹妹。要兒臣說,他比兒臣還要上心,生怕呂氏不能盡心。」

就在這父子兩個還在聊天的時候,一個小太監小心翼翼的稟報,「皇爺,太子殿下,太孫殿下來了。」

朱元璋微微皺眉,他這長孫平時是不會來奉天殿的。

「想來必是有正事。」朱標笑了起來,對朱元璋說道,「估計是母後不答應,他就來求父皇了。」

朱元璋一想,頓時樂不可支,「標兒,去傳旨,朕倒是要看看他有何事!」

朱標擺了擺手,小太監立刻倒退幾步,隨即轉身,去請太孫殿下了。

「我自己可以走!」朱雄英不耐煩,扶著高高的門檻往上爬,「不用你們扶!」

朱元璋和朱標含笑看著那個小小的小人兒爬過正殿的門檻,朱雄英這小人兒懂事、明理,雖然出身富貴,但是看起來沒有絲毫紈褲之氣。

「啟奏皇帝陛下、太子殿下。」小人往地上一趴,女乃聲女乃氣說道,「孫臣有本啟奏!」

朱元璋樂不可支,但是故作威嚴,「哦,是太孫啊!太孫,你所奏何事?」

朱雄英開口,立刻說道,「孫臣听聞皇陵建成竣工,孫臣請旨祀陵。」

這一下朱元璋和朱標都愣住了,怪不得太孫要跑來奉天殿,這樣的事情皇後真的沒辦法做主。

朱元璋瞪了一眼兒子,你理政這麼久了,這般事情也該你處置!

朱標不疾不徐,看著朱雄英問道,「英兒,你何為要去祀陵?」

「孫臣乃皇爺爺陛下長孫,理應祀陵!」朱雄英開口,理所當然的說道,「孫臣既為朱家子孫,自當祀陵!」

朱元璋站起身,趕忙說道,「英兒啊,過些時日,待你長大一些,咱帶你去祀陵。」

朱標也跟著說道,「英兒,你如今年幼。待你長大一些,自然是要祀陵、拜祭祖先。」

「對對對,現如今就在奉先殿祭祀祖先就好。」朱元璋趕緊說道,「待你長大一些,帶上弟弟們去祀陵,讓祖宗們也高興高興。現在不去,祖先才開心。」

朱雄英則繼續說道,「皇爺爺,皇陵建成竣工,孫臣若是不去」

「有太子去,你父王與你眾皇叔去就行。」朱元璋繼續說道,「英兒,你就在皇城,在奉先殿祭祀祖先!」

好不容易才打發走朱雄英,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標,「標兒,你可莫要把儒生那一套教給咱太孫!」

朱標笑了起來,對朱元璋說道,「父皇,兒臣明白。兒臣學儒,但不是儒臣。」

對于這個回答,朱元璋很滿意,只是隨即有些懷疑,「咱還是得查查,到底有沒有人在咱太孫跟前多嘴!」

朱雄英慢悠悠的朝著坤寧宮走去,也沒有侍女、太監說要抱著他、牽著他,更不敢提乘轎之類的事情了。

一般路程不遠,太孫都是自己走的。就算是稍微遠一點,太孫也是選擇走累了就歇一歇,基本上是不會需要別人幫忙的。

朱雄英才剛剛回到坤寧宮,馬皇後就笑了起來,「英兒,你皇祖父可曾答應你了?」

看到長孫苦著臉搖頭,馬皇後笑的更加開心。這個乖孫懂事、聰慧,也異常孝順。有著這樣一個乖孫在身邊,馬皇後非常開心,她可舍不得讓長孫回鳳陽老家祀陵。

「皇祖母,給孫兒說說以前的事情吧。」朱雄英慢悠悠的凳子上坐好,對在忙著做針線活的馬皇後說道。

看了一眼長孫,馬皇後笑著問道,「今兒想知道什麼?想听你皇爺爺南略定遠,還是定鼎天下?」

朱雄英搖了搖頭,隨即說道,「皇祖母,新豐里到底在哪啊?孫臣昨日看了輿圖,找不到呀!」

馬皇後立刻來了興致,新豐里就是她的老家。雖然已經和孫兒說過很多次了,但是只要孫兒提起這些事情,馬皇後總是不厭其煩的一次次說著。

陪著馬皇後吃完午飯,朱雄英又要去進學了。倒不是宋濂,但是也是名儒大家。

走在前面的朱雄英忽然停下腳步,板著小臉說道,「我今日所做之事,若是有人敢告知皇祖母,別怪我罰你們!」

玉兒表情一愣,隨即輕聲說道,「太孫,娘娘」

「我不想皇祖母空歡喜,我知道、你們知道就行,不許告訴皇祖母!」朱雄英語氣堅決,直接下令,「誰是親軍都尉府的,快點過來!」

一個侍衛趕緊過來,雖然太孫年幼,太孫的命令他們也不會真的立刻執行,但是不影響他們認真听命,頂多也就是轉過頭立刻稟報皇帝、太子。

毛驤听到了報告,立刻快步來到奉天殿。

朱元璋和朱標楞了一下,這個毛驤有大作用,他現在過來,難道是有大事?

「皇爺、殿下。」毛驤剛進殿,立刻跪下,「太孫剛剛給卑職等下了差事,只是事關皇後殿下、太孫,卑職不敢做主。」

朱元璋一楞,隨即嚴肅問道,「太孫?太孫有何旨意?」

「太孫下旨,命卑職等去歸德府新豐里。」毛驤前額貼地,一副謹小慎微的樣子。

朱元璋和朱標一楞,一下子也反應過來了,那就是皇後老家。

朱元璋想了想,對朱標說道,「標兒,太孫這是為何?」

「招他過來問問。」朱標表情嚴肅,對旁邊的小太監說道,「將太孫身邊的人都召來,速去!」

還在上課的朱雄英得到了聖旨,立刻去奉天殿。

我當個孩子容易嘛、為了討好皇後、為了討好皇帝,我得多努力才能表演出這些啊!

「太孫,為何要去新豐里尋人?」朱元璋板著臉,嚴肅說道,「你可知你皇祖母曾有旨意,不許尋她族人分封爵祿!」

朱雄英毫不畏懼,目視朱元璋說道,「就算違旨,孫臣也要去尋!皇祖母每每談及故里就很開心,談及太公就流涕、感傷!我今日違旨,大不了被皇祖母罵一頓,皇祖母心里是開心的!只要皇祖母開心就好!」

朱元璋一愣,隨即板著臉說道,「顧頭不顧尾,你這般大張旗鼓,你皇祖母肯定知曉了!你當真以為只有你心疼你皇祖母,你皇爺爺不知道心疼你皇祖母!咱也去找過,沒找到!」

朱標愣了一下,隨即說道,「英兒,為父也曾派人去尋母後親族,只是未曾找到。」

「那是皇祖母知道你們要去尋人!」朱雄英得意洋洋,驕傲的說道,「我問了很多次了,皇祖母說的很細,我知道去哪能找到皇祖母親族。」

朱元璋和朱標對視一眼,皇後為了防止外戚干政,確實不願意封賞後族,所以有些事情,可能也就是皇後知道。

難道眼前這小東西,真的從皇後哪里套出來的重要情報?

就在祖孫三個圍在一起討論時,一個太監唱喏,「皇後殿下到!」

朱元璋立刻翻閱奏章,朱標手忙腳亂的拿起毛筆也在批閱奏章。

完了,我完了!

馬皇後一身朝服,無比莊重、正式,看了眼假模假式在翻看奏章的丈夫,以及不時在偷瞄的兒子,以及顧頭不顧 抓這個奏章遮住臉的孫子,內心說不出的開心、幸福。

「皇帝、太子,分封爵祿偏愛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律,你們可知道?」

朱元璋連忙起身,說道,「知道,知道,妹子莫要生氣!」

「英兒,這般時辰,你該進學!」看著還在裝作看奏章的胖孫子,馬皇後又好氣又好笑,「說,你為何在這?」

朱雄英立刻反應過來,無比誠實,「皇祖母,皇爺爺下了聖旨,孫臣奉旨」

朱元璋才不答應,這個鍋還是讓孫子去背,「妹子,別听他瞎說。就是學累了,咱心疼太孫就許他半天休沐。」

嗯?

坑爺爺的有,坑孫子的也有!

朱標一臉痛心疾首的樣子,「母後,兒臣」

「還是太孫貼心。」馬皇後抱起來朱雄英,隨即說道,「不過太孫,你記住了。你皇祖父是皇明天子、你父親是大明儲君!你是本宮太孫,也是朱明太孫!哪怕是再貼心,該狠就得狠!國家法度,記牢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