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4章 何禮的日記(3)

深夜。

窗外的雨聲已經小了許多,只時偶爾能听見雨水打落在樹葉上的聲音。

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于是坐在這里記下今天,也就是到達琉璃島第三天所發生的一切。

……

今天一早琉璃島下起了暴雨,然而在這場暴雨中,我們在琉璃島的水上屋里發現了第二位被害者的尸體。

死者名叫馮悅桐,比起仝凱的慘死,馮悅桐的身首異處更加令我驚駭。

事情的起因是我們從昨天下午至第二天早餐時間,一直沒有發現馮悅桐,在查找她下落的過程中,江瑾瑜在水上屋上第一個發現了馮悅桐的尸體。

在那間水上屋里,迎接我們的是一顆滿是鮮血的頭顱。

馮悅桐的頭顱被凶手殘忍的割裂下來,而且她的頭部跟仝凱一樣都遭受了鈍器的重擊,變得面目全非。

雖然身首異處,可是尸體並沒有距離頭顱很遠,只是被凶手遺棄在了水上屋的角落里。

此外,在馮悅桐頭顱的舌尖上,凶手還留下了一張「血債血償」的紙條。

更讓人震驚的是,從琉璃館到水上屋的路上,必然要經過一條人工沙灘,然而我們在尋找馮悅桐的時候,清楚地看到沙灘上沒有留下任何人的足跡。

我實在是難以想象,凶手會以什麼原因用了什麼手段將馮悅桐如此殘忍地殺害。

或許是馮悅桐猜中了凶手的身份?

但是這種毫無根據的猜測很快被我否定。

我看著室內血腥的畫面,感覺自己的臉先是忽地漲得通紅然後又變得煞白,呼吸急促,雙唇微顫,只感到膽戰心驚、渾身無力。

可我畢竟是警察,還是得強迫自己打起精神,盡快調整好心態,盡快破案。

按照凶手這種高效的殺人頻率,在離開琉璃島前他可能還會再殺死一到兩個人。

死者的姓名之前提過,名叫馮悅桐,年齡看上去比仝凱小了那麼一兩歲,估計在二十八歲左右,死者身高接近170公分,身材高挑,栗色短發給人一種精致干練的印象,總而言之非常標致,有一種難以描述的高級感。

離近觀察時,我發現死者被切割下來頭顱頂部有大面積的凹陷,面部大半都沾滿了鮮血,且血液已經凝成血痂。

所以在推斷馮悅桐的死因時,大部分人還是更傾向于馮悅桐跟仝凱一樣,都是被凶手用鈍器擊打頭部身亡的。

至于馮悅桐的死亡時間,還是無法準確推斷出來。

但是和仝凱被殺不盡相同,雖然我們判斷馮悅桐是被類似扳手的鈍器擊打頭部死亡,可是房間內並沒有發現凶手使用過的凶器,而且水上屋里也沒有類似仝凱死亡時噴濺在地的血漬。

這種反差有些不太尋常,引人深思。

如果是凶手注意到自己第一次作案時犯下的錯誤,比如遺留的凶器和殘留的血跡,于是在第二次行凶過程中予以糾正。

若是如此,那正好可以說明那個可怕的殺人惡魔就在我們之中,而且他回到過現場,發現了自己在第一起案件中留下的紕漏。

可是細想之下,這里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看著水上屋的木質地板,我認為凶手想要擦拭掉地上的血漬根本做不到,因為噴濺出來的血液會第一時間滲入到地板內,根本無法完全清除。

接著我又嘗試按照昨天的設想,暗中觀察每一個人的著裝,卻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換上了新的衣服。

可能是下雨的緣故,讓所有人都換上了新的衣服?

不管怎樣,所有人包括我在內都換裝的這一結果令我大失所望。

此外水上屋內非常整潔,或者說這個沒有任何家具擺設的房間里看不出任何的打斗痕跡,只有天花板上的吊扇在輕輕地晃動著。

于是這里是否是第一現場又成為了玄之又玄的問題。

而那張帶有「血債血償」的紙條,雖然它引發了大家的爭論,可我的注意力卻並不在于此。

凶手留下紙條的意圖十分明顯,這更像是一種故弄玄虛的伎倆,試圖混淆我們的偵查思路,誤導我們的偵查方向。

所以作為一名警察,我自然不會被這種拙劣的偽裝伎倆蒙在鼓里,注意力還是更多放在了被凶手割下的頭顱上面。

令我不解的第一個問題是,凶手為什麼要割下死者的頭顱呢?

我堅信所有凶手的一切行為都具有極強的目的性,這個凶手自然也不會例外。

從兩起案件的作案過程分析,凶手在作案前一定做了充分的犯罪預備,可是他考慮到諸多作案細節的同時,在作案過程中因為緊張的緣故,又在慌忙中留下了不少蛛絲馬跡。

他時而冷靜時而驚慌,設計出了「三重密室」和「無足跡殺人」,同樣留下了作案凶器和沒有被處理過的殺人現場。

那麼在這起案件中,凶手也必然有其所疏漏的地方。

于是我想到了馮悅桐被割下的頭顱。

我認為凶手割下頭顱的行為一定是故意而為之的,而且很有可能是他不得不這麼做。

我在接近馮悅桐的頭顱時,發現在被割斷的脖頸處隱約有一道勒痕。

雖然因為切割處斷斷續續並不平整,看得不是很清楚,可那深紅的勒痕卻足以證明,馮悅桐並不是被鈍器擊打頭部身亡。

她應該是……

是被人用繩索勒死的。

沒錯。

馮悅桐不是被鈍器擊打頭部死亡,而是凶手在勒死她之後,才用鈍器猛砸死者的頭部,並用利刃割開了死者的喉嚨……

地板上沒有發現血滴的原因,並不是凶手在事後進行過擦拭,是因為死者在死亡後,切割動脈的過程中並不會噴涌出大量的血漬。

而馮悅桐被割斷脖子的原因,大概就是為了掩蓋她被勒死的真相吧。

可我又不明白了,凶手為什麼要掩蓋這個事實呢?

我再次盯著地板上的頭顱看了很久,又很快接近到馮悅桐的尸體附近。

在兩處尸體的切割處邊緣,我均發現了被鮮血掩蓋住的細微勒痕。

這個勒痕讓我回想起在右江偵破的那起連續殺人案件,于是我頓時茅塞頓開。

離開水上屋時,我基本可以確定,真正的凶手一定就在我們之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