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42章 清源之地(五更求追讀)

接近五個小時後,徐禎國三人才終于到達了清源村。

何禮坐在車內在顛簸的土道上,遠遠地望見了在半山腰上若隱若現的清源村。

與林威所說的不同,遠處的清源村外圍仍舊是一片凋敝的景象,沒有一絲生機。

汽車沿著泥濘的土道緩慢行駛著,周遭都是土磚砌成的民居,似乎這些房子都已經很久沒人居住了,顯得破敗不堪。

何禮不禁心生感慨。

時代的洪流是不可逆的,人們總在奔向新的生活,拋棄舊的時代,村莊也隨之被逐漸遺棄,慢慢消逝。等到時光殆盡,那些背上行囊在城市中蹉跎前行的人們,是否會重回故地,在目睹這破壁殘垣後發出欷歔的感慨呢?

汽車又行駛了約三里地,林威終于望見一位老農正牽著一頭牛相對他們而來。

林威為了不濺起泥水,將車速再次降低,等到靠近老農時才大聲問道︰「老師傅!清源村的老曲家您知道住哪嗎?」

老農歪著腦袋示意自己耳朵不好使,于是林威又大聲地重復了一遍。

「你們是第一次來清源村吧?」老農沒有回答林威的問題,反而眯縫著眼楮問道。

「您怎麼知道的?」林威繼續大聲喊道。

「你們打從東面來,可是走的路不對,這里其實是清源村的尾巴,住這的人早都走光了,村頭在西面,那面人多!」

林威無奈地點點頭,老農完全答非所問,于是他又不得不第三次大聲問道︰「您知道曲文忠老曲家在哪嗎?」

「曲文忠啊……听著有些耳熟。」老農背起手說道,「我們村姓曲的人家可不少,我想想呵……」

林威看著老農冥思苦想的樣子,也不好說什麼,只好耐心地等待著。

大概過了快一分鐘,老農才拍著腦袋說道︰「唉,老了老了,腦子不中用了!想了半天都沒想起來!」

林威連忙向老農致謝,剛想啟動汽車,卻被徐禎國攔了下來。

徐禎國向老農問道︰「老師傅,那清源村的村委會又在哪里?」

老農抬起頭馬上回答道︰「你們再往前走兩百米會有個岔路,走那條鋪有水泥路的鄉道用不上四里路就到了。村支書那小伙子,人好得很啊!」

林威沿著老農指的水泥路緩慢前行,過了一會兒,一棟三層磚混結構的房屋出現在了三人眼前。

這房屋的正立面貼有白色方形瓷磚,四扇大窗戶用的都是錚亮的鋁合金,在三層樓的房頂還插著一面五星紅旗,而正門右側的門匾上刻著「方山縣清源村村民委員會」幾個燙金大字。

林威將車靠在路邊,徐禎國和何禮從車上下來走進房間內,在辦公室尋見了村委會的村支書楊昌林。

楊昌林在辦公室里穿著軍綠色的短褲和紅色背心,他剛吃過午飯正要午休,卻從辦公室窗戶眼見兩個城里打扮的人從院里走了進來。

楊昌林從床上起身打開辦公室的房門,正巧撞上了正在尋人的徐禎國。

楊昌林打量著眼前這位看起來比他稍大幾歲的中年人,禮貌地問道︰「你好,請問你是……」

「你好,我們是右江市來的警察。」徐禎國說著拿出了警官證,「我叫徐禎國,這位是我同事何禮,我們正在調查一起失蹤案件,想找當地的村委會配合找一戶人家。」

楊昌林和徐禎國握了下手,然後說道︰「我是清源村的書記楊昌林,你們還好先來找我了,不然你們在這清源村轉上一天可能也找不到想找的人。」

「哦?為什麼?」

「清源村一共有十八個組,散落在清源河周邊的丘陵之中,組與組之間相距甚遠,有的組不但導航找不到,路上也沒有很顯眼的標識,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在哪,就是當地村民找起來也要費上一番功夫。」

楊昌林月兌上的紅色背心,換上了已經有些發黃的白色短袖汗衫,他問道︰「你們是要找誰啊?」

「楊書記,我們要找的人叫曲文忠。」徐禎國回答道。

楊昌林抬起頭若有所思地看了眼徐禎國,然後他走到門後摘下了掛在門上的草帽。

他對徐禎國說道︰「你們的車就停在這吧,老曲家在六組,那地方的土道太窄,汽車無法通行,三輪摩托車也只能勉強通過。」

徐禎國和何禮跟在楊昌林身後走出村委會,經過汽車時徐禎國又讓林威下車跟著一起步行。

他們幾人繼續向東步行大概四百米,從一處不起眼的岔路沿著山坡繼續向上走,由于路途較遠,徐禎國和楊昌林在路上也就自然聊了起來。

通過交談徐禎國得知,楊昌林是在五年前從方山縣的工商部門下到清源村當的村支部書記,其首要任務就是做好月兌貧攻堅。

雖然現在的清源村仍未完全月兌貧,可相比以前已經好轉了許多。

清源金礦的重新利用,綠色生態旅游的積極推廣和最新的招商引資,都是在楊昌林的牽頭下積極促成的。

現如今的楊昌林皮膚黝黑,一身腱子肉,臉上的皺紋快要長到了發際線上,穿著也不甚講究。

可楊昌林自己卻說,他剛來的時候可是貨真價實的大個干淨白。

「上面的壓力和責任層層傳導到了我這,我又是最基層的芝麻官,我能傳導給誰呢?天天開會這村里人也不會听你的。咱們除了身體力行、率先垂範,領著他們開出一條路來也別無他法。總之就是一個字——干。」

徐禎國陪著笑了笑,政府的工作他不甚了解,只能轉而問起曲家的情況︰「曲文忠他們一家在清源村評價如何啊?」

楊昌林皺了皺眉說道︰「曲文忠他家可是怪得很那!我剛到清源村挨家入戶走訪的時候,就听說過曲家的情況。我听其他村民說過,這家的青壯年李東是入贅女婿。李東本是五組的村民,原來六組之間相處得非常融洽,可這人到了曲家後天天鬧得雞犬不寧,六組的村民也禍事不斷。」

「都是什麼禍事?」徐禎國邊走邊問道。

「所謂禍事都是人口相傳的,大到飛來橫禍、身患絕癥,小到女人生不出孩子,男人娶不到媳婦都能怪到老曲家身上。這曲文忠原本是本地有名的中醫大夫,因為這些流言蜚語一氣之下也不再出診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