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章 諸王虎視

右大司丞與雲星河聊了一些話,大致是讓雲星河注意。

雲星河雖然感覺模不著頭腦,但還是點頭接受。

他拱手向雲星河行禮,隨後離開。

兩人相互行禮,看著雲星河離開的背影,右大司丞嘆了口氣。

其實拋開身份本身不說,其實他很欣賞雲星河,性格卻是有些缺陷,但能力還是很強,尤其思維與他們極其不同。

說不好听叫離經叛道,不講規矩,說好听叫奇思妙想,難以預料。

但就是他這種性格,才具備威懾你。

你永遠不知道他這個時候是什麼性格,會不會突然給你掀桌子。

他這種性格有時候會很討厭。

可有時候,卻又是致命武器。

「哎,要多加小心呀。」右大司丞只能感嘆一句。

爭位之事,絕對是無比凶險。

「大司丞,其實不用憂心。」另一位司丞看出了他的心中所慮。

「怎麼,你有什麼高見?」

右大司丞看向身邊的那人。

此人很年輕,三四十歲的樣子,是一個儒生,眉清目秀,面容俊美。

他是南方某書院的一位天之驕子,幾年前被舉薦,這些年陸陸續續立下不少功勛,後面來到鎮妖司。

「雲候的事情,大司丞完全不比操心。」

「說說。」

右大司丞背負雙手,靜靜看著他。

年輕的司丞侃侃而談,氣度非凡,十分自信︰「如今太子高居大同,無論雲候究竟是什麼來歷,他毫無疑問都是太子那邊的人。」

「而且以太子的仁慈,若是順利登頂,以他的心性,必定不會多動殺戮。」

「且不說為人,太子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他怎會去傷害雲候呢?」

「其二,無非是晉王上位,以晉王其心胸氣魄,海乃百川,江海歸流,他是要做出一番大功績,開闢萬古之人。怎會去迫害雲候此般人才?」

「他上位後,必定會大赦天下,凝聚人心,以彰顯皇威浩蕩,新主之氣態。」

「以晉王胸懷,必定不會在意雲候,而且一定還會升官加職。」

「其一,雲候卻有實力才能,晉王不可能會看不到。」

「其二,從政治影響角度,殺了雲候,會惹來爭議。不殺雲候,反而任用,這豈不是在告訴世人,我連政治斗爭對手都能重用,委以重任,我的心魄,有誰能敵,天下豪杰,蓋世英驕,你們還在意什麼。」

「我不論出身,不論過往,只論才能!只要天下雄才,皆入壺中,若有為者,皆能一展所長。」

「晉王是要走出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他需要先驅。所以,他必定不會動雲候。」

「此二人上位,雲候,是絕對的安全。」

「至于蜀王,雍、涼三王,上位後,可能會為了自身的權利穩固,統治,消除不穩定因素。」

儒生司丞微微一笑,繼續說來︰

「但問題是,三王登臨的幾率不高。」

「雍王勇武有余,然短于謀略,雖有功績,鎮守一方足夠,而御天下甚遠。涼王機智不凡,靈敏過人,可好斷少謀,軟無主見,姐不足為慮。」

「蜀王文武皆備,才華驚人,暗于城府。但兩相而短,此梟四方,卻氣勢不足,有失帝王態。」

年輕的儒生氣質溫和,語氣從容不迫,吐字不急不慢,每一個細節都表現出足夠的自信。

雍王雖然勇冠三軍,擅長軍事戰爭,在戍邊有不小的功績,在邊疆部隊中有不小的威望。但頭腦方面不行,掌管一方足夠,凌駕天下遠遠不如。

涼王雖然很聰慧、敏銳,但想的太多,常常沒有自我的見解和主意,隨波逐流。這樣的人,根本不成火候。

蜀王是個能人,文武全才,無論是才華還是武略都不凡。

可也正是因為蜀王在文武方面都有驚人的天賦,但也正是這樣也限制了他,兩方都沒有建樹,武不如雍王,文不如涼王。且不談太子與晉王。

蜀王不是表面看的那般,他心中藏有城府,所圖不小,非常深沉,常人難以看透。

他的性格,若在盛世輔助至尊或在亂世稱霸一方足夠,也必定會留下光輝一筆。

但登位不合適,缺乏帝皇威勢。

「嘶,哈哈,哈哈,當局者迷,當局者迷!」右大司丞大笑。

他欣慰望著年輕的司丞,拍著他肩膀︰「被你這麼一說,我的心態瞬間好了不少。」

年輕司丞微微一笑。

雲星河作為鎮妖司人,他為鎮妖司大司丞,並且還是因為雲星河的原因升官。

從某種意義上,其實他就是雲黨。

就算他否認,可其他人,其他王也會這麼想。

那麼如此,他也無需解釋。自然也是希望雲星河能好。

只要雲星河得勢,那他也得勢,雲星河不好,他八成跟著倒霉。

要是雲星河能登頂……

他恐怕是從龍之臣,若雲星河處斬,他也逃不了淒慘的下場。

所以,他肯定是支持雲星河,甚至已經將自己歸為雲候派系。

「我見大司丞憂心日久,其實不用如此,一切皆不足為慮。」

右大司丞點頭︰「對呀對呀。」

「其實通過屬下分析,所以說,雲候其實已經是先天立于不敗。」

緊接著,大司丞便是一陣夸贊,年輕有為,足智多謀,洞察細節。

年輕人都是微笑。

「楊名,你說……雲候有機會嗎?」忽然,右大司丞凝眸,看向年輕儒生,眼神無比認真。

年輕人看著他的眼楮,有些沉默,並沒有第一時間說話。

隨後點點頭,語氣斬釘截鐵︰「有!」

接著,他又開始陳述雲星河的優點。

右大司丞越听越欣喜,最後信心倍增,仿佛眾王都是土雞瓦狗,隨手可擊破。

年輕儒生微微皺眉,有些話他沒有說出來。

看著大司丞猶豫很久。

官渡之前,郭嘉的十勝十敗論,也是如此。

實際上都是扯淡,撿好的說,說了一堆廢話。

但就是這種話,卻能夠加油鼓氣,提升信念,不讓士氣衰敗的作用。

畢竟若是你士氣都沒了,毫無斗志,哪還怎麼打。

眾王真是他嘴中所展現的那樣?

比如雍王,真的有他說的這麼不堪一擊?

當然不是,雍王雖然不善謀略,但不代表人家沒腦子,身邊沒有謀士參謀?沒有強大的智囊團?

他真的有楊名自己說的那麼好對付?當然不是。

況且人家勇武過人,尤其是在邊軍之中有極強的威望。

這是一個極為頭疼的皇子。

除此外,還有涼王。

涼王也是一個聰明的家伙,別人做啥,他跟著做啥。

比如雍王去平亂,他也跟著平亂,雖然功勛遠遠達不到雍王晉王那般耀眼。但也廣受好評。

蜀王韜光養晦,他也跟著韜光養晦,絕不冒頭。

這種行為,極大減少了他被針對和打擊。

別看他這種跟風,極為不齒,但卻很有成效。

因為前面的坑,都被別人踩了,他的容錯率極低。

諸多皇子,有能力的不計其數,可真正走到最後,玩到決賽局的就這麼幾位,可見他不一般。

況且人家盤踞雍涼多年,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身邊奇能異士,強大修行者,兵、法、儒等不計其數,獨霸一方,並且將領地打造的固若金湯。

再說蜀王。

這個就更難搞了,文武全才,盡管沒有什麼突出的功績。

但也從另一方面體現了他的可怕,因為他沒有短板。

而且城府驚人,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即便是朝夕相處的人。

你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你不知道他真實的情緒,你就無法知道他在意什麼,憎恨什麼,也就無法相癥針對。

在蜀地多年,蜀王勵精圖治,且數次平亂,百姓安居,故此在蜀地可是威名驚人。

更為恐怖的是他隱藏的太深了,誰也不知道他在蜀地多年,究竟發展到了一個什麼地步。

究竟網羅了多少修煉者,又有什麼縝密布局。

一切一切皆不得而知。

這話後,楊名自然是不能說的,否則右大司丞還不更得自閉。

本身他就因為雲星河要輸的問題,天天愁白頭。

「楊名,你是不是在安慰我?」

忽然,右大司丞猛地蹦出來這句話。

「啊?」

右大司丞眸子凝聚,他並非無慧之人。能混到今天,誰會傻。

只不過因為雲星河要面對眾多強敵時,他心態極度不穩,精神緊張。

而楊名的話,無疑是一劑強有力的鎮定仙丹,穩住了他的內心。

穩定後,他也瞬間反應過來,雲星河必敗。

如此,又陷入了死循環。

「當然不是,大司丞,雲候確實是很大機會。」楊名又開始做思想工作,給與他底氣與信心。

老實說,他並不認為雲星河有太大的機會。

當然,也並不是不可能,機會對比其他王,很小,可不是沒有。

尤其是當今聖皇態度不明,甚至有傾斜的意思。

況且,雲星河卻有君臨天下之資。

對于臣下來說,對于百姓來說,到底什麼是威加海內的氣概?

而大家為什麼喜歡雲星河,為什麼議論這麼濃郁。

是因為他的態度。

他在武東郡之事,京都眾人,很多人都知道。

包括縫皮案事件,眾人也都知道。

都展現出他不妥協,不與權貴威脅低頭,打擊到底的決心。

在武東郡時,不像城隍太守等人低頭,堅持執法,維護大隋尊嚴。

在京都時,不屈服與漢王以及鎮妖司大司丞、大理司少卿等等的武力恐嚇與刁難。

在南方時,真是不懼平南侯,維護律法。

龍川時,又能控制自己的沖動。

百姓生靈,從他身上看到了一些光明與正道。

看到了那種將來所展現的政策,以及對百姓的在意,而不是蔑視。

就是如此種種,雲星河給人一種大氣魄,大氣概的堅毅,能夠控制自我情緒。

至于西北狐妖之事,確實有欠考慮,可卻妥善解決此事,功大于過。

這種事也只有他能夠辦好。

相比于其他人束手束腳,猶猶豫豫,險些無法遏制此事。

而雲星河直接強硬解決。

這一點又能展現他的性格。

試問此般又有能力,對外強勢,對百姓平和,言行更是體驗出平等的至尊,又有誰不期待?

若非是時間態度,沒有足夠機會展示,即便是晉王也壓不住他的風頭。

雲星河的沖勁實在是太猛了。

只要再有十年,二十年,恐怕晉王的地位與名聲,都要遭受極大沖擊。

那到時候就是真正的三足鼎立。

可惜,時間不夠,等不到。

此外,雲星河盡管還有些不足,但未來可期。

當前而言。

他還手握兩大戰績,對于隱藏的涼王、蜀王來說,絕對耀眼。

雖然兩王隱藏實力,淡去光芒,由明轉暗,能夠避免許多針對與焦點,獲得安心發展,沒有後顧之憂。

可同樣,這也是他們的問題所在。

京都少有他們的傳聞,關注度不夠高,沒有足夠的戰績名聲,那麼他們的支持也會相對來說大幅度減少。

比如涼王,大多數都是人都以為雍涼王是指一人,而並非兩人。

顯然,蜀王也是知道這個問題所在。

所以準備完畢後,北來京都,開始造勢,重新立名。

按照涼王的性格,多半會等蜀王行為反饋,如果不錯,也會跟風,不日將入駐京都。

以涼王行為,絕對會這麼做。

他的要求便是,不求吃肉,只為喝湯。

不要看不起他這種策略,覺得他是跳梁小丑,狗皮膏藥。

被涼王以這種手法反殺的不計其數。

涼王就是以這種‘抄襲’,並超越原創的能力,逐漸成為巨頭,到如今尊位熱門之一。

造起名聲可不容易,從蜀王身上就能看出來。

而相比天然形式。

如今的討論聲,支持聲最大者,自然是雲星河。

尤其還有聖皇不明顯的「暗示」。

這些聯系在一起,還有不日後的修行盛會主持官,等等都足夠雲星河長期掛在熱搜榜了。

他是憑實力掛熱搜。

蜀王是花錢買水軍,買熱搜,制造話題。

小雲是自身攜帶關注。

借助于此,哪怕是根基不足,沒有幾王領地,也足以抗衡。

領地方面,是雲星河的弱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