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多多啊,你想要塊地方擺攤完全可以,這就不是個事,你到時候可以隨便挑」

說著,金貴話音一頓,「至于你說的采購回贈品問題,你也知道,咱們廟宇名氣越來越大,這個回禮關乎著河神廟的門面,說不好听點關乎河神爺的臉面,你家的水果質量品相如何?」

此時老張也開口附合,「多多,不是你金爺爺要求多,只是我們身為河神廟廟會管理人員,做人做事一定要對得起河神爺,萬一出了點問題,壞的可是河神廟的名頭,也是傷的河神爺,那樣的話我們誰都負責不起,我們關系歸關系,但是做事情還是要公事公辦。」

聞言,錢多多臉色有歉意跟感激之色,「謝謝金爺爺,張爺爺,我懂你們說的意思,你們能將我家的水果考慮進去,我已經很感激了。」

錢多多撓撓頭,看著二人,「金爺爺,張爺爺,我家種的水果最多的是金桔跟甜柿子。」

「嗯。」老張點點頭,「金桔跟甜柿子倒是不錯,這都是圖吉利的果子。」

另一邊,金貴也是點點頭,「確實,這種水果在這個季節都是好水果,多多,我記得你老家在觀瀾市是吧?」

錢多多進入河神廟當志願者今年已經是第二個年頭了,金貴等人對錢多多的事情也比較清楚。

原本錢多多的朋友是廟會工作人員之一,所以錢多多也經常來廟宇,這時間久了,逐漸地,錢多多也經常來廟里幫忙,做志願者。

錢多多很懂事,也很努力,金貴等人對其都非常喜愛,這孩子大學畢業于洛水市,畢業後就一直留在洛水市打工,慢慢地生活也有了起色,金貴等人對于錢多多還是非常喜歡的,除了錢多多偶爾會吹吹牛,但是在金貴等人看來,錢多多還是比較不錯的。

兩個年頭的時間里,金貴與老張等人也知曉了錢多多家中的一些情況。

他們老家在觀瀾市,是農村家庭,家里種了果園,主要作物就是水果,收入還算可以。

「嗯。」錢多多頷首,「金爺爺,我老家算是觀瀾市的,只是處于觀瀾市與另一個城市大同市的交會處,算起來我家是在大同市境內」

說著,錢多多滿臉都是苦澀,「金爺爺,你是不是已經知曉我為何要來這里尋求幫助了。」

「唉」金貴默默地嘆氣,正色道,「多多,你也別多想了,這些事情不是某個人能改變的。」

「嗯?」老張眉毛一挑,眼神來回看著錢多多與金貴,「你倆在說什麼?神神秘秘的?」

另一邊,身穿藍色古袍的李三靜靜地站在一邊,他注視著錢多多那苦澀的神情,下一刻眼中有璀璨的藍芒閃動。

釋迦法眼!

一雙藍色的眸子看向了錢多多,冥冥中的天機此刻被李三盡數看到。

「天災麼」

李三低語,他的雙眸盯著錢多多,眼中有明了之色。

這個青年是農村出身,父母是種植水果的果農,地處大同市地界,承包了大片的土地改造成了果園,種植各式各樣的水果。

可是今年觀瀾市北部一直到大同市地區,經年無雨,整個地區都出現了幾十年不遇的干旱天災,堪稱是天年。

「這倒不是大旱,離大旱還差一點」李三轉動目光,看向了遠方,目光穿透了層層空間。

他看到了一些畫面,還有常人看不到的東西。

李三不遠處,金貴聳了聳肩,「老張啊,我們可沒有神神秘秘,你平時最喜歡八卦,難道沒有看最近的新聞嗎?」

「現在都是刷手機短視頻,誰有工夫看電視啊。」老張努了努嘴,白了金貴一眼。

隨即老張臉色詫異,看著金貴,「難道錢多多家里那塊地區出了什麼大事情?」

金貴點點頭,嘆氣道,「多多家里,今年遭遇了幾十年不遇的干旱天氣,整年到現在都沒怎麼降雨。」

老張眉頭緊鎖,他知道干旱對于農村意味著什麼。

「多多,難怪你說話不像平時那麼敞亮,最近已經到了金桔跟甜柿子的收獲季節了吧?」老張開口道。

「是的,張爺爺,再過幾天就要開始采摘了。」

「唉」老張拍了拍錢多多的肩膀,出聲道,「多多,到時候采摘了我個人買一箱,不,買三箱,我拿去送朋友。」

老張此舉實則也是出于好心,他是盡自己所能來幫錢多多,這是他個人的錢。

老張家里也是農村出身,他懂得農民的不易,也懂得種地的諸多事情。

干旱天氣,這對于農村與農民來說,是最不好的事情,也是農民最不願意想的事情,甚至在村里大家聊天都不會提這個字眼,免得招來不幸。

干旱分五級,最頂級的就是五級干旱,名為大旱。

錢多多家中所處的位置,今年處于三級干旱,距離大旱還有一段距離,但也不容小覷。

這樣的情況下,土壤與土質都會因為水源的不足而產生問題,這直接導致種植出來的水果品相與口感出現問題,連產量也會大幅度下滑。

三級干旱在古代來說是非常不好的事情,但是現代隨著科技的進步,導致三級干旱下作物不會壞死,但也比較影響產量與口感還有長相。

而且即使是現在科技先進了,種植出來的東西品相不好,口感不好卻是實實在在的,這會導致錢多多父母今年一年都白干了,而且最終這些水果銷售不出,會爛到手里,血本無歸。

這種事情,對于一個農民來說無異于是災難。

農民的收入不像是城市工作者,都是辛辛苦苦到了收獲的季節才會有錢賺,但若是全部砸在手里,那打擊就太大了。

也有些人會看到這種干旱的情況建議人別種地了,去干干別的營生。

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難,一個農民突然間將手里的地都扔了,又能去做什麼呢?農民生而就在農村,很多人已經習慣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