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八章:河西走廊的重要性

底線?

呵。

底線就是用來打破的。

「一個匈奴人交換兩個漢人,這是我大漢的底線!」司匡冷冷的回應。

伊稚斜氣的臉色通紅,憤怒道:「爾等沒有誠意,那就別談了!」

「也罷,那就過幾日,讓車騎將軍領兵至上谷,用兵家的方式與爾等蠻夷商量吧!」司匡攤攤手,遺憾地嘆了口氣。

「你!」伊稚斜一時語塞,急得腿都麻了。

這次談判的目的本就是拖延漢人,干擾視線。

如果衛青真的領兵到了上谷,那麼單于庭針對漁陽的報復性侵略,很可能會功虧一簣。

穩住漢人!

這是左谷蠡王腦海中最後的念頭。

伊稚斜微微嘆息,妥協道:

「一換二就一換二!吾匈奴地廣人稀,子民必須返回草原。」

「痛快!敢問我漢人之民,何時可回?」

「進入草原的漢人分布分散,加之又涉及到數萬人,組織起來,估計需要半年時間。」

「本侯給你半年!半年後,我會安排人在雁門設置登記點,凡歸來之民,皆挨個登記,進入編戶齊民的大網,爾等蠻夷別想著耍花樣。」

「薩滿後裔說到做到!」伊稚斜挪動,把大腿釋放出來,嚷嚷,「我匈奴子民何時可以返回草原?」

「同樣半年!」司匡咧嘴一笑。

六輔渠的工程量並不是很大。

一萬名匈奴人,耗費半年時間,應當夠了。

如果不夠,大不了分批放人嘛,這就叫「貨款周期」。

半年高強度勞動,絕對會有老弱病殘支撐不住。到時候,把這群人淘汰,還能節約不少伙食費。

司匡這種做法是收到資本家行為的啟發。

按照慣例,打工者無論男女,三十五歲之後,都會出現中年危機。

按照優勝劣汰的原則,絕大多數打工者會被淘汰,同時,會有大量听話的實習生接管工作,替補上來。

修建溝渠的替補人員,就是下次出征帶回來的匈奴俘虜。

伊稚斜沉思一會兒道:「我方沒有異議,擬契約吧。」

「張安世!」

「諾!」

張安世提著毛筆,按照剛才的方法,把這第二條契約擬定完畢。

至此,開胃菜全部上完。

漢匈最關鍵的爭論:河套地區歸屬,將要開始。

河套地區,貫穿東西,屬于軍事要地。

炎黃時期,居于此地的犬戎族憑借獨特的地理條件,成為了炎黃族的勁敵。

漢書雲:「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

高辛氏為黃帝的曾孫,堯帝之父。

此後,犬戎越發壯大,最終在申侯協助下,竟攻破周之國都。

三代之後,東周亂世。

在此的義渠與秦國、魏國抗衡,還參與中原縱橫爭奪之戰。

河西之地重要性,可見一斑。

漢人一方,若想在與匈奴爭斗的過程中佔據上風,斷匈奴右臂,此地必不可少。

且,欲通西域,走出亞細亞,至歐羅巴境,需先收復河西走廊。

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大漢未來河西四郡,皆設置于此。

四郡定,南北切斷匈奴和羌人的聯系,東西加強了大漢與烏孫和天山以南諸農業國的聯盟。

且此舉還將河西地區由游牧區變為農業區,這就使我國原來連成一大片的游牧區,分割成了兩大片游牧區,即:

匈奴、東胡、烏桓、丁零、烏孫主導北方游牧區和西羌主導的西北至西方的游牧區。

此隔絕羌芮之目的,只有河套地區辦得到!

而此地對匈奴一方的重要性,不亞于蘇伊士運河對埃及的重要性,相當于匈奴帝國的第二心髒。

失去了這塊土地,匈奴不僅失去了肥沃的羊盆,還會失去進攻大漢的主導性地位。

正是有了這個地方,才可以威脅西域諸國,震懾西南羌地,三方夾擊,御漢人于漢土。

為何伊稚斜听聞烏孫給大漢提供良種馬的時候很震驚?

只因他在擔心佔領百年的河套地區出問題了!

哪怕左賢王部都丟了,河套地區也不能丟。

趁機偷了秦得來的交通要道,堅決不能缺失!

伊稚斜拿起盛滿了酒的樽,對司匡舉杯,

「稷下侯……關鍵地談判來了。」

司匡舉樽回禮,

「本侯不會讓步的!」

「本王亦如此!」

……

……

在二者談判之際,甘泉宮一處涼亭中,劉徹單獨設宴,宴請了一個特殊的客人。

亭子中央,觥籌交錯,酒樽踫撞聲此起彼伏。

劉徹開心的笑聲,回蕩在四周的林木中。

「九兄回長安有半個月了吧?待的可還習慣?」

「托陛下的福,這里絕大多數的場景都還是我記憶中的樣子。只是……父皇等熟悉的面孔不在了。」中山王劉勝放下酒樽,搖搖頭,感慨萬千,重重嘆息。

劉徹笑呵呵地飲下一杯酒,指著不遠處,道:

「朕還記得,就在那里,九兄與七兄一同捉弄三兄,最後被二兄逮到,狠狠地揍了一頓。」

「嗐,別提了。老二看著文質彬彬的,像性格溫和的毛詩學派,誰曾想,一動起手來,比公羊學派那群好戰分子還能打。」

劉勝被劉徹的聲音,勾引起往日的回憶,忿忿不平的抱怨,

「如果不是陛下聰明,喊父皇過來,吾和老七非得殘廢不可。听聞老二最近身體不太好,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朕已經派人去給二兄診療了,兄長不必擔心。」

「切,我才沒有擔心那個家伙呢。」劉勝悶悶地喝了一口酒,「與其想老二,還不如在家多生幾個孩子呢。」

生孩子……

劉徹突然想到了什麼,手僵住,嘴角抽了幾下。

「若是朕沒記錯,九兄已經有六十多個子女了吧?」

「嗯。父皇給為兄留下這麼大一片封地,每年的稅收雖然沒有陛下多,但也算是堪稱一個天文數字了。有條件干嘛不生呢?」

劉勝頓了頓,打量劉徹一眼,吧唧一下嘴,勸道:

「陛下,有空多去後宮轉轉。正所謂廣撒網,總有成功的時候。大漢的江山,還需要有人繼承呢。」

劉徹低下頭苦笑,「朕盡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