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七章:以工制工

鄭當時凝視姚糶與那池陽居士被拖下去的背影,不由得提綬帶,拽拽黑邊紅色官袍,擔憂發問,

「賢弟,將那二人交給廷尉,審訊前前後後,至少需要七天的時間,距離螟蟲之災爆發可不足一月了,這櫟陽範圍的曲轅犁的推廣,要如何進行?」

有三老阻攔,還真沒法強制實施。

這可關系到民心!

司匡拱手,嚴聲發問,「鄭公可派人將鬼火發生之地的尸首挖出來了?」

「周無憂那小子親自安排人執行,此刻應該都已挖出。」鄭當時沉吟片刻,回答道。

「既然三老以鬼神之說法阻之,那吾儕便借鬼神說法行之!」

司匡左手撫模著下顎道:

「只要想盡辦法,把神靈發怒之地藏匿了尸首的事情宣揚出去,再以冤魂不得洗怨而憤輔佐,最後配以曲轅犁發現冤魂尸首,解除怨念的大義故事,相信阻攔之力,很快就可消散。」

「當然,考慮到時間緊迫,匡認為,在消除阻力之前,鄭公應親自出面,作擔保人,協調任氏與櫟陽百姓的矛盾。」

鄭當時雙手插在袖內,與司匡對視道:

「如何擔保?」

「任氏之人可在?」

「在外面。」

「請讓其進來。」

鄭當時指著櫟陽署衙大門,高呼,「讓任氏族人進來,本官有事交代!」

士卒快速傳令。

不一會兒…

一個一米七左右,頭發盤著,用一根木頭扎起來,穿著一件嶄新褐色衣裳的青年人走了進來,彎腰行禮,

「草民任安,拜見大農令。」

鄭當時還未開口,司匡心髒砰砰砰,猛地一跳。

在《史記》原本內容地影響下,司匡亦對司馬遷的感情,存在莫名的情愫。

任安。

司馬遷為數不多的朋友!

「你是任安?」

「然!」任安將目光投向司匡,禮節周到,拱手,試探性問道:「公是?」

他可不會單純地認為司匡是個普通人。

能和鄭當時坐在一起,沒有兩千石,也得六百石以上。

「汝前不久不是在齊地嗎?吾听大母說,汝曾攜禮物數百,金銀若干拜訪本官故居。」

「原來是稷下侯,草民失禮了。」任安思維敏捷,拱手再拜,「得知令祖與令妹前往長安後,家族亦送來書信,準我回祖地討生活。」

司匡張大嘴巴,點了點頭,「原來你是任宣沖同族。」

任安沒有繼續接過話茬,低著頭,等待安排。

他借稷下侯出世,獲得改變貧苦生活的契機,內心深處,對司匡頗有好感。

然而,早年困苦無人照拂的痛苦經歷,讓任安又不想和任氏一族有的太近。

用之則給與好處,不用則晾在一旁。

這種家族,不值得效忠。

鄭當時咳嗽一聲,

「任安,汝來此,可能全權代表任氏?」

「大農令放心,安為任公子舍人。櫟陽之地家族處理之權,公子已盡數托付草民。」

「很好!」

鄭當時笑著拍拍手。

任氏還挺識相的,知道趕時間,沒有任何拖沓。

「賢弟,汝安排吧。為兄亦竭盡全力,配合汝行事。」

司匡點頭微笑感謝。

順勢從一旁書架抽出一卷嶄新的白棕色竹簡。

鋪好後,提筆蘸墨,問道:

「諸君可知櫟陽之地,民戶之數?」

任安愣住了,搖搖頭。

這種絕密數據,豈是他一個商賈舍人能打听到的?

反而是鄭當時陷入了沉思。

「本官記得,去歲櫟陽繳納丁稅者十八萬六千三百一十八人,再算上年齡不夠以及年齡已足者,大約有七萬戶吧。」

任安突然點點頭,「任少爺也估計曲轅犁的銷售量在七萬架左右。」

司匡右手捏筆揮動,犀利的目光凝聚在竹簡上,記錄數據。

「櫟陽之地人口眾多,畝數廣大,若不及時用曲轅犁耕耘,除去蟲卵,一旦八月爆發螟蟲之災,災難延伸之後,恐威脅帝城長安。」

「如今阻攔勢力,除櫟陽三老,恐存一些守舊者,當然,亦會有某些私人工匠。吾儕要做的,便是把這三股勢力徹底擰碎!」

「唰!」

筆走龍蛇。

私人工匠四個字落在竹簡上。

「鄭公,工匠這方面,希望大農署可以去同少府交涉。」

天下百工,受制于少府。

「這個好說,君直言吾要怎麼做?」

「以工制工!」司匡抬頭,目光錚然,「只要為工匠提供一份工作,阻攔自然不攻而破!」

鄭當時沉默幾秒鐘,「櫟陽之地工匠存數千人,大漢各地徭役趨于飽和,吾去哪里安排這麼多人?」

「 !」

司匡突然把毛筆排在案幾上,一字一頓,提醒,

「治河工程!」

在鄭當時遲疑之時,他接著補充道:

「吾為陛下設計治理黃河的龐大工程中,在櫟陽附近存在一個呼應型工程!陛下听從百官建議,派遣主爵都尉南下,而忽略了此工程!」

司匡邊說,邊從懷里拿出來一份地圖——一份貫穿大漢的水系地圖!

走到鄭當時身邊,鋪開,指著鄭國渠的位置,高聲,

「以此為基礎,在上游南岸開鑿六小渠,以輔助灌溉其所不能達到的高地。此工程一旦完成,可在關中塑造萬頃良田!」

「匡算過了,此工程需要工匠數千、徭役八千余,耗時一至二載,可成萬世之功!恰逢櫟陽部分工匠暗中反對曲轅犁,不如,令其皆去修渠!」

鄭當時的雙眼死死地盯著地圖。

雙拳緊握,一言不發。

「大農令只需把提議告知于少府,不出三日,少府卿便會給予回復!至于錢財……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供應天子,此地一旦形成,除農田之外,還可形成數千畝池澤,匡認為,不需要國庫出一分錢,資金,可全走少府!」

見鄭當時還在猶豫,司匡趁機再伏在其耳畔嘀咕,

「至于人力,匡從匈奴回來,可是俘虜了數千匈奴人。匈奴人掠我大漢幾十年,也該付出代價了。大農令聯合少府卿,同太常交涉成功後,讓這群人來櫟陽修溝渠,少府費用支出將大大減少,只管飯即可!」

讓俘虜修工程的效果,二戰結束後,北邊的老毛子已經拿鬼子體驗過了。

爽得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