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三章:朝堂攻伐

距離馮駒送稅金過了兩天,未央宮中再次詔開了朝會。

殿內,魚油巨燭「呼呼呼」的燃燒,將昏暗的承明殿照亮。

文武百官各坐其位,等待陛上,面色陰沉劉徹的安排。

一道冷聲劃過。

「大農令何在?」

鄭當時不敢怠慢,急忙起身,一路小跑,跑到中央。

拱手,作揖而拜,

「陛下,臣在。」

「螟蟲之災調查的怎麼樣了?」

「啟奏陛下,全國各地計吏統計之數據,已于三日前送于大農署。經過兩天時間,臣已經統計完畢。」

劉徹聲音一如既往地冰冷,在殿內回蕩。

「結果如何?」

「大漢全境,蟲卵數目異常之郡縣,多達八成。」

「呵!八成!」

劉徹笑了,笑得很冷。

他環視下方,詰問,「哪位愛卿可以告訴朕,如果蟲災爆發了,我大漢將會出現什麼後果?」

下方文武百官都低著頭,無一人應話。

鄭當時立刻伏在地上,聲線顫抖,回答道:「若是爆發,糧食幾乎絕產,糧食價格將會提升數倍,以至于,餓死之百姓,最少數萬戶。」

劉徹閉上眼楮,右手不斷地拍打右側的小扶手。

「啪!啪!啪!啪……」

低沉的聲音,回蕩著。

沒有人知曉這個喜怒無常的皇帝,心中究竟在想什麼。

良久,

陛上才響起一道聲音。

「應對之法,做好了嗎?」

「已經準備妥當。」鄭當時低頭回答,「但因涉及內容較為復雜,僅請大農署之力,恐無法完全實施。」

劉徹睜開眼楮,鋒利如刀的目光,惡狠狠地捅在下方百官身上。

在場所有人都有一種窒息感。

「需要哪些官署支持?」

「廷尉署、中尉署、太常署、少府。」

「合我大漢九卿五人之力,汝有多大的把握?」

鄭當時抬頭,瞪著充滿血絲雙眸,答曰:「九成!」

「好!」

劉徹猛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案幾。

突然站起來,

高聲,

「張歐!石建!王臧!何神!」

四道低沉聲音依次響起,

「卑臣在。」

「治理蟲災之時,爾等,需盡力配合大農署!不得有誤!」

「遵命!」

劉徹目光偏移,放在文官位置上。

「丞相呢?怎麼沒來?」

右內史番系起身拱手,

「陛下,丞相前幾日受了風寒,重病不起,無法前來。」

「太醫令,一會兒去幫丞相看一看。」

「諾!」

吩咐了一圈,劉徹重新坐了下來。

目光重新放在大殿中央有些孤苦無助的鄭當時身上。

「大農令,汝打算何時治理蟲災?朕需要一個準確的消息!」

「七月!」

「荒唐!」

劉徹氣的,眼珠子差點崩出來,急了,咆哮!

耍自己玩呢?

鄭當時磕了一個頭。

「陛下恕罪,此乃匡人之策也!其言,蟲災八月而至,七月,乃最佳時機。吾儕至于養精蓄銳,七月之時,全力而為即可。」

「匡人……」

听到熟悉的兩個字,劉徹的憤怒緩和了許多。

理順氣息,道:「卿以為,七月治理之決策,如何?」

「陛下,昔日,蕭規曹隨,何也?曹參自知不如蕭何。今日亦如此,臣自知在農業治理上的造詣不如此人,願隨之而行。」

劉徹沉默半晌,點點頭,「如此,那就七月執行,由汝全權負責!」

鄭當時伏在地上,「諾。」

劉徹瞟了一眼,「還有其他事情嗎?」

「有!請陛下允許在全國內推行專利之法。」

陛上的皇帝還沒開口,下方的張歐,率先發出了質疑。

「鄭當時,這不對吧?汝不是只要一道特殊物什的專利法嗎?怎麼忽然一下子要全國推行?汝可知法令需要嚴禁研究,不可輕頒的規矩?」

鄭當時直起身子,看著張歐,模了模鼻尖,嘿嘿一笑。

「廷尉卿,兩日前,汝所頒專利的賦稅已經到了,汝可知有多少金?」

「三十?」

「不對!」

「五十?」

「還不對!」

「總不能一百吧?」

「整整五百金!」鄭當時右手化掌,高高舉起,扭動腰肢,向全體官員瑟,「諸公,五百金,這還沒算上未來之稅收!僅僅專利分成,便是五百!若算上在未來兩載內的稅收,千金可有!此乃專利之利也!」

張歐臉色驟變,尖叫了,「這不可能!怎麼會這麼多。」

劉徹眼珠子成了血紅色,偷偷模模的舌忝了舌忝嘴角。

激動的,右手把坐下之榻表面的金色絲綢,都給扯破了。

文武百官也在嘰嘰喳喳的討論。

尤其是那群將軍,恨不得沖到中間,把鄭當時提起來,詢問具體情況。

如果是真的,不介意親上幾口。

不知有意還是無意,自從那個治理黃河的決策出現後,最近幾個月,邊境的軍費減少了許多。

明眼人都知道,錢被汲黯那老小子中途截胡去修理湖泊了。

知道又如何?

怎不能公然搶劫吧?

要是讓天下百姓知道了,還不得被噴死?

無奈,他們只能尋求大農署給力點,多賺點錢。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鄭當時竟然提出了新的賺錢之法。

說不激動是不可能的。

錢有了,軍費就有了。

剎那間,大漢武將們看向鄭當時的目光,柔和了許多,像是在注視一個終于長大成人的兒子似的。

鄭當時再拜曰,「陛下,行此法,刻不容緩!」

「臣附議!」李沮站出來,高呼!

程不識瞪著眼珠子,對文官群體揮了揮拳頭,然後站出來,大喊一聲,「臣亦附議!」

「臣附議!」

「陛下……」

一時間,十來名武將站了出來。

劉徹屏住呼吸,目光放在文官群體的前方。

「張歐!」

「在。」

「立刻早就可行性!朕五天之內,要看到一份奏章。」

「臣謹奉命。」

張歐退下後……鄭當時看時機差不多了,咳嗽一聲,

「陛下,臣還有一事請求。」

「說吧!」

「請陛下另尋他人做匡人之位,讓現有匡人,加入大農署,臣願以丞位相待!」

倏而,韓安國陰沉的聲音,響起來了,

「鄭當時,汝過分了!此乃吾管轄之人。」

當著自己的面挖牆腳,誰受得了?

鄭當時毫不在意,瞥了一眼,道:

「韓長孺,此人放在汝門下,實在是暴殄天物,還不如讓給我大農署,創萬萬錢之收。」

「荒謬!齊魯之地的貪污之事,還要靠他執行,豈能讓你帶走?」

「你另外找人不就行了,大不了,我從署衙里面,挑兩個合適的人,給你送過去。」

「滾蛋!」

韓安國面色扭曲,站起來,掄起拳頭,想揍人了。

「韓公息怒啊!」

「韓公冷靜。」

其身邊兩個官吏急忙拉住,生怕這個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做出什麼失禮的事情。

「爾等放開,今日吾要教訓教訓這個姓鄭的。」

「來啊!本官怕你?」

鄭當時早年以仗義行俠為樂事,打起架來,還沒怕過誰。

今日為了拉人才,他也算是豁出去了。

程不識向面色鐵青、看著熱鬧的劉徹行了一禮,急忙走過來勸阻。

「長孺,字莊(鄭當時字)都冷靜,別沖動。汝二人交好多年,別因為這麼一件事傷了和氣。」

鄭當時癟嘴,「交好多年還和我搶人!我呸!」

韓安國握緊拳頭,氣的瑟瑟發抖,不斷地重復,「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右內史番系看不下去了,起身,高呼,「二公,一六百石官吏有何好吵的呢?天下有才之人甚多,別傷了和氣。」

鄭當時呵呵一笑,「六百?誰說的六百?」

番系愣了,「之前的任命不是……」

一旁的韓安國哼了一聲,「數月前,陛下已將其提至秩比千石!若非汝為三輔之地官吏,汝與其相同,皆要在殿在恭候。」

番系的目光放在陛上,

「秩千石,未至長安?陛下,這不符合祖宗之法吧?」

太常王臧點頭認同,

「嗯,右內史所言甚是,陛下理應收回成命。這樣一來,既遵守祖訓,二公也能避免沖突。」

劉徹鐵青的臉色尚未緩和。

這是把矛盾推到自己這里來了。

可以啊。

幸好,還有那份奏折。

祖訓這招,沒用!

劉徹眯著眼楮,盯著番系,又看了看王臧。「兩位愛卿在質疑朕的察人能力?」

王臧拱手拜曰,「不敢!此乃太常職責所在,只是維護祖宗之法罷了。」

「好一個祖宗之法,那朕今日就論一論祖宗之法。」劉徹忽然笑了,拍拍手,「春陀。」

「陛下。」

劉徹從案幾上抓起一份帛書,丟了過去,

「把這個給他們念一念。」

春陀走了兩步,撿起帛書。

走到劉徹左側,目光迥然。

沉聲:

「臣匡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行年十歲,慈父見背,慈母追去。」

「大母田憫臣孤弱,躬親撫養。」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大母照顧,至于自立。」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唯有小妹,夙夜嘆息。」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而田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左右,未曾廢離。」

……

司匡為了不去長安,費勁了心思,更改刪減了陳情表。

……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三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匡今年一十又七,祖母今年六十又八,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

劉徹閉著眼楮,听著春陀熟悉的腔調。

慢悠悠的點著頭,再次品味著這篇讓他記憶猶新的文章。

最後一部分的「生當隕首,死當結草」更是讓瞳孔拍案叫絕。

讀完那日,劉徹深有感觸,甚至產生了共鳴。

為此,他還專門去了一趟長信宮,拜訪了一下母後。

多麼好的文章啊。

孝。

對大漢而言,確實重要。

如果在大漢境內推行孝道……百姓會安穩的多。

適合統治,必須支持。

春陀念完,退回原位置,躬身,閉言。

劉徹睜開眼楮,眨了眨,

「此文如何?」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皆面露羞愧之色。

齊呼,

「臣等不敢妄加評論。」

「呵!」劉徹搖搖頭,譏諷一笑。

起身,猛甩龍袍。

高聲,

「昔年惠帝為了孝,奉命娶外甥女為妻。」

「昔年,先帝為了孝,政令每每問于太皇太後,听其意見。」

「昔年,朕為恪守孝之祖訓,听命于太皇太後,五年未曾用儒。」

「朕以為,其因孝不至,乃大義!」

「太常卿有何高見。」

王臧苦笑,拱手,請罪,「陛下聖明。」

「右內史?」

番系伏首,拜曰「臣自愧不如。」

「其他人呢?」

百官再次齊呼,「陛下萬年!」

「哼!」

劉徹瞥了一眼下方。

「匡人之職不會變!鄭當時,汝若有想法,就去問問本人。朕不介意其仿照太尉兼任丞相之法,兼任兩職!」

說完。

他懶得廢話了,面色陰冷,直接走下陛,快速離開大殿。

春陀的聲音在後面響起,「退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