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七章:何謂俠?

孔武直起身來,豪邁一笑,也不顧身上的箭傷,猛地一揮手,「上馬!走!」

司匡走到馬前,拽著韁繩,正欲上馬,忽然,一件事從腦海中劃過。

急忙扭頭,詢問:「孔公,這些尸體要怎麼辦?」

孔武依依不舍地望了望尸體,重重一嘆,語氣沉重,「放心吧!回到稷下之後,會有專人前來討要諸位師弟的尸首。雖此地有阻殺儒生的膽子,但,絕無膽子毀壞儒生尸體!我儒家,絕不是放在砧板等著宰割的魚肉!」

「那小弟就放心了。」司匡點了點頭,縱身上馬。

其他儒生,也紛紛上馬。

司匡在前,孔武在後,二人依舊坐在同一匹馬上。

這位孔子的十世孫環視一圈。

確保沒有遺漏之後。

大喝:「諸生,吾等直奔稷下、商量復仇之事!」

「諾!」

「駕!」

「啪!」鞭子輕輕抽打馬的。

「駕!駕!」

他們從側翼迂回,向稷下撤離。

……

一游俠匆匆來報,「王公!司公已撤,」

王孟渾身浴血,面無表情,輕輕揮劍,砍翻周圍兩名士卒。

他趁機望了望司匡的背影。

咧嘴一笑。

手中佩劍快速舞動,又有兩名士卒倒在他的利刃之下。

他扭頭,用凶狠的目光瞪了廣放、高倏一眼。

舉劍,高呼,「諸兄弟,司公已安,撤!」

「王公有令,撤!」

「撤!」

「撤退!」

倏而,所有游俠紛紛右手持劍,左手控制韁繩。

掉頭。

原路返回。

「駕!駕!」

「嘎達!嘎達!嘎達……」勝利的馬蹄聲響徹四野。

……

混戰之處。

一名游俠殺出一條血路,沖了進來,對著正在酣戰的韓毋闢大呼,「韓公,司公已先行,王公已來!」

「知道了!」

韓毋闢咬牙,一用力,將凶猛的攻勢擋住後,急忙後撤,拉開距離。

他順勢砍翻周圍兩個企圖偷襲的人。

瞪著田冰,冷聲道:「後生,田仲威名,盡辱汝手!今日,我先放你一馬,來日,必定為兩位大俠,清理門戶!」

「呼!」田冰臉色憋得通紅,喘著粗氣,甩了甩發麻的虎口,輕蔑說道:「老匹夫,勝負未分,竟想撤退?真是有辱大俠之名!」

「只要能保證忠義之士安然無恙,俠字之名,不要也罷!」韓毋闢大笑,調轉馬頭,「兄弟們,撤,追上王公!讓吾等見識一下一己之力壓制諸子百家的忠義之士!」

「喔噢~~」

「噢!!」

活著的游俠像是瘋子,笑的臉部肌肉都變形了。

他們同王孟所率之俠撤退時一樣。

右手持劍,左手控馬。

從水泄不通中,揮舞著利刃,殺出一條血路。

「駕!」

韓毋闢一馬當先,沖了出去。

後續游俠紛紛跟上。

幸存的「歪瓜裂棗」,望著游俠離去的背影,拿著武器,聚攏過來。

其中,一個拿著菜刀的男人,抻著頭,小心翼翼地問道:「田公,是否繼續追?」

「追?」田冰握著拳頭,臉色陰沉,「你追得上嗎?」

「那現在……」

「打掃戰場!去高公那里匯合!」

「諾!」

……

未時將至

高密通往臨淄的馳道旁。

司匡等人,倚著樹,暫時休息。

他們馬上疾馳一個多時辰了,早就出了魯山鄉的範圍。

剛坐下沒多久,一大群渾身帶傷的游俠,騎著馬到了。

「吁!!」

王孟下馬,韁繩遞給陸子河。

迫不及待地拉著韓毋闢,向司匡走來。

還沒到,他就興奮地指著,介紹,「韓公,此人便是小弟所說的忠義之士!」

「呃呃呃……」

司匡蒙圈了。

急匆匆地站起來,對著兩個人拱手。

韓毋闢滿面笑容。

走上前,用手用力拍了拍司匡的肩膀。

聲音朗朗,「為解鄰里危難,竟敢一己之力,挑戰諸子百家!大丈夫當如是啦!」

「敢問二位是?」

「符離——王孟。」

「梁——韓毋闢。」

司匡倒吸一口涼氣,大腦閃過一道記憶。

這兩個人,是游俠列傳記載的大俠!

前者,縱橫江淮。

後者,震驚梁地。

急忙再拜,「晚輩司匡,見過王公、韓公!諸公相救之恩,沒齒難忘!」

「無需多禮!」

王孟笑著,與孔武互相一拜之後,拉著司匡,重新坐下。

韓毋闢亦如此。

幾個人圍在一塊。

滿滿的劫後余生歡樂感。

韓毋闢忍不住,再次打量司匡。

他吧唧一下嘴,低著頭,惋惜嘆氣,「惜乎!當日諸子百家敗狀,沒能親眼一見!」

一旁,孔武有感而慨,「是啊,吾亦深感遺憾。」

司匡微微一笑,安慰,「二公雖然當日未至,但今日能不畏權貴,與貪官污吏相搏,也算得上一段佳話了。」

「這算什麼?」孔武委屈巴巴得,「當日,公在稷下門口,以新文體,橫掃小說家。」

說了這些,他還不滿意,特別地強調著。

「新文體!那可是新文體啊!」

「雖其表述類似詩經,但又非詩經!」

「孔父整理之後的詩經,幾乎都有一共性:四言為主,兼有雜言,以重章疊句,抒發內心之感。」

「而听聞司公所做之文,以獨特七言,特殊韻味,概括上古三代之事!」

孔武說至口干舌燥,終于悲鳴,「未能一聞,實屬遺憾!」

韓毋闢推了推得意洋洋的王孟,嘿嘿一笑。

眼珠子「骨碌」一轉,計上心來。

他對著孔武揮了揮手,「哎,孔公毋急!吾有一法!」

「請賜教!」

「讓司公再吟誦一次不就行了?」

「好主意!」

司匡咽了口唾沫,「呃呃呃呃呃呃……」

瞅著這幾個對自己「虎視眈眈」的人,下意識向後一退。

孔武目光炯炯,那兩顆黑色的大眼楮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他拱手,聲音朗朗,「司公,請將那日所誦,再誦一遍吧!」

王孟與韓毋闢對視一眼,二人笑容可掬。

同時拱手,「司公,有勞了!」

霎時,周圍的人紛紛圍了上來。

游俠、儒生,擠在一起,坐在一塊,傷口像不痛了似的。

他們也想听一听擊敗小說家的文章。

平生能一聞,死而無憾!

見圍上來的人越來越多。

司匡站了起來。

整理好衣冠,對周圍人作揖而拜。

「今日多謝諸公慷慨相救,日後若是用的上司某,盡管開口!」

「司公客氣了!」

「是啊!」

「能見司公一面,吾等無憾矣!」

司匡笑容不減,對眾人揮了揮手。

隨後,用慷鏘有力的聲音,高呼,「听聞諸公想再听一次鄙人當日所誦,鄙人以為,此事,不合時宜!」

不合時宜?

所有人愣住了。

圍觀的儒生、游俠。

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了。

剛才不是還說:用的上,盡管開口嗎?

你擱這放屁呢。

放出來就不用負責的那種。

他們開始互相嘰嘰喳喳,低頭接耳交流著。

衡胡嘴角瘋狂抽搐。

這位老大想干什麼?

人家冒死相救,你可別玩這一套。

「咳咳咳。」王孟見架勢不好,急忙站起來,對跟著來的游俠拜了一拜,又看著司匡,賠禮,「是我等唐突了。古之學者,文章往往乃不傳之秘,司公所作,理應如此。」

韓毋闢低著頭,臉色有些陰沉,咬了咬嘴唇,長出一口氣,「呼!是我之過!」

「唰!」

他耷拉著臉,覺得王孟看錯人了。

這一趟,白白來了!

白白若是這麼多弟兄!

他越想越不爽,猛地站了起來,對司匡、孔武等人拱手。

「我突然想起來,梁地還有一些事,需要趕回去,恕不奉陪了。」

伴隨著他的話,游俠們都「嘩啦啦」的站了起來,準備離開。

司匡感受著瞪著自己的憤怒目光。

心髒 地提起來了。

等等。

這是個誤會。

「韓公且慢!」

「何事?」

「吾聞之,古之俠者,分為兩種!」

「哦?」韓毋闢轉身,眯著眼楮,「哪兩種?」

「敢問韓公,何謂俠?」

問題一出。

四座皆沉默了。

韓毋闢心中的不爽暫且壓制住,他開始低著頭,思考這個問題。

儒生們,也交頭接耳,思考著。

王孟沉吟半晌,道:「自由仗義,便是俠!」

韓毋闢點點頭,贊同,「王公所言甚對!」

「非也!」司匡搖了搖頭。

韓毋闢眼楮眯的越來越厲害,都快成一條直線了,左手按在腰間,「那什麼是俠?」

「諸位請听吾言!」司匡淡淡一笑,高呼,「吾心中之俠,有文章一篇,請諸君鑒之!」

重新思考的王孟,忽然瞪大了眼楮。

難道!

他似乎明白剛才的不合時宜這四個字的含義了。

這是要誦讀一首為游俠所撰的詩?

韓毋闢雙眸熠熠閃爍,似乎也明白了。

呼吸變得急促,「願聞!」

司匡閉上眼楮,開始背誦一首將俠客描繪至巔峰的詩。

嘴唇輕啟,聲音高昂,告訴眾人。

「此文,名《俠客行》!」

「果然!」王孟激動的揮了揮拳頭。

韓毋闢微微失神,身體顫抖。

周圍的游俠,都屏住了呼吸,不敢說話,生怕打擾。

之前,一首壓小說家。

如今,應該差不了多少吧?

在他們心急如焚的時候。

一股蕭瑟的氛圍忽然彌漫全場。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月兌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千古《德》、《道》經。」

念完。

司匡對著韓毋闢、王孟,分別拜了一拜,「小俠者,游走于官宦之家,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信義為先。」

王孟神色焦灼,迫不及待地追問:「那大俠何為?」

司匡眼中爆射出一道精光。聲音不減。

「大俠者,游走于百姓之間,救助百姓,幫助民眾,伸張正義!」

「吾听聞……」

「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

「轟!」

八字一出,猶如天雷滾滾,直接炸了。

儒生還好,雖然感受頗深,但,他們終究是儒。

而游俠可不是那樣。

幾十個人。

呆呆地站在原地。

面面相覷。

為國為民?

俠之大者!

這幾個字對于游俠,不亞于大學之道的精髓對于儒家。

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天下共聞!

司匡用信陵君救趙之事,作為俠客之風!

今日,他們所作所為,豈不是與這件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他們沒有竊符,但是,卻甘願為忠義之人赴死,也算是有信陵門客之風了。

待這篇文章傳揚天下,被游俠口口相傳之後,今日營救之事,想必也會記入史書吧?

日後,若是有人問起這件事來,他們也有談論的資本了。

當時候,只需要說出一句「當日營救司公者,有我一席!」

絕對會被羨慕的目光注視!

甚至,在這層光環的加持俠,無論走到哪里,都會被天下游俠禮待!

不能成為鎮壓一方的大俠,成為名震鄉里的小俠也好。

王孟激動的熱淚盈眶,「哈哈哈,原來這就是大俠之道啊。哈哈哈哈……」

他舉起雙手,觸模蒼穹,仰天大笑,「如此看來,今日之前,我枉為大俠!」

韓毋闢也老淚縱橫。

臉上的皺紋,都被眼淚打濕了,沒想到老年之後,竟能明大俠之道。

他哽咽著,「司公,請受我一拜!」

在他之後,所有的游俠,皆跟隨著作揖。

「司公!請受我等一拜!」

衡胡坐在一旁,見到這一幕,低聲感嘆,「厲害!」

孔武臉色凝重,應和,「是啊,短短一文,便收盡天下游俠之心!古往今來,有幾人能做到這件事?」

作為孔氏一族的嫡長子,他的大局觀還是很強的。

這首《俠客行》,足以引起天下游俠的共鳴。

恐怕,傳揚出去之後,願意為司匡赴死的人,將會成倍增加。

日後,再踫上今日之事,恐怕都不需要儒家出手。

天下游俠,何其多也?

孔武附在衡胡耳邊,叮囑,「師弟,到達稷下之後,務必善待司公家人!哪怕不能拉其進入儒家,也一定不能交惡!」

「諾!」

二人談話之際,司匡把王孟、韓毋闢分別扶了起來。

隨後,對眾多游俠拱手還禮,「諸公請起!」

韓毋闢擦干激動的眼淚,「王公,今日我游俠終于明白大俠之道!應當有所作為了!」

「嗯!」王孟用力點頭,「司公,吾等立刻啟程,趕往稷下,待公安全,我們需立刻返回各自籍貫,宣誦大俠之道!」

孔武站起來,笑著說道:「早點到達稷下也好,以防追兵到來。」

司匡同意了,「那吾等啟程吧!」

「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