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八章 漢單于劉淵

夜色下,兩人安靜的在校園內漫步。

對林靜靜來說,就這樣走著,其實就足夠了,微風輕輕吹過他們的臉頰,風的味道是很舒服的。他們的心頭仿佛有什麼在跳動著,有些不安,又有些激動。陳艾有些奇怪,他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他不知道這是什麼,可是他卻很享受。

「你不在的時候,我就一個人去圖書館,可是有很多東西看不懂,想要問你,又怕打擾到你。」

「你的位置,我也一直都給你留著,教室里的位置也是」

一直都是林靜靜在說話,陳艾只是听著。林靜靜越說越激動,不知為什麼,她就是很想哭,兩人在校園內轉了好幾圈,卻總是走不夠,就在這時,陳艾忽然伸出手來,拉住了林靜靜的手。林靜靜一愣,從手心里傳來的溫暖讓她瞬間死機。

她驚訝的看向了一旁的陳艾。

陳艾並沒有表現出什麼來,只是牽著林靜靜的手,雙眼茫然的看著周圍。直到林靜靜也開始用力的握住他的手,他才意識到了什麼,低著頭,看著自己的手

次日,來到了教室里的陳艾猶如一個凱旋的英雄,被同學們圍在中間。

「陳艾?你回來了?」

「埃及怎麼樣啊?」

「有沒有帶什麼紀念品啊?」

陳艾並沒有帶來任何紀念品,只是帶回來了幾本書,不過,班里同學應該是看不懂的,因為那幾本書都是用阿語寫成的。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對陳艾也是關愛有加,可是陳艾的課堂體驗卻並不好,在經歷了大一的積累期後,在大二,陳艾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真的不多。他看過的書太多了,教材也是翻來覆去的看,而老師們講述課程,是要讓全班同學都能理解。

對陳艾來說,這些知識太過簡單,甚至他都可以為老師查缺補漏,可老師又不能因為他一個人的原因而提高課程的難度。老師們不是不會,是不能去講而已,學生們還都沒有達到這個高度,講了他們也听不懂啊。學習是要層層漸進的,雖然陳艾漸進的速度快了一點點。

他便在課堂上看了其他的書,老師講述的內容他也在听,偶爾老師叫他來解釋,回答問題的時候,他也能回答出來,雖然他講的一些東西對他的同學而言有些太超過。很多老師都察覺到了這個問題,因此,也就默認了陳艾在他們課上看其他書的行為。

他掌握的已經足夠全面了,不需要再讓他听這些基礎的講解了。

從前陳教授和劉教授還用開小灶的辦法來提升陳艾,可如今,這小灶也有些開不下去了,陳艾這廝的進步太大,陳教授和劉教授都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教給他的了,他們幾十年的知識,就這樣被陳艾吸走了,而他看起來還能接受更多的東西。

雖然陳艾很平淡,可課堂卻非常的活躍,因為中國古代史的課程來到了魏晉最火熱的時期。男同學們不是一般的激動。在這里,就不得不提羅貫中在推廣古代歷史方面的巨大貢獻了,一本三國演義,愣是將一個時代硬生生刻入到全東亞男孩們的心里。

當然,還要包括一些女孩,人數雖然不多,可是對這個時代的痴迷程度卻並不比男孩少。

無論是在中國,或者是在鄰國日本,或者韓國,乃至越南,三國演義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在日本,這些人就好像中了三國演義的毒,對了,三國演義在日本的名字就是三國志,看得出,日本人似乎不太認識陳壽,也不知道正史與演繹的區別。

當然,課堂上老師當然不會去說什麼那些精彩的大亂斗,第一節就是魏國對北方地區的重建,說著曹操對華夏北方的巨大貢獻。歷史的定義,不會狹隘的談論一個人的好壞,客觀的看待他的作為,然後給與他一個定義,功大于過,還是過大于功。

在談論曹操的時候,老師會說起他進行的屠城,也會說起他頒發的較輕的田租戶調令。

魏晉時期所要的課程還是挺多的,當初陳艾離開之前他們就在上,如今還沒有結束,晉朝通常被認為是一個無能王朝,這大概與他的各種制度有關,在土地上他們使用的佔田地,在官選制度上使用九品中正制,再加一個五等爵制。

大多時候,王朝的建立者都不會是一個昏君,每個王朝的建立者都是人杰,司馬炎在前期的表現也勉強能算得上人杰,也的確讓晉朝出現過短暫的繁榮。可是,這哥們腐化的速度太快,身為皇帝,居然帶頭搞不良風氣,奢靡成風。

他不再處置政務,天天吃喝玩樂,後宮嬪妃的數量達到一萬,大族們跟皇帝比誰過的更奢侈,皇帝一頓飯要用一萬錢,大族一頓飯就用三萬。有人用米糖洗鍋,有人用白蠟當柴互相攀比,越來越夸張。

當有人告訴將大臣之間的攀比告訴皇帝的時候,司馬炎大怒,你們攀比怎麼能不叫朕呢?然後這位就開始參與到攀比的行列里,帶頭沖鋒。

大臣傅咸上疏說︰「奢侈之費,甚于天災。」

司馬炎覺得他很有道理,然後就沒有去管。

想想曹操時期對糧食的重視,再看看此刻的局勢,真的是很能讓人反思的,除了奢靡之外,晉朝的大臣們還曾公開搶劫,殺人,肆意妄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制止他們。

很快,就爆發了八王之亂,邊境的刺史們帶著烏桓,鮮卑人的軍隊攻進中原,殘害百姓這也給未來留下了一個伏筆。晉朝的王公貴族們忙著攀比,忙著內斗,完全不理會底層的百姓,各地發生災害,也沒有人去管,這甚至都比不上元朝。

元朝前中期起碼還特麼懂得賑災!

晉朝的流民數量達到了三十萬戶,這還是正史上記載的部分,佔當時全國戶口的十二分之一。從301年開始,晉朝的流民起義就沒有停過,李特起義,張昌起義,王如起義等等。

除了起義的流民之外,還有其他民族的起義。我們知道,漢朝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漢朝就很重視對這些其他民族的控制,用來補充邊境的勞動力,加強軍事實力,從漢初到漢末,漢朝軍隊里都有其他民族的身影。

在魏晉時期,這些民族逐漸開始南下,在各族內遷之後,他們與漢人雜居,開始過定居的農業生活。其實這樣的遷徙在兩漢時期就有了,不過當時的統治者沒有晉這幫人這麼能搞事,而且他們人數也不多,可以進行控制,在晉朝,他們便失控了。

這些內遷的民族漢化程度是非常高的比如劉淵,這位是匈奴人,幼年開始學習史書和孫子兵法,他造反登基後,他的國號,居然是特麼的漢。

匈奴漢也是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