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一章 夢想

陳艾坐在圖書館里,面前擺放著很多書籍。

說實話,圖書館里的大一新生總是不多。也就臨近考試的時候,這里才會坐滿人,在其余時候,在這里攻讀的都是些準備考研的學生。

比起冷清的圖書館,校外的娛樂場所里反倒是人滿為患。

曾有學生懷著迷茫的心,也懷著崇高的理想來到學府,可是這理想到最後,也不知道被丟棄到了哪里,昏昏碌碌的熬過了四年,捧著用四年換來的文憑找到一個可以再昏昏碌碌熬上幾十年的工作,直到退休。

中學時期那些對未來高談闊論,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希望的孩子們,在大學里反而安靜了下來,也說不此清到底是因為什麼,反正原來的那些理想和願望都變得很可笑。

老王在中學的時候很羨慕那些戰士,想要去當兵,來到大學里,反而開始遲疑,原來是一些學長勸說他放棄這樣的想法,如今工作競爭越來越強,你還想要晚畢業兩年?別想那些了,安心熬吧,熬完這幾年,找個收入高一點的崗位,等著退休。

一群還沒有進入社會的年輕人,腦海里卻已經開始想著退休,這是何其可笑的事情啊。

老張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要考研,想成為了一個歷史學的學者,可是,他也放棄了,他不再跟著陳艾前往圖書館,家里出了那些事,他只想早點畢業,多掙點錢,減輕家里的壓力。至于理想什麼的,在家庭面前,似乎變得一文不值。

而堅持理想在此刻變成了一個自私的事情。

老艾一直以來,都有一個作家的夢,可是,他始終都在搖擺著,沒有一個決心,他喜歡創作,可又不喜歡被捆綁在電腦面前,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似乎選錯了理想?

陳艾是他們之中唯一沒有夢想,沒有志氣的,他沒有任何的願望,沒想過要成為知名的學者,也沒想過要掙很多的錢,他因為喜歡歷史來到這里,因為喜歡歷史而待在這里,將來,或許也會因為喜歡歷史而選擇一門相關的工作,只是被動的接受著,對未來沒有任何的打算。

可陳艾又是他們之中活得最開心,最愜意的一個,每天都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盡管忙碌,卻很充足。

如此看來,夢想這個詞,也未必是那麼的美好,比起那些沒有能去完成的夢想,還是沒有夢想更好一些。

陳艾如今的生活是非常忙碌的,除卻每天的課程,他不定時的還要接受劉教授和陳教授的專業培養,兩位教授給他開了小灶。陳艾對歷史文獻學分類的想法,刺激到了劉尋教授,陳艾只要能將一點點的心思用在文獻學上,就一定能在文獻學領域做出巨大的貢獻!

中國的歷史學,文獻是向來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中國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對文獻收集整理的習慣,舉個簡單的例子,孔子就可以說是一個文獻學的大師,因為他也對古文獻進行了收集和整理。就是因為中國的文獻整理工作出現的太早,故而流派也非常的多。

同一個文獻,在不同學者手里,往往被整理成不同的樣子。

有的名稱相同,內部講解截然不同,有的名稱不同,內容卻一模一樣。

有的講述著專科性知識,卻忽然要開個單章來講一下目錄學,版本學,史源學的內容,有的講著古代歷史學文獻,卻忽然講起了詞匯,語法,古漢語等文學領域的東西,有的本來想要解釋某文獻的內容,卻忽然開始講述編篡學的內容。

主次不明,喧賓奪主,格外混亂。

自從進入新世紀之後,中國的歷史文獻學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得到發展,而隔壁的中文學科領域的文字學,音律學,辭書學等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因為人家有詳細的分類,做翻譯就是翻譯,做解釋就是做解釋,不會像歷史文獻這樣眾說紛紜,什麼都想要講,卻什麼都沒有能搞明白。

歷史學是一個極大的概念,尤其是在文獻學上,與中文學科有交雜覆蓋是很正常的,但是在發展之中輸給他們,實在是不應該,劉教授半輩子都在研究文獻學,分類這件事,乃是老生常談。

早在十幾年前,就有學者開始專門對文獻學領域進行分類分級,可是,這都是當初那些德高望重的學者們所意識到的問題,陳艾能提出來,劉教授是非常激動的,本科階段就能看出問題,那等他成長起來的話,是否就能解決掉這些問題呢?

他專門抽出時間來,不怕麻煩,全力的培養陳艾,原因就是這麼簡單,他真的太希望文獻學能取得更大的進步了。

在他之後,不再帶課的陳教授也開始給陳艾開小灶,比起劉教授的文獻學,陳教授的古文明就更慘了,跟文獻學源遠流長不同,中國古代對古文明的研究僅限在自身,在列強們進行殖民,在殖民地進行考古工作,研究古文明的時候,中國正好在經歷一段屈辱的歷史。

而因為西方史學與中國史學的不同,對古文明的研究起步又比較晚,導致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較少,當然,在自身領域,還是有很杰出的成果,不過,這成果都是人家中古史的近些年來,社科院考古所常常在外,在中亞,西亞等地區進行考察工作,這算是唯一的好消息。

陳教授知道陳艾經來肯定要從事考古工作,他只是希望,陳艾能在進行考古學研究的時候,對古文明研究也做出一些貢獻,這並不沖突。

兩位教授私下里開小灶的事情,大多數人都是不知道,王院在不久之後發現了這件事,只是,他也沒有揭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王院非常的理解他們,這年頭,願意選擇歷史學的孩子是越來越少,願意安心搞歷史科研的就更少了,每當他們發現了一些有天賦的孩子,詢問他是否有意向繼續攻讀的時候,這些孩子們總是會瞪大了雙眼問道︰「能掙多少錢?收入高不高?工作環境怎麼樣?事情多不多?」

還能怎麼說呢,收入並不高,環境相當惡劣,事情非常繁瑣,整日灰頭土臉的,跟在建築工地干小工差不多?

就是那些研究生,也並非是因為自己的愛好而來到這里不從心里熱愛歷史的人,是干不好這份工作的。

陳艾真的開始朝著人肉計算機的方向來發展,他讀的書越來越多,接觸到的領域和知識也越來越多,宿舍里那幾個人,在歷史領域是問不倒他了,除非就是故意為難他,問一些非洲啊,美洲等方面的歷史。

陳艾坐在宿舍里,開始書寫自己的文獻學分類計劃,張平剛剛睡醒,揉了揉額頭,疲憊的走下了床,隨即,他就站在陳艾的身後,認真的看著他寫的那些東西。

有的他能看懂,有的他也看不懂。

陳艾放下了手中的筆,當他轉過頭來的時候,張平就站在一旁,滿臉的淚痕。

「你怎麼了?」

「沒事。」

「你要努力,要堅持下去啊302,怎麼也要出一個真正的學者啊。」

「加油!」

張平重重的拍了一下陳艾的肩膀,帶著衣服,急匆匆的逃離了宿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