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九章 留中

建鄴東城鐵爐巷四福茶樓,戰爭的陰雲遠沒有到消散的時候,午後茶樓里也聚集大量關注時事發生的人,在此喝茶、交流各種小道消息。

二樓更是人聲鼎沸,甚至還出現爭執。

「淅川知縣余漣、縣丞周鯉等真是大賊——你們想想看,這些年餓死多少人,多少人走投無路,鋌而走險,洞庭湖匪寇又肆虐地方多少年才最終招撫剿平?單單就他們數人就貪沒四百萬斤官糧,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朝廷竟然流充了事,如何對得住那些餓死道側的饑民?」

「嗤——幼稚。你也知道余漣、周鯉所犯之罪,抄家滅族都不足惜,但朝廷為何還要手下留情,這其中緣故你可有曾想過?當真以為當今聖上昏聵,竟然會對三五有害社稷的蛀蟲手下留情?」

「不是朝廷昏聵,這里面又是何緣故?你遮遮掩掩、陰陽怪氣,卻不說清楚,???????????????叫天下人如何著想?」

「有何緣故?你眼楮只要沒瞎,就能看到京襄士紳是何等的淒慘——要說為朝廷效力,為抵御胡虜,他們哪個皺過一次眉頭,又或者說他們誰少納過一粒糧食?將卒在前面賣命,百姓種田納糧,士紳治理國家、地方,大家各安本分,胡虜何足畏哉?然而那麼多縉紳之族祖祖輩輩辛苦攢下來的田宅屋舍,說被侵奪就被侵奪,誰敢說個不是,無不被扣上通敵的罪名,慘遭迫害,這又是什麼世道?淅川盜賣官糧案,余、周等人不願看到淅川士紳受欺凌太狠,不過說了幾句公道話,卻遭此橫禍,偏偏有些人受了愚弄,還真以為他們犯下多大的罪過!」

「你說這些,可有憑有據?」

「什麼叫有憑有據?你沒看見這兩年有多少南陽、襄陽的士紳被迫舍棄田宅、逃來建鄴?」

鄭屠坐在四福茶樓的雅間里,听著外面的爭吵聲,胸口憋著一口惡氣,臉色也是鐵青難看,沒想到大理寺、刑部對余漣、周鯉等人剛定罪沒兩天,對京襄不利的謠言就已經滿城傳播開來了。

「那一撮人不得不依仗使君守御京襄,卻又不能叫使君痛快,只能在背後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他們也只有這點伎倆了,莫要在意。」晉龍泉擺擺手,示意鄭屠莫要為這種事動怒,漏了他們在此密會的行藏。

「這些狗|操的,總有一天要狠狠收拾他們!」鄭屠惡狠狠的將一口唾沫朝窗外啐去,壓抑胸口的惡氣。

「那個孫子嘴里長瘡亂吐唾沫,操你爺的,吐你爺臉上來了!」長街有人叫罵起來。

鄭屠縮著頭沒吭聲,等窗外叫罵一陣的那人走後,才問晉龍泉︰

「奏章前日已到京中,想必風聲也在朝臣之中傳開,晉莊臣身邊可有什麼動靜?」

「他們的心態,我也早已模透,胡虜當前,他們不得不依仗使君御敵,卻總想在暗中使絆子,」晉龍泉嘆息說道,「商團出使大理之事,听晉莊臣從魏楚鈞那里听來的消息,昨日官家就將朱沆相公召到垂拱殿詢問大理國邦交之事,當時僅有汪伯潛、楊茂彥二人在場。朱沆相公卻是主動提及奏章之事,主張朝廷應該正式派遣國使與商團會合,攜國書往通大理,請求大理國予以方便接應之事;汪伯潛、楊茂彥二人則主張將奏章留中……」

「留中?也不責難京襄擅遣商團前往大理國?」鄭屠疑惑問道。

朱沆主張朝廷派出國使,希望朝廷抓住主動權與大理國交涉,去接應南下的契丹先遣人馬,鄭屠卻不意外,這也是制司所能預測到,只是沒有想到汪伯潛、楊茂彥卻主張將奏章「留中」。

所謂留中,就是將奏章留在禁中,不交議、不批答。

說白了就是朝廷不會過問京襄擅遣商團之事,甚至暫時也不會下旨制止,但擅遣商團產生的種種後果乃至強行進入大理國境內、可能會與大理國產???????????????生血腥沖突,一切責任都得是京襄承擔,也不排除朝廷最後拿此事追問京襄的罪責。

也恰恰如晉龍泉所說,汪伯潛、楊茂彥等人此時不得不依仗京襄抵擋住河洛、京西之敵,但始終會對京襄高度戒備,只要有機會就會暗中使絆子,從各個方面去打壓京襄的聲望,甚至等待一切機會削弱京襄的權勢。

「汪楊二人與官家還是不相信赤扈人會以偏師遠襲大理,猜忌使君此舉另有圖謀,」晉龍泉皺著眉頭說道,「而因新政等事,絕大多數朝臣對京襄也是冷眼旁觀,但說到底多為趨炎附勢之徒。只要使君今年秋冬能擋住虜兵的攻勢,又或者說使君能在京襄動員二十萬以上的兵馬,朝中的形勢必然會發生改變……」

楚山承壓最嚴峻之時,乃是楊麟戰死汝陽,左驍勝軍撤到襄陽休整,楚山獨擋京西、河洛之敵,不得以將所轄六七成青壯男丁都征編營伍之中,勉勉強強湊出十萬兵馬,分駐汝蔡申三州。

當時除了將軍事潛力挖掘到極致,還恨不得將每一粒糧食都掰開來,但如此強度的動員,楚山前後就也就支撐了三四個月,隨著汛季到來,京西、河洛之敵陸續撤軍,解除對峙,楚山也是迫不及待將解除動員令,將一部分人馬解散,還歸鄉野。

由此可見,在當世想要維持一支足夠龐大的精銳之師,代價是何等的高昂。

西秦路、東川路總計維持十五萬人馬左右的武備,以整個川蜀地區的財力作為支撐還有所不足,不得不大規模籌造鐵錢收買物資,維持龐大的開銷。

淮東、淮西總計維持二十五萬人馬規模(包括從洞荊招安的歸德軍在內)的武備,除了整個淮南地區外,朝廷還要將從兩江、兩浙、兩湖以及廣南東路、廣南西路以及福建路征調的賦稅里拿出三分之一來,才得以維持。

此外宿衛禁軍以及沿江衛戍及水師約十萬人馬,每年僅軍餉、功賞度支就高達上千萬貫。

在很多人看來,徐懷雖然成功迫使朝廷將南陽、襄陽、荊北四縣並入楚山,正式成立京襄路,但朝廷也省去額外的拔付;以為除開南陽、襄陽兩地總計三萬規模的府軍外,京襄還能動員七八萬精銳兵馬就已經是極限了,還不能維持太久。

也因此在很多人看來,朝廷迫于當前的形勢,不得不依仗京襄抵御河洛、京西之敵,確保中路無憂,也不需要太過畏懼京襄;甚至覺得朝廷對京襄的隱忍,僅僅是暫時的,只要赤扈人進攻的鋒芒被遏制住,朝廷遲早會對京襄削奪兵權。

畢竟朝廷在京襄之外,總計維持著逾五十萬的常備兵力。

晉龍泉雖說一直都潛伏在暗處,從來都沒有真正走到前台,但早年親眼目睹桐柏山眾人的崛起,之後又受命潛伏到晉莊臣的身邊,通過身為禮部侍郎的晉莊臣,接觸到朝野方方面面的信息,眼界早非昔日能比。

甚至因為特殊的使???????????????命與潛伏位置,他對建鄴之種種與楚山所行新政有更清晰、明了的判斷。

目前京襄賬目上的度支看似不大,折算錢數每月約七八十萬貫左右,但京襄堅持兩點︰

一是轄區糧食完全實現統購統銷,二是嚴禁私鑄鐵錢,嚴禁他地鐵錢流入,市面僅許銀錠、銀制錢以及銅制錢流通。

再結合限租限佃等政,京襄路年前就成功將轄區內的糧價壓低到赤扈人南侵之前的水準。

目前糧食又是主要物價的基準,糧價低,茶鐵布鹽等價格都低——由于京襄嚴禁鐵錢及交子流通,外地也無法通過濫鑄濫印的鐵錢、交子,到京襄收購廉價物資。

這就使得京襄所有度支,反應到賬目之上的數字,就要低得多。

拿句最簡單明了的話說,那就是京襄的錢更值錢。

此外,京襄征沒私佔田地,實行大規模的屯田,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軍糧的供給,更為重要的是以極其低廉的代價,儲備大量可動員的後備兵馬;而且只要戰事需要,對這些儲備人馬進行動員征調營伍的代價極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因此京襄目前內部預估的動員能力,在扣除南陽、襄陽兩地府軍之外,有能可將現役兵備擴充到二十萬眾。

目前京襄需要抓緊一切時間搞建設,沒有必要進行那麼大規模的動員,但今年入秋之後,赤扈人集結大軍往汝蔡等地進逼過來,京襄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動員,將二十萬兵馬填入伊水-箕山-汝水防線時,就會將真正的軍事實力展露出來。

到時候,有些朝臣的心態,會不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

在晉龍泉看來,這幾乎是一定的。

絕大多數人本質上是欺軟怕硬的。

至少今日茶樓之上,大放厥詞詆毀京襄的事情,絕對不會再如此猖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