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05章 南來降兵

眾人心中期盼著,卻又是從清晨等到了天亮,又一直到了日上三竿,江南的大軍依舊還是沒有動靜。

有些人心中略微動搖了,不過好在的情況是,夏軍今日的巡查極為松懈,在城郊一大片地方見不到巡邏隊伍。

甚至往來的人都少了許多。

這在另一面也容易讓人確信,夏國是真的不行了,不知國之將亡

這天下終究還會是大明的

眾人又繼續等著,也顧不著饑渴,一直到了午後,遠方突然傳來了戰馬的嘶鳴聲。

「來了!大軍來了!」

馬尚鋒騰的一下站起,周圍人也一個個伸長了脖子,果然是見到前方煙塵滾滾。

一隊隊戰馬,馬上皆是身著鎧甲之人。

「快隨我去迎接!」

馬尚鋒當先竄了出去,生怕他人搶了自己風頭,而邊上的幾名南明探子心中是有疑惑,對這突如其來的江南大軍感到不可思議,畢竟夏國是不會這麼容易亡的

不過也實在沒辦法。

這段時日外邊的消息全部都斷了,唯有劉澤清的書信可以送入京城。

儼然已經成為核心人物的馬尚鋒一直跑出了數百步遠,而這時的騎兵已經是近在眼前了。

人有點少。

不過是兩千余人的樣子,迎面打得也不知是道什麼旗幟,但可以確定這些兵馬是與夏軍不同的,因為身上不是那種奇怪的迷彩衣裝,每個人還是披著以往的鎧甲。

「你,就是馬尚鋒?」

劉澤清跨馬而出,揚鞭指著其中一人。

「正是在下!」

馬尚鋒挺身而出。

劉澤清卻不再言語,轉頭又對著身旁的武嚴,笑眯眯道︰

「武嚴大人,這就是馬尚鋒,都來了,寫信給南邊的人,都在這兒

相比這個見面禮,聖上能夠滿意吧?」

劉澤清看見馬尚鋒把京城內的所有攪局者都帶出來了,心中別提有多歡喜,有了這些人做敲門磚,以後在新朝內也可站穩腳跟了

「嗯,想必聖上會滿意的。」

武嚴點了點頭,看著這些南面的間隙面色也沒有多大意外,看不出歡喜。

「聖上?果然是聖上!」

馬尚鋒听到「聖上」二字,眼中都笑開了花,以為二人口中說的是朱由崧,驕陽下周圍人也跟著激動,這大半天的總算沒有白等。

還要冒著被夏軍發現的危險,不過現在沒關系了,江南的兵馬一來,便可立即恢復朝制。

大家的好日子很快就會回來

「既然是聖上的意思,那麼大人,現在應該可以帶我們回江南了吧?

又或者,先拿下北京城?」

馬尚峰笑著說道。

「不錯正是聖上,我劉某人要帶你等去邀功哩!」

劉澤清笑道。

馬尚鋒更是笑得合不攏嘴,馬屁也跟著送上︰「那麼這位就是劉大將軍了學生仰慕將軍許久,終于得見一面

願望成真,相想必定是學生的忠心感動上天,派將軍來接應我等,再去滅亡夏國!」

馬尚鋒說到夏國時是咬牙切齒。

對面的幾位將領,卻是突然沉寂,皮笑肉不笑的看著眼前的馬尚鋒,其余的騎兵則是有意無意的包圍足了這數百人。

馬尚鋒卻毫無察覺,此時的他正是熱血上心頭,要把握住這難得時刻,自顧自說道︰

「劉將軍,想必這些都是你的先鋒軍了,事不宜遲,現在就可突襲南城外圍,那面在施工地,夏軍無守。

隨後等援兵一到,便可立即圍攻京師,爭取一舉拿下城池,驅逐胡夏!」

馬尚鋒頓了頓,覺得自己表現得還是不夠,又繼續道︰

「還有,學生在這段時日里還是研讀了不少兵書。

必要時,也帶協助將軍帶些兵馬征戰不過不便于沖鋒陷陣,學生可以在後方,運籌帷幄,指揮兵馬!」

馬尚鋒口若懸河,要爭取抓住這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但若是戰場拼殺這種事情,他肯定是不會去做的。

武嚴一直在遙望京城,似乎一點也不把這些監生們放在眼里。

劉澤清卻是有些不耐煩了,直接擺了擺手,說道︰「大夏要亡了?

還有,這次只帶了兩千人,後方沒有援軍啊」

「哦?沒有援兵?光靠這兩千人,就打跑了夏國?」

馬尚鋒驚訝無比,沒想到這夏國竟是紙老虎。

「好了,來這的人都趕緊登記名號,報上各自來歷。

待會本帥還要給你們一個驚喜!」

劉澤清說道。

「我這就組織人手!」

馬尚鋒壓下心中疑惑,招呼起各人拿出證明身份的信物,間隙們拿出秘信,監生則是拿出各自的身份令牌

可忽然地,又听後邊有人吶喊︰

「不好了!夏軍來了!」

十數騎戰馬,從北面京城方向而來,人人身著筆挺簡裝,各自背後一桿長槍,一看就是夏軍的火槍騎兵了。

「夏夏軍」

馬尚鋒心頭一緊,可是有兩千人在這里,他也絲毫不怕。

連忙後退一步。

「劉帥,快,快夏軍來了,砍死他們!」

馬尚鋒指著前方激動大喊。

可忽然的,自覺後背一直劇痛,緊接著滾趴在地上。

「狗崽子!本將現在就砍了你!」

劉澤清一道怒喝。

馬尚鋒不可思議的回頭,只見剛才將他踹翻在地的劉澤清,連忙滾身下馬,又一路小跑到對方馬前,大喊︰

「鄙人降臣劉澤清,現已抓獲前朝余孽、奸細以及欲叛國人等,總計三百八十五人。

為我大夏王朝賀!」

劉澤清的喊聲響徹天地,似乎這忠心天地可鑒,只不過現在他口中的朝廷可是夏國

馬尚鋒等人瞪大了眼楮,原來這就是劉澤清口中說的驚喜?

馬尚鋒兩眼一黑,頓然感覺整個天都要塌了下來

京城郊外的監生叛亂,對于大夏朝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小風波。

特別是經過徐州城的勝仗,淮安府的歸降,在北方的大家士族們幾乎已經沒有了能夠聯系江南朝廷的途徑。

而就算是有還想著南明朝廷的人,也被淮安府改編成的各路「治安兵」清繳得差不多了。

整一個長江以北,煥然一新。

而此時的揚州城。

史可法還與烏拉麾下的數萬夏國兵馬對峙,這時的史可法做夢也想不到的是,劉澤清不僅降了夏國,還在北方做了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以至于北方的士族徹底對南明斷了念想。

不過現在的史可法也沒有過多的精力去考慮外界的事情,烏拉的大軍已經在揚州城外圍了十余天了

而烏拉之所以沒有進攻的原因,則是要等南明的各路兵馬全部都往西南面的長江流域而去。

在那一面有著左良玉的「百萬」大軍,南明的將領將會在西南面進行一場聲勢浩大的決戰。

這相比之下,揚州城周邊就顯得相對平靜,任憑史可法在城中如何的焦灼,金陵就是不派一支援兵。

可揚州城完了,就該到金陵了

烏拉數萬兵馬繼續圍城。

兩日後。

秋風漸涼,正是江南好風光。

揚州城內的百姓並不那麼平靜,有些許被夏軍俘獲的勞力百姓被放入揚州城內,揚言夏軍內的軍糧如何充沛,隨軍都能過得有個人樣,絲毫都不像是江南的老爺軍隊,只是把人當騾子使喚。

是夜,又不知從何處有謠,傳稱鳳陽地界已破,揚州城中僅存百姓全都砸壞城門外出逃命,大小船只為之一空,悉數往江上逃去。

這回本脆弱的揚州城就更空了

烏拉瞧準了時機,派出使者好言勸降,畢竟夏國皇帝還是欣賞這史可法的氣節。

史可法多次拒絕,言明各為其主,後又書《致烏拉書》,徹底回絕夏國招降的念想,以表與城共存亡的決心。

而史可法召各鎮援兵,無一至者。

揚州城這一緊鄰金陵的要地被朝廷如此漠視,難免有些人的心思開始動搖了。

心寒的事情一次兩次還好,可若是面對毫無希望的陣營,就算是戰死也都顯得極為廉價了。

死守揚州城,指不定還得不到皇帝正眼

這一日。

揚州城外炮聲隆隆。

夏國軍隊開始了第一次正面進攻,揚州城被江南小朝堂經營多年,防御設施還是極為完備,外邊壕溝密布,箭樓,營塔林立。

揚州西門樓下,史可法當眾寫下四道遺書留給家人,在死後希望夫人和他一起以身殉國,願歸葬鐘山明太祖孝陵之側。

「史公對大明忠心不二,實在是感天動地!」

副將們感慨萬分。

「我等誓死追隨史帥!」

眾將領齊聲吶喊。

夏軍也開始了進攻。

揚州西郊,兩萬兵馬駐守壕溝的提督李本深、總兵楊承祖等向夏國大總管烏拉投降。

廣昌伯劉良左率部叛明,暗中相迎

整個揚州城近郊剛開打就失了大半。

翌日。

史可法血書金陵朝廷,又求江南各鎮兵馬,仍無響應。

加上這次求助,短短半月內揚州已經是發出了十六次求助信。

其實這時的揚州城,從軍事上講,孤城揚州已難有作為了,在被切斷糧路,水陸不通的情況下,誰也救不回來。

史可法知其不可而為之,決定抗戰到底,一死以報國

第四日。

夏軍的炮火已經轟打到了揚州城門之下,總兵張天祿、張天福帶領部下兵馬投降。

盡管揚州城牆高峻,可有的人已經覺得對大明朝廷的盡忠到此已經足夠了,哪怕先前口號喊得足夠響亮。

此時的烏拉帳下,又多了兩名大明總兵,竟然是率領著部下出城應降的。

「你們兩個是何人,又是何來歷?」

烏拉坐在戰車上,居高臨下望著兩個膚色黝黑、面容干瘦的將領。

當頭一人卻回答道︰「末將甘肅總兵李棲鳳,這位是監軍高歧鳳,我等本是史可法麾下將領。

現出城投降的」

「總兵?監軍?」

烏拉模了模鼻子,想起昨天還招降的一個伯爺,城內的人物之多,可卻又如此不禁打這樣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見。

這簡直就連農民軍都不如啊,跟建奴比起來更是差遠了

「這史可法麾下的總兵也太多了,只可惜沒人能打!」

烏拉下首,有年輕的夏國將領笑道。

不得不說,揚州城到現在,幾乎沒有一場像樣的抵抗。

而且這里竟還是傳言中的兵強馬壯,糧草富足之地。

若是外邊的將領皆不守,難道還要得靠城內的百姓不成?

可盡管是這樣,等大軍入城後死守,那只不過是單純的屠殺罷了。

「不錯,實在是太無趣了,都沒有開槍的機會。」

烏拉遺憾的說道。

夏國的將領們皆是笑了。

甘肅總兵聞言也是尷尬,辯駁道︰「大總管莫要怪異,史公帳下悍將本就不少,且都是忠于大明之人。

我等從塞外開始就與建奴作戰,在明北遇李自成等賊皆可搏命能活下來的哪一個不是漢子?

只可惜,這南明朝廷實在不像樣子,我等不願死得太窩囊!」

「那史可法呢?可是有歸降的意願?」

烏拉又繼續問道。

其實按照夏軍的作風,從來不會過于用招降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特別是烏拉,如此多次的招降一個將領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見。

這點令周圍的夏國將領們同樣疑惑,烏大總管的戰術是一次比一次迷惑了。

「史公不願歸降,我等勸過了不過烏大若是愛才,我等還可試試」

李棲鳳兩人回答道。

「不是愛才,城里的史可法死了就死了,本大總管對他不感興趣。

只不過是為了這城中百姓,史可法據城不降,豈不是要拉上城里的揚州百姓?」

烏拉搖頭說道。

其實按照烏拉的作風,根本就不會關心揚州城內的情況,一股腦兒炮轟了推平最好。

只不過是皇上特意來信交代過了,若是揚州城死守不降,切不可肆意屠戮。

李棲鳳兩人聞言也是感慨,想不到這傳言中苛刻的烏拉大總管竟然還是個愛民之人。

想來這北方的大夏國也並不是那麼的粗暴,投降在這樣的軍隊之下,以後也不會擔心背負過多的罵名

兩人對視一眼,于是又道︰「烏大總管請放心,其實城內情況並不是那麼樂觀。

許多將領誓死追隨史可法不假,但城中的動蕩依然不小,比如我等出城時竟未受到阻攔」

揚州城內的逃兵未受到阻攔,這是史可法刻意為之的,動蕩太多,有些人留在城里反而會引發更大的動亂。

「哦?這麼說來,揚州城是可以正面奪取,且保存下百姓了?」

烏拉眼中冒起了亮光。

「無需正面奪取,再圍幾日,怕是要不攻自破」

兩人回答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