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二十八章︰一本萬利

張靜一一臉同情地看著陳揚美,道︰「若是有朝一日,我大明任官的,只需一個月之內,莫說是上任,便是打一個來回都可以,那麼……這天下又是什麼景象?」

張靜一道︰「有一句話,叫做上情下達,朝廷的政令要通暢,可不容易,因而……還有一句話,叫做山高皇帝遠,你想想看,這天底下這麼多的土皇帝,又是什麼緣故?」

話說到這里,想象空間就來了。

這就好像是茅X一樣,它是酒對吧,用糧食就可以釀出來,十幾斤糧食,才多少錢?它一釀,便是數千的價值,最重要的是,現金流充裕,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進行分研發啥的,你說這玩意……它賺不賺?

一樣的道理,張靜一這一番話,足以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

太可怕了。

真要有了這個……那豈不當真是內閣一句話,幾日之後,政令就可下達,緊急的情況之下,糧食可以分毫無損的送到天下各地?

這里頭減少的人力和錢糧損耗,真是無法想象了。

張靜一繼續道︰「所以啊……大家今日罵我張靜一這個,明日罵我張靜一那個,可是諸公每日想的是什麼呢?是在現有的條件之下,將事情辦的不糟糕,這便是我大明最聰明的人,每日干的事。」

「可是……我張靜一不同,我張靜一想的卻是,既然情況這樣糟糕,那麼為何不改變糟糕的環境和條件呢?道路不同,損耗巨大,就修好道路,令天下四通八達。士紳們只想著家里的一畝三分地,為了從地里得到利潤,壓榨百姓,令百姓們活不下去,你們說,這樣的人他們該死不該死?他們與大漢的豪強,又有什麼分別?他們不死,便要亡天下。可是……他們想活,誰會礙著他們?想活也要改變自己的思維,不能指著靠租賃土地,把那饑腸轆轆的人最後一個銅板也搶去。所謂的新政,本質不只是要分給天下人土地,而在于……當天下人可以衣食無憂之後,形成一整套的舉措,令我大明強健筋骨。」

他的這一番廢話,其實已經沒人想听了。

天啟皇帝只覺得自己的眼楮冒星星,這個前景,實在過于廣闊,不得不說,他動心了。

此時,便是連孫承宗也已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了,他甚至不禁在暢想,當初在遼東督師,倘若有此車,可以節省多少糧食?

不敢想象啊!

當初的遼餉,同樣的錢糧,足以養活數倍的軍馬出來了。

當然,他也很清楚,當初指望那些遼將,就算是養出數倍兵馬,只怕也不堪為用。

可……這實在太可怕了。

他一時之間,竟已將打擊士紳,士紳們離心離德的事拋之腦後。

說實話,那又算的了什麼?

簡直就是不值一提啊。

若是大明真能通過這東西,深入進天下各處的角落,誰還管這個?

到時……

明朝的士大夫,總還不至像清末那般,完全泥古不化。

倒不是因為他們想象力更豐富,而是因為,這蒸汽機車是大明制出來的,大家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玩意能帶來什麼影響。

可清末不同,人家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國門,被按在地上一頓暴打,又是割地又是賠款,天然對于帶來鐵路的人帶有一種不信任感,自然而然,會產生各種的疑慮。

蒸汽車沿著鐵軌,一路嘶鳴,最後……沿著這一段環形的鐵路線,又回到了原點。

那跨齒跨齒的聲音,終于停下,車廂也不再抖動了,眾人只覺得自己的身子麻了,于是都匆匆忙忙地下車。

待下了車,才見這一長串的鐵殼子,是臥在鐵軌上的。

張靜一便又耐心地和天啟皇帝講解起原理,還有制造的問題。

若是其他天子,只怕听了也是兩眼一抹黑,好在天啟皇帝對于構造這玩意,本就精通,見了實物,再講解之下,便一下子都明白了。

此時,天啟皇帝又問出了一個專業問題︰「這樣說來,要讓它走,還得鋪路?」

張靜一老實地道︰「當然。」

天啟皇帝詫異道︰「這樣的鐵……鋪下去,得耗費多少銀子?」

張靜一道︰「現在很昂貴,可一旦大規模的鋪設,大造鋼爐的情況之下,卻也能慢慢將價格壓下來……」

于是天啟皇帝便問︰「你這一里花了多少銀子?」

「不貴,四萬五千三百兩。」

天啟皇帝差點要跳起來了,瞪大了眼楮道︰「就這一里的鐵軌?」

「是。」

這些年來,鐵價其實已經低了不少,一方面是鋼鐵的冶煉和生產降低了不少成本,再加上為了鍛造武器,所以張家建了不少的鋼鐵作坊。

可即便如此,對于這個時代的天啟皇帝而言,也是無法接受的。

太貴了。

一里地,就是四萬五千多兩銀子,這若是十里百里千里呢?

其實張靜一也覺得貴了。

要知道,中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兩百公里的距離,大抵也只是花費了六百九十萬兩銀子,其中還包括了購置蒸汽機的開銷。

再者,在這個時代的白銀,是比清末民初時要更保值一些的。

不過張靜一也沒辦法,因為這鐵路沒有前人和國外可以借鑒,將來真要修,還不知要克服多少難關呢!

而且鋼材……也需從無到有進行冶煉,還有大量的人力需要培訓。

未來張靜一當然完全可以做到,將成本干到京張鐵路的一萬七千兩紋銀以下,甚至一萬兩白銀出頭都有可能,畢竟這是比較原始的鐵路軌道,和現代人所想象中的鐵路軌道而言,當真是單純的鋪鐵而已。

可至少眼下,張靜一也只能硬著頭皮來。

于是張靜一道︰「陛下……且不說,以後可以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這鐵路一修,便是黃金萬兩啊。」

天啟皇帝定定地看著張靜一,臉色微微一變︰「啥意思?」

張靜一低聲道︰「陛下……想想看,朝廷運輸商貨,損耗都如此巨大,那麼那些商賈的損耗,難道還小嗎?一批貨,假若從遼東運到京城,貨值一百兩,可沿途所費的運輸費用,就需七八十兩,若是到時這路一修成,咱們收個十幾二十兩銀子的運費這很合理吧,如此源源不斷的貨物,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這里頭是多大的利潤啊。」

張靜一真的沒有吹牛。

就當下的運輸狀況而言,幾乎所有的商品流通,其中花費最大的就是運輸費,這和後世的成本結構完全不同。

這也是為何,鐵路出現之後,列強們大量的資本瘋狂地修鐵路,以至于一條線路,幾個公司搶著修,直接修出了一個鐵路危機的原因。

這玩意在這個時代,簡直就是太賺了,在某一個時期,人們稱這掌握鐵路的人,叫做鐵路大亨,因為這玩意,在某一個歷史時期,就是暴利。

天啟皇帝听罷,模著自己修的極好的短髯,眯著眼考究地道︰「有這麼多人運貨?」

張靜一很耐心地繼續道︰「且不說現在,運貨的成本居高不下,就已不少人……冒著風險運貨了,陛下……你可知道,那些商賈可是怎麼運貨的?他們不但要雇佣大量的人力,而且耗費大量的時間,沿途還有數不清的打尖住店的錢,更不必說,還要照顧畜生,除此之外呢,這沿途也不太平,有不少山匪和水匪,一不小心,便連性命都可能丟了,陛下想想看……若是有這個……這還了得。更不必說在將來,若是互通有無之後,商品的流通,更加快捷,這運貨的也就更多了。」

頓了一下,他接著道︰「陛下有想過……咱們成立一個鐵路公司嗎?陛下若是不投錢,那麼臣便投了,只是咱們得說好了,張家現在將身家都丟了進去,這掙來的純利,陛下可不要眼紅。我實話告訴陛下……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前期花費的確是大了一些,可只要修好了,便能躺在榻上數錢,能吃幾輩子了。」

這君臣二人鬼鬼祟祟地低聲說著什麼。

而不遠處,許多人都默默地支著耳朵,也在專心地听著。

什麼躺著數錢,什麼吃幾輩子,還有什麼一本萬利之類的字眼。

似乎……很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不會吧……看著像是騙人。

不過很快,他們看到了天啟皇帝眉開眼笑的模樣,似乎也開始興趣濃厚起來。

于是……大家下意識的,將身子默默地朝著這二人挪得更近一些。

于是又隱隱地听到張靜一興沖沖地道︰「除了貨運之外,還有客運,客運之外,還可以弄郵寄。陛下想想看,有了這個,以後就再不必讓人代送書信了,咱們一個車廂,就可運數萬數十萬封書信,一封信,收個幾文錢,這也很合理吧?總而言之,這是必賺的。這銀子放在手頭上,有個什麼用呢,難道等著帶進棺材里?得利滾利,錢生錢才最要緊……」

……

第二章送到,明天開始試著恢復五更,但是又在思考一章三千字,還是直接大章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