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零七章︰乾綱在握

天啟皇帝一想,立即明白了。

如果也有一群人帶著一船船的銀子投靠自己,自己可以交人,但是絕不交錢。

問題是,現在的天啟皇帝是連人帶著銀子都想要。

「這些人……帶出去的銀子有多少?」

「臣無法預計。」張靜一老老實實地回答道︰「但是只會多不會少。」

天啟皇帝焦慮起來,來回踱步,邊道︰「這樣說來……銀子回不來了?」

「回不來了,不過可以借機交涉試試看。」

天啟皇帝嘆了口氣︰「也只好如此,真是恥辱啊,白花花的銀子,俱是民脂民膏,如今卻都便宜了別人。」

張靜一卻道︰「陛下,澎湖、琉球,俱為我大明疆土,如今卻被尼德蘭人竊據,如今又有走私的海商與他們媾和,長此以往,對我大明不利。」

「那麼……你認為該怎麼辦?」

「造船。」張靜一堅定地道︰「除此之外……最好吸引他們傾巢而來。」

「傾巢而來……」天啟皇帝若有所思起來,邊道︰「你的意思是,畢功一役?」

張靜一點點頭︰「正是……這佛郎機人和尼德蘭人十分富庶,這麼多流入我大明的銀子,就是他們帶來的,他們成日惦記著我大明,虎視眈眈,那我大明何不……露出一個破綻呢?」

天啟皇帝的目光緊緊地盯著張靜一,道︰「什麼破綻?」

「利誘。」張靜一道︰「讓他們知道,我大明有一塊巨大的肥肉,等將來陛下將那些人抄家之後,便大張旗鼓地向天下宣告查抄的數額,除此之外……再大模大樣地在泉州等地造船,聲言要締造天下第一水師。」

天啟皇帝皺眉道︰「造木船?」

「是。」

「這又是什麼緣故?」

張靜一顯然早就想好了,便侃侃而談道︰「我大明富有四海,那尼德蘭人听聞了去,必然蠢蠢欲動,可……畢竟大明距離他們實在過于遙遠,雖然有貪婪之心,只是攝于我大明的實力,他們未必敢來侵犯,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示弱,制造這木船,號稱是軍艦……便是展示我大明的雄心!」

「大明畢竟距離西洋和琉球不過咫尺之遙,西洋諸國,又歷來是我大明的藩屬,只要大明展示將來還要下西洋的意圖,這尼德蘭人竊據我琉球之地,定然心中焦慮,又恐我大明將來染指他們在西洋的貿易點,因而,在這焦慮和貪婪雙重煎熬之下,那麼他們就可能聯合縱橫,想辦法對我大明攻擊了。」

「只要他們一旦傾巢而出,只要我鐵甲艦造成,便可與他們決一雌雄,到時便當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天下的財富,陛下還不是想抄多少便抄多少。」

實際上,尼德蘭人一直都有進入大明帝王的企圖,他們一直試圖奪取葡萄牙的澳門,作為貿易點。

當然,真正有企圖的還有西班牙,西班牙王國還真有過遠征大明的計劃,他的計劃是,調動主力的艦隊,動用一萬兩千上下的西班牙軍隊,再借機雇佣五千倭人,以及五千從呂宋招募的僕從軍,對大明發起進攻。

只是這個計劃,卻因為出現了英國對西班牙的挑戰而無疾而終。

所以……若是當真有機會,或者是有強大的動機以及足夠的利益的話,張靜一相信……這大明還真可能招來佛郎機人或者是尼德蘭人。

當然……前提是自己這邊得源源不斷地輸出一個錯誤的情報,讓他們覺得有巨大的利益可圖。

同時……還要讓他們產生一個巨大的危機感,那就是未來若不遏制大明,大明極有可能在十年二十年之後,締造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成為他們未來在海洋上的競爭者,唯有如此……方才可能讓他們真正下定決心。

張靜一之所以鎖定尼德蘭,是因為尼德蘭人更擅長外交,也更貪婪。

若是尼德蘭人當真起心動念,那麼這尼德蘭人是最有可能聯合縱橫,采取各種外交手段,集結歐洲各國艦船,雇佣各國佣兵勞師遠征的。

天啟皇帝很是認真地听完了張靜一的計劃,听罷,倒是來了興趣。

這些日子,他一直都被一個可怕的問題折磨著自己。

那便是,等這天下的富戶都抄完了,到了抄無可抄的地步,那麼未來該怎麼辦?

但是此時,張靜一的話,就猶如突然亮起的指路明燈一般,驟然間讓天啟皇帝心里亮堂起來。

天啟皇帝倒也不是意氣用事之人,看著張靜一,略顯遲疑地道︰「朕久聞這尼德蘭諸國的艦船厲害,上一次,雖然靠著讓人潛入水中,擱置火藥讓他們吃了虧,可一旦在海中排兵布陣,我大明卻未必是對手,你那鐵甲艦,當真可靠嗎?」

張靜一卻是泰然自若地笑看著天啟皇帝道︰「可靠不可靠,不在于臣。」

天啟皇帝眼眸微張,好奇道︰「那在于什麼?」

張靜一則是很是理直氣壯地道︰「在于陛下……打算投入多少。」

天啟皇帝愣了一下,隨即不禁氣結,瞪了他一眼道︰「朕不是給了你銀子了嗎?」

張靜一便笑著道︰「現在的這些銀子,當然是足夠的,可要加速建造,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說到底,就是更加的銀子。」

開玩笑呢,後世做游戲,都是給錢就加速的,不充值還怎麼做人民幣玩家?

天啟皇帝不禁苦笑,于是道︰「且看鄧卿家這邊。」

二人議定。

不過天啟皇帝雖然一副從長計議的樣子,可內心深處,卻似有一顆種子在生根發芽。

幾日之後,天啟皇帝終于啟程北返。

只是這一次,走的卻是陸路,先走鎮江,而後進入運河,沿著運河擺駕回京。

而在南京城里。

幾乎每日,都開始發放各種的告示。

有軍校招募生員的。

江南這邊,不少人對于進入軍校頗有興趣,有的人是有先見之明,陡然意識到,或許未來的前程,可能就是在這軍校的上頭。

也有人純粹是被民間各種天兵天將的傳聞所震驚,內心深處蠢蠢欲動,原來我竟也可做天兵?

除此之外,便是頒布分田令,要求江南所有的田主,不得持有超過百畝以上的水田,違者查抄。

當然,查抄還是講規矩的,那便是會給你一些銀子贖買,只是贖買的價錢……就有些低了。

整個江南的水田,都要重新丈量,各府各縣,務必將此事當做頭等大事來辦。

當然,江浦縣的事跡,也公告了出來。

江浦縣縣尉丈量土地有功,升縣令,戶房司吏有功,升縣丞雲雲。

消息一出,江南炸了。

若說縣尉升縣令可以說是走了狗屎運。

那麼這戶房司吏升縣丞,這絕對是在江南頭一遭。

本來官吏有別,官就是官,吏就是吏,歷來這吏無論再如何,不經科舉,是絕不可能為官的。

可在這里……天啟皇帝直接下旨,這一下子……便將科舉為官的規則打破了。

當然……陛下要打破,在江南不少人雖然恨得牙癢癢,可又有什麼奈何?

有本事你去反啊,現在莫說是反,便是罵的都沒有了。

那些被抓走的人,現在哪一個不是日日夜夜的寫認罪的材料?听說……他們在寫認罪供書的過程中,還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吹捧天啟皇帝,說天啟皇帝謨略深遠,功德隆盛。又說天啟皇帝仁厚恭儉,勤政愛民,乾綱在握,而文德武功超越三代,歷數綿長,亙古未有。

這已吹得快沒有邊了。

便連張靜一,竟也有人開始吹捧,說其器宇軒昂,有張良之才。

而此時,各縣抓走了不少的官長,這麼多的職位空缺,一下子讓許多人開始眼熱起來。

正牌的進士,可能看不上這些位置,可對于不少秀才和文吏而言,這可是香餑餑啊。

一時之間,各府各縣開始有了動作,不少人賣力丈量土地,頓時間,一派新政的氣象。

當然……南京千戶所,以及杭州、泉州、南昌、廣州五處錦衣衛千戶所也已開始籌建,大量的錦衣衛,已經開始散布各府縣,推行新政……已是勢不可擋。

不少人想借新政得個一官半職也是情有可原,可若是不能防備有人借新政徇私舞弊,就如那王安石改革一般,最終充塞大量打著新政旗號瞎搞一氣的事,卻需小心提防。

十一月初九。

北國的寒冬……令這北通州的運河上俘了一層薄冰,遠處都是皚皚白雪,如往年一般,凜冬又至。

此時距離京城,已是一步之遙。

天啟皇帝下了漕船,隨即便令人備馬,打算立即回京。

他現在行蹤飄忽不定,出門了這麼久,此時倒是歸心似箭了。

張靜一又何嘗不是如此?在京城呆久了,雖也知道北國寒冷,氣候干燥,遠不如江南,可內心深處,卻還是更願意待在京城。

「陛下,是否讓人進京,先通報一聲?」

「不必啦。」天啟皇帝道︰「朕厭煩這百官出來迎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