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三十六章︰隱天子

很快,便有了結果。

張國紀最先松口。

張靜一便立即進入了審訊室,而後坐定,他看著張國紀,張國紀臉色慘然,此時已是面無血色了。

可怕的是,他身上幾乎沒有什麼傷口,可此時,卻是一副苦不堪言之色。

武長春在旁獰笑著看張國紀,開始收拾他的箱子。

張靜一朝武長春使了個眼色,武長春便忙打躬作揖,而後悄然退了出去。

張靜一這時才笑著對張國紀道︰「怎麼樣,想說什麼?」

張國紀痛不欲生地道︰「用此等肉刑……使人屈服,這就是你的手段嗎?將來的天下,會是什麼樣子?」

張靜一面不改色,緩緩地道︰「在地方上,尋常百姓若是要狀告,我說的是尋常百姓……往往當地的縣官,都視狀告者為刁民,所以,往往要先不分青紅皂白地打一頓殺威棒。至于枷號和其他的刑法,就更加是家常便飯了。」

「其實暴虐不暴虐,有什麼要緊,你之所以認為我暴虐,並不是因為像你們這樣的人有多仁慈,你們所惱恨的,恰恰是我將這暴虐的手段,上到了你們這些自詡士大夫的頭上而已。所以,我們還是不要再提這些毫無益處的口舌之爭了。」

說罷,張靜一認真地看著他道︰「說罷,你的同黨還有哪些!」

張國紀閉上眼楮,嘴皮子顫抖著,良久,他才顫顫驚驚地道︰「其他人……他們開口了嗎?」

果然,局勢變了,現在不再是張靜一和張國紀之間的博弈了。

而成為了張國紀與麓山先生這幾人的博弈。

因為道理很簡單,他們無法確信對方是否會先開口。

即便當初,彼此之間有多大的信任,可在此時,處于一種封閉的情況之下,這種不信任感和焦慮就會不斷的擴大。

張靜一道︰「你猜呢?」

張靜一用一種調侃的目光看著張國紀。

張國紀立即便明白,張靜一是不會和自己透露的。

于是他苦笑道︰「這件事需得從東林黨被驅逐和殺戮時說起。」

「那時,老夫有一故友,被打為東林黨,躲在老夫家中。此後,此人回了江南,本來以為……這件事也就過去了。可是前年開始,有人和老夫聯絡。」

「聯絡什麼?」張靜一凝視著這張國紀。

「說是……仁人志士,無不痛恨魏賊,願意鏟除奸黨,匡扶國家。」

張靜一道︰「匡扶國家,是靠弒君嗎?」

張國紀道︰「起初沒有想過弒君,只是說,請我幫一些小忙,此後……便接觸了一些士人。」

「這些士人……都是什麼人?」

「聯絡我的,便是那麓山先生。」張國紀正色道︰「其他的讀書人……其實並不多。」

「你還想為他們掩蓋?」

「不,我說的是實話。」張國紀道︰「我只知道,他們主要是在江南,而且勢力極大。」

張靜一笑了笑道︰「如何個大法?」

「據聞聚集士子數千,為首之人,願稱他為師者數萬。」

此言一出,連張靜一都嚇著了一跳。

數千上萬,若是說一支軍馬,這倒沒什麼。

可若是數千上萬的讀書人,而且極有可能是有功名的讀書人,那麼……就很不簡單了。

這等于是將江南半數的讀書人,一網打盡。

于是張靜一帶著驚異繼續問道︰「只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嗎?」

張國紀深深的看了張靜一一眼︰「起初,我也只是以為,不過是一群讀書人。不過……後來我才見識到了他們的實力,此人……便被人稱之為隱天子也不為過。」

隱天子……

張靜一听了不禁心里想,魏忠賢才九千歲呢,自己現在好像進步了,已經有不少人說自己是八千歲了。

好家伙,這一上來,就是一個隱天子。

張靜一道︰「如何個隱天子法?」

「國家大策,皆有此人出,官員升遷,盡為此人把持。廷推的結果,也操持其手!」

張靜一听罷,皺眉起來︰「即便陛下,也做不到這些。」

「可他們能做到。」張國紀很認真地道。

張靜一失笑︰「你這是胡言亂語。」

「絕非胡言亂語,起初……我也不信,可是前年的時候,甄選官員,麓山先生提前給我看了一張冊子。」

「冊子?」

「就是甄選官吏的名冊,誰該任什麼職位,都是一清二楚,誰為松江知府,誰是河南布政使司,誰可做戶部給事中……諸如此類,有一百三十二人。」

「而後呢?」

「當時,朝廷雖是許多職位出現了空缺,可實際上還未開始進行甄選,我看了那冊子之後,只覺得不過是玩笑,並沒有當真,可是一個月之後……」

「一個月之後如何?」

張國紀深吸了一口氣,道︰「一個月之後,結果揭曉……除了三人落選,這一百三十二人,統統都如那冊子所書的一般,被安插在了那位置上,分毫不差。」

張靜一听到這里,豁然而起︰「這絕不可能!」

張靜一不知道,此時他的表情很凝重。

張國紀道︰「我也以為不可能,可實際上,這些都發生了。」

張靜一緊鎖眉頭,背著手,來回踱步,口里道︰「這是如何做到的,這即便天子也做不到的事啊。」

大明的選官是有一套章程的。

張靜一說的沒有錯,就是皇帝也不是想選誰就能選誰。

歷史上,也有一些明朝天子,力排眾議,選了一些非科舉出身的官,不過實際上,這種官不作數,被人稱之為傳奉官,其實說穿了,大抵就和臨時工差不多。

而真正想要進入成為名正言順的官員,首先你得考取科舉,其次,則是吏部甄選。

即便是吏部,也不能一言九鼎,因為吏部還有給事中進行監督,哪怕是吏部給事中願意配合,這上頭還有內閣。更不用說,隔壁的都察院還有翰林院,可都在盯著你吏部呢!

除此之外,若是級別高一些的官員,則需要進入廷推的程序,也就是說,需召集五品以上的官員廷推,哪怕皇帝已經有了比較屬意的人選,若是在廷推之中被人推翻,也有可能最後出現糟糕的結果。

倘若在這過程中,還遭了御史的彈劾,這好事也可能變成壞事。

這也是為何張靜一說,皇帝都做不到決定一百三十二個大臣的人員,他可能能挑選一些重要的大臣,但是做不到隨心所欲的程度。

張國紀很是篤定地道︰「這是事實。」

張靜一道︰「還有什麼線索,你要清楚,就算你不說,其他人也會交代。而且你說的話,若是和其他人說的有出入,我若是知道你在胡言亂語,胡亂攀咬,那麼就不能怪我無情了。」

張國紀道︰「我絕沒有隱瞞……我之所以說你們人心向背,就是因為如此,國家養士兩百多年,這兩百多年,士人與你們已是離心離德,已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難道這還不足以讓你們警醒嗎?」

「事到如今,你們卻還在此繼續放縱自己,就算今日逃過了一劫,可遲早釀生大禍。你要清楚和明白,他們可不只是我這幾人而已,他們的人,早已遍布于朝野,也早就根植于天下府縣了。」

張靜一便冷笑道︰「是嗎?很不巧,我打的就是這些狗屁士子。」

說著,張靜一便道︰「你再好好想一想,還有什麼要供認的。」

說罷,他走出了審訊室,武長春笑嘻嘻地在外頭候著。

張靜一板著臉道︰「他的話,你听說了嗎?」

武長春小雞啄米似地點頭︰「听了一些。」

「你什麼感受?」

武長春嚇了一跳,一時不敢回答,倒不是他沒有什麼想說的,而是生怕自己說錯了話。

張靜一一眼看穿他似的,只道︰「你但言無妨,今日讓你暢所欲言。」

于是武長春道︰「當初小人在遼東的時候,也見識過不少投靠建奴的讀書人,那些讀書人……就听話許多,絕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因而,這建奴之主,雖大多是粗野之人,卻在遼東,被讀書人稱之為聖主。」

「可到了關內,小人大受震撼,很是看不懂,同樣都是這些讀書人,怎麼就個個都是膽大包天之人?倒好像,天下是他家的一般。」

說罷,武長春又膽戰心驚地道︰「小人……實不該多嘴,萬死。」

張靜一只笑了笑道︰「是啊,說也奇怪,其實我也大受震撼,看不甚懂。」

武長春小心翼翼地看著張靜一道︰「或許,這便是人們所說的……升米恩,斗米仇?」

張靜一點點頭,而後道︰「繼續伺候著太康伯吧,還有另外幾個,我要從他們口里,撬出一切有用的訊息來。」

說著,張靜一便匆匆趕往隔壁的房里。

在這里,天啟皇帝已在等候了。

在張國紀願意招供的時候,其實……張靜一就隔絕了審訊室和隔壁的聲音了。

道理很簡單,在天啟皇帝的身邊,還有不少的人,當然不能讓他們統統听了去。

…………

第一章送到,今天起的有點晚,昨天碼字太晚了,國慶期間,繼續更新,求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