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七十一章︰宏圖大業

張靜一則笑吟吟地看著眼前這一切。

銀行的危機是極可怕的。

哪怕是對銀行的監管非常嚴厲,且早已有了許多應對危機成熟經驗的時代,也非常可怕。

而這種多米諾骨牌的效應,一旦開始,就沒辦法停止。

威廉這種人,顯然非常清楚,可能會發生什麼。

所以他已感受到一股前所未見的危險正在迫近。

雖然只是幾百萬兩紋銀的擠兌。

可現在,實際上就算是有上億兩銀子的現銀,也沒辦法將這個坑填上。

此時,張靜一故意道︰「發生了什麼事?」

威廉只一臉茫然地看著眼前的虛空,一言不發。

張靜一又道︰「怎麼,難道是你們的銀行出了問題?」

「沒……沒有……」

「既然沒有,那就算了。」張靜一笑了笑道︰「陛下,這書信已經送到,便讓他們請回吧。」

天啟皇帝頷首點頭,咳嗽一聲︰「朕乏了……」

威廉這時猛地抬頭,看著張靜一,他隨即道︰「確實出了問題,銀行……出現了擠兌。」

「呀。」張靜一故作驚訝地道︰「這豈不是存放在你們銀行金銀的儲戶都在你們銀行要求取錢?我算算,你自己說,你們銀行有上億的資金,這個資金,顯然並不是你們自己的,而此時,人人都要取錢,這豈不是說,無數的儲戶,短時間內要你們對付上億的白銀?」

到了如今,威廉已臉色蒼白,他非常艱難地點了點頭。

「可你們的銀子,都已經放貸出去了,是嗎?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將銀子收回,這樣算下來的話……讓我猜猜看,將會有無數人踏破你們銀行的門檻,再不會有人在你們銀行儲蓄了,而且……數不清的債主,會要求你們立即兌付錢財,若是拿不出,只怕你們所有的銀行,都會被砸個稀巴爛?」

「是的。」威廉很認真地點頭。

其實,他甚至隱隱地嗅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而且他開始發現,張靜一似乎對銀行內部的情況,了如指掌。

于是他頭皮發麻,越發地覺得自己置身于一場巨大的陰謀之中。

「若是如此,那麼在我看來,誰也救不了你們了。」張靜一感慨道︰「你叫威廉?威廉啊,我們下輩子見吧。」

威廉︰「……」

張靜一笑了笑道︰「其實,我對銀行的業務,也有過一些深入的研究,其實這樣的困局,本質上還是信用的問題,現在所有人都認為,你們的銀行已經無法兌付,這才導致了危機,所以與其說這是銀行危機,不如說這是信用危機。」

而後道︰「而要解決信用危機,倒不是沒有辦法的。」

威廉下意識地道︰「什麼辦法?」

張靜一調皮地道︰「不告訴你,你自己去猜測吧。」

張靜一言盡于此,他現在不急,反正到最後,死的不是自己。

天啟皇帝大抵也明白什麼事了,他近來確實對銀行也有一些研究,當然,畢竟他學藝不精,這時候,倒是沒有多說什麼話。

卻又听張靜一道︰「你們口口聲聲說你們的銀行有多麼的強大,可實際上,這銀行也是最脆弱的,就像泥人,看上去是龐然大物,令人望而生畏,實際上呢,不過是一根手指就能戳破,之所以醞釀如此的危機,你自行反省吧,什麼時候想明白了,或許我們可以好好的談談。」

威廉此時臉色蒼白,卻已是顧不得和張靜一廢話了,他必須立即回去,修書給所有息息相關的股東還有一些大儲戶以及各國的王室,想盡辦法,延緩眼下的危機。

天啟皇帝似乎已看出了什麼,便道︰「好了,都散了吧,與尼德蘭交涉之事,以後不必通過禮部了,反正你們禮部也不懂,都交給張卿家吧。」

百官們此時也是丈二和尚模不著頭腦。

等眾人散去。

天啟皇帝卻又將張靜一留了下來

他定定地盯著張靜一道︰「張卿,這是什麼緣故?」

「事情的原委,臣其實已寫好了一份章程,請陛下過目。」張靜一變戲法似的,取出了一份章程,送到天啟皇帝的面前。

里頭解釋得很詳細,闡述了銀行的機制和原理,同時講到自己如何用五百萬兩銀子造成擠兌,最後可能對這尼德蘭的銀行造成什麼結果。

不只是尼德蘭的銀行,便是各國的國債情況,還有其他貿易,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天啟皇帝看得入迷,最後禁不住道:「你的意思是,這五百萬兩銀子,就要讓無數人破產,無數人失去工作,最後這些人,就像……流民一般,最後……」

張靜一笑了笑道︰「就是這麼個情況。」

天啟皇帝長嘆口氣,眼中閃過驚愕,而後又疑惑地道︰「原來如此,這樣說來,這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

張靜一便道︰「他們不想完蛋,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救市。」

「救市?」天啟皇帝听著這個詞,覺得很新穎,詫異道︰「怎麼救?」

張靜一道︰「重新建立自己的信用。臣可以給他們指出一條明路。」

天啟皇帝看著張靜一道︰「你繼續說下去。」

張靜一便侃侃而談道︰「上億的資金,是不可能有人能夠注入的,就像臣方才所言的那樣,這根本上,是信用的問題,一旦失去了信用,人們就傾向于取出現銀自保。可是……如果這個時候,銀行若是得到了某些保證呢?」

「比如,某一些巨大的利好消息,臣說的再明白一些吧,譬如傳聞中富有的陛下,願意為銀行做擔保。又或者,準許這些尼德蘭的銀行,進入大明?只要我們拋出去的利好消息足夠多,那麼狂熱取銀的人就會慢慢的冷靜。慢慢地能維持住局面。」

天啟皇帝詫異道︰「這樣說來,豈不是……他們為了自救,會同意我們七三開的主意?」

張靜一的眼楮越發的明亮,卻是笑道︰「現在可不是七三開了,現在得九一開。他一我九。」

天啟皇帝听得渾身顫栗,忍不住驚嘆道︰「果然還是明搶好啊。」

張靜一分析道︰「其實我大明也可成立自己的銀行,不過之所以臣希望借尼德蘭人的殼,是因為尼德蘭人浸婬了許多年的銀行業務,有著豐富的打理經驗。除此之外,他們這些年,通過擴張,早已將銀行開到了天下各處,這比我大明從無到有,要容易的多。再有……就是他們與各國的王室關系也十分緊密,既要放貸,沒有穩定的客戶可不成。若是有了尼德蘭人做代理人,那麼事情就好辦的多。」

「再者,這些尼德蘭人號稱歐洲商人,他們唯利是圖,只要我大明能夠駕馭他們,某種程度而言,並非不可以各取所需。當然,這只是臣初步的預想,最後如何,卻還未可知。」

頓了頓,他接著道︰「眼下最重要的,反而不是這個問題,此事對于尼德蘭人有緊迫性,可對我大明,卻沒有什麼妨礙!」

「他們若是肯合作,我大明自是佔盡便宜,直接可以輕易得到他們在海外的業務。可若是他們不肯合作,那麼他們就去死好了。臣所擔憂的,卻是今日發生的兩件事。」

于是天啟皇帝便好奇地看著張靜一道︰「張卿但說無妨。」

張靜一認真地道︰「陛下可還記得,那威廉口口聲聲說,有大量的大明商戶與他們進行合作,這些人,可以肆無忌憚的運出大量的貨物,與佛郎機、倭商還有尼德蘭人交易?」

天啟皇帝毫不遲疑地就點頭道︰「朕當然記得。」

「而今日,因為情況緊急,卻有一個秀才,緊急地將書信送到了天津衛……陛下,這不可不察啊,陛下固然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這率土之濱,當真都是王臣嗎?大明一切的問題,不在于外部,哪怕是建奴人、尼德蘭人、倭人,其實都不是月復心之患。這月復心之患,更未必是流寇,真正的禍患,卻隱藏在廟堂,隱藏在我大明內部。」

「臣以為,此事若是不察,貿然允許尼德蘭人,或者與佛郎機人通商,都可能引發巨大的問題,只有我大明先解決了內憂,才可著手外患。這個秀才……是緊急派出來的,這時候,可能因為事情緊急,所以顧不得許多,臣以為,可以從這里入手。」

天啟皇帝頓時冷下臉來︰「你說的沒有錯,朕早覺得……這里頭有貓膩。這樣看來,這個秀才,不能輕易放了?」

張靜一道︰「此人的是南直隸人,而我大明對東南一帶,其實已經日漸失去了掌控,不說其他,單說魏哥那邊,派去了多少鎮守太監,要嘛就是有鎮守太監和地方上某些人同流合污,要嘛這些鎮守太監,就被無故圍攻,甚至還有錦衣衛被亂民直接綁了,丟進河里的事!」

「這些年來,朝廷收商稅和礦稅,可是每年收上來了多少呢?這難道是尋常百姓可以做得到的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