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章︰賺大發了

一看天啟皇帝平地翻筋斗。

魏忠賢便忙道︰「陛下,小心一些。」

田爾耕臉都綠了。

敢情自己白忙了一場。

只是此時,他見陛下大喜,卻也只能陪著笑。

張靜一則是苦惱地道︰「陛下,現在金銀都堆積在地洞里,得想辦法運出來,這是一個大工程,只是通往地洞的,是一口水井,想要運出來,只怕不容易……人力方面,也有欠缺。」

「畢竟能在里頭清點的,必須得是信得過的人,其他的阿貓阿狗也不敢用,可就只有特別行動教導隊,還有新縣千戶所的人,只怕不夠用,至于其他教導隊,畢竟負有衛戍職責,不好輕易調動。」

天啟皇帝現在是心情好極了,喜滋滋地道︰「為何當初新縣千戶所不擴充人馬?為何教導隊不多招募生員?」

「這……」張靜一道︰「當時也沒有想到啊。」

天啟皇帝道︰「你這錦衣衛僉事不知道怎麼當的,成日抱著一個新縣千戶所,才這點人……是朕舍不得給員額嗎?」

「啊……這……」張靜一只好道︰「臣一定想辦法,多招募一些人手。」

天啟皇帝倒是好奇道︰「那姓田的怎麼突然肯說了?據朕所知,這可是他們田家的命根子,朕還以為他死也不肯說的。就算說了,也會拿一些不痛不癢的地方,讓朕去抄呢。」

要開這姓田的口,可不容易,畢竟這真的是人家一百多年的家業,是命根子。

在這個時代,為了家族的利益而死,乃是再尋常不過的事。

何況在明知犯下這樣大罪,明知道必死的情況下。

張靜一便心不加速,臉不紅地道︰「臣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听聞之後,涕淚直流,這才肯說了。」

天啟皇帝听罷,自是有些不信,反正他要的是結果,便興沖沖地道︰「挖掘的事,要加緊,朕……朕……明日就去一趟,要親眼看看。還有,附近都要封鎖起來,要謹防宵小之徒。」

張靜一點點頭,他本來還有話想說,至少關于那田生蘭那兒得到的訊息,最好奏報一下。

不過因為田爾耕在,張靜一倒是顯得謹慎,沒有輕易開口。

隨後便道︰「那麼臣告辭了,還有大事要辦。」

「去吧,去吧。」天啟皇帝眉開眼笑地點點頭。

只是張靜一一走,這殿中卻顯得格外的尷尬起來。

田爾耕覺得人生沒什麼樂趣了,此時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才好,便小心翼翼地看著魏忠賢。

魏忠賢則擺出一副公私分明的面孔,也不多言。

天啟皇帝現在興致很高,忍不住樂呵呵地道︰「有了這些錢,朕的心里頭,就舒坦了……」

而後才奇怪地看了魏忠賢和田爾耕一眼,道︰你們還在這里做什麼?」

魏忠賢便笑呵呵地道︰「陛下,奴婢不是伺候著陛下嗎?」

田爾耕硬著頭皮剛要說什麼。

天啟皇帝卻道︰「這里不用你們了,出去,朕得斟酌著一些事。」

魏忠賢和田爾耕討了個沒趣,只好乖乖地退出殿來。

走出殿外後,這魏忠賢便陰沉著臉不理田爾耕。

田爾耕心有些慌,連忙快步上前,道︰「干爹……我,我……」

「你這也叫功勞?」魏忠賢冷冷道︰「堂堂錦衣衛指揮使,執掌南北鎮撫司,手握上萬的校尉、緹騎,卻連區區一個千戶所都不如,你這指揮使……將來勢必要到頭了。」

田爾耕頓時惶恐地道︰「一時之間,難尋什麼功勞,就這運河里捉的賊人,其實也沒拿獲多少贓物,才區區幾百兩而已,兒子可是自己掏了腰包,往里頭貼了錢的……」

說著,田爾耕欲哭無淚,幾千兩銀子帖進去,連個水花都沒有。

魏忠賢顯然更氣了,咬牙切齒地道︰「滾,滾,不要在我面前晃蕩,滾開!」

看到魏忠賢氣得很,田爾耕自是有些畏懼,只好行禮,戰戰兢兢地退了出去。

魏忠賢搖搖頭,頗有幾分無奈。

這其實也是他魏忠賢最大的軟肋。

雖然徒子徒孫多,可絕大多數都是趨炎附勢之徒,架子搭起來容易,可要辦事,這使喚的人卻是良莠不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魏忠賢學不得張靜一這般,可以重新操練人手,納為己用。

次日一早,天啟皇帝便鬧著要去大若寺。

連內閣大臣和各部尚書也不見了。

他匆匆趕到大若寺的時候,卻見這里早已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不過進了寺廟,卻發現這兒有一群匠人圍著,此時正在比劃著什麼。

張靜一和鄧健都在,這張靜一似乎在做親自指導,吩咐這些匠人道︰「里頭得有滾珠,有了滾珠,便可省力了,十萬個為什麼里,不是說摩擦力嗎?得減少摩擦,你們的這鋼珠有些不過關。」

說罷,他才听到一旁的人提醒,聖駕到了,這才連忙去迎駕。

天啟皇帝笑著道︰「朕只是隨便來看看,主要是想看看這亂臣賊子的魔窟是什麼樣子的,這里像是一個寺廟?」

張靜一道︰「陛下,這里就是一個寺廟。」

天啟皇帝咬牙道︰「這群賊子,沒想到竟將佛門清修之地來做掩護,可見他們何等的十惡不赦。」

天啟皇帝隨即好奇地看著井口搭起來的一個架子,架子上套著繩索,便忍不住問︰「你們這是在做什麼?」

張靜一解釋道︰「這是做滑輪,就是那種……」

「這個朕知道,書里有。」天啟皇帝咳嗽一聲︰「書里的滑輪,是這個樣子的?」

一些鐵匠,已經打制出了一個滑輪來,這說是滑輪,其實不如說是一個滾珠的軸承,其實結構非常簡單,就是將球形鋼珠安裝在內鋼圈和外鋼圈的中間,內圈與軸固定,而外圈則在滾珠的作用之下,可以隨意的轉動。

天啟皇帝饒有興趣,打量著這巨大的‘滾珠滑輪’,不由道:「有趣,有趣……用這個……有什麼用?」

「可以吊起重物。」張靜一道︰「輕松省力,從前三五個人費勁功夫才能吊起的東西,現在一兩個人便可以輕松吊起來。不過臣覺得……這滾珠和內外的鋼圈,制作的還是不夠精良,若是再精細一些便好了,所以在教這些匠人,想辦法制測量的工具呢。」

「測量的工具?」天啟皇帝是木匠,不過這玩意是可以融會貫通的,于是他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無論是鋼鐵還是木器打磨的好壞,其實都在于測量,就好像朕做木工,要用尺一樣。若是不能做到絲絲合縫,無論是這什麼滑輪,還是朕的木工,終究也有遺憾。」

張靜一立馬就道︰「是,臣在教授他們,匠人這活計,首先的就是工具,若是沒有一副好工具,那麼什麼事都憑經驗和感覺,是無用的,所以最緊要的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不過臣還以為,單憑手藝也是不成的,還得向陛下多學****制木器,就是先思考,思考之後,繪制出圖,再根據圖紙,制出器物來。」

「不過陛下出圖,只出其形,卻還不夠,重要的還是測量,這測量,乃是工的始祖,沒有這個,其他的都是鏡中水月,水中浮萍。我讓這些匠人們,可以嘗試著多讀書,學習一些繪畫的技巧還有算術的技巧,除此之外,臣這邊,也在想,要不要設計一些測量的工具。」

這話,若是說給其他皇帝听,那些人只怕第一個反應就是,你說咩?

不過天啟皇帝卻是一下子就懂了,畢竟談到的是老本行,張靜一說的對不對,天啟皇帝一听就明白了。

于是他笑著點頭道︰「哈哈哈哈,不錯,不錯,張卿說的有理,沒想到你什麼都懂,你這般一說,倒也給了朕極大的啟發。這些匠人怎麼說,有沒有感謝你?」

「他們口里應了好。」張靜一露出苦笑道︰「不過瞧他們樣子,也只是應承著,沒有當一回事。匠人嘛,若是能精通繪畫,能寫會算,誰還做匠人?」

天啟皇帝不由皺眉道︰「話不可這樣說,朕是天子,會讀書,會騎射,也能寫會算,繪畫技巧是差了一些,卻也能照貓畫虎,有幾下子。怎麼就不能做匠人呢?」

張靜一道︰「這是因為陛下是天子,這做工,不過是陛下的興趣還好而已,可是他們不一樣,他們要養活一家老小,這是他們的營生,若是能寫會算,就未必願意干匠人了,這做匠人,太辛苦了。」

天啟皇帝噢了一聲,也覺得有理,不過他心里頗有幾分無語,感嘆道︰「這豈不是說,只有這些大字不識,而且手巧的人,才能做匠人?」

天啟皇帝之所以獨樹一幟,其實是有道理的,他雖是做木工,可實際上,無論是文化水平,還是其他的造詣,都是很高。因而他的木匠活,都遠超同時期的木匠。

不過天啟皇帝這番反問,其實說的也是事實,這想來就是時代的局限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