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五十二章 醫療衛生

對于李擎朱瞻基非常的欣賞,這個出身與自己親自授課的賬房團隊,隨著一步步的磨煉在與草原互市上,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如今大明與草原的邊境如此穩定,可以說李擎付出極大的努力。文官們根本就看不到李擎的功績,或者說就是看到了也不承認。

因為他是商賈的身份,商賈就天生的敵人一等,哪怕是為皇帝辦事的官商,在皇帝提出封賞的時候,六科祭出了封駁之權,將李擎擋在了文官隊伍之外。逼得朱瞻基只能用中旨的方式給李擎專門設置了一個對外交往司的部門,慢慢的架空了鴻臚寺的權力。

最後一個確定的是醫療衛生部,直接將太醫院升級而成,尚書由太醫院使王安國(杜撰,並沒有查到太醫院太醫的名字,可見這個時代的士大夫對醫學的漠視,留下名姓的名醫大多數人只是副業,他們的主業都是士大夫,就是李時珍這樣的大名醫也是秀才出身。)擔任。

太醫院升級成醫療衛生部,級別升高了責任也就更大了,醫療衛生部不但要對達官貴人負責,更要對普通百姓負責,讓老百姓看得起病才是一個政府應該做的事。

王安國因為級別太低,根本沒有資格參與這樣重要的會議,而且在這樣重要的會議上讓一個太醫參加也顯得不吉利,沒病沒災的誰願意整天跟醫生打交道。

這個時代的名醫基本上都是家學淵源,沒有名師傳承是很難在打出名氣的。王安國的祖父乃是一代名醫王履,家學淵源,正是這樣的傳承才讓他當上了太醫院使,在太醫領域也是一樣的講究師承資歷。

散會之後,朱瞻基將王二留了下來,等到眾臣全部散去之後,朱瞻基問道︰「知道朕為何將你叫回來嗎?」

「臣知道!臣資歷淺薄,有沒有學問,陛下想讓臣見見世面,多學點兒東西。」

朱瞻基就喜歡王二這個機靈勁兒,看著人高馬大,卻有一顆七巧玲瓏心,這樣的苗子只要好好培養絕對是棟梁之才。

「你能明白就好,你是朕的嫡系,對你進行升遷要比對別人更加謹慎,貿然讓你升上高位,你必然會受到各方面的排擠,你還年輕,多在地方上歷練幾年,等到能力資歷都夠了,朕就能合情合理的將你拔擢上來。」

「陛下!臣是個什麼貨色,臣心里清楚,沒有陛下,臣到現在估計連飯都吃不飽,更別說當官了,做人若是不懂感恩連畜生都不如。

俺娘總是對俺說,陛下是俺王家的大恩人,就算是做牛做馬都報答不了,臣是陛下的人,陛下讓臣干什麼臣就干什麼。」

王二的發自肺腑,朱瞻基能夠听得出來,將來怎麼樣不知道,現在的王二絕對能替他擋槍,是絕對可以信任之人。

「你小子少在朕這表忠心,朕豈能不知你的忠心,你留下你是給你交待一些事。胡元澄執掌工業部之後,你要把工業區的管理也擔起來,朕會將黎叔林安排過去輔助你的管理。

不過黎叔林主要負責的是研發,是學術上的東西,管理上你要多操心,天津的重要性要比任何地方都重要,就是上海丟了,天津都不能丟。你明白嗎?」

「臣明白,大明的軍事裝備大半都出自天津,沒有天津的工業,大明軍隊的戰斗力就得減少一半。」

「何止是一半,朕實話告訴你,火器軍隊看似強大,實際上軟肋更多,一旦給養斷絕,還不如一支冷兵器部隊呢!」

王二點點頭保證道︰「陛下!誰若敢向天津伸手,臣不管他是誰,定會剁了他的爪子。」

「你知道朕的用意就好,出宮之後,休息一晚就趕緊回天津吧,不能沒人坐鎮。」

「是!」

王二離開後,朱瞻基看天色還早,便吩咐範安道︰「去把董懷禮給朕追回來!」

「是!」範安從來都是干淨利落。

董懷禮剛回到下榻的客棧,還沒有坐穩,前來傳旨的小宦官就追了過來,找到他後,便說道︰「董大人!快跟奴婢進宮,陛下要召見您呢!」

董懷禮趕緊跟著小宦官前往皇宮,這個時候天色已經漸漸的暗了下來,若是不走快一些,宮門就要落鎖。

在小宦官的催促下,二人急匆匆的在宮門落鎖之前趕回了皇宮,一路上董懷禮都在想皇帝召見他是要干什麼?

要說這次進京,董懷禮很是失落,他的資歷不高,而且官位也不高,不敢想尚書侍郎的高位,升個郎中也行啊!

可是看著別人都在升官,卻把自己放在那里不聞不問,本來身邊的王二跟自己一個待遇,可是散會的時候卻被皇帝留下,肯定是封官許願,那是陛下的嫡系啊!

一路匆匆忙忙的趕過來,大冬天的董懷禮的頭上也出了一層細汗,在進乾清宮之前,董懷禮掏出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整理了一下衣冠才跟著小宦官進了乾清宮。

進門之後,乾清宮的周圍已經點起了牛油蠟燭,照的整個宮中亮如白晝,看到皇帝正在御書案後捧著一本書看,趕緊上前磕頭行禮道︰「臣董懷禮叩見陛下!」

「起來吧!忠孝!」

「謝陛下!」

「天色不早了,朕就長話短說,你在臨清待的時間也不短了,對朕的新政也了解頗深,而且對于關稅的收取也算是內行,朕打算讓你到上海接替周忱管理上海海關,並且監管上海工業區。你覺得如何?」

董懷禮剛站起來的身子又跪了下去,心中的失落消失的無影無蹤,上海工業區那是什麼地方,那是皇帝的嫡系中的嫡系才能任職的地方。

大明官場有個公論,房山、天津、上海的官都是皇帝嫡系中的嫡系,誰能在這三地任職那升遷就是板上釘之事。

「臣謝陛下信重!」

「你先別忙著謝恩,你是個聰明人,知道上海這個地方的關鍵之處,這個職位有多少人在盯著。你若是犯了老毛病,不僅僅是把自己搭進去,也會連累朕的新政執行,到時候誰都救不了你!」

董懷禮明白了,皇帝這是擔心自己手腳不干淨,貪污公帑。趕緊表態道︰「陛下!從前臣貪那是因為看不到將來,以為一輩子就這樣了,可是現在大好的前途等著臣,臣怎麼可能會為了蠅頭小利自毀前程!」

「那可不是蠅頭小利,你可知道單單一個上海海關今年的關稅是多少嗎?」

董懷禮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朱瞻基伸出兩個手指說道︰「二百多萬兩,而且這個數字明年會更高這還不算工業區的稅收,加上工業區的稅收今年的稅收能夠達到三百萬兩。

這是什麼概念你知道嗎?一個小一點兒的省一年都收不到三百萬兩的稅收啊!」

听完這話之後,董懷禮就是一哆嗦,難怪皇帝這麼鄭重其事,咬了咬牙橫下心來,董懷禮跪地叩首︰「臣保證,若是貪污一兩銀子,臣請陛下誅臣九族!」

「忠孝言重了,朕只是提醒你這個職位的重要性,不是朕的嫡系信任之人,萬萬不敢托付的。」

「臣明白,臣會對得住陛下這份信重的!」

「好!朕相信你!範安拿著朕的牌子送董大人出宮!」

••••••

——————————

第二天,朱瞻基將王安國傳進乾清宮,皇帝傳召讓王安國心里咯 一下,若是一般人有病情,只要傳召普通太醫就可以了,可是這樣直接點名讓他去,後宮肯定有貴人有恙。

在皇宮當差看似清貴,實際上卻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當差,給普通宮人看病還好,若是給貴人看病,看好了是本分,看不好一不留神腦袋就得搬家。

跟著前來傳旨的小宦官背著藥箱急匆匆的趕往乾清宮,一路上都在猜想是哪個貴人生病了,就這樣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乾清宮。

一進門就見皇帝好端端的坐在御書案後,一顆懸著的心放下了一半,不是皇帝危險性就小了一半。

跪倒在地,放下藥箱叩首行禮道︰「臣王安國叩見陛下!」

「免禮!王院使請起,範安給王院使搬個錦墩,這麼大年齡了哪能站得住!」

「謝陛恤!」王安國站起身來再次躬身行禮。

站在御書案旁邊的範安應了一聲,很快便將錦墩給王安國搬了過來,扶著王安國坐下。看到王安國坐穩後,朱瞻基繼續說道︰「把你叫過來是有一件大事要跟你說,首先要恭喜你升官了!」

王安國一臉懵逼,自己這個太醫院使已經是郎中的最高職位,還能怎麼升?

「陛下!何出此言?」王安國第一反應是皇帝這是在戲弄他,不禁反問道。

「哈!哈!哈!」朱瞻基大笑道︰「今天剛剛開完會議,中樞進行改制,太醫院升級為醫療衛生部,成為朝廷十六部之一!

而你王安國就是大明醫療衛生部首任尚書,你的左右院判就是左右侍郎!」

王安國腦子暈乎乎的,以為自己這是在做夢,什麼時候被稱作中九流的醫者能當二品大員了,這不是在做夢吧!他狠狠的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鑽心的疼痛傳入腦海,證明這不是在做夢。

「陛下說的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朕會拿國家大事開玩笑嗎?」朱瞻基表情嚴肅起來,這也難怪王安國難以相信,就算是當世數一數二的名醫,也不可能登上二品高位,更何況王安國並不是什麼大名醫,不過是仰仗家學淵源而已。

「臣謝陛下隆恩!」王安國在錦墩上坐不住了,再次跪倒在地,五六十歲的人頂著一頭白發不住的給皇帝叩頭。

「範安!快把王院使扶起來!」

「是!」

沒等範安過來,王安國自己麻利的爬了起來,躬身說道︰「可有要讓臣效勞之事,臣萬死不辭!」

「說起來這事對你們醫家來說是件好事,朕準備在全天下開辦官家醫院,讓天下百姓都能看得起病。不過今後你們肩上的擔子可就重了,而且你們的家學也要貢獻出來,傳授更多的有志于此道者。」

學醫的跟其他手藝人不同,學醫者並不藏私,只要有人願意學這門學問,有這個天賦,都是願意傾囊相授。不然他們也不會把自己畢生所學寫成醫書,就是為了自己的學問不會失傳。他們藏私的是一些秘方,這些秘方都是好幾代人總結出來的獨門配方,全靠著這個方子掙錢養家呢。

後世的同仁堂為何屹立百年不倒,就是因為人家手里有秘方,雲南白藥也是同樣的道理。

「陛下打算讓臣做什麼?只要臣能辦到的就一定去辦!」

「王安國!首先朕跟你說一下醫療衛生部的主要職責,為什麼要叫醫療衛生部,那是因為我們常說病從口入,吃了不潔淨的東西就可能生病。

醫療衛生部要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治病的醫,一個是防治病的衛生。你們的職責是一方面開辦醫院救死扶傷,一方面宣傳講衛生、樹新風的活動。

尤其是對傳染病的防治,朕听說江南多水的地方,百姓容易得大肚子病,這個病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你們要認真的研究,還有天花、鼠疫、傷寒、瘧疾等等的傳染病防治都是你們的職責範圍,權力大了,責任也相應的增加。」

「陛下!這個看病臣和所有的醫生都會,可是這個宣傳臣不會啊!」

「朕沒讓你們去宣傳,可是你們得說清楚為什麼要講衛生,你們要用生動的語言讓老百姓明白,不講衛生就容易得病,比如生水不能喝,喝了容易鬧肚子等等!」

「那臣現在要干什麼?」

朱瞻基有些無奈,這些技術官僚還是不太適合當官,這要是文官絕對不會這麼問,他們會說臣回去寫個奏疏呈上來請陛下過目,若是不妥再請陛下指正。

不過這專業的崗位必須要用專業的人才,朱瞻基耐心的給他講解道︰「你們首先要在京城開一家大型的官辦醫院,要有全部的科目。同時面向全國招募醫生,慢慢向著全國推廣官醫院,最低要求是每個府城要有兩家官辦醫院,每個縣城要有一座官辦醫院。

所有的醫生要定期下鄉巡診,為貧苦百姓診治,不能讓醫療資源全部都集中在城里,而鄉下百姓連個看病的地方都沒有。」

「臣記住了,陛下還有什麼吩咐?」

朱瞻基徹底的無語了,真不知道讓這個王安國做這醫療衛生部的首任尚書到底是對還是錯。強忍著心中的不適,朱瞻基說道︰「你還要抽調精干的力量招募大明所有有志于學醫的年輕人辦一個醫學堂,為大明培養醫生的後備力量。

同時醫院多了,你想過沒有藥材怎麼解決,不能病人來看病醫院里連藥都沒有,而且對于普通百姓醫院的藥房要傾向于那些便宜一些的藥材,若是達官貴人那就隨便開了,反正他們不差錢,怎麼經營醫院不用朕來教你吧?」

「臣明白了,回去之後臣就抓緊將醫療衛生部的架子搭起來,好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

「你現在可有什麼思路?」

「臣掌總,打算讓左右院判一個負責醫療,一個負責衛生。醫療下轄醫院、藥材、二司,衛生下轄衛生健康、預防傳染二司。

如此一來,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責任明確,做不好差事,打板子也能排除互相推諉塞責。」

朱瞻基听完點了點頭,粗略之下這樣的組織架構還是夠用的,以後有問題之後再進行改進。不過朱瞻基卻發現沒有管理學堂的機構,便問道︰「你把學堂放在哪個司下?」

「臣以為學堂出來的醫學生都要進入醫院,就讓醫院司進行管理如何?」

「暫時可以如此,不過以後學堂多了,就必須要單獨成立學院司進行管理,沒有專門的負責人,學堂的建設得不到重視。」

「是!臣明白了!」

「好!既然如此,那你就回去準備吧,將詳細過程寫成奏疏給朕遞上來。」

「是!臣告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