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六十四章 官吏一體

皇帝將這個新政用一句話總結出來,那就是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

此言一出無論文武皆是議論紛紛,皇帝這麼做可是要得罪天下所有的權貴,權貴們依靠的就是優免賦役的特權,若是不能過得獲得優免,那與泥腿子們有什麼區別?

很快廣場上就漸漸的停止了議論,誰都沒想到皇帝在醞釀如此大的動作。若是如此征收賦稅,朝廷的收入是多了,可是花錢的地方肯定也會多起來。

若是不給官員好處,就算是用太祖的嚴刑峻法也擋不住官員的貪腐。

果然有官員出班問道︰「朝廷若是取消官員的優免,如何彌補官員所蒙受的損失?」

其他官員都用看傻子的目光看向這個問話的官員,君子恥于言利,如此關注個人得失豈是君子所為。本以為會勃然大怒的皇帝,卻點點頭道︰「問的好,官員也是人,也需要柴米油鹽,更需要過上比普通百姓更好的日子。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追求美好生活一點兒問題都沒有,過的比普通百姓都不如,誰還願意當官。

為了讓官員活的有尊嚴,在山東試行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的新政時,山東將試行官吏一體制度,未來的新科進士,想要進入官場必須從最低級的文吏開始做起。級別定在從九品,想要升官,那就要拿出過硬的政績。

當然待遇也會提高,在原有的俸祿基礎上,每月拿俸祿的一成到十成的獎勵,這個獎勵是根據官吏每月的考核來制定。

每個月只要按照要求完成所有考核內容,那就是最優,能夠拿到十成的獎勵,也就是說能夠拿雙倍的俸祿。

若是某一項達不到要求,那麼就會扣除相應的獎勵。若是某個官員一直惰政、完不成任何的考核內容,第一個月警告、第二個月罰俸,連續三個月都完不成任何的考核,那你還是回家吃自己去吧,朝廷不養廢物。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督促官員勤于政事,只要勤于政事,就有獎勵,反之不但拿不到獎勵,還會扣掉本就不多的俸祿。」

這是變相的多勞多得,規定的考核內容肯定是包含了該級別官員所有應做之事,本就是分內之事,然而大明官員就是分內之事也是不多數都完不成。

官員們當官就是享受生活,苦哈哈的跑東跑西,忙的腳不沾地,那還是官嗎?分明就是黔首百姓嘛!

「陛下!考核的內容是什麼,可有什麼章程嗎?」吏部尚書蹇義問道。

對官員的額考核本就是吏部的責任,蹇義正好出班詢問一聲。

「考核的具體的內容首先是官員的本職差事如何做好,只有本職差事做好,才能要求上官給予更多的額支持。

比如戶部,錢糧核算就是重中之重,大明有多少耕地,上中下三等田土,每一等該交多少賦稅,不但要梳理清楚,而且還要做出錢糧使用的預算,每個地方需要留多少賦稅用做地方上下一年的發展,這都需要認真的核實清楚。

具體怎麼編訂那是你們戶部之事,制作出來後,報于朕審核,朕這里通過之後,就會詔告天下,在邸報上公示,讓天下百姓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每年要交多少賦稅。

以後朝廷內閣與六部的職責是制定制度,每年都要根據當年的情況對制度進行微調,要做到與時俱進。任何的制度都不可能是萬年不易之準則。

制定好的制度要在地方上進行擇地進行試驗,從中發現問題之後,慢慢去微調。」

皇帝這話已經是在公然的挑釁祖制,不過卻無人敢于反駁。皇帝現在握著群臣最大的把柄,儒學的合法性現在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挑釁,群臣根本就不敢與皇帝直接對抗。

孔彥縉的一紙檄文讓本就不怎麼融洽的大明王朝君臣關系,現在更是降到了最低點。皇帝完全可以以孔家大逆不道,將儒學取消,讓這幾千年的顯學從此沒落下去,那他們這些徒子徒孫們可就沒有了生存之地。

沒有了新鮮血液的不斷加入,儒臣早晚都會消亡。這正是文官們普遍擔心之事,楊士奇問道︰「陛下!若是以新科進士充文吏,衙門里原本就是文吏世家的文吏們將何去何從?」

「想繼續當官的留下,不願意當官的,可以離開衙門自謀生路。再想欺上瞞下,對百姓橫征暴斂,那等待他們的將是朝廷的嚴懲。

朕這些年都在思考,為何總說吏滑如油,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朝廷堵住了小吏的上升空間,不論是吏還是官,一旦上升的通道被堵塞,升遷無望之下,除了想方設法撈錢之外,還能干什麼?

尤其是那些一家人幾代都在衙門里為吏的家族,更是在地方上盤根錯節,對衙門里的一切門道輕車熟路。

這些人能夠想出各種欺壓百姓的招數,對官府信譽的破壞力巨大,衙門中這樣的小吏將是重點監控的對象。一經發現有問題,絕不容情!

當然若是他們做得好,升遷的通道是打開的,這些人與新科進士一樣的對待。」

「陛下!臣反對,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到頭來只能做個風塵小吏,這是對讀書人的羞辱。」楊榮終于忍不住跳出來反對道。

「臣附議!」

「臣贊同楊閣老!」

……

有人帶頭,所有心懷不滿的官員紛紛附和贊同楊榮的話。

朱瞻基冷笑一聲道︰「朕不需要你們贊同,也從來都沒有指望過你們能夠贊同。告訴你們那些門生故吏,不願意就別來參加科舉。

再說以後得科舉他們還未必能考的中,從明年起,從縣試開始,都要進行分科考試,考試的內容八股文只是期中一科,還要增加明算、歷史、地理、天文,格物等科目。

所有科目的總成績才是科舉最後成績,現在這種只知四書五經,錢糧賬冊一竅不通的新科進士,如何能夠執掌一方,到了地方上肯定也是被胥吏架空,被當成一尊佛放在衙門做擺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