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五章 漢王造反

全旭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出事了,朱瞻基心里就是咯 一下,肯定是大事,如果不是大事全旭也不會親自進宮見駕。

「出什麼事了?」朱瞻基問。

全旭沒有回答,而是環顧了一下乾清宮四周,範安會意,揮手將宮內灑掃的宮女宦官趕了出去,親自守在門口。

「陛下,樂安有不穩的跡象!」

「你們可有推波助瀾?」

「臣一直按著陛下的吩咐,嚴密監視樂安的一舉一動,不敢做任何監視之外的措施。」

「你們能不能拿到真憑實據,畢竟那是朕的叔父,沒有證據朕不能不教而誅。」

「陛下,臣若是沒有證據怎敢胡亂攀誣親王,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漢王在樂安密謀起事,計劃給在京的勛貴武臣寫信一旦起事之後,漢王帶兵圍攻京城,勛貴為內應打開城門迎接漢王進城。」

朱瞻基心中冷笑,他朱高煦以為自己是太宗皇帝呢,打到金陵城下,就有人打開城門將太宗皇帝請進城去,他朱高煦何德何能敢與太宗比肩。

朕倒要看看到底都是什麼人會幫著他朱高煦打開京城的大門,真要全部勛貴武臣都支持朱高煦,他朱瞻基這個皇位就真的讓給二叔又有何妨。

「除了準備給京城勛貴寫信,朕的好二叔還準備聯絡什麼人?」

「趙王以及山東都指揮使靳榮!」

「他倒是想的挺美,將靳榮拉攏過去,整個山東的兵馬都成了他的了,密切給朕盯著,看看漢王都給誰送禮了。」

「陛下要不要先發制人,將與漢王勾結的官員通通拿下!」

「不急,朕正好看一看群臣到底是願意跟著叛軍走還是跟著朕走!」

「陛下英明神武!如此一來一下子就能分清誰是一心跟著朝廷走的,那些背叛朝廷之人,該抓就抓,該殺就殺。」

很快在錦衣衛的推波助瀾之下,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舉起了反旗。這貨舉起反旗之後,也不出擊攻佔地盤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就坐在王府的廊檐下期待著各方的將領向他靠攏。

然而沒有一個人回應他,朱高煦這下可就慌了神,自己本想學老爹靖難之役招降納叛,沒想到這些平時和自己稱兄道弟的酒肉朋友,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與他一起圍攻朝廷。

大臣們誰都不傻,誰瘋了才會跟著他朱高煦造反,如今的大明可不是朱棣起兵靖難時的大明,那時候大明藩王人人自危,誰都不知道下一個被弄死的藩王是不是自己。朱棣這邊一起兵,各家藩王不說幫忙,至少也不會暗地里下絆子。

如今的大明,藩王早已被朱棣修理成了養在封地的豬,哪里還敢出來炸刺。更何況如今精銳之兵都在朝廷手中,造反毫無勝算的可能。

漢王造反的消息在朝廷中引起軒然大波,朝臣們紛紛上疏要求嚴懲漢王,請皇帝發兵討伐逆賊。

朱瞻基在朝堂上痛哭流涕地說道︰「是朕失德才讓朕的叔父起兵反朕,朕這就下旨請漢王進京登基,朕這皇位還是讓給叔叔吧!朕實在不忍心與叔父同室操戈,讓親者痛仇者快!」

眾臣心中暗暗吐槽,你這演技能不能走點兒心,你讓漢王進京登基,漢王敢來嗎,來了不就等于是自投羅網嗎?

不過群臣又不傻,哪里會揭破皇帝的心思,無非就是想在發兵之前表現一下自己的仁孝之心。

「陛下不必悲傷,這是漢王自絕于天下,與陛下無關。請陛下速速發兵討伐不臣,以免生靈涂炭!」首輔勸諫道。

「也罷!朕親自去一趟樂安州,看一看朕的好叔父到底想干什麼,傳旨命令寧陽侯陳懋、忠順王金忠領兵一萬為正副前鋒,為大軍先導,直趨樂安城下。」

陳懋與金忠二人領命,轉身出大殿準備人馬。

朱瞻基繼續下令道︰「安遠侯柳升領兵一萬為左翼,保定侯孟瑛領兵一萬為右翼,與前鋒互為犄角以防被漢王叛軍突襲。」

「是!」柳升與孟瑛出班領旨。

「朕自領中軍,羽林軍留五千人守衛京城,其余兩萬人隨朕出征。

內閣楊榮與黃淮隨軍參贊軍事,僉都御史于謙帶領十名御史負責監督糧草後勤事宜。其他內閣諸臣並戶部管理好大軍後勤,不得使大軍出現糧草短缺問題,朝中有大事可飛馬報朕,若無大事可請示太後定奪。

諸位愛卿,臨近年關出了這樣的丑事,是朕對不住大家,是皇家的恥辱。諸位愛卿這個年是過不成了,待到平定樂安州,朕不吝賞賜,還請諸卿在這個關鍵時刻為大明把好關,不使朝廷上下與地方出現任何混亂。」

「臣等遵旨!」眾臣齊聲領命。

大明王朝的戰爭機器開始運轉起來,大軍三天之內集結完畢,宣德元年臘月十六朱瞻基告祭太廟後,誓師出征。

收到朝廷出兵討伐的消息,朱高煦每日心驚肉跳,惶惶不可終日。他本就是一員大將,領兵打仗陣前殺敵是拿手好戲,可是論到政治敏感,斗心眼子他就差的太多了。

情急之下,朱高煦將關起來的朝廷派到漢王府的長使放了出來,哀求道︰「先生救命,孤悔不該听人蠱惑反對朝廷,才有今日之禍。念在這些年你我之間的情分,還請先生給孤出個主意。」

長使是舉人出身,戶部銓選的藩王長使,負有監視藩王的責任,如今漢王造反他也是有責任的。

既然漢王有悔過之心,若是能勸得漢王放下刀兵束手就擒,自己也算將功補過。

想到這里他拱手問道︰「大王之兵與朝廷之兵誰更強?」

「當然是朝廷的兵馬更強,不然孤又怎麼會害怕呢?」

「既然大王知道朝廷的兵馬更強,與朝廷交戰必死無疑,那為何非要選擇必死之局呢?」

朱高煦沒好意思說自己讓人忽悠了,以為自己真有王霸之氣,自己這邊一舉旗,天下就會紛紛景從。沒想到自己舉起反旗,竟然無一人響應,就連自己一女乃同胞的弟弟都拋棄了自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