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章 民心

安排好胡元澄在天津的具體工作內容,並且從內帑撥付五萬兩白銀作為天津工業區的啟動資金,朱瞻基便離開天津沒,趕回了京城。

在回京城的路上朱瞻基突發奇想,決定繞路再去一次房山,自從在房山招兵之後,朱瞻基就沒去過房山,也不知道如今的房山變成什麼樣子了。

為了不影響百姓正常的生活,朱瞻基本想只帶了少量的護衛貼身保護,在範安和海壽的堅持下才同意留一個千總的新軍護衛。

當朱瞻基一行人來到良鄉縣境內的時候,就明顯感受到了與其他地方與眾不同之處。

如今已經進入九月,老百姓已經完成了秋收,冬小麥要等一場雨讓土地濕潤之後才能播種。這個空擋若沒有胥吏跑來強征賦稅,本是最鄉村難得空閑的時間。

進入良鄉縣以後,雖然所見百姓依然是衣衫襤褸,臉上黑  的,頭發亂蓬蓬的。可是臉上卻流露出了難得笑容,這是一種未來充滿希望的笑容。

朱瞻基並不急著趕往房山縣城,而是挑了官道邊上的幾個村莊查探了一番。

老百姓對朱瞻基這樣衣著華麗的貴人有些畏懼,並不怎麼願意與他搭話,朱瞻基也沒有在基層待過,不知道該如何拉近與百姓的關系。

倒是範安與老百姓能夠相談甚歡,大概是範安身上沒有朱瞻基那種逼人的氣質,雖然範安在百官眼里是十足的惡人,整日想著如何找官員的麻煩,但是東廠對老百姓沒有任何影響,東廠番子也不會浪費時間去盯普通百姓。

範安按照朱瞻基的交待與老百姓閑聊,路過一個叫做龐各莊的村子,朱瞻基命令隊伍暫時安置在村子一里之外,然後讓範安去村子里跟村民套話。範安看到村口大槐樹下圍著一圈人,湊到很前一看原來是一群人在圍觀兩個老頭下象棋。

鄉下人也不懂什麼觀棋不語真君子的話,發現一步好棋總要指手畫腳一番,似乎自己上去立刻就能將對方殺個片甲不留。

村民發現他們身邊來了一個陌生人,頓時提高了警惕,村民上下打量了一番範安,發現竟然是個齒白唇紅的美男子(安南閹割的男童都是挑選相貌秀美者,這是史實)。

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長得好看就讓人平添幾分好感,見到如此干淨的漂亮小伙子,長得比鄉下的大姑娘還好看。村民們也不看下棋了,紛紛盯著範安端詳,一位年齡看起來有五六十歲的老者笑問道︰「客人從何處來?但我房山州可有貴干?」

「老伯!晚輩是從南直隸來的,听說房山縣善于養鴨,家中族老特命晚輩前來查探一番,看看是否有什麼值得把握的商機!」範安從小伺候貴人,嘴甜那是本能反應。

老者一听,原來是商人子弟,警惕之心放下不少,說到鴨子村民們的話匣子就打開了。

「客人有所不知,我們這里原本屬于良鄉縣,是不屬于房山的,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皇帝陛下下恩旨升房山縣為什麼州,將良鄉縣歸屬了房山。

歸屬房山後,唐大老爺就下了死命令,田稅每季每畝只收一斗,不允許那些原來縣衙的差役多收一點兒糧食,今年的夏稅托唐大老爺的福利我們少交了不少的稅。家里的小崽子們第一次敢放開肚子吃飯,唐大老爺真是個好官啊!

若是我們早歸屬房山幾年,說不定我們也能跟房山百姓一樣富裕了。不過現在也不晚,唐大老爺已經傳下命令,過些日子冬麥種下之後,就組織相親們合作挖塘,引水養魚養鴨!」

範安適時打斷了村民的話,假裝詫異的問道︰「晚輩在老家就听說差役如狼、胥吏如虎,一旦得罪了這些人,輕則傾家蕩產,重則家破人亡。這些差役胥吏能因為知州老爺一句話就盤剝的毛病?」

範安這話搔到了老者的癢處,老者壓低聲音,用周圍村民都能听到的聲音說道︰「客人有所不知,我們這位知州老爺可通著天呢!」

老者的話讓範安心里一沉,通天這話可不是什麼好話,不會唐季重在良鄉有什麼劣跡吧?

「老伯!這唐大人可有什麼不法之事?」

老者一听範安的話,頓時急了,也不叫客人了,直接瞪眼道︰「你這後生怎麼說話呢,我等百姓好容易盼來這麼一個好官,你難道還想陷害唐大老爺不成,大家伙將這不懷好意的壞種拿住,送到州衙請大老爺審上一審。」

村民們呼啦一下就將範安給圍住了,範安嚇了一跳,他倒是不怕村民對他不利,所有貴人身邊貼身伺候之人,都是從小訓練,不說有多厲害,關鍵時刻得能為貴人擋刀。

範安趕緊擺手說道︰「各位叔伯誤會,晚輩沒有對唐知州不敬的意思,只是听到‘通天’一詞,覺得這詞並不是什麼好詞,才有此一問。」

原來是這麼回事,原來是人家理解錯了。老者尷尬一笑道︰「你是外地人,按理說是不能告訴你的,不過看你也不像壞人,和你說了也無妨。我們這位唐大老爺可是開著天眼,會法術的!」

範安一听心里有底了,敢情村民把唐季重神話了。等到見了唐季重咱家要好好看看這天眼長在哪了,範安暗暗想著。嘴里卻說道︰「這唐知州竟然有這麼大的本事,他會什麼法術,你可親眼看到過。」

「當然看到過,某家親眼看到唐大老爺手里拿著一個鴨蛋,呵了一口氣就變成了一個小鴨子,不然你以為我房山這麼多鴨子怎麼來的,這是托了唐大老爺的福。等到來年某家也要養上鴨子,養上魚,未來的日子想想就覺得那叫一個美!

咱還要給唐大老爺供個長生牌位,保佑唐大老爺長命百歲,一直留在咱房山。只要唐大老爺在房山,咱們老百姓的日子準錯不了,」

範安算是全明白了,敢情這是老百姓感激唐季重推行的利民政策,讓百姓看到了希望,再加上人工孵化對老百姓的思維的沖擊,他們實在想不出唐季重是如何快速產出這麼多的鴨苗,只能往神化方面聯想。

不過範安更想知道的是唐季重如何管住胥吏盤剝百姓的,皇帝陛下肯定也感興趣。

「老伯!您還沒說唐知州是怎麼讓胥吏不敢肆意盤剝百姓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