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章 貪腐大案

夏元吉當然知道皇帝陛下手下有一批算賬高手,正因為這樣才更擔心,大明的官員只要去查就沒有查不出的問題。

明知道如此可是卻不能明說,只能委婉著勸說道︰「陛下,糧倉乃是京城官軍的口糧重地,這樣突如其來的核查會給原本正常的供應造成困擾。若是京城各軍的口糧供應中斷,引起官兵嘩變就是天大的事。」

「這無妨,在糧倉核查期間,京城駐軍的供應暫時由皇家糧業負責,糧倉核查核查完畢再從糧倉調糧歸還皇家糧業。」

「這••••••」夏元吉沒想到皇帝會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說下去了。

朱瞻基見夏元吉無言以對,繼續說道︰「本來今年過渡一年,明年開始所有軍隊的開銷將由朕來負責,趁著這個機會,正好鍛煉一下朕的手下對軍隊的供應能力。」

「陛下未雨綢繆,老臣佩服,可是恕臣直言,如今官場十官九貪,其實不用去查臣也知道糧倉必然是虧空的,不知陛下打算如何懲治這些貪瀆之人?」

「夏愛卿認為朕該如何處置他們?」

「大明如今的貪腐問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盡管陛下登基後勵精圖治,想要刷新吏治,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吏治又豈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治好的。

臣認為應該小懲大誡,並嚴厲警告下次再犯將從重處置。」

「有功不賞,有過不罰何以服眾?夏愛卿何以教朕?」

「陛下!王法不外乎人情,群臣貪腐固然有錯,朝廷對官員的苛刻也是官員貪腐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陛下改善了官員的薪俸,可是貪腐的慣性並不會因為他們的薪俸有所改變而完全收斂,這需要一個過程讓官員知道貪腐的代價很大。」

「朝廷對官員苛刻嗎?你只看到了官員的薪俸低下,卻看不到因你們科舉當官而免掉的賦役。這些免掉的賦役是不是對你們更重要,朕若是說取消所有官員士紳的優待政策,你們一定會與朕對抗到底吧!」

這話夏元吉不敢接,也不能接,誰若是敢在士紳優待問題上動手腳,那就是天下士紳的敵人。

「一個個得到好處的時候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讀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里了嗎?」

夏元吉無言以對,他知道皇帝說的一點錯都沒有,讀書人現在甚至認為士紳優待是他們十年寒窗苦讀換來的,與朝廷何干!

「陛下,牽連的人太多了,若是真按照法律治罪,臣的戶部就沒人了,就是臣也該被治罪,是臣治下不嚴才會放任底下官吏的貪腐橫行。」

「夏愛卿,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以後我大明就應該依法治國,一切以法律為準繩,該是你的責任就是你的責任,不是你的責任你也沒必要往自己身上攬。」

夏元吉心涼了,他知道皇帝已經下定了決心,宣德元年的官場大地震開始了。

「臣請問若是這些戶部官員被拿下後,誰來填補空出來的官位?」

朱瞻基冷哼一聲道︰「大明朝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當官的,正好趁著這個機會給大明的戶部換換血。」

隨著錦衣衛與都察院的核查深入下去,一個又一個的官員落馬,甚至不止是戶部的官員,凡是與官倉有關聯的官員鮮少有干淨的。

這些官員有好大部分都屬于楊榮、黃淮一黨,看著自己的骨干人員一個個的落馬,楊榮與黃淮坐不住了,這樣下去大明的官員就會被皇帝更換一遍。

新的官員中肯定會有皇帝安插的親信之人,他們是皇帝的鐵桿支持者,再要做出反對皇帝的決議時,就要繞過這些皇帝的鐵桿支持者。

皇帝有了這些鐵桿的支持者就會更方便的插手外朝的事物,雖然名義上皇帝不再干涉外朝的民政,但是通過這些支持者一定能間接的控制朝政。

必須要阻止皇帝繼續抓人了,可是該怎麼阻止呢?皇帝手中掌握著這些官員貪腐的證據,總不能說他們貪污有理吧!

好在儒家有的是方法來阻止皇帝,一個仁字就能讓皇帝低頭,聖君以仁恕為美德,若是皇帝一味苛責臣子有失聖君之仁恕之心。

二人聯袂求見了皇帝,以仁恕的觀點,希望皇帝能夠寬恕這些犯了錯的臣子,並且舉例說明︰君為父,臣為子,子犯錯父當小懲大誡,以不違慈父之心,言下之意就是父慈才能子孝,君仁才能臣忠。

朱瞻基對于二人的說法心中膩歪,儒家的這種話術就是反著正著都能圓回來,至于是不是有理,就看誰的嘴皮子更溜,誰的辯術更強。

「你們讓朕有仁恕之心,你們自己有嗎?朝廷的每一粒糧食都是百姓從口中省下來的,就這樣被你們貪墨,你們可想過太祖組訓,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陛下是要做獨夫民賊嗎?」眼看皇帝不為所動,黃淮情急之下月兌口而出。說完就後悔了,這不是要把自己裝進去嗎!

「真是說的好啊,史官何在?」

「臣在!」負責記錄皇帝言行的起居注官,從屏風後走出來躬身行禮。

「朕今天與二位閣臣的奏對你要一字不落的記錄在冊,不得有任何春秋筆法,朕對天發誓,不改半個字。有違此誓天誅地滅!」

「臣遵旨!」史官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話,據實而寫,青史留名,領命後起居注官退入屏風後。

朱瞻基盯著黃淮道︰「黃愛卿不妨給朕講一講朕是如何的獨夫民賊?」

黃淮一生謹慎,即使被太宗下獄十年也未留下任何話柄,今日情急之下竟然說出如此水準之下的話,這讓黃淮心中甚是懊悔。

「陛下!臣近日頭暈眼花,有失智之相,還請陛下準臣致仕回鄉修養!」

又來了,一不順心就用辭職要挾,剛剛過去的夏希淳之事余波還未散去,這就又來了,這回來個更大的官,領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好大的官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