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四章 軍器局

規定的時辰過去了一個時辰,花名冊上的新兵大多數都已經回來,只有少數的幾個沒有回來。

朱瞻基讓唐三任將沒有回來的青壯從花名冊上勾選出來,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將是做夢都會後悔貪了太孫的銀子。

唐三任秒懂太孫的意思,這些拿了銀子失信之人,將會被縣衙登記造冊,等待他們的將是無限勞役的懲罰。

太孫的銀子不是那麼好騙的,他要讓百姓知道,做錯了事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朱瞻基要求唐三任把所有貪了銀子未歸之人全部對各村告示示眾,並將逃兵役者帶枷示眾罰為苦役,讓百姓明白一時的貪婪可能毀掉的就是自己的一生,只有百姓形成畏法之心,才能推進法制建設。

朱瞻基對于未來世界依法治國很是推崇,唯一讓他不安的是後世之法講的是王在法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與君主的言出法隨有著本質的沖突。

朱瞻基帶著新招募的五百新兵,又到臨近的良鄉縣用同樣的方法招齊剩余的五百兵額。

這兩座縣城緊緊相鄰,所管轄的範圍都不是很大,在朱瞻基看來完全可以合並成一個大縣,配齊官員機構,做到能夠順利的推行朝廷下發的每一項詔令。

帶著招募齊全的一千新兵返回京城,將新兵安置在城外的營地,營地是京營專門給太孫騰出來的。對于京營來說,隨便騰出一些營房就夠這一千人的新兵駐扎。

朱瞻基趕緊進宮找朱棣去要裝備,自己這一千新兵的軍服裝備都還沒有著落呢。

這些東西不是柴米油鹽只要有錢哪里都能買到,即使能夠買到也會承擔一個圖謀不軌的風險。

進了乾清宮之後,朱瞻基老老實實將自己如何招兵的過程向朱棣匯報了一遍。

這些事根本瞞不住朱棣,身邊跟著的錦衣衛那可都是皇爺爺的人。

听完朱瞻基的稟報,朱棣說道︰「你這樣選兵是能選出精兵,可是對大明來說卻沒有任何意義。」

「皇爺爺說的是,如此選兵練兵成本高昂,大明財政根本承受不起。孫兒的想法是將這一千新兵當成一個樣板,將來我大明國力更加強大的時候,也許整個大明都能練成這樣的強兵。」

朱棣哼了一聲︰「好高騖遠!先把你眼前的事做好。選兵選的不錯,可不見得就能練好,朕倒是擔心你把這一千好兵練廢了。」

「皇爺爺就請拭目以待,兩個月後孫兒一定讓這些新兵月兌胎換骨。」

「小子有傲骨不錯,目中無人可就要吃虧了。朕等著你成軍之日朕親自給你檢閱。」

「謝皇爺爺,孫兒沒有驕傲,相反出去招兵一次,孫兒發現我大明百姓日子過得還很苦,大多數百姓都是勉強活命而已,尤其偏僻之地,更是如此。

今天求見皇爺爺是想讓皇爺爺給孫兒一個方便,新兵那還沒有軍服武器,皇爺爺能不能允許孫兒自己去軍器局自己為他們打造裝備?」

朱棣想到前幾天朱瞻基跟他說過的軍器局改革之事,這小子最近總有出人意料的表現,不如讓他去軍器局攪和一番,說不定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準了,你的親衛隊所需武器裝備均由你自己去決定,朕將軍器局交給你一個月,在不耽誤其他裝備生產的情況下,只要能擠出你所要的裝備都由著你來。」

「只要皇爺爺給孫兒全權,孫兒一定給皇爺爺打造一個大明最好的軍器局。」

從朱棣那里拿到插手軍器局的權力,朱瞻基一刻也沒耽誤,連東宮都沒顧上回去就直奔軍器局而去。

軍器局設在王恭廠,離著大內並不遠。朱瞻基對這里印象最深的是天啟年間的那場大爆炸,在夢中他看到整個軍器局被夷為平地,就連周邊的普通百姓人家也受到了很大的波及,可以說這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以後一定要將軍器局的火藥廠遷移到無人的地方,做好安全防範,不然一旦出問題就是天大的問題。

軍器局很大,有一千多位工匠在里面勞作,這些匠人都是匠戶,祖祖輩輩都得從事匠人的職業。

朱瞻基對軍器局的第一印象就是髒亂差,和夢中見到兵工廠相比這里就像一個乞丐的容身之所。

這還是大明最頂尖的軍器局,地方上的那些軍器局是什麼樣子就可想而知了。

得到太孫來到軍器局的消息,軍器局大使一溜煙跑了過來,一個不入流的小官能見到的最大的官不過是兵部主事這一級別的官員,哪里能想到太孫殿下能來他這軍器局。

這位大使的第一想法是自己的事犯了,轉念一想,自己算個屁啊,值得太孫親自出手。

八成是這位太孫殿下閑極無聊想要看看大明的武器裝備是怎麼造的吧。

朱瞻基看著這個胖的像個圓球一般的大使,心中甚是不喜。

為了不給外人留下以貌取人的名聲,朱瞻基強忍著不適問道︰「你就是軍器局大使?」

「卑職正是軍器局大使李文舉,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李大使,麻煩你通知一下所有的工匠,明天我要在軍器局大院里見他們,所有人不得請假。另外你帶本宮去取軍器局賬冊,從今天起軍器局由本宮接管。」

李文舉懵圈了,太孫殿下干什麼不行,非要跟他搶軍器局,這個差事可是自己花了好大的門路才求來的。

可是李文舉連抗爭的勇氣都沒有,身份地位相差實在是太過懸殊。

眼睜睜的看著朱瞻基帶人將整個軍器局的賬目控制起來,卻毫無辦法。

好容易交接完畢,李文舉終于得了空閑,悄悄溜出軍器局,直奔工部主事李顯明的府邸而去。

李顯明乃是李文舉同族族叔,軍器局大使的差事就李顯明為他謀取。

李文舉也是一直以李顯明馬首是瞻,在軍器局撈到的好處大半都落到了李顯明的口袋里。

如今出了問題,李文舉趕緊趕去族叔家里榮信。

李顯明雖然只是一個六品主事,但是也在官場浸婬多年,听完李文舉的稟報,皺著眉頭想了想說道︰「文舉莫慌,這幾年拿了我們好處的人可不少,這些人都會保著我們,不然我們就將他們攀咬出來,到時候一拍兩散一起完蛋。

你先回軍器局將太孫殿下盯住,有什麼最新情況及時向我稟報。」

「是!叔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