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唐三任做夢都不會想到,能在房山縣這麼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見到當朝太孫這樣的大人物。

剛開始听到前來通傳的錦衣衛傳話說太孫殿下已經到了縣衙門外,縣令大人趕緊出來接駕。

唐三任第一想法就是哪里來的騙子敢來縣衙戲弄本官,真覺得本官好欺嗎?

可是當錦衣衛亮出令牌,唐三任一眼就認出那是真的令牌,畢竟也是在國子監混過幾年,見過一些大世面。

我老唐這是要走運了嗎?唐三任一股無比的幸福感從心頭升起。

太孫殿下是多麼尊貴的人,能夠紆尊降貴來到小小的房山縣,若是能夠把握住機會,唐氏一族飛黃騰達不遠矣!

這唐縣令一陣風一般奔出縣衙,迎面就看到了牽著馬等在縣衙外的朱瞻基一行人。

二話不說,唐縣令隔著老遠就跪倒在地,高呼道︰「不知太孫殿下駕到,卑職房山縣令唐三任有失遠迎,請殿下降罪。」

「不知者不罪,唐縣令快快請起。」朱瞻基這是第一次獨自面對這種芝麻綠豆般的小官。

雖然對這個房山縣令諂媚的姿態有些不喜,但是卻沒有表現出來,他不想給底下之人留下刻薄寡恩的印象。

「謝殿下不罪之恩!」唐縣令站起身來,也不撢去粘在身上的灰塵,就規規矩矩的站在朱瞻基的身後俯首听命。

「唐縣令!」

「卑職在!」

「本宮來貴縣是想請縣令幫個忙,不知唐縣令可否願意?」

「請殿下吩咐,只要卑職能做到的,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沒那麼夸張,本宮想在你的房山縣招募一些護衛,房縣令能否給貴縣發個告示?」

唐三任有些遲疑了一下,問道︰「殿下打算招募多少人?」

「陛下允諾本宮招募一個千戶,一千人足矣。」

「殿下!房山山多地少人口稀薄,若是從本縣強抽一千人,本縣的青壯勞力就會為之一空,沒有了青壯的家庭生活就會陷入困境,還請殿下三思。」

朱瞻基一听唐三任的話就知道對方誤會了,以為自己來房山是要抽丁入伍。不過卻對這個縣令有了一些好感,這不是一個為了逢迎毫無底線的人,還有最起碼的良知,能夠為治下百姓爭取權益,這樣的官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古代雖然沒有什麼義務兵法,但是在大戰來臨的時候,常常會采用抽丁的方式強征入伍,有點類似民國的拉壯丁。

這種做法最傷民心,不到萬不得已,沒有哪個統治者會采用這種斷自己根基之事。

「本宮只是讓你發個告示,曉諭房山百姓,就說本宮前來招兵,年齡在十六到二十五歲的青壯男子都可以報名應征。月餉一貫,衣食住行全包。應征者一旦被選中,發放五貫錢作為安家費。所有軍餉全部以銅錢與白銀結算,按月按時發放,絕不拖欠。」

唐三任長出了一口氣,他雖然很想飛黃騰達,但是做人最基本的良知還是讓他不能毫無原則的迎合上位者。

既然太孫殿下不是強征入伍就行,若是真能每月發放一貫錢,一貫錢可以買四石糙米,完全可以讓一個五口之家飽食。

「太孫殿下,卑職這就去辦。」

唐縣令召集起三班衙役,寫好告示,分派人手四處張貼誦讀。

之所以要將告示上的內容讀出來,是因為這時代的農村人大多都不認字,若是沒人將告示內容講明白,這告示就等于白貼。

整個房山縣也沒有多大,兩天時間整個縣城都知道了太孫殿下要在房山縣招募親衛。而且給出了豐厚的報酬,這讓終日勞作也吃不上幾口飽飯的黔首百姓萌生了去試一試的想法。

可是太孫的兵待遇是好,條件也很苛刻。

所有應征者必須是三代沒有作惡的良家子,必須要有鄉鄰作保,而且年齡還卡在了十六到二十五歲之間。

這兩個條件就淘汰了大半,剩余條件合適的青壯除了少部分不願意當兵賣命的,大部分青壯都涌向房山縣城。

朱瞻基將征兵點設在了縣城東門外,征兵點立著一根五尺多高的木樁,前來應征者矮于木樁者全部淘汰。

經過身高初選的青壯在錦衣衛的指揮下排列好隊伍,朱瞻基一聲令下,所有通過初選的青壯全部繞著房山縣的夯土城牆跑兩圈。在一刻鐘的時間內跑完(半個小時),完不成者繼續淘汰,這些老實听話的農家子弟也不知道當個兵為啥要繞著城牆跑,卻沒有任何人敢于提出質疑。

房山縣城周長五里,典型的五里之城,兩圈下來就是十里地,在一刻鐘的時間跑完需要的不僅僅是速度,更重要的是耐力。

這需要很好的身體素質,以大明農村百姓的生活水平,身體素質好的真心不多。兩圈下來又淘汰掉一半的青壯,能夠在一炷香時間跑完兩圈的青壯經過清點只有五百多人。

朱瞻基知道這已經是整個房山縣的精華所在,大明與他夢中所見的那個時代差的太遠。

這樣的兩圈十里路,那個時代隨便一個青壯年都能在一炷香的時間完成。大明要走的路還很長啊!

朱瞻基審視著這些通過考核的新兵,大聲說道︰「恭喜你們通過了本宮的新兵考核,接下來你們將和本宮一起接受為期一個月的新兵訓練。

今天本宮準你們一天假,你們帶著安家銀子回家與家中親人告別。明天這個時辰來到這里,只有準時來到這里的人才能真正成為本宮的兵。都听明白了沒有?」

「听明白了!」青壯們參差不齊的回答。

「既然大家都听明白了,都去唐縣令那里登記造冊,所有人憑著戶帖領取安家費。」

一听說馬上就要發給銀子了,青壯蜂擁而上擠到唐三任的書案前,都想第一個領到銀子。

這些農家子弟活這麼大,見過銀子的並不多,大多數時候黔首百姓接觸到的都是銅錢。

看著亂哄哄的人群,朱瞻基冷笑一聲命令道︰「錦衣衛給本宮打,從現在開始就要給他們立好規矩。」

雖然只是一個小旗的錦衣衛,但是錦衣衛飛魚服繡春刀的裝扮就讓普通百姓不敢造次。

一頓棍棒下去所有人都老實了,青壯們才明白錢不是那麼好拿的。

終于整理好隊伍,五百多人排成五隊,逐個進行登記,確保每一個人的信息都準確無誤。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