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三十三章 耀功

劉景率軍返回酃縣時,已是二月下旬,酃縣吏民早在數天前就已得知劉景率軍大破荊州水軍的消息,當日湘水河畔,仕女百姓畢集,擦肩接踵,觀者如堵。

出兵前,劉景出于種種考慮,便一切從簡,並沒有舉行誓師。如今大勝歸來,自然無需再低調,夸耀軍功,勢在必行。這不僅是給酃縣百姓看的,也是給零陵、桂陽二郡使者看的。

此戰劉景軍水步斬首兩千余級,俘虜棹夫、士卒超過四千之眾,從湘水津渡一直到酃縣城下,排成人龍,數里不絕。

酃縣百姓紛紛夾道圍觀,或指指點點、或冷嘲熱諷、或嬉笑怒罵,場面甚是喧鬧。

不過正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劉景令甲士列隊組成人牆,維持秩序,嚴禁百姓攻擊降俘。

有著數量如此龐大的俘虜,自然是坐實了己方大勝的消息。接下來劉景水步軍登陸,立刻引發酃縣數千百姓的歡呼雀躍。

走在最前方的隊伍,乃是以陳武、黃武為首的水軍前鋒,他們在戰斗中立功最多,手中舉著數以百計繳獲來的荊州軍旗幟。僅此一點,就非他部所能及。

之後是王彊和他麾下百余名「敢死」,他們以「一己之力」牽制住荊州水軍後部,同樣立下大功。

步軍之中,則以蔡升、韓廣功勞最大,他們率部先斬吳巨,再破習珍,所向無敵,功冠諸將。

整個游行活動,持續了小半日才結束,軍民皆興盡而還。

接下來劉景在縣寺正堂接受了縣吏、士民、以及零、桂二郡使者的祝賀,直到太陽落山,劉景才終于月兌出身來,返回官舍。

同往日相比,今日官舍顯得格外熱鬧,不僅劉景一家皆在,就連鄧瑗的兄嫂,也都來了。

劉景與繼母張氏、嫂子賴慈、及妻兄鄧朗等人一一見禮,而後視線落到妻子鄧瑗的身上。

以她表現出來的孕相來看,分娩之日,至多還有一月半月。

高髻盛飾,身著袍服的繼母張氏拉著鄧瑗的手,對劉景道︰「仲達,自你走後,少君便食不甘味,寢不安席,如今你平安歸來,少君終于可以安心了。」

劉景直視妻子,說道︰「少君當初不是答應過我要好好保重身體嗎?為何要言而無信呢?我說過了,蔡德珪驕豪自喜,並不是一個有杰出才能的人,因當初輔佐之功,及劉荊州妻弟的身份,才得以統領荊州水軍,這樣的對手,破之易也,何須憂慮?」

鄧瑗仰著略顯圓潤的美麗臉龐,輕聲道︰「道理雖知,奈何心中猶不能安定,如之奈何?」

站在一旁,身著縞素麻衣的鄧朗听了劉景的一席話,不禁感慨不已,不怪父親在世時,那麼看重他,但有所求,無不應允,事實證明父親確實眼光過人,自己的這位妹夫,真乃人杰也!

鄧朗忍不住嘆道︰「放眼整個荊州,怕是也只有仲達,才敢如此評價蔡德珪。」

劉景笑著道︰「相比于深中足智,才略兼人的蒯異度,蔡德珪一介庸人耳,不足與論。」

鄧朗點頭道︰「沒錯,我與蒯府君多有見面,蒯府君家世、姿容、才具,無不是荊州之翹楚,非蔡德珪所能比。」蒯越之前乃是章陵太守,而章陵,是劉表劃出南郡東南數縣新置之郡,治所正是鄧氏的家鄉新野縣,所以鄧朗才稱蒯越為府君。當然,鄧氏對外仍以南陽鄧氏自居,根本不承認所謂的章陵。

嫂子賴慈面帶擔憂地問道︰「仲達,你這次有見到我的兄長嗎?」她知道兄長賴恭就在荊州軍中,此次蔡瑁統帥水軍南下,志在零陵、桂陽二郡,說不定作為零陵人的賴恭也會隨軍南下。

劉景搖頭道︰「嫂子且放心,我在戰後已經問過北軍降人,賴君仍在臨湘,未曾南下。」其實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零陵心屬張羨,賴恭若是隨荊州水軍前往零陵,必會被零陵士民視為「叛徒」,從而遭到非議,累及名聲。這時候最佳選擇,無疑是將自己置身于事外。

「那就好、那就好……」賴慈不由松了一口氣。她就怕各為其主的兄長和季叔,兵戎相見,所幸她最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

束發佩劍的劉和出言道︰「阿兄,你真的將吳巨殺死了?」

「沒錯。」劉景頷首道。

見劉和一臉興致勃勃,還要再言,繼母張氏開口道︰「行了、行了……少君有孕在身,你們少說些打打殺殺的事情。」

劉和听聞母親之言,心里大感掃興,卻也只能就此打住話題。

劉景亦是干笑閉口。

隨後話題轉向家長里短,不久後,一家人在堂下共進晚餐,直至夜幕降臨,才陸續離去。

…………

次日,劉景早早從夢中醒來,雖然剛打了一個大勝仗,但後續事情還有很多,現在還不是放松的時候。

只身來到官寺,劉景發現嚴肅比他來得更早,而且從其書案上那一摞摞已經處理完畢的公文來看,顯然不是早到一時半會那麼簡單,八成天未亮就來了。

「明廷……」見劉景進來,嚴肅起身行禮道。

嚴肅這種拼命的工作態度,使劉景隱隱為其身體狀況感到擔心,因此他一臉嚴肅地說道︰「伯穆,做事切不可一味操勞,否則日子一久,必然形疲神困,累及身體,到時悔之晚矣。勞逸結合,才是正確的做事方法。」

嚴肅古拙的臉容微微有些觸動,深深一揖,回道︰「明廷諄諄之言,在下必定牢記于心。」

劉景輕輕頷首,來到嚴肅的書案前,嚴肅主動開口道︰「在下正在清算此戰繳獲的輜重。」

劉景點點頭,隨手拾起一件文牘,由于此戰幾乎全殲了荊州水軍前部,因此獲得了極多輜重,一項一項統計,頗為繁瑣。

嚴肅談道︰「明廷,如今軍中口糧,全靠零陵、桂陽二郡接濟。明廷此番擒獲四千余俘虜,每日都要吃掉大量的糧食,對我們來說負擔太重,實在不宜久拖,須得盡快安置他們才行。」

劉景輕描淡寫地道︰「讓零、桂二郡繼續加大供糧的數目就是,我們出生入死,為他們擋下蔡瑁的大軍,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他們豈能不有所表示?」

說是這麼說,但這些俘虜的歸處,劉景已經大致定下,這四千多人中,其中有九百多人是吳巨部曲,其等皆為長沙人,在吳巨已死的情況下,憑借劉景的威望,輕易就能將他們收為己用。

成為自己手下,繼劉宗、劉修、劉亮、蔡升、馬周、韓廣之後的第七支營兵。

其次是千余名劃槳搖櫓的棹夫,這些人也沒有太大威脅,可以將他們收編打亂,安置船上。

最後是人數超過兩千人的荊州水步軍,目前的形勢下,就算他們有意歸順,劉景也不會用。畢竟,他們的家眷都在江北,隨時有叛逃乃至倒戈的風險。劉景目前並不缺少兵力,沒必要冒險。

劉景準備將他們一分為二,一半留在臨湘,修繕牆桓堤壩,一半送往耒陽鐵官,開礦冶鐵。

嚴肅皺起眉頭道︰「時下正值仲春,正是舊糧將盡,新糧未出之時,零、桂二郡恐怕也沒有太多存糧。」

劉景不以為然道︰「這就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了。」以前他向零陵、桂陽二郡求糧,卻屢屢踫壁,不得不向劉巴示好,麾下才得以果月復。而今他擊退蔡瑁,在二郡面前,終于可以硬起腰桿子要錢要糧,他有這個資格。

嚴肅豈能听不出劉景對二郡態度上的變化,當即在這個問題上不再多言。接著想起一事,道︰「明廷,之前你北上不久,我就抓獲了一名吳巨的探子。」

「吳巨的探子?」劉景听得眉毛一揚,吳巨乃是長沙本地人,他往酃縣派探子刺探情報也算情理之中。事實上劉景對戰前保密工作極為重視,不僅令嚴肅封鎖酃縣,亦令劉祝封鎖衡山鄉通往臨湘的水路要道,雙管齊下,基本杜絕了情報泄露的風險。

嚴肅頷首道︰「對,這件事還是多虧了‘矮奴’。」

「陶觀?」劉景聞言大感意外。陶觀攜全家來到酃縣避難,由于酃縣城小民寡,販賣胡餅不易,因此劉景將他安置于新開的醉鄉居任肆主。半年來,劉景雖然很少過問醉鄉居的事,卻也知道他這個醉鄉居肆主做得有聲有色。需知,他是侏儒之身,竟有能力將一干廚人、佣保治理得服服帖帖,可謂是萬分難得。

嚴肅道︰「其實發現探子的不是矮奴,而是矮奴的兄長。矮奴得知後,令其兄盯住探子,他則第一時間趕來縣寺找上我。」

「……」劉景不由瞠目結舌,久久難以言語。說實話,陶觀的父母兄弟,都是趴在陶觀身上心安理得吸血的寄生蟲。沒想到被劉景視為「廢物」的人,有朝一日也能對他有所幫助。

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