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11回 西夏軍奔襲長安,李老二水阻敵軍

李察哥道︰「四策皆未能動搖大華根本,來年大華軍依舊可聚集重兵來犯。大華軍戰力強盛,火器凶猛,連金軍都不是對手,我西夏恐有步金國後塵之憂。唯有奪下長安城,方能解我西夏之憂。」

王仁宗道︰「既然大華軍如此強盛,那奪下長安城,便能保住西夏?便與奪其他城不同?」

李察哥點頭︰「這兩年為了準備攻擊我朝,林沖往長安囤積了無數糧草軍械,若是攻佔長安,可供我們用好幾年的。」

張昊道︰「王爺明見,如此可緩解經濟損失,至而可增強我西夏國力。」

李察哥道︰「還有一樣更重要的好處,長安城里,儲有很多大華軍的火器和彈藥,更有許多火器工匠,若是將這些搶回我西夏,那我們就有和大華朝長期對峙的本錢了。」

李乾順眼楮一亮,眾臣也精神大振,紛紛暢想攻下長安城,奪取物資軍器的美好前景。只高守忠興奮中未忘問道︰「長安城城高牆厚,又是大華軍西北軍事中心,必然重兵守衛;再者,自邊境到長安有六七百里,中間還有慶州(甘肅慶陽)、謂州(甘肅隴西)、鳳翔府(陝西鳳翔)等城池,待我軍一路攻過去,怕是大華軍早有防備,嚴陣以待啊!」

李察哥道︰「正因為長安遠離邊境,大華軍反而想不到我軍能去打,此番大華軍為了聲東擊西騙過我們,兵力都擺到邊境上耀武揚威了,長安城里不存多少了。探報來說,長安城里大華軍的正軍只有一個什麼樞密院直屬旅,重將也一個沒有。」

張昊點頭︰「王爺說的是,吳用是大華朝樞密院樞密,也是林沖梁山時的軍師,綽號智多星;那樞密院直屬旅旅長是錦豹子楊林;陝西路路長叫陳遘;副路長丑郡馬宣贊;還有個也是梁山好漢叫病大蟲薛永。大華朝名將,梁山排前面的武將,一個也沒有。」

李察哥點點頭︰「我們無需一座城一座城地打過去,騎軍直接穿過六七百里,直達長安城下,再以步軍跟進圍困慶州、謂州、鳳翔府等城,只不讓他們援助長安即可。大華朝這兩年清理洛水河道,倒是幫了我們大忙,可讓我們用一段洛水來運送糧草軍資往長安城下。」

張昊道︰「王爺說的是,大華朝還修繕擴建了從長安到慶州的官道,正好便利我軍繞過慶州,直撲長安。」

李乾順點點頭︰「如此邊境線上各部,當不惜損失,竭力向前,阻止大華軍回援長安。」

當下那西夏狼主與臣下計議已定,以李察哥為帥,率步騎二十五萬出征,李察哥親領騎軍十萬,直撲長安,後續十五萬步騎也隨即跟進,以五萬圍慶州、謂州、鳳翔府等城,余十萬亦前往長安。

李乾順于國內再征召各部落兵丁糧草,與大華軍在邊境線上絞殺,以拖住部署在邊境上的大華軍各部。

慶州東南的北湖鄉,鄉名即來自于北湖,而北湖,則是渭河支流貂溪流過形成的。北湖的東面,是溝子山,此山因遍布被水流沖出的溝子而得名。

「快點!快點!」,糟亂聲中,鄉民們扶老攜幼在往山上跑。

山腳下,是連接慶州和長安的官道,有三丈許寬。數十個青壯年分成兩撥,一撥在拆毀一座小橋;另一撥正在用石頭樹枝泥土等,堵住幾條溝渠前後,山上流下來的水,原本要進溝渠的,現在溝渠被堵住了,水便緩緩蔓延開來。

一個小伙兒道︰「李叔,這水一漫開,黨項羌的騎軍是麻煩了,村里的地可也遭殃了。」

領頭的李叔,叫李老二,近五十歲,本在西軍,西軍背大華軍擊敗吞並後,李老二退役回鄉,當了鄉兵頭目。得到西夏軍入侵的消息,李老二趕緊安排村民逃上山,派人點烽火。作為從軍多年的老兵,李老二敏銳地發覺,西夏軍此番的目標,若不是慶州,則很可能是重鎮長安,而延緩西夏軍的速度,便可以為長安贏得更多的備戰時間。

李老二罵道︰「崔狗子,你個批叨!老子都說過了,淹了的地,官府肯定賠損失,官府不賠,老子去長安要找軍中長官要說法。」

崔狗子嘟嘟叨叨︰「俺這不也是為大家問的嘛!」

李老二一個巴掌拍在崔狗子頭上︰「球!官府不賠老子賠總行了吧!額的退伍金足夠賠這些莊稼的損失了!」

眾人忙道︰「別听那球胡咧,哪能叫你賠呢!」

李老二道︰「就這麼定了!官府不賠俺賠!眼下都听俺的,快點整好,上山去開水。」

眾人七手八腳的,很快完事。李老二道︰「你們這些個常年打獵的,一路上山,多挖陷阱,多埋套子,多放夾子,多設伏弩伏箭,那黨項羌就是畜生野獸,正合適。」

半山腰處,有個簡易的水利設施,山上流下來的水,分流兩條寬溝,一條往渭河去,一條往山下的地里灌溉。李老二帶人,把往渭河去的給堵高了,往地里去的挖開了,水盡往山下漫去。

李老二依靠他多年戰斗的直覺,自發帶領鄉兵的這一舉動,至少延緩了西夏軍一天的行程。戰後,不但鄉親們的莊稼損失得了雙倍賠償,李老二和參與鄉兵們都得了賞,李老二還受封勛爵,被任命為縣尉。

且說長安城得了西夏軍來犯的急報,吳用連夜聚眾商議。

薛永道︰「長安城兵力空虛,哥哥快派人求援!」

吳用羽扇輕搖︰「薛兄弟無需著急,我已派出

兩撥急使,分別前去汴京和荊湖路,向皇上和岳飛第六軍報信求援。」

陝西路路長叫陳遘急道︰「荊湖和汴京遠水不解近渴,吳樞密使為何不派人向楊志楊軍長和韓世忠韓軍長求援?」

吳用搖頭道︰「北面的楊志第二軍面臨十萬西夏軍壓力,南面的韓世忠第六軍正在清理河湟地區,何況他也面臨數萬西夏軍對西寧的攻擊。另外山士奇沙漠師46師和吳玠沙漠師47師,也都面臨強敵,不便抽出主力來援。盡管各地鄉兵有所阻擊,但估計西夏軍二天後就會抵達長安城下。

宣贊沉吟道︰「岳飛第六軍即便星夜來援,也需十數日,加上報信時間和聚兵時間,如此我們少說要要單獨面對西夏十數萬大軍二十來天。可否請楊軍長和韓軍長派騎兵來騷擾西夏軍,不求獲勝,但求西夏軍感覺月復背受敵,不能全力攻城。」

吳用點頭︰「宣兄弟此言甚是,會後即派人知會楊志和韓世忠,叫他倆乘西夏主力大軍來攻長安之際,便宜行事,另外各派不超過一個團的騎兵前來長安周邊,騷擾西夏軍。」

陳遘憂心忡忡︰「如今長安城里,我軍怕不足三萬,如何抵擋西夏大軍?」

如今長安城里,有楊林的樞密院直屬旅五千多人,以楊林為旅長;楊的陝西路廂軍旅七千余人;加上一些鄉兵和番兵還有退伍的軍兵,攏共二萬出頭。

吳用笑道︰「當年陳路長堅守中山府抵御金兵,手里也沒多少正規軍隊,主要就靠民眾。怎麼如今反倒不踏實了?」

陳遘道︰「實在是這長安城太過重要,龐大的糧草軍需,無數火器及匠工,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吳用搖了搖羽扇道︰「陳路長放寬心便是,叫諸位連夜來,就是為了安排城防。楊林負責領這二萬軍兵守城;城里還有千多騎軍,由宣贊兄弟領一千出城,騷擾敵軍,壞其糧道;薛永立即召集訓練三萬青壯,協助守城;陳路長負責組織民眾,搞好後勤和醫療。長安城里糧草充裕,錢財豐足,大家不要怕花錢耗物,只要我們堅守一個月,西夏軍必定大敗而歸。」

陳遘依舊不放心︰「如此守城兵力還嫌不足啊!要不要把衙役,哦現在叫警察,都編入守軍?」

吳用胸有成竹,搖搖頭道︰「警察要組織民眾支援守城,還要防止宵小破壞,特別是需要監控城內的黨項人,還有羌人。所以不但不能把警察派去守城,反而要組織謝青壯民壯,為警察助手。至于守城兵力,本軍師略施小計,便能為長安再添三萬守軍。」

眾人齊問︰「計從何來?」

欲知吳用如何能再添三萬守軍,且听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