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62回 六甲神丁戰金兵,金兵攻破汴京城

宣化門城樓上,宋軍搭建道台時,城外的金軍便注意到了。今日一大早郭京又在道台上作法,城內也似有軍兵調動,金軍如何能不提防?

金國東路元帥完顏宗望,西路元帥完顏宗翰,以及十數大小將領,都到了宣化門外。金兵兩路合軍後,以完顏宗望為首,完顏宗翰為副。

眾人見郭京做了道法,遲遲沒有動靜,不免有些忐忑,不知宋軍要干嘛。此時已是仲冬,氣候寒冷。所幸今日天晴,太陽已出,讓嚴陣以待的金軍兵將不至于凍壞了。

完顏宗翰撇嘴道︰「南蠻那道士在道台上轉來轉去後,咋就沒動靜了?」

完顏宗望道︰「莫不是在準備什麼大招來對付我軍?」

完顏宗望轉頭對幾個前遼降將問道︰「遼軍與宋軍過去經常交戰,有過如此道士作法的嗎?」

耶律懷義提馬上前道︰「稟大帥,確實踫到過宋軍有道士作法,但最多就是放些黑煙巨響嚇人,對戰馬有點影響,軍兵只要經過一次就不會慌了。」

耶律馬五卻道︰「但梁山軍,就是現在的登州軍,以公孫勝為首的幾個道士,是有真本事的。七年前登州軍伐遼,兀顏光統帥率軍二十萬,在燕京城外擺下了太乙混天象陣,數番擊退林沖的攻擊。後來入雲龍公孫勝登台作法,仙雷滾滾,登州軍打破太乙混天象陣,兀顏光統帥身死,二十萬遼軍大敗,登州軍圍了遼國南京(北京)。若不是遼國賄賂宋臣,卑屈求和,恐難過關。」

劉彥宗道︰「听聞登州軍中,公孫勝、樊瑞、喬道清、馬靈等數人,道法高明,能呼雷換電,我看當與登州火器凶猛有關。」

完顏宗翰點點頭︰「這宋朝的皇帝夠蠢,這麼強的登州軍不用,成天要麼求和,要麼耍賴拖延。」

高慶裔道︰「據聞登州軍和宋皇朝廷鬧了齷齪,已經幾乎不相往來了。」

完顏宗翰笑道︰「火器最多不過是嚇唬嚇唬戰馬,登州軍來了也是給我等送軍功的。」

心知登州軍不弱,但一干前遼契丹和漢人將官,誰敢和女真西路元帥頂牛?視線又都放在宣化門了。

完顏宗望道︰「漢人有言,小心無大差,注意防範,看他能搞出什麼花樣。」

眾人皆點頭稱是。

就在此時,宣化門的城門,吱吱呀呀地打開了,烏糟糟地涌出來數千頭戴綠冠、身穿土色道袍的「六甲神丁」。

一眾金軍將領皆看得眼暈,不知宋人要干啥,個個都有些發懵。

還是完顏宗望先反應過來,厲聲喝道︰「銀術可何在?」

完顏銀術可縱馬而來︰「元帥!」

完顏晟令道︰「與你五百騎軍,去探下虛實,不可冒然深入,如有怪異,先退回來。」

完顏銀術可領令而去,帶著五百女真騎軍,迎向了「六甲神丁」。

那數千「六甲神丁」,跑得快的已到完顏銀術可的軍前,跑得慢的還在慢悠悠出宣化門呢;手里的「道器」也是五花八門,有刀有槍有棒有劍,有道塵有羅盤有桃木劍,有拂塵有錫仗有佛珠串,還有不少兩手空空的。

沖在前面的,是郭京「仙師」的數百迷徒,他們深信「仙法灌頂,仙師護佑,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直往金軍馬前沖了過去。之前瞻觀了郭京「仙師」的作法,金兵也是疑神疑鬼,心里擔心,雖然殺了些個「六甲神丁」,卻總怕仙師突然發作,仙法法力無窮。

過了片刻,完顏銀術可

發現「六甲神丁」好像沒啥法力;倒是金軍慌亂之下,有一個金兵被拉下馬亂中身死。

完顏銀術可喝道︰「莫要停留糾纏,讓馬跑起來。」

這五百金軍騎兵跑起來,那六甲神丁就只有挨宰的份,多虧跑在前面的這些人,不是死忠迷信郭京的,就是像張清殘部那樣打過仗的,所以被完顏銀術可的騎軍刮了兩輪,死傷數百,倒也一時未退。

宣化門城樓上,張叔夜看著情勢不對,問郭京︰「仙師,怎看不出六甲神丁一人可頂千百金兵?」

郭京心說︰「你問我我問誰去?」卻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六甲神丁仙法不熟,時辰未到而已。待我出城親自指導神丁,必能全勝。」說罷,帶著瓊英等匆匆下了城樓,出宣化門了。

「仙師出城了!仙師來了!仙師要施法了!」本來見了諸多「丁友」送命,已是慌張的「六甲神丁」們,好似打了雞血,又熱血上頭向前去了。

郭京高喊︰「大家沖啊!殺一金兵便可成仙,趕跑金兵統統成仙!」

「六甲神丁」奮勇向前的同時,郭京卻帶著瓊英葉清等親信,向東潛去。

完顏銀術可知道了「六甲神丁」的虛實,便不再遲疑,帶著五百金兵一輪輪地收割生命。再過一會兒,滿地的鮮血和尸體終于讓「六甲神丁」們認識了自己的平凡無力,加上傳來郭仙師不見了的訊息,「六甲神丁」們崩潰了,徹底地崩潰了。

宣化門外,「六甲神丁」們如無頭蒼蠅一般,哭喊著四處逃散,有的甚至跑向金軍大隊去送死。

金國能在短時間里反遼立國,滅遼征宋,靠的便是這個時期的將星薈萃。完顏宗望等如何會放過這個大好時機,一眾將領紛紛率部出擊;而前面的完顏銀術可,則早就放下了「六甲神丁」們,揮軍直奔宣化門而去。

宣化門城樓上的張叔夜,正目瞪口呆地看著「六甲神丁」崩潰,卻見金軍殺向城門而來。張叔夜急忙大喊大喝︰「關城門!趕快關城門!快!快!快!」

但城門已經關不上了,逃回來的「六甲神丁」們,將城門洞堵得嚴實。少頃,完顏銀術可領著五百金軍騎兵,風一般掠來,再過半炷香,金軍大隊殺到。宋軍猝不及防,很快,連甕城都失了。大批金軍入宣化門,殺向其他城門。

宣化門丟了!汴京城破!徽欽二宗迷信騙子郭京,導致汴京稱破,這是歷史真事。

郭京就用這種方式檢驗了一個王朝的智商,並將這個王朝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郭京不是第一個,更不是最後一個。直到二十一世紀,神秘悠久的中華文化,依然時不時檢驗著中國人的智商。

北宋末年的徽欽二宗以及他們的大臣們,對北宋的覆滅是出了大力的,是起到關鍵性作用的。

開封(汴京,東京)的城牆,截面是個梯形,牆高近二十米,上寬也是近二十米,下寬二十多米,幾乎每個城門都有甕城為後手。城外有一圈寬十幾米深三四米的壕溝。城內糧食夠吃數年,軍械無數。城內守軍近十萬,如果組織各府家丁民壯,集二三十萬上城牆不成問題。城外還有會有越來越多的勤王兵馬。但卻就如此荒唐地被金軍攻破。

作為對比,讓我們來看看另外三座城市,就是在金軍第一次南侵時,被宋庭送給金國以求和的太原、中山、河間三城。由于三城城內軍民拒絕執行宋庭將城池獻給金國的命令,這三城幾乎得不到來自宋境的任何援助,一直被金

軍圍攻,全靠城內軍民自力更生的堅守。

太原城堅守了八個多月,中山城堅守了六個多月,而河間城則堅守了一年多。三城的堅守是如此艱難苦困;而汴京城的條件,不知比三城強多少倍,卻如此輕易荒唐地破了。假設宋皇宋庭不寄望求和退敵,不受郭京蠱惑,一心堅守,征召勤王,金兵肯定是打不下汴京的。然而,歷史怎能假設?

汴京城實際有三道牆,就是外城、內城、宮城。金軍破了外城後,張叔夜領著敗兵,退回內城;宋將姚友仲戰死;劉延慶死于逃跑途中。

有一位斷手將,死頂金軍,先以飛石打將,再以佩劍殺敵,至死不休。臨死前,有人听他在喊︰「老子是沒羽箭張清,斷不能落了梁山好漢的威名!」。

外城一失,內城只剩得二三萬兵丁,宋欽宗君臣等已完全失去了抵抗的勇氣,只是求和求降。欽宗乞降,親自去金營,尊金帝為皇伯,自稱佷,許貢金1000萬錠、銀2000萬錠、絹帛2000萬匹,割黃河以北之地予金,分遣使臣持詔書赴河北各地,命令各州縣放棄抵抗,開城投降。

其實這時的北宋,並沒有到絕路上,佔據外城的金軍師老兵疲,不但沒繼續進攻,反而抓緊修築工事,防止汴京軍民反撲。汴京軍民們也群情激奮,誓要與金人血戰到底。當時的情況下,如果宋欽宗君臣們能夠冷靜下來,或集中力量突圍,或堅守內城相持,戰事都必然有轉機的機會。

可此時宋欽宗的第一反應,卻是要「甩鍋」。于是大宋歷史上又一滑稽場面上演了︰听說外城淪陷了,驚慌的宋欽宗恰好踫上自家叔叔越王(宋徽宗的弟弟),叔佷見面後,宋欽宗就慌忙寬衣解帶,把龍袍月兌下來硬塞到越王手里,嘴里連呼「叔叔自做取」。也就是要把皇位「甩」給越王。這事兒越王哪肯接?哭著連呼「死罪」——皇上,這鍋別甩我。

哪怕在這樣的危局下,也依然有硬漢慨然擔當︰衛士蔣宣就召集了數百壯士,誓言要拼死護送宋欽宗突圍。可嚇破了膽的宋欽宗不但不答應,好言好語勸走蔣宣後,轉過臉就把蔣宣等人綁起來殺害,理由是怕這些人「作亂」。可憐這群熱血為國的漢子,就這麼不明不白屈死。

然後,宋欽宗就做出了他自己的「抉擇」︰低三下四跑到金軍大營,擺上香案宣讀降表,朝著金國上京方向行跪拜禮。一百六十多年國祚的北宋王朝,就這麼稀里糊涂亡了。

缺兵少糧,都有得救;可骨子里慫,那是真沒救。

但宋皇宋庭的無膽無能,並不能阻擋百姓的抗金,不單河北各地州縣多數不願接旨投降,東京城內的殘存宋兵和百姓,在東京城與金兵展開了巷戰,金兵攻入東京城不過死了數百人,後些日在巷戰中的損失,卻已過千。

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不想在此損失太多軍兵,便令宋庭出面,下旨停止反抗,欽宗還派人來為金兵領路避險,幫助金兵搜去大量金銀財寶,珍貴古玩、全國州府地圖檔案等等。

宋欽宗親自同宰相何栗到金營求和,送上降表,並屈辱地下跪。金人除了索要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之外,還要立送一千五百名少女。宋欽宗一律照辦,派人四處搜捕年輕女子,不夠數目就用自己的妃嬪抵數。不少女子不甘受辱,自殺而死。

平日里要求女人三從四德,危難時拋棄女人奉送外敵,這就是中國儒化男人的擔當。

欲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