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57回 晁蓋領軍東征日,女真發兵南侵宋

鳥羽上皇翹尾巴,白河法皇送上門來的好事,林沖如何會拒絕?

宣和七年(1125)六月,晁蓋和吳用領關勝的第一軍和楊志的第二軍,前往日本,收取白河答應的九州島全境。

與此同時,在藤原家族的支持下,在登州軍的默許下,白河法皇潛入平安京,在藤原家族的支持下,發動宮廷政變,拘禁鳥羽上皇,重新執掌日本大權。政變中,鳥羽派人向城內燕青和城外郭盛求救,皆未得相應,最後鳥羽匆匆出逃時被抓。

白河廢去素河天皇,恢復崇德天皇,恢復待賢門院的皇太後,表面上鳥羽還是上皇,實際上已經被軟禁,連參加朝會議事的權利都沒有了。

日本皇室的爭權斗爭比較溫柔,到林沖穿越前的後世,天皇傳了百余代,中間雖有不少爭斗廢立,但幾乎沒有消滅的事情發生,這點的確比中國強。另外日本皇宮不用太監,而中國自商朝起宮廷就開始用太監,這又是日本皇家比中國強的地方。總而言之,平心而論,日本皇室一脈相傳,穩定有序,爭斗不暴虐殘忍,掌國有制約有節制,比中國的各朝各代皇室都于國于民有善。

白河將九州島上支持自己的幾個國守名主們,重新安排到本州島上,佔據原來支持鳥羽的勢力地盤。

晁蓋所率征日軍隊,雖說是第一軍和第二軍,但也編入了其他各軍的少數隊伍,為的是讓各軍都能熟悉登州不斷革新的火器。那些不服白河出賣九州島給登州的國守名主們,正好成為登州火器的實驗品。

原本駐守平安京外的第五軍郭盛一個師,也撤離平安京,佔據了新租借的出雲國。

以登州軍的實力,日本根本就不是對手。這是林沖允許屢屢求戰的晁蓋領兵的原因,正好借此和晁蓋說定,以後安心在登州,不再領兵外出作戰了。

林沖自己關注的重點,只是女真金國。

話說宣和五年(1123),宋庭巨資從金國手里買回了被金兵洗劫一空的燕京及周邊。宋徽宗一干君臣,得意洋洋,自以為收復了燕雲十六州,立下不世奇功。其實燕雲包括燕和雲,宋庭也就收了空城燕京,而雲州(山西大同)卻被金國給賴掉了。盡管宋庭卑躬屈膝,加錢加貢,金國就是賴著不給。

宋軍伐遼的拙劣表現,令金軍對宋軍的虛弱有了直觀認識;燕京之風華助長了金人對更加繁華的南國之貪婪。金宋聯盟滅遼後二年,金國就開始了對宋國的征伐,以宋庭包庇藏匿金朝叛將張覺為名。

說起張覺,真是個倒霉蛋。他原是遼將,後降金國,住節平州(河北盧龍)。遼國覆滅後,平州成為金宋邊境重鎮。北宋燕山宣撫使王安中以金錢高位誘之,張覺殺金臣降宋,拜泰寧軍節度使。

張覺降宋後,金國當然不干,完顏母和完顏宗望率金兵征討襲擊,燕京一帶的宋軍躲得遠遠毫無支援,張覺兵敗逃奔燕山府。王安中在金兵壓迫下,經請示宋徽宗,殺張覺將其首級獻給金軍,並贈錢財與金軍賠罪。

代表宋庭坐鎮燕山府的王安中,誘降

張覺後,再殺他獻給金兵。此等出爾反爾,昏聵無能,害死隊友,毫無擔當的操作,成為金國笑柄,更消弱了燕京原遼國漢人的一點向宋之心。而宋徽宗趙佶此事所為,嚴重證明了宋皇和宋庭,是多麼的不靠譜。

此時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已在兩年前死掉了,皇位上蹲著的是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完顏晟),完顏阿骨打的四弟。和阿骨打一樣,吳乞買垂涎南朝繁華,滅遼之後征服宋國是金國的既定國策。

宣和七年(1125)八月,盡管已是二年前雙方已經平復的往事,金國還是以張覺為理由,開始南侵,揭開了靖康之恥的序幕。宋徽宗和朝廷耗費無數中原漢人血汗,與金國立海上之盟,靠金軍滅了遼國,再花費巨資從金國贖回燕雲十六州的的一半。短暫的平靜後,便迎來了比遼軍殘暴無數倍的侵略者———半獸人女真。只享受了二年的和平,宋徽宗君臣們之短視弱智,可見一斑。

其實即便沒有張覺之事,金國也會找出其他借口南侵的。狼要吃羊,總能找到理由的。之前女真人造遼國的反,滅了遼國,理由就是遼國海東青要多了。不可思議的是,後世大多數所謂歷史學家或文人政客,都認可海東青這個荒誕的理由。可見知識階層中的傻庇比例,一點不比屁民吊絲少。數百年後,女真的假後人——滿清,為了入侵中原,也搞了個神馬「七大恨」,完全就是海東青改進版。

其實遼國對女真人,真心不錯。女真人除了打獵,只會養豬。女真部落的糧食等生活基本物資,都是遼國提供的;女真人付出的,只不過是幾只海東青,以及對遼國稱臣。但要搞事就總會找到理由的,林沖前世時,享受主體民鏃巨額支助的某些族群,一樣貪得無厭,雞蛋里面挑骨頭地搞事。所以說,特權優待遲早導致分裂,平等融合方能長遠和諧。

金軍兵分兩路,西路完顏宗翰自雲州(大同)南下,攻擊太原;東路完顏宗望自平州(河北盧龍)出發,攻擊燕京。

郭藥師只一戰稍卻,便領常勝軍(怨軍)倒戈,投降了金國。宋徽宗和宋庭給了多少高位厚賞?三姓畜生郭藥師就是如此報答。也不知該說郭藥師無恥,還是宋徽宗愚蠢。

郭藥師再變節,充當金軍帶路.黨,宋庭巨資贖回的燕京很快就被金軍佔領,郭藥師還帶著金軍,繳獲了無數宋庭軍資。金軍繼續一路破城向南。不到半年,靖康元年(1126)正月,完顏宗翰率軍渡過黃河,包圍了汴京(開封)。

貪財、沉迷得道的書畫達人、治國庸人宋徽宗,被氣勢洶洶的金軍嚇破了膽,早沒了當初指點江山收復燕雲的雄心壯志。為了逃避,宋徽宗在朝堂上裝病裝暈,硬是把皇位急急忙忙傳給了宋欽宗趙恆。

宋欽宗即位後,要鏟除徽宗親信。太學生陳東帶頭上書,論︰「今日之事,蔡京壞亂于前,梁師成陰謀于後。李彥結怨于西北,朱結怨于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于遼、金,創開邊隙。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這是北宋六賊之稱的來歷。

宋徽宗將皇位傳

給宋欽宗後,立馬帶著童貫、朱等人出汴京南逃,蔡京等重臣也舉家難逃。而北宋六賊中的其他三人,李彥,王黼,梁師成,先後被宋欽宗明著或暗著給殺了。

靖康元年(1126)正月末,金軍渡過黃河,包圍了汴京。

匆匆上位的宋欽宗趙恆,比他老子宋徽宗,強不了幾分。在金兵大軍壓境的逼迫下,宋欽宗在和戰之間舉棋不定。宋欽宗先求和;求和不順就任主戰大臣李剛守汴京;金兵誘降後又罷免李剛;而後在陳東領太學生裹民意的壓力下復起李剛。

還好,汴京牆高城固,李剛等在城中組織防守,打退金兵數次攻城,種師道領西軍于城外呼應,令金軍無法兩顧。最終金兵收了宋欽宗進奉的財物,撤兵北返。這次汴京之行令金軍掌握了南下道路,更令金軍看穿了宋皇宋庭宋軍的虛弱無能。下一次南下就沒那麼好應付了。

李綱主持汴京防務時,曾要樞密院下令叫登州軍勤王,但樞密院與登州因登州軍無令出兵雄州一事結了舊怨,推諉不應,直到金軍撤走都沒往登州發令。

金軍一走,宋欽宗所做的第一要務,不是整軍堅防備戰金兵再侵,而是排斥異己鞏固權勢。宋欽宗將功高震主民望甚高的李綱趕出汴京;又半請半逼,從揚州接回了南逃的太上皇宋徽宗趙佶及其親信近臣。

太上皇宋徽宗趙佶南逃揚州後,童貫蔡京等確實曾試圖利用汴京被圍,在揚州扶宋徽宗另立朝廷。所以宋欽宗是絕不放心宋徽宗在可控範圍之外的,是一定要把宋徽宗弄回汴京的,而童貫,朱,蔡京三位宋徽宗親信,沒多久就被宋欽宗處死了。另一位宋徽宗的親信太監,與登州節度使府關系密切的楊戩,則早在二年前病故了。

把宋徽宗親信鏟除得差不多了,宋欽宗才轉神應對前盟友現大患——金國。宋欽宗骨子里和宋徽宗一樣,恐懼戰爭,只願以錢財求和平,只可惜金人要的是你的一切。金軍北返後,宋欽宗也不指望再度收復燕雲了,就認了給金國了,只是派人去割地許財求和。一眾君臣也無人操心防範金兵再次入侵,都企望再來個澶淵之盟,苟安下去。至于金軍真南下咋辦?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唄!

老種相公種師道曾提出屯兵黃河兩岸以防金軍再度南下,宋欽宗和多數廷臣皆認為如此軍費負擔太重,錢財還是用在買女真人開心更好。

遼國每年要三十萬歲貢,金國僅兩年就要走數百萬還不滿足;遼國佔去了燕雲,金國如今不但也佔去了燕雲,還佔了河北東路的北部;遼國要打草谷敲竹杠,金國是要破東京滅北宋。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北宋和金國搞的海上之盟、聯金滅遼,可以稱之為史上最蠢外交;能與之相媲美的,唯有南宋末年搞的聯蒙滅金;當然,此後千年,中華民族對外大撒幣的優良傳統一直被完美地繼承了。有說吃一塹長一智,但吃塹多了,就弱智習慣了。

宋皇宋庭寄望苟安,但半獸女真的貪欲是永無止境的。

畢竟欽宗還能苟安多久,且听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