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21回 魯智深山中駐軍,隔離帶回風燒賊

陳安撫,侯參謀,羅武諭等駐札陽翟城中。梁山大軍,不便入城,魯智深與吳用朱武商議傳令,教大軍都屯扎于方城山上。

楊志道︰「大兵屯于叢林,恐敵人用火。」

吳用道︰「正要他用火。」

吳用于是密授計于魏定國和喬道清,往山棚中去了。再挑選軍士強健者三萬人︰令張清,瓊英管領一萬兵馬,往東山麓埋伏;令孫安,卞祥也管領一萬人馬,往西山麓埋伏。「只听我中軍轟天炮響,一齊殺出。」將糧草都堆積于山南平麓,叫扈成李雲領五千軍士看守。

且說宛州守將劉敏,乃王慶賊中頗有謀略者,賊人稱為「劉智伯」。探知魯智深兵馬,屯扎上山,便道︰「魯智深這伙,終是水泊草寇,不知兵法,所以不能成大事。待俺略施小計,管教那二十萬軍馬,焦爛一半!」隨即傳令,挑選輕捷軍士五千人,各備火箭,火炮,火炬;再備戰車二千輛,裝載蘆葦干柴,及硫黃焰硝引火之物;每車一輛,令四人推送。

此時是九月中旬季秋天氣,劉敏引了魯成,鄭捷,寇猛,顧岑四員副將,及鐵騎一萬,人披軟戰,馬摘鑾鈴,在後接應。劉敏留下偏將韓、班澤等,鎮守城池。劉敏等眾,薄暮離城,恰遇南風大作。

劉敏大喜道︰「林沖等這伙人合敗!」賊兵行至三更時分,才到方城山南二里外,忽然霧氣彌漫山谷。

劉敏道︰「天助俺成功!」教軍士在後擂鼓吶喊助威;令五千軍士,只向山林深密.處,只顧將火箭,火炮,火炬射打焚燒上去;教寇猛,畢勝,催趲推車軍士,將火車點著,向山麓下屯糧處燒來。

且說梁山軍駐扎山林之中,豈會不知或之威力?林沖早與魯智深吳用朱武,交流過防火心得。梁山軍早在南面開挖了防火隔離帶,那火勢雖然盛烈,卻燒不到梁山軍。

畢竟已是九月中,那風向並不都是南風,卻忽然轉為北風。也是合該劉敏倒霉,領著眾人正奮勇上前,忽的都叫道︰「苦也!苦也!」卻有恁般奇事!南風正猛,一霎時,卻怎麼就轉過北風!又听得山上霹靂般一聲響亮,魏定國的炮二團,將火箭,火炬,都向南邊賊陣里飛射來,卻似千萬條金蛇火龍,烈焰騰騰的向賊兵飛撲將來。賊兵躲避不迭,都燒得焦頭爛額。

當下宋軍中有口號四句,單笑那劉敏,道是︰

軍機固難測,賊人妄擘劃。放火自燒軍,好個「劉智伯」。

那時魯智深令將號炮施放,那炮直飛起半天里振響。東有張清,瓊英,西有孫安,卞祥,各領兵沖殺過來。賊兵大敗虧輸︰魯成被孫安一劍,揮為兩段;鄭捷被瓊英一

石子,打下馬來,張清再一鎗,結果了性命;顧岑被卞祥搠死;寇猛被亂兵所殺;二萬三千人馬,被火燒兵殺,折了一大半,其余四散逃竄;二千輛車,燒個盡絕;只有劉敏同三四百敗殘軍卒,向前逃奔,到宛州去了。梁山軍不曾燒毀半睫柴草,也未常損折一個軍卒,奪獲馬匹,衣甲,金鼓甚多。張清,孫安等,得勝回到山寨獻功。孫安獻魯成首級;張清,瓊英獻鄭捷首級;卞祥獻顧岑首級。魯智深各各賞勞,標寫魏定國頭功,及張清,瓊英,孫安,卞祥,喬道清功次。

吳用道︰「這場大火,已喪賊膽,但宛州山水盤紆,丘原膏沃,地稱陸海,若賊人浮撥兵將,以重兵守之,急切難克。目今金風卻暑,玉露生涼,軍馬都已強健,當乘我軍威大振,城中單弱,速往攻之,必克;然須別分兵南北屯扎,以防賊人救兵沖突。」

魯智深稱善,依計傳令,教王進,黃信,孫立,陳達,楊春,周通,統領兵馬三萬,屯札宛州之東,以防賊人南來救兵;盧俊義,呼延灼,索超,韓滔,彭圮、歐鵬,鄧飛,領兵三萬,屯札宛州之西,以拒賊人北來兵馬。眾將遵令,整點軍馬去了。當有河北降將孫安等一十七員,一齊來稟道︰「某等蒙先鋒收錄,深感先鋒優禮。今某等願為前部,前去攻城,少報厚恩。」

魯智深依允,遂令楊志,韓世忠,岳飛,張清,瓊英統領孫安等十七員將佐,軍馬五萬為前部。那十七員乃是︰孫安、馬靈、卞祥、山士奇、唐斌、文仲容、崔埜、金鼎、黃鉞、梅玉、金禎、畢勝、潘迅、楊芳、馮升、胡邁、葉清。當下張清遵令,統領將佐軍兵,望宛州征進去了。

魯智深同吳用朱武等,管領其余將佐大兵,拔寨都起,離了方城山,望南進發,到宛州十里外扎寨。令湯隆監造攻城器具,推送張清等軍前備用。張清等眾將領兵馬將宛州圍得水泄不通。城中守將劉敏,是那夜中了梁山軍之計,只逃月兌得性命。到宛州,即差人往南豐王慶處申報,並行文鄰近州縣,求取救兵。今日被宋兵圍了城池,只令堅守城池,待救兵至,方可出擊。宋兵攻打城池,一連六七日,城垣堅固,急切不能得下。

宛州城北臨汝州,賊將張壽領救兵二萬前來,被盧俊義等殺其主將張壽,其余偏牙將士及軍卒,都潰散去了。同日,又有宛州之南,安昌,義陽等縣救兵到來,被王進等大敗賊兵,擒其將柏仁,張怡,送到魯智深大寨正刑訖。二處斬獲甚多。

此時湯隆等已造就攻城器具。孫安,馬靈等同心協力,令軍士囊土,四面擁堆距堙、逼近城垣;又選勇敢輕捷之士,用飛橋轉關轆,越溝塹,渡池濠,軍士一齊奮勇登城

,遂克宛州,活擒守將劉敏,其余偏牙將佐,殺死二十余名,殺死軍士五千余人,降者萬人。魯智深等大兵入城,將劉敏正法梟示,出榜安民。標寫王進,盧俊義,張清並孫安等眾將功次。差人到陽翟州陳安撫處報捷,並請陳安撫等移鎮宛州。陳安撫聞報大喜,隨即同了侯參謀,羅武諭來到宛州,稱贊錄魯智深等功勛,是不必得說。

梁山軍每破一城,私下里便將城中府庫中的金銀和輕便珍寶,掠去青州節度使府,此已成慣例,宛州城也是如此。陳安撫等非是不知,卻做不知。朝廷這麼用梁山軍,卻賞賜有限,連軍餉都是登州節度使府發的,難怪梁山軍自取。

休整數日,魯智深對吳用計議道︰「如今當取那一處城池?」

吳用道︰「此處南去山南軍,南極湖湘,北控關洛,乃是楚蜀咽喉之會。當先取此城,以分賊勢。」

魯智深道︰「軍師所言,正合我意。」遂留呂方,郭盛,輔助陳安撫等,管領兵馬一萬,鎮守宛州。又傳令水軍頭領阮小二張順張橫,統駕水軍船只,繇泌水至山南城北漢江會集。

辭別陳安撫,魯智深分撥人馬,水陸並進,船騎同行。陸路分作三隊︰前隊盧俊義;後隊王進;中隊魯智深,楊志,吳用,朱武,統領將佐數十員,水陸軍馬十四萬,殺奔山南軍來。

真個是︰萬馬奔馳天地怕,千軍踴躍鬼神愁。

前隊盧俊義等兵馬已到隆中山北五里外扎寨,探馬報來說︰「王慶聞知我兵到了,特于這隆中山北麓,新添設雄兵二萬,令勇將賀吉,縻貹,郭矸,陳統領兵馬,在那里鎮守。」

盧俊義等聞報,隨即計議,教孫安,卞祥,領兵五千伏于左,馬靈,唐斌領兵五千伏于右,只听我軍中炮響,一齊殺出。

這里分撥才定,那邊賊眾已是搖旗擂鼓,吶喊篩鑼,前來搦戰。兩軍相對,旗鼓相望,南北列成陣勢,各用強弓硬弩,射住陣腳。賊陣里門旗開處,賊將縻貹出馬當先。頭頂鋼盔,身穿鐵鎧,弓彎鵲畫,箭插鵰翎,臉橫紫肉;眼睜銅鈴。擔一把長柄開山大斧,坐一匹高頭卷毛黃馬,高叫道︰「你每這伙是水窪小寇,何故與宋朝無道昏君出力,來到這里送死!」

宋軍陣里,鼉鼓喧天,「急先鋒」索超驟馬出陣,大喝道︰「無端造反的強賊,敢出穢言!待俺劈你一百斧!」揮著金蘸斧,拍馬直搶縻貹。那縻貹也輪斧來迎。

兩軍迭聲吶喊,二將搶到垓心,兩騎相交,雙斧並舉,斗經五十余合,勝敗未分。那賊將縻貹,果是勇猛。

欲知索超縻勝誰勝誰負,且听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