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00回 兀顏數組混天象,梁山接連敗二場

話說當時林沖在高阜處,看了遼兵勢大,回馬來到本陣,且教將軍馬退回永清縣山口屯扎。便就帳中與楊志、王進、盧俊義、許貫中、朱武等商議道︰「今日雖是贏了他一陣,損了他兩個先鋒,我上高阜處觀望遼兵,其勢浩大,漫天遍地而來,此乃是大隊番軍人馬。來日必用與他大戰交鋒,恐寡不敵眾,如之奈何?」

許貫中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寡敵眾。昔晉謝玄五萬人馬,戰退苻堅百萬雄兵,先鋒何為懼哉!可傳令與三軍眾將,來日務要旗旛嚴整,弓弩上弦,刀劍出鞘,深栽鹿角,警守營寨,濠塹齊備,軍器並施,整頓雲梯炮石之類,預先伺候。還只擺‘九宮八卦’陣勢,如若他來打陣,依次而起,縱他有百萬之眾,安敢沖突?」

林沖道︰「軍師言之甚妙。」

隨即傳令已畢,諸將三軍,盡皆听令。五更造飯,平明拔寨都起,前抵昌平縣界,即將軍馬擺開陣勢,扎下營寨。前面擺列馬軍,還是虎軍︰大將岳飛在前,呼延灼在後;楊志居左,王進居右;東南史文恭,東北徐寧,西南欒廷玉,西北索超。林沖守領中軍;其余眾將,各依舊職;後面步軍,另做一陣在後,盧俊義史進為主。數萬之中,都是能征慣戰之將,個個磨拳擦掌,準備廝殺。陣勢已定,專候番軍。

不多時,遙望遼兵遠遠而來。前面六隊番軍人馬,每隊各有五百,左設三隊,右設三隊,循環往來,其勢不定。此六隊游兵,又號「哨路」,又號「壓陣」。次後大隊蓋地來。

前軍盡是皂 旗,一代有七座旗門,每門有千匹馬,各有一員大將。怎生打扮?頭頂黑盔,身披玄甲,上穿皂袍,坐騎烏馬。手中一般軍器,正按北方斗、牛、女、虛、危、室、壁。七門之內,總設一員把總上將,按上界「北方玄武水星」。怎生打扮?頭披青絲細發,黃抹額緊束金箍;身穿禿袖皂袍,烏油甲密鋪銀鎧。足跨一匹烏騅千里馬,手擎一口黑柄三尖刀。乃是番將曲利出清,引三千披發黑甲人馬,按「北辰五星君」。皂旗下軍兵,不計其數。正是︰凍雲截斷東方日,黑氣平吞北海風。

左軍盡是青龍旗,一代也有七座旗門,每門有千匹馬,各有一員大將。怎生打扮?頭戴四縫盔,身披柳葉甲,上穿翠色袍,下坐青鬃馬。手拏一般軍器,正按東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門之內,總設一員把總大將,按上界「東方蒼龍木星」。怎生打扮?頭戴獅子盔,身披狻猊鎧,堆翠繡青袍,縷金碧玉帶。手中月斧金絲桿,身坐龍駒玉塊青。乃是番將只見拂郎,引三千青色寶旛人馬,按「東震九星君」。青旗下左右圍繞軍兵,不計其數。正似︰翠色點開黃道路,青霞截斷紫雲根。

右軍盡是白虎旗,一代也有七座旗門,每門有千匹馬,各有一員大將。怎生打扮?頭戴水磨盔,身披爛銀鎧,上穿素羅袍,坐騎雪白馬,各拿伏手軍器,正按西方奎、婁、胃、昴、畢、觜、參。七門之內,總設一員把總大將,按上界「西方咸池金星」。怎生打扮?頭頂兜鍪鳳翅盔,身披花銀雙鉤甲,腰間玉帶迸寒光,稱體素袍飛雪練。騎一匹照夜玉狻猊馬,使一枝純鋼銀棗搠。乃是番將烏利可安,引三千白纓素旗人馬,按「西兌七星君」。白旗下前後護御軍兵,不計其數。正似︰征駝卷盡陰山雪,番將斜披玉井冰。

後軍盡是緋紅旗,一代亦有七座旗門,每門有千匹馬,各有一員大將。怎生打扮?頭戴箱朱紅漆篢,身披猩猩血染征袍,桃紅鎖甲現魚鱗,沖陣龍駒名赤兔。各伏手軍器,正按南方井、鬼、柳、星、張、翼、軫。七門之內,總設一員把總大將,按上界「南方朱雀火星」。怎生打扮?頭頂著絳冠,朱纓粲爛;身穿緋紅袍,茜色光輝,甲披一片紅霞,靴刺數條花縫。腰間寶帶紅,臂掛硬弓長箭。手持八尺火龍刀,坐騎一匹胭脂馬。乃是番將洞仙文榮,引三千紅羅寶旛人馬,按「南離三星君」。紅旗下朱纓絳衣軍兵,不計其數。正似︰離宮走卻六丁神,霹靂震開三昧火。

陣前左有一隊五千猛兵人馬,盡是金縷弁冠,鍍金銅甲,緋袍朱纓,火焰紅旗,絳鞍赤馬,簇擁著一員大將。頭戴簇芙蓉如意縷金冠,身披結連環獸面鎖子黃金甲,猩紅烈火繡花袍,碧玉嵌金七寶帶。使兩口日月雙刀,騎一匹五明赤馬。乃是遼國御弟大王耶律得重,正按上界「太陽星君」,正似︰金烏擁出扶桑國,火傘初離東海洋。

陣前右設一隊五千女兵人馬,盡是銀花弁冠,銀鉤鎖甲,素袍素纓,白旗白馬,銀桿刀鎗,簇擁著一員女將。金鳳釵對插青絲,紅抹額亂鋪珠翠,雲肩巧襯錦裙,繡襖深籠銀甲,小小花靴金鐙穩,翩翩翠袖玉鞭輕。使一口七星寶劍,騎一匹銀鬃白馬。乃是遼國天壽公主答里孛,按上界「太陰星君」。正似︰玉兔團團離海角,冰輪皎皎照瑤台。

兩隊陣中,團團一遭,盡是黃旗,簇簇軍將,盡騎黃馬,都披金甲。襯甲袍起一片黃雲,繡包巾散半天黃霧。黃軍隊中,有軍馬大將四員,各領兵三千,分于四角。每角上一員大將,團團守護。東南一員大將,青袍金甲,手持寶鎗,坐騎粉青馬,立于陣前,按上界「羅星君」,乃是遼國皇佷耶律得榮。西南一員大將、紫袍銀甲,使一口寶刀,坐騎海騮馬,立于陣前,按上界「計都星君」,乃是遼國皇佷耶律得華。東北一員大將,綠袍銀甲,手執方天畫戟,坐騎五明黃馬,立于陣前,按上界「紫星君」,乃是遼國皇佷耶律得忠。西北一員大將,白袍銅甲,手仗七星寶劍,坐騎踢雲烏騅馬,立于陣前,按上界「月孛星君」,乃是遼國皇佷耶律得信。

黃軍陣內,簇擁著一員上將,左有執青旗,右有持白鉞,前有擎朱旛,後有張皂蓋。周回旗號,按二十四氣,六十四卦,南辰北斗,飛龍飛虎,飛熊飛豹,明分陰陽左右,暗合璇璣玉衡,乾坤混沌之象。那員上將,使一枝朱紅畫桿方天戟。怎生打扮?頭戴七寶紫金冠,身穿龜背黃金甲,西川紅錦繡花袍,藍田美玉玲瓏帶,左懸金畫鐵胎弓,右帶鳳翎鈚子箭,足穿鷹嘴雲根靴,坐騎鐵脊銀鬃馬,錦雕鞍穩踏金鐙,紫絲韁牢絆山 ,腰間掛劍驅番將,手內揮鞭統大軍。這簇軍馬,光輝四邊,渾如金色,按上界「中宮土星一天君」,乃是遼國都統軍大元帥兀顏光。

黃旗之後,中軍是鳳輦龍車。前後左右,七重劍戟鎗刀圍繞。九重之內,又有三十六對黃巾力士,推捧車駕。前有九騎金鞍駿馬駕轅,後有八對錦衣衛士隨陣。輦上中間,坐著遼國狼主︰頭戴沖天唐巾,身穿九龍黃袍,腰系藍田玉帶,足穿朱履朝靴。左右兩個大臣︰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師褚堅。各帶貂蟬冠,火裙朱服,紫綬金章,象簡玉帶。龍床兩邊,金童玉女,執簡捧珪。龍車前後左右兩邊,簇擁護駕天兵。遼國狼主,自按上界「北極紫微大帝」,總領鎮星。左右二丞相,按上界「左輔」「右弼」星君。正是︰一天星斗離干位,萬象森羅降世間。有詩為證︰

宿曜隨宜列八方,更將土德鎮中央。胡人從不關天象,何事紛紛瀆上蒼?

那遼國番軍擺列天陣已定,正如雞卵之形,似覆盆之狀,旗排四角,鎗擺八方,循環無定,進退有則。其他如怨軍等,則于後路聯絡燕京。林沖看見,便教強弓硬弩,射住陣腳,就中軍豎起雲梯將台,引吳用、朱武上台觀望。林沖看了,驚訝不已。朱武看了,認的是天陣,便對林沖、許貫中道︰「此乃是「太乙混天象陣」也!」

林沖問道︰「如何攻擊?」

朱武道︰「此天陣變化無窮,機關莫測,不可造次攻打。」

林沖道︰「若不打得開陣勢,如何得他軍退?」

許貫中道︰「急切不知他陣內虛實,如何便去打得?」

正商議間,兀顏統軍在中軍傳令,今日屬金,可差「亢金龍」張起、「牛金牛」薛雄、「婁金狗」阿里義、「鬼金羊」王景四將,跟隨「太白金星」大將烏利可安,離陣攻打宋兵。林沖眾將在陣前,望見對陣右軍七門或開或閉;軍中雷響;陣勢團團,

那引軍旗在陣內自東轉北,北轉西,西投南。朱武見了,在馬上道︰「此乃是天盤左旋之象。今日屬金,天盤左動,必有兵來。」說猶未了,五炮齊響,早是對陣踴出軍來。中是「金星」,四下是四宿,引動五隊軍馬,卷殺過來,勢如山倒,力不可當。林沖軍馬,措手不及,望後急退。大隊壓住陣腳,遼兵兩面夾攻,林沖大敗,急忙退兵,回到本寨,遼兵也不來追趕。點視軍中頭領,數人受傷,中傷軍卒,不計其數。于內不見了混世魔王樊瑞,原來樊瑞殺的性起,只顧砍入他陣里去,被他撓鉤搭住,活捉去了。隨即將受傷者發付上車,去後寨令安道全醫治。林沖教前軍下了鐵蒺藜,深栽鹿角,堅守寨門。

林沖在中軍納悶,與許貫中等商議︰「今日折了一陣,如之奈何?再若不出交戰,必來攻打。」

盧俊義道︰「來日著兩路軍馬,撞住他那壓陣軍兵;再調兩路軍馬,撞那廝正北七門;卻教步軍從中間打將入去,且看里面虛實如何。」

林沖道︰「也是。」

次日便依盧俊義之言,收拾起寨,前至陣前準備,大開寨門,引兵前進。遙望遼兵不遠,六隊壓陣遼兵,遠探將來。林沖便差岳飛在左,呼延灼在右,引本部軍馬,撞退壓陣遼兵。大隊前進,與遼兵相接,林沖再差楊志、花榮、欒廷玉、史文恭在左,王進、徐寧、索超、岳飛在右,兩隊軍兵,來撞皂旗七門。果然撞開皂旗陣勢,殺散皂旗人馬,正北七座旗門,隊伍不整。林沖陣中,卻轉過史進陳達楊春向前;背後盧俊義、解珍、解寶,將帶應有步軍頭目,撞殺入去。混「天陣」內,只听四面炮響,東西兩軍,正面黃旗軍撞殺將來;林沖軍馬,抵當不住,轉身便走。後面架隔不定,大敗奔走,退回原寨。急點軍時,折其大半。又有頭領受傷。林沖傳令教先送受傷頭領去後寨,令安道全調治;帶傷馬匹,叫牽去與皇甫端料理。

林沖又與眾將等商議︰「今日又輸了這一陣,似此怎生奈何?」

許貫中道︰「前日我這里活捉的他那個小將軍,是兀顏統軍的孩兒,正好與他打換。」

盧俊義道︰「這番換了,後來倘若折將,何以解救?」

公孫勝道︰「且顧眼下再說。」

說猶未了,小校來報,有遼將遣使到來打話。林沖喚入中軍,那番官來與林沖廝見,說道︰「俺奉元帥將令,今日拿得你的一個頭目,到俺總兵面前,不肯殺害,好生與他酒肉,管待在那里。統軍要送來與你,換他孩兒小將軍還他;如是將軍肯時,便送那個頭目來還。」

林沖道︰「既是恁地,俺明日取小將軍來到陣前,兩相交換。」番官領了林沖言語,上馬去了。

林沖再與許貫中商議道︰「我等無計破他陣勢,不若取將小將軍來,就這里解和這陣,兩邊各自罷戰。」

許貫中道︰「且將軍馬暫歇,別生良策,再來破敵,未為晚矣。」到曉,差人星夜去取兀顏小將軍來,也差個人直往兀顏統軍處,說知就里。

且說兀顏統軍,正在帳中坐地,小軍來報,林沖使人來打話。統軍傳令,教喚入來,到帳前,見了兀顏統軍,說道︰「大宋節度使林沖拜意統軍麾下︰今送小將軍回來,換俺這個頭目,即今天氣嚴寒,軍士勞苦,兩邊權且罷戰,待來春別作商議,俱免人馬凍傷。請統軍將令。」

兀顏統軍听了大喝道︰「無智辱子,被汝生擒,縱使得活,有何面目見咱?不用相換,便拿下替俺斬了。若要罷戰權歇,教你林沖束手來降,免汝一死。若不如此,吾引大兵一到,寸草不留!」

大喝一聲︰「退去!」使者飛馬回寨,將這話訴與林沖。

林沖只怕救不得樊瑞,拔寨便起,帶了兀顏小將軍,直抵前軍,隔陣大叫︰「可放過俺的頭目來,我還你小將軍。不罷戰不妨,自與你對陣廝殺。」

欲知遼軍是否放出樊瑞,且听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