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2回 宿太尉諫言招安,宋徽宗信道招財

宿太尉被宋江威脅催促,雖然心中不滿,卻也只能把招安清風山這事兒擱在心里了。沒幾天還正好給他找到機會了。

這日朝堂之上,正在商討與西夏的橫山戰事,董貫監軍西北,實際把握了軍中大權。宋夏橫山之爭延續了八十年,範仲淹、韓琦、李憲,章楶等大佬埋下了種子,終于在徽宗朝時由童貫摘下了果實,眼看著要將西夏趕出橫山了。此時的董貫,儼然已是名將功臣風範,不斷要錢要糧要物資。宋徽宗眼見衡山之戰就要以完勝收尾,也是咬緊牙關緊著滿足董貫,連自己最看重的艮岳建造都受到了影響。宋徽宗就想著能不能從其他各路弄來更多錢財,但效果不佳,尤其是京東東路(約山東省加江蘇北端),由于又梁山和清風山,青州府曾被破,不但交不來稅賦,反而要朝廷反哺。

君臣討論下來,要想安定山東東路,首先要剿了梁山和清風山兩股勢力。宿元景乘機出列道︰「陛下,臣有一計,可除此二賊窟。」

徽宗忙問︰「宿卿請講。」

宿元景道︰「據臣所知,梁山勢力強于清風山,梁山匪首林沖與清風山頭目宋江關系並不融洽,宋江一直有要被招安的意願。若朝廷能寬赦清風山一眾匪首,將其招安,然後令宋江去剿梁山,豈不是一舉兩得?」

旁列中走出一人,卻是諫議大夫趙鼎道︰「我听聞宋江的清風山,殺官害民無惡不作;而林沖的梁山則基本不擾民害民,何況林沖王進等上山落草,也有其冤屈在前,此事高太尉最清楚。既然要招安,何不兩邊一起招,若有不從者,再讓從者去討。」

高俅怒道︰「趙大夫休得含沙射影,林沖王進上山落草,那是咎由自取,與我何干?此等草寇,與我大宋何用?」他堂兄弟高廉是高唐州知府,在高唐州被梁山和清風山合兵所殺;加上林沖就是被他父子所害,如何願意招安這二山?

蔡京罵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林沖宋江等賊,不思君恩,不遵法度,佔山為王,劫官殺軍。若寬赦了此等惡賊,今後那些江湖草莽,人人學樣,造反等招安,國家豈不大亂?」

蔡京如此反感招安是有原因的,他的小兒子蔡九蔡得章是江州知府,被梁山劫了法場救了宋江;他的女婿是梁中書是北京府(大名)知府,被梁山軍攻破城池劫了盧俊義等;梁中書送給蔡京的生辰綱,就是被晁蓋等劫去,宋江等放走晁蓋,丟了生辰綱的楊志也在梁山。所以他對梁山和清風山都是深惡痛絕的。

蔡京和高俅反對,招安這事兒只能暫且擱下,而宋徽宗想緩解錢荒的目的也沒達到。

下朝之後,有些郁悶的宋徽宗又來通真宮尋林靈素,詢問是否有更多忠財星的訊息。

宋徽宗好道,林靈素就編了個宋徽宗時天上道星下凡的故事給他,宋徽宗就自稱是「教主道君皇帝」,林靈素就稱宋徽宗為道君。

林靈素道︰「道君在上,貧道這幾日夜夜觀察天象,終于找到了忠財星對應的大致方位。」

徽宗大喜︰「在何處?」

林靈素先說了一大堆神乎其神的空洞廢話,在宋徽宗失去耐心前說道︰「因而貧道測算,忠財星對應的方位,當在汴京之東,稍偏北的京東東路上,至于具體位置,天象繁雜,貧道力有窮盡,實在算不出來。」

宋徽宗一拍桌子道︰「今日宿元景和趙鼎諫言招安宋江和林沖,他倆皆在京東東路,想必與這忠財星有關。元妙先生可知這忠財星該應落在他倆中的哪一個?」

林靈素道︰「道君見諒,這忠財星只是有可能應落他倆。但忠財星只有一顆,卻不知是誰,兩者都不是也有可能。朝廷派人去招安時,貧道願跟著一起去,為道君分辨一二。」

宋徽宗嘆氣搖頭︰「可惜蔡太師和高太尉皆反對招安,就作罷了。」

林靈素「哦」了一聲︰「原來如此。」

宋徽宗問道︰「元妙先生是否知道些內情?」

林靈素一擺手中的拂塵︰「無量壽福!貧道乃化外之人,只因敬佩道君來到東京,要助道君修道。朝中政事非貧道所長,更非所願。」這筆裝得,若是林沖在此,必給99分,少給一分只是怕他驕傲。

宋徽宗道︰「也罷,朕會叫皇城司好生查一下,這林沖宋江落草前後之事。」

御書房,宋徽宗拿著皇城司呈送的調查結果,自言自語道︰「原來如此。去請蔡太師和高太尉還有宿太尉前來議事。」

蔡京高俅宿元景急忙趕來,施禮之後,宋徽宗道︰「前日董貫又來奏折,說官軍于橫山節節推進,耗靡甚重,催要錢糧軍需。三位卿家可有辦法?」

高俅道︰「如今橫山之戰我宋軍節節勝利,眼看就要完勝奪回橫山,洗去近百年之辱,萬不可功虧一簣。微臣以為必須籌措錢糧,支持董樞密。」

蔡京白了高俅一眼道︰「高太尉所言極是,然國庫空虛,為了湊夠西北軍需,前番已經挪用了聖人修艮岳的資財。如今再要,哪里去找?再請官家從內庫撥用?」

宋徽宗急道︰「朕的內庫已經空了,艮岳建造也快停了,沒有一分一厘可挪用了!」艮岳是宋徽宗最為看重的皇家園林,取天下瑰奇特異之靈石,移南方艷美珍奇之花木,設雕闌曲檻,葺亭台樓閣,曲水郁林,石徑玉橋。耗費之奢靡,不可計量;民生之損害,罄竹難書。不久後江南方臘起義,起因之一就是為這窮奢極欲的艮岳而攤派江南的花石綱。

宿元景道︰「若要支應西北戰事,唯有增加國庫收入,減少支出。江南富庶,可再加稅賦。樞密院先後派呼延灼和關勝剿梁山清風山,非但支出巨大一無所獲,還給梁山增加了呼延灼關勝等兵將,得不償失。其實該說是只有失沒有得。」

宿元景這是明目張膽打蔡京和高俅的臉,因為這兩支宋軍就是蔡京高俅派出的。

高俅大怒,卻一時想不出如何辯駁。蔡京則道︰「有賊則剿,這是朝廷的責任,豈能因一二次剿匪不力,就說不該剿匪了?」

宋徽宗道︰「蔡卿高卿一心為國朕知曉,只是眼下國事艱難財力不足,權宜之計先將這兩股賊人安撫下來,省下前來支應西北戰事,也是個辦法。」

高俅張口要再反對,一心要錢的宋徽宗有點惱怒了︰「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了,我知蔡卿高卿與這兩股賊人之間有些恩怨,望不要糾結于此。比如那林沖,高卿你為兒奪他妻子,本算不得大事,然做事不干淨,反讓他上了梁山成了氣候,成了國之一害,這就是你的過失了。」

高俅大驚,連忙跪倒︰「微臣教子不嚴,有負陛下重托,請官家懲處。」

宋徽宗道︰「高卿請起,朕不是要怪罪于你,而是要你以國事為重。」

高太尉如何再敢反對,只是道︰「微臣愚鈍,不識官家英明。微臣對招安林沖宋江無有異議。」蔡京見狀也只得稱是。

宋徽宗微笑道︰「你我君臣同心,又何憂這兩股小小賊匪。先將他們招安,再派他們負責清剿其他賊匪。若得天下太平,這些賊匪還不是….」

宋徽宗沒有說下去,高俅接道︰「要圓就圓,要扁就扁,若不規矩,取了他們性命也是容易。」

宋徽宗哈哈大笑︰「高卿話糙理不糙。何人可為招安使?」

宿太尉上前應道︰「殿前太尉陳宗善辦事穩妥,可為招安使。」

宋徽宗接著道︰「就是他了,通真宮林靈素道長,善觀風水。朕派他同去,觀察梁山清風山風水,若此二賊不受招安,也好為今後清剿做點準備。」其實宋徽宗是要林靈素去分辨,誰會是宋徽宗的忠財星,能給宋徽宗送來錢財。

宿太尉和林靈素本就不對付,听此不由得眉頭皺了起來,正要說什麼。宋徽宗又道︰「宿卿不必擔心,林道長此行,不會對招安有任何干預,算是私游。請宿卿勿要介意。」

宋徽宗話都說道這份上了,宿太尉只得點頭。

朝廷自安排殿前太尉陳宗善去招安梁山泊和清風山。那陳宗善領了詔書,剛要回家準備,卻被蔡京高俅叫去。

欲知蔡京高俅叫陳太尉去作甚,且听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