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3回 鉤鐮槍破連環馬,呼延灼逃青州府

話說當時湯隆對眾頭領說道︰「小可是祖代打造軍器為生。先父因此藝上,遭際老種經略相公,得做延安知寨。先朝曾用這連環甲馬取勝。欲破陣時,須用鉤鐮槍可破。湯隆祖傳已有畫樣在此,若要打造,便可下手。湯隆雖是會打,卻不會使。若要會使的人,只除非是我那個姑舅哥哥。會使這鉤鐮槍法,只有他一個教頭,他家祖傳習學,不教外人。或是馬上,或是步行,都有法則,端的使動,神出鬼沒!」

說言未了,林沖問道︰「莫不是現做金槍班教師徐寧?」

王進道︰「金槍班里確有位徐寧教師,武藝甚好。」

湯隆應道︰「正是此人。」

林沖道︰「你不說起,我也忘了。這徐寧的金槍法、鉤鐮槍法,端的是天下獨步。在京師時,多與我相會,較量武藝,彼此相敬相愛,只是如何能夠得他上山來?」

湯隆道︰「徐寧先祖留下一件寶貝,世上無對,乃是鎮家之寶。湯隆比時,曾隨先父知寨往東京視探姑姑時,多曾見來。是一副雁翎砌就圈金甲。這一副甲,披在身上,又輕又穩,刀劍箭矢,急不能透,人都喚做賽唐猊。多有貴公子要求一見,造次不肯與人看。這副甲,是他的性命,用一個皮匣子盛著,直掛在臥房中梁上。若是先對付得他這副甲來時,不由他不到這里。」

吳用道︰「若是如此,何難之有? 放著有高手弟兄在此,今次卻用著鼓上蚤時遷去走一遭。」

時遷隨即應道︰「只怕無此一物在彼,若端的有時,好歹定要取了來。」

湯隆道︰「你若盜得甲來,我便包辦賺他上山。」

當下計議已定,湯隆,時遷,樂和,李雲四位頭領去賺徐寧。

時遷立即去了東京,湯隆打造出鉤鐮槍式樣,叫工匠們照做之後,就領著樂和李雲下山直奔東京。

湯隆到了東京,時遷已將寶甲盜出。湯隆讓時遷先行回山,自己則前往徐寧家中。他假稱自己是來投親徐寧,听徐寧說賽唐猊寶甲被竊,湯隆便稱自己進東京時,曾在路上見過盜甲人,誘引徐寧出京追趕。一路上湯隆與樂和李雲配合,做出追得離盜甲人越來越近的假象,將徐寧一路引到山東境內,湯隆樂和李雲配合,用蒙汗藥將徐寧迷倒,連夜送上梁山。而後,湯隆再次前往東京,將徐寧家眷一同欺騙,接上山寨。

梁山上吳用拿到寶甲,又在知徐寧已在路上,就派侯健身著寶甲,冒用徐寧之名,帶人劫取財貨,以絕

徐寧退路。

到了梁山的徐寧,沒幾日家眷都已上山,退路斷絕。

林沖把盞陪話道︰「小弟帶領兄弟在梁山,是要為國為民替天行道的,將來必有成就。兄長清德,休要推卻。」

魯智深晁蓋王進湯隆等也賠禮苦勸。徐寧無奈,只得留在梁山,教授鉤鐮槍法。

眾人看操練場上徐寧時,果是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長身體,團團的一個白臉,三牙細黑髭髯,十分腰圍膀闊。曾有一篇《西江月》單道徐寧模樣︰「臂健開弓有準,身輕上馬如飛。彎彎兩道臥蠶眉,鳳翥鸞翔子弟。戰鎧細穿柳葉,烏巾斜帶花枝。常隨寶駕侍丹墀,槍手徐寧無對。」

徐寧果真有才,不到半月之間,教成山寨使鉤鐮槍五七百人,林沖並眾頭領看了大喜,準備破敵。

卻說呼延灼自從折了彭圯、凌振,每日只把馬步軍來水邊搦戰,林沖教水軍頭領牢守各處灘頭,水底釘了暗樁,但凡呼延灼要渡水,便有凌振發炮炸船,梁山軍只是避戰,氣得呼延灼無計可施暴跳如雷。

這日平明時分,呼延灼剛吃了早飯,正在中軍帳內,听得探子報知梁山軍出動,喜道︰「這天殺的賊寇總算出來了。」傳令全軍迎戰。

梁山軍先後數路攻擊,皆是觸之即走,呼延灼的連環馬東奔西走疲于奔命。日近正午,前面林沖親自領兵前來,呼延灼全身披掛,騎了踢雪烏騅馬,仗著雙鞭,大驅車連環馬,殺奔上來。梁山軍兵盡投蘆葦中亂走,呼延灼大驅連環馬,卷地而來。只听里面胡哨響處,鉤鐮槍一齊舉手。先鉤倒兩邊馬腳,中間的甲馬,便自咆哮起來。那撓鉤手軍士,一齊搭住,蘆葦中只顧縛人。呼延灼見中了鉤鐮槍計,便勒馬回南邊去趕韓滔。背後凌振指揮炮營,風火炮當頭打將下來,這邊那邊,漫山遍野,都是步軍追趕著。韓滔、呼延灼部領的連環甲馬,亂滾滾都入荒草蘆葦之中,盡被捉了。

楊志岳飛殺來,呼延灼韓滔二人情知中了計策,縱馬去四面跟尋馬軍,奪路奔走時,更兼那幾條路上,麻林般擺著梁山泊旗號,不敢投那幾條路走,一直便望西北上逃。行不過十數里,先後被幾路梁山軍追攔,一路是小溫侯呂方和賽仁貴郭盛,一路是摩雲金翅歐鵬和鐵笛仙馬麟,一路是火眼狻猊鄧飛和病大蟲薛永,一路是兩頭蛇解珍和雙尾蠍解寶,一路是黑面虎牛皋和槍中槍張憲,雖然兩人自己逃出,手下軍兵卻只剩十數人。

正惶惶而逃,只听一聲炮響,卻是槍

中槍張憲和楊一撞楊再興領著百多人涌出,呼延灼韓滔奮起余勇應戰。楊再興搶了呼延灼交手,張憲攔住了韓滔。那十幾官兵無力再戰,坐倒在地等著梁山軍來捉。

呼延灼韓滔一路殺來,已是力竭,眼看不支。呼延灼虛晃一鞭,撥馬便走,楊再興趕忙去追,卻見呼延灼回身一箭,楊再興忙用槍去撥。那箭卻非射人,而是射馬,將楊再興的戰馬射傷,待楊再興換了馬,呼延灼仗著御賜的踢雪烏騅馬,已是逃遠,氣得楊再興嗷嗷亂叫。

那廂里張憲穩扎穩打,已將百勝將韓滔擊落馬下,軍兵上去縛了,解到山寨。林沖見了,親解其縛,請上廳來,以禮陪話,相待筵宴,令彭圯、凌振說他入伙。既是無可奈何,也是意氣相投,韓滔就梁山泊做了頭領。林沖便教韓滔修書,使王定六往陳州搬取韓滔老小,來山寨中完聚。

此戰梁山破了連環馬,又得了許多軍馬、盔甲、刀槍,更有數千俘虜,中有三千余人願意留在梁山。唯走了雙鞭呼延灼,不算全功。

且說呼延灼折了許多官軍人馬,不敢回京,獨自一個騎著那匹踢雪烏騅馬,把衣甲拴在馬上,於路逃難。在路尋思道︰「不想今日閃得我如此!是去投誰好?」

猛然想起︰「青州慕容知府舊與我有一面相識,何不去那里投奔他?日後打通慕容貴妃的關節,那時再引軍來報讎不遲!」便一路往青州府來。

在路行了二日,當冕又饑又渴,見路傍一個村酒店,呼延灼下馬,把馬拴住在門前樹上;入來店內,才吃了頓酒食,出門要走卻發現那匹皇帝賞的踢雪烏騅馬被人牽走了。小二說必是清風山強人所為。

呼延灼無奈,只得先去青州府拜見了慕容知府,說明了剿梁山失利,還丟了御賜的踢雪烏騅馬。要向青州府借兵,先奪回踢雪烏騅馬,再殺向梁山泊報仇。

前者林沖到青州府拜會趙明誠和李清照,被人告發,官府沒抓到林沖,以為林沖去了清風山,于是當時的官軍青州指揮司總管秦明,帶兵去剿清風山,卻被梁山軍里應外合大鬧青州城,救出易安居士李清照和剛忠簡胡銓。

因此原本慕容彥達是很不情願叫官軍主力離開青州城的,架不住呼延灼天天來求,慕容彥達又曾受過呼延家恩惠,只得點了馬步軍二千,借與呼延灼,又與了一匹青鬃馬。呼延灼謝過,披掛上馬,帶領軍兵前去清風山奪馬。

畢竟呼延灼能否奪回踢雪烏騅馬,且听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