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96章

沒多久, 李桂芳就從何小紅口中听說了今個兒發生的事情。彼時,看熱鬧的人也已經各自散去了,不過想也知道, 關于何家的閑話又將成為最近一段時間里的熱門話題了。

李桂芳也挺佩服何家人的,看似這家人各個都不像是那種會闖禍惹事的人, 偏生每一回他們總能鬧出大新聞來。這要是單純的惹是生非也就罷了, 問題就在于,無論發生了啥事兒, 最後吃虧受罪的還是何家人。所以說, 他們圖啥呢?

「招娣的婚事你不用管,我會幫她看的。」李桂芳不在乎何小紅怎麼對待何家人,不過關于大孫女的婚事,她卻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手的。

何小紅很不高興︰「招娣是我閨女,我這個當媽的還能害了她不成?剛才,我媽都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哭著求我了,那我也沒答應。」

「沒說你會害她, 我就是覺得你沒腦子。」

簡單明了丟下這話後, 李桂芳又徑自忙去了。她眼下是兩邊跑, 縣城郊外的農貿市場舍不得丟掉,地里的收成肯定也不能放棄, 他們家的地不算少,苗解放就一個人,就算他擅長種地,平常也就罷了, 到了收獲時節,還是會經常忙不過來。

也因此,沒過兩天,李桂芳就喊上了來弟,讓來弟仍舊像去年那樣幫她看攤子。

來弟自是樂意的。講道理,這要是單純的待在家里肯定是自在輕松的,去農貿市場,就不說累了,關鍵是這天熱啊。不過,來弟還是樂意往外跑,主要原因就在于,她真的不想一整日都對著小學課本了。

于是,教導飛躍功課的重任就落到了毓秀頭上。

再接著,救星來了。

甄珠興沖沖的跑到苗家,目的就是為了哄毓秀去她家玩的,理由都想好了,當然是看書啊!

「……前兩天,我哥被請去了市里的重點高中!毓秀你都不知道,市里的高中好嚇人的,他們高二年級居然八月一日就開學了,提前了整整一個月啊!還讓我哥給他們演講,說說學習方法啥的。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市里的新華書店老大老大的,我哥買了足足十本書!還有一本巨大的厚實的詞典!」

毓秀听得兩眼放光,壓根就沒等到甄珠開口哄她,就立刻接了上去︰「可以借給我看看嗎?」

「走啊,去我家玩啊!我今早燒了一大鍋的綠豆湯,已經放涼了,里頭加了不少冰糖,味道可好可好了!」一見毓秀已經心動了,甄珠立馬開口邀請她。

然而,何小紅出現了。

甄珠讀書是不行,小聰明還是有的,當下轉了轉眼珠子,急中生智︰「毓秀你去我家,我留下來教你弟弟功課。」反正她哥交給她的任務是把毓秀邀請到家里玩,有沒有她好像並不是那麼重要。至于讀書的問題,看小學課本肯定比看高中課本輕松很多的。

「行!毓秀你去吧。」何小紅從未有過的好說話,轉身一臉慈愛的看向甄珠,「珠珠,你上回期末考試考得咋樣啊?對了,你渴了嗎?餓了嗎?我給你拿吃的去。」

「我……我考得還行吧,反正教小學沒啥問題。」甄珠目送何小紅一拐一拐的往灶屋去了,轉身拍了拍苗飛躍的大腦門子,「你媽是不是腦殼殼有問題。」

「是是是!我媽決定腦子有病!我女乃都說了,她那人啊,忒傻了!」

苗飛躍一疊聲的抱怨著親媽,隨後就哀怨的看著自家三姐毫不留戀的拋棄了他,他只能憋屈的把手里的課本推給甄珠,認命的接受又換了個家庭教師的現實。

甄珠低頭一看,是格外熟悉的小學算術課本。

「你啥題目不會啊?毓秀教到哪兒了?」

「啥都不會,胖姐姐你隨便教吧,我忘了我三姐教哪兒了。」

苗飛躍滿臉的無所謂,一副你隨便教我隨便听,咱倆一起把時間混過去的敷衍態度。本來吧,換個人看到他那副樣子,早就該生氣了。可甄珠不會,她仿佛透過時光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明明外面陽光燦爛,玩點兒啥不好呢?就算啥都干不了,這不是還能睡大覺嗎?為啥非要逼著她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唉,辜負時光也辜負了自己,結果一事無成。

甄珠微微嘆了一口氣,隨手拿過苗飛躍的算術本,看他寫到了口算這一頁,忽的就來勁兒了︰「二十以內加減法啊?我教你一個特別棒的辦法。」

打甄偉。

其實也不一定要打甄偉,完全可以靈活運用換成別的東西。

等甄珠發現苗飛躍不太會十進制後,她又教了一個特別實用的法子——買東西。

買東西要付錢也要找錢,擱在前些年,小孩子的零嘴多半都是一分兩分錢的,完全不需要涉及找零的問題。可如今,隨著商品的多樣化,各式各樣的零嘴都出現了,有便宜的就勢必會有貴的,加上父母給錢也大方多了,一毛兩毛頻頻出現在小孩子的兜里,要是不會算錢,就等著吃虧吧。

在甄珠的教導下,苗飛躍還真就逐步攻克了算術上的兩大難題。

而與此同時,毓秀在甄家也待得很快樂,看書學習,遇到不懂的難題還可以詢問甄卓凡。誠然,甄卓凡對毓秀是有種暗暗的情愫,可這年頭的戀愛原就不是後世那種,確切的說,他倆類似于學霸之間的惺惺相惜,而甄卓凡作為已經開竅的那個,在目光所及之處只發現了毓秀這唯一的一個同類,難免會愈發上心。不過,他也理解毓秀年紀小,還沒開竅,想著農家娃兒出人頭地本就不易,他完全可以等,等到毓秀考上大學,也等到毓秀真正開竅。

毓秀啥都不知道,她只是單純的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同時也听甄卓凡講了一些外出的見聞,暗暗記在心上的同時,還回家跟姐姐們說。

苗家這邊,每年開春以後,四姐妹就會住到一起,連排的土炕,別說四個小姑娘來了,再來幾人也完全住得下。夏日里,夜里雖說沒有白天那麼悶熱,可其實也不涼快,家里倒是不缺大蒲扇,都是苗解放抽空自己編的。人手一個大蒲扇,扇起了涼風帶來了愜意,也讓四姐妹在略顯悶熱的夏夜里,躺在蘆葦席上說悄悄話。

多半時候,毓秀都屬于聆听的那個,不過她偶爾會帶來新的話題,幾乎全都是來自于甄卓凡。

盼娣就很喜歡听毓秀講事兒,每次來弟要插嘴,她就一巴掌糊過去,正中來弟的後背。被迫選擇閉嘴的來弟每回都只能悄悄的翻白眼,可就算老是挨打,她每回還是會選擇緊挨著盼娣睡覺。

等到了暑假即將結束的時候,夜談的話題又變了,因為李桂芳終于托人相中了一戶人家,並且那家人前幾天已經過來相看了,雙方都表示很滿意,決定在九月底訂婚。

在他們這一帶,訂婚跟結婚其實也沒差了,因為極少會有人在訂婚以後選擇退婚的。就說他們村,反正在記憶里,就只有三次這樣的情況。乍一听好像三次也不少了,問題是,這三次都是來自于何小花。

撇開倒霉催的何小花不提,絕大多數情況下,訂婚就相當于真正的定下來了。

那家是鎮上的,家里有新屋也打了新家具,三轉一響倒是沒湊齊,不過有最受鄉下姑娘喜歡的縫紉機,也有三五牌座鐘。家里人口簡單,倆姐姐已經出嫁有幾年了,底下還有一個妹子,正在念初中,等于說,招娣即將要嫁的人,算的是這個年代意義上的獨生子。

單純的看條件,李桂芳是很滿意的,當然本人她也瞧過了,精精神神的一個小伙子,高中文化程度,原先跟招娣也是念一個初中的,不過人家沒留級,比招娣要高兩個年級,就不太有印象了。至于家里的經濟來源,當爹的以前是糧站的臨時工,當媽的就在家里帶孩子,男的本人原應該是跟甄卓凡一樣,參加今年的高考的,不過他自知考不上,果斷的進了城里找了個活兒。也不是打算一直給人打工,而是想著先學學本事,回頭自個兒也當個體戶。

李桂芳提起這家人時,也是連連感概時代不同了。不過她自個兒也干賣菜的活兒,雖說自家產的農副產品跟那些倒買倒賣的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可她並不在意,橫豎都是勞動致富,個體戶又怎樣?沒啥好瞧不起的。

苗家這頭,一貫都是李桂芳的一言堂,苗解放肯定是贊同的,何小紅表示還要考慮一下,可她也沒明確的表示出反對的意見來,畢竟嫁到鎮上或者城里,是很多鄉下姑娘的夢想。

招娣有點兒猶豫,她其實對這方面的事情挺遲鈍的,有點兒類似于毓秀的那種沒開竅,可論年紀,她比毓秀大了足足四歲,加上本人學習成績又不好,家里人不可能等著她開竅。真要是萬一有個兩三年才開竅,失去了年紀這個最大優勢,她會少了很多選擇的。

李桂芳說的直白。

「你長得一般般,五官還行就是人太黑了,讀書不行腦子不聰明,干家務還湊合。就你這樣的條件,要想找個方方面面都好的,沒那個可能。要是你不喜歡這人,女乃可以再給你換個,可你要是嫌棄他們家條件不夠好,那就沒轍兒了,他家已經是女乃能給你找到的條件最好的人家了。」

其實再好的也有,就是那種家庭條件很好,本人卻有著比較明顯缺陷的。畢竟,家境非常好本人也很出挑的,憑啥看上一個初中畢業的農家女?

招娣想了想,點頭答應了。

這會兒,盼娣就極為不舍的抱著招娣的胳膊,雖說訂婚不等于出嫁,可想也知道,一旦訂了婚,最遲今年年底,招娣肯定要嫁出去了。作為姐妹里頭跟招娣最親近的那個,盼娣格外得不舍,她還小聲的抱怨著,女乃為啥要這麼著急的把她大姐嫁出去,再等等不成嗎?

「沒啥的,女乃一貫比咱們有主意,她想的總是沒錯的。」招娣反過來安慰妹妹,其實她也不是特別中意那家,可非要她說的話,她也不知道自己喜歡哪樣的。只能自我安慰,她女乃英明神武肯定是對的。

這話得到了毓秀的贊同,以及來弟的吐槽。

來弟小小聲的說︰「女乃要是真的這麼棒,那為啥爸會娶了媽?」

招娣、盼娣、毓秀︰…………

瞎說什麼大實話呢!

這一夜,來弟的身份是冷場弟,話題終結者。

**

八月的最後一天,高中就提前開學了。確切的說,那天是報道的日子,次日才是正式開學。雖說鄉里的高中沒市里那麼夸張,不過高三年級還是加了課,午休多了一節課,晚上放學也更晚了。幸好,九月里天色暗得還是挺晚的,大家都挺適應的。

毓秀她們念的是高二,高三的生活狀似離她們還遠,但其實也不算遠了。

對了,往前兩天,甄家全家出動,齊刷刷的去了縣城車站,將甄卓凡送上了去市里的車子。他們縣沒有火車站,想要去京市,只能轉車先去市里的火車站。好在,作為大學生,上頭給了很多方便,尤其甄卓凡又是市狀元,又有同行的人,倒是不必太擔心。

就算這樣,甄珠還是情緒低落了好幾天,她發現她哥在的時候,是挺煩人的,每天盯著她逼她學習。可等到人真的跑了,她又不高興了,總覺得家里缺了點兒啥。

好在,這種情緒並未維持太久,等開學後,甄珠就被晦澀難懂的新功課逼得忘掉了一切煩惱。

高二嚴格來說,的確不如高三那麼辛苦,可老師們卻想提前將高三的課程上完,當然沒後世那麼夸張,但也要在兩年半之內上完高中三年全部的課程。這種程度,對于毓秀來說還是很輕松的,盼娣感覺到了一些吃力,但她肯下苦功夫,總得來說還是跟得上的。可苦了甄珠,用她的話來說,功課太多太難了,弄得她連胃口都沒了。

食欲全無啊!!

對此,毓秀表示沉默,盼娣表示嫌棄。

——每天午飯加點心就沒見你少吃兩口。

也就在毓秀和盼娣她們上高二的同時,來弟也上了初一。為此,還差點兒鬧出了矛盾來。主要是因為來弟這人不愛在家里談論學校的事情,哪怕她考了第一名,只要家里人不問,她就不會說。這態度倒是跟苗飛躍挺像的,不過苗飛躍是害怕挨罵挨揍才憋著不說的。

等到了開學時,毓秀和盼娣自然是早早的出發了,高中上課早,每天六點半就要上早自習了,肯定得提前出發。結果她倆走後不久,來弟也急匆匆的拽著書包準備跑路,彼時苗飛躍還沒吃完早飯呢,何小紅喊住了來弟,問她這麼著急干啥。

這一問,就問出了事兒來。

來說說初中的作息跟小學不同,及至她說了這話,何小紅才意識到,來弟居然已經通過了小升初考試,成為了一名初一學生。

「你咋不早說呢?」

「哈?」來弟一臉懵逼,她沒說嗎?好像說了,好像沒說。可這很重要嗎?反正書費學費全免,就是換個地兒上學而已,用得著昭告天下嗎?

因為時間緊迫,這天來弟還是跑了,等晚上才知道何小紅又鬧了一天,大概的意思是,不能讓飛躍一個人去上學,擔心他的安全。

李桂芳翻了個老大的白眼,回頭就找了李家的幾個娃兒,讓每天早上路過苗家院子時,喊一聲苗飛躍,結伴一起去上學。

上小學還怕找不到伴兒?開啥玩笑呢?村里別的不多,小學生最最多了!

就這樣,一場戰火硝煙未起就被平息了。

到了九月底,招娣訂婚了,辦得熱鬧非凡。家里的親戚都來了,一些關系近的村民也過來幫忙。因為這一帶的習慣,訂婚酒是在女方這邊辦的,當然隨著時代的不同,像城里就流行去飯店里辦酒。苗家沒學這些時髦玩意兒,就依著習俗來辦,雞鴨魚肉、花生糖塊,當然也少不了農家自釀的燒酒。

總得來說,氣氛極好。

盼娣一開始還挺不樂意的,等後來,她發現好像訂婚了也沒啥區別。她大姐還是她大姐,依舊住在原來的那屋,四姐妹每天晚上還是排排睡,夜間的悄悄話也不曾終止。這麼一想,好像也沒啥了。

當然,區別肯定還是有的。

招娣訂婚後,第一個節日就是中秋節。這天,她未婚夫就送來了節禮,兩瓶酒兩斤月餅一刀肉一包糖果。這禮不算太重,但符合他們這一帶的實際情況,李桂芳高高興興的收下了,把人留下來,讓苗解放陪著喝了兩杯。

苗解放其實不太願意這麼早就嫁閨女,可他不敢跟親媽對著干,加上未來大女婿還是挺會做人的,就在心理安慰自己,嫁了一個不還有仨嗎?這麼想著,他倒也樂呵呵的跟未來大女婿喝起了酒來。

何小紅︰……

節禮並沒有交到她手上,哪怕李桂芳並沒有把東西藏起來,酒是直接打開就喝了的,月餅和糖果讓盼娣去裝了盤,就這麼直接擺在堂屋的桌上,唯一的一刀生肉,那也是當天午飯就吃了的。可就算這樣,何小紅還是很不樂意,畢竟,那是她未來的女婿。

憋了半天,何小紅喚了來弟到跟前︰「你女乃有沒有說,到時候究竟給多少彩禮?」

來弟心里說,女乃不說咱也知道,畢竟咱是劇透弟呢!

「他們家不是有縫紉機?還有三輪車呢,訂婚那會兒還給了我大姐好些花布,顏色可鮮亮了!」來弟說話的語氣格外得真誠,一點兒也看不出來她是隨口敷衍的。

「彩禮錢呢?給多少沒說?」

「你問女乃去啊!」甩鍋這種事兒,來弟做起來一點兒都不心虛,反正紅姐也沒膽子跟李桂芳叫板。

果然,听到這話,何小紅到底還是退卻了。可等中秋節過後,她還是想法子找了個空擋,問招娣關于彩禮的事情。

招娣是知道的,不單知道彩禮,她還知道自己的嫁妝有多少。

「縫紉機、自行車、三五座鐘都有,還打了十六條腿的新家具,訂婚給了我六米的花布,還有兩米的的確良料子……」

「彩禮錢!!錢!!」

「有五十塊錢呢。」招娣老老實實的回答道,「女乃說了,到時候我的衣裳褲子鞋子啥的,都拿去,她托人給我做兩套新被褥。那五十塊錢的彩禮錢就給我當壓箱錢,都給我。」

何小紅沉默了,模著良心說,對方提出的彩禮也算是很有誠意了,起碼在他們這一帶不算是特別出挑的,也屬于上乘的。可問題在于,她得到了什麼呢?

這個好問題,招娣答不上來,只一臉無辜的看著親媽,誠懇的說︰「媽你還是去問女乃吧,這些都是女乃跟我說的。」

來弟說,你問女乃去啊!

招娣說,去問女乃吧……

何小紅最終還是沒敢去,盤算著橫豎離招娣結婚還有一段日子,再想想法子,實在不行再去找婆婆問一問。其實,她也不是舍不得給招娣陪嫁妝,只是她沒想到李桂芳會把彩禮錢直接算做嫁妝。在她的想法里,女兒出嫁的彩禮應該叫她拿著才對,至于嫁妝當然是由婆婆來出的,因為家里的錢都叫婆婆捏在手里。然而,眼下這種情況,可以說是直接將了她一軍,弄得她完全不知道該咋辦。

就在何小紅思考對策的日子里,已經念小學三年級的苗飛躍第一次參加期中考試,考了個歷史最低分,真的是堪堪及格。語文六十一,算術六十三。

苗飛躍的理由特別直白,我咋知道要考試呢?以前不都是放假前考試嗎?突然加了一個期中考試,那考完給放假嗎?

放假是沒可能的,打一頓倒是沒問題。

本來就心情很不好的何小紅,拖來兒子就是一頓打。而這次,連李桂芳都沒幫著孫子,倒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實實在在的她太忙了。

上頭的政策一直在改,當然不是大範圍的改動,而是不斷的在優化改良。就在期中考試前夕,上頭就傳來一個好消息,市里有專門的農業隊下來做指導,要求每個縣里、鄉鎮、村落等等,推薦最優秀的農民來進行科學種地的培訓。

這種實實在在的好處,永遠忘不了苗家。都不用領導特別叮囑,鄉政府主管此事的干部,第一個就將苗解放的名字登記了上去,還特別備注了,他是烈士苗光榮的獨子。

于是,苗解放就去培訓了,這下可苦了李桂芳,好在她娘家人出力了不少,總算沒把她給累壞。在這種情況下,指望她去關心小孫子是不可能的,再說她篤定了何小紅不可能把苗飛躍打死。

等苗解放回來後,作為全村唯一一個參加培訓的人員,他得趁著農閑時分,給其他人做培訓。也不單單是科學種田的要領,還有就是上頭研發出來的各種新型稻種、以及別的糧種、蔬菜種子等等。再有就是,上面提出一個新名詞,溫室大棚。

據說,在北方那邊,七十年代就有這種特殊的種植方式了,不過尚處于模索研究階段,就不曾對外開放。而現在,已經是八十年代了,溫室技術不說已經完全成熟了,但起碼有了一定的成果,上面決定推廣試驗。當然,這種是完全自願的,可只要願意,上面會給予很多優惠扶持政策。

這些事兒,毓秀她們幾個就跟听天書一樣,問李桂芳的意見,她低頭想了好一會兒,最後拍板決定,跟听黨的話,跟黨走!

翻譯一下就是,上頭說啥就是啥吧,反正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餓死。

只這般,在又一年到來後,苗家進入了新的階段,連同姻親李家一起,開始跟隨上頭派下來的農業專家身後,研究這種新型種植方法。

與此同時,早已北上學習的甄卓凡,也在新年來臨之前,寄回來了一個碩大的包裹。他之前就常有信件寄回家,幾乎每個月都有,但包裹卻是頭一回。甄珠都等不及她爸媽回來,自個兒興沖沖的騎車去縣城郵電局里領包裹,她去的時候有多高興,回來的時候就有多沮喪。

包裹里,一大堆的書籍習題,還有給家里人買的衣裳鞋子,以及別的禮物,獨獨沒有好吃的。

沒好吃的也就算了,為嘛要寄那麼多書和練習冊呢?

甄珠看著一大包的東西,陷入了自閉之中。

然後,趁著她爸媽還沒回家,她飛快的整理好東西,將書和練習冊重新打包,親自送到了苗家︰「毓秀!這是我哥給你的,全部都是你的,你的!!」

毓秀非常高興,她一高興,就瞎出主意︰「咱們一起看吧,練習冊也可以一起做,只要把答案寫到草稿本上就可以了。趁著現在放假,珠珠你……」

話音未落,甄珠已經跑了。

她拿出了奪命狂奔的架勢,沒命似的跑遠了,喊都喊不回來。

然而,毓秀並沒有就此放過她,最終毓秀還是領著盼娣和甄珠一起做起了習題。讓她們始料未及的是,等到了高二下學期,甄卓凡又寄來了一大包學習資料,並且隔了兩月後,還是一大包……

首都就是如此的不同一般,光是學習資料就有那麼多。

並且,甄卓凡還在信上主動表示,等她們上高三時,一定會寄來更多更好更全面的復習資料,還說他室友家里有個親戚就在京市重點高中教書,等回頭還能搞到更多的模擬卷子寄過來。

毓秀太高興了,在她的殷切期盼下,高三終于到來了。

高考仿佛近在眼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